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1157

  而在郓州的巨野泽下游和徐州的邙炀山一带,新一轮人马集结和物资调动,也在流水一般的汇聚当中。
  春季例行的外围扫荡攻势,旨在肃清和拔除、捣毁,北朝乘着冬天的停滞期,偷偷赶工而重新建立起来的堡寨和聚居点。
  顺便寻机破坏对方的春耕准备,不一定要造成直接的杀伤和损失,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和骚扰的存在,让对方无法安心下来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就行了。
  只要扫荡的足够彻底,骚扰的时间足够长,对方就很难从前沿的缓冲地区,获得就食机会和物资补给。
  这就意味着北朝想要针对淮东,发起的任何攻势和行动,都要耗费更多的物资和准备时间,以及更大的缓冲余地和预警时间。
  所谓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战略。
  “部将曲端用一个混编团,在济水下游俘虏了一整个部落?”
  骑在马背上,正在巡视前沿战备的我,也不禁诧异道。
  “居然还有这种事情。”
  随机我亲眼见到这些,散落在原野里的第一批所谓俘虏,就有些明白了。
  他们是在太赢弱了,就和他们的牛马羊群一样的赢弱不堪,似乎只要那根棍子轻轻一碰就倒地不起了。
  那个七倒八歪的样子,简直比后世那些碰瓷的专业户,还要更加形象生动的多。
  事实上,这一次在北线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
  来自黑河室韦的失昏部、叶麻部和海老温部,分为十一个聚落,男男女女加起来足足有两万多口。按照草原自幼长与马背,而人人皆习射猎的惯例,只要可以拿出八九千的控弦和五六千的辎重辅员。
  不过,他们现在饥寒交迫的折磨中,只剩下勉强走路的气力。就像是顺服的出群一般的。
  但是,这并未能够改变我,将他们送进矿山、采石场和盐场,当做某种消耗品的决心。所谓再羸弱的狼,那也是狼,只有经过棍棒皮鞭的改造和淘汰,磨去原有的烙印和色彩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为淮东所用。
  既然他们随藩主前来中原,这个相应的结果早就有所预期了。
  而在草原上,失败者为了苟活,给征服者做牛做马,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因此,这几个部落在降伏前作为表示和诚意,都杀光了原本的首领和亲信,然后推举出一个新代表,来进行交涉的。
  不过,在其中有一条被他们口口相传的信息,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与他们错杂在一起的北朝势力,向他们宣贯和流传着,关于淮东富足繁盛,粮食多的吃不完只能拿去喂牲口,牛羊成群满山满谷的没有人照管云云,之类的别有用心的传闻。
  于是,既然打也打不过,抢也抢不动了,为了活下去就近找上淮东乞活,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还有就是,在北朝的境内再次遭遇到了,第三次藩胡入关南下的事件。
  不过这一次主要是草原上开春之后,再次大洗牌的第一批失败者。他们从无人把手的边塞之地大举涌入,而进一步挤压了,那些前期入关的番部生存空间。
  因此,在北朝所辖的河北和河东方面,再次掀起了另一番的争斗和厮杀,而其中相当部分后来的藩军和胡部,被北朝乘机大量的接纳收编和安置在旗下。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了。
第696章
暮气(一)
  河北大都督,兼北面行台招讨大使张邦昌,也难得从新纳胡族小妾,袒露的温柔怀抱里坐起来。
  信手给自己倒上一杯提气醒神的饮子,开始在略带迷糊的脑海里,构思起今天的公务来。
  作为第三次番胡大潮南下,首当其冲的地方势力之一,他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益者。
  因为这次南下的主要都是被逐出草原的失败者。总体上而言明显缺乏组织和次序,然后,又遭到了先期占据本地番胡势力的强硬阻击和排斥。
  很多部众都被进一步的打散或是重新驱逐,而自此成群结队的流亡在河北大地上。因此对于地方上的压力和危害,无疑都远不如从前甚至有些无力化了。
  故而他的河北行台,短时之内就用粮食和盐巴,获得大批自带坐骑的骑兵和游猎射手。而他这个新纳的小妾,也是来自某个破灭的草原藩家,寄人篱下的一点献礼而已。
  因此,他需要更多可以打造兵器的铁器和其他物资的补充,来进一步提升和扩充麾下的人马。而这一切,显然就只能从比邻的淮东方面想办法了。
  据说对方在这个冬天里,让朝廷方面实实在在吃了好几次败战,也缴获了不少甲械军淄旗鼓,都是他直接可以交易过来使用的现成货色。
  只是能够进行交易的东西,或者说让对方感兴趣的货品目录,就不免有些凡善可陈的单调了,还需要他多加考虑才是。
  虽然为此付出了许多东西,并且让原本就不多的节操和下限,一步步的走低,但是一想到背离洛都之后,自己失势可能的后果与下场,只要能够又一天算一天的,继续保住他的权位和势力,显然这一切就都是值得了。
  要说近些年光是充作货物和折价,经他的手陆陆续续卖往淮东,河北青壮年男女,就有大几万之多。此外还有数千名各行各业的匠人、工户,都是几乎没有本钱的所得。
  也被他换来了数目可观的物资和其他助力。是以在那位同族,河北采访处置大使,知河北行营事张德坤的屡屡攻打和算计之下,虽然胜率不高,却是始终将自己的基本盘,守得稳稳当当的。
  而在开春之后,他亦是给手下布置展开的一大任务。
  就是尽量的收编河北东部各州境内,那些形形色色的义军和土团武装,然后择选精壮来补充,他与张德坤交锋中的损失。
  毕竟,这个“阿土”可从来不是让人省心的主,手下更是有些得力的奇人异士,不但在正面上作风强横的很,私底下让人有些防不胜防的。
  只是,近来在沧州境内的招抚工作,进行的有些不顺利,让他有点烦心。
  作为民风彪悍又靠近沿海,而令各种匪类私贩藏污纳垢的苦穷之地。偌大的沧州境内至少活跃着十数只,大大小小的义军或是山头武装。
  这还是有字号的,其他聚散不定,旋起旋灭的流寇毛贼,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没有想到,昔日在战场上失踪的旧部呼延灼,在那里拉起了一支队伍,而成为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
  只是此君不但不念旧恩,不识好歹的杀死了,他派去招抚的人手,还抢夺走了用来招抚当地人的钱粮,严重损害到他这个大都督的颜面与威望。
  因此在短时间内,必须给予及时的处置和讨伐,才能以儆效尤,将后续的工作推行下去。
  “秉告使君。”
  门厅外传来了一声通报。
  “关都监正在堂下觐见……”
  “马上让他进来……”
  张邦昌马上应声道。
  这个步军都监兼陌刀统将关胜,是他麾下屈指可数的几个,由他亲自提携拔举出来的亲信将领之一,因此很多涉及利害关系的事情,都交由他去办的。
  “大都督……”
  随着一个魁伟的身形,风风火火的走到张邦昌的身前,抱拳曲膝道。
  “这是近年开春第一批的互易之利……”
  被亲兵们小心翼翼,七手八脚抬进来十几个沉甸甸,隐约还有响声哗啦的大小箱子,随便打开一个,就可以看到里面满满闪耀的贵金属光泽。
  厚实的木箱里赫然是大把成色崭新的金银钱,这些金银钱币乃是最近这几年,才大量涌现出来的。
  因为,其中虽然各个年号都有,最早的甚至可以上溯到,大唐大批量发行宝钱的泰兴年间。但身为国朝上层一员的张邦昌,怎么会不知道,因为洛都朝廷的财计窘迫,从前代天子开始,好几个年号更替,就没有正式发行过新宝钱了。
  而是由内造和铸印局,一直在大批量偷工减料的仿制,南朝发行的宝钱,以谋其更大的差价和利润了。
  因此这些宝钱,看起来虽然与国超制式的传统金银宝钱一模一样,但在质地上却又更加硬实一些,花式纹路也更深一些,只有在精细称量的具体份量上,才可能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差别。
  而且,看起来连做旧磨光的功夫都省了,因此,个个都闪耀着镜面一般的亮光。
  不过对张邦昌来说这些宝钱的来路和出处,已经是无所谓,只要能花出去就行。
  “拿出三成作为儿郎们的犒赏……”
  他看了眼具体的出入钱帐之后决定到。
  “其余五成归于公中……”
  “两成划拨给霹雳军中筹办日用……”
  “让秦明再给我递个章程上来……”
  在城中衙前兵营里,除了这只陌刀将关胜外,还常驻着另一个善使火器的大将秦明。
  据说他是从大名鼎鼎的梁山旧部逃奔过来,又在浪荡地方过程中检获了大批,据说是南朝神机军所以的器械,而在当地豪杰中称雄一时,益都被当作是那只“满万不可敌”的附属。
  因此,在投奔了河北行台之后,编成了所谓的霹雳军三营,成为张邦昌麾下不可忽略的新科武力之一。
  虽然在短时之内不敢奢望,与淮东那群号称“满万不可敌”南蛮子一较长短。
  但只要能够打得过同为本朝旗号的那些兵马,以及对盘踞在河北境内的那些分散番胡势力,有所威慑就足够了。
  “诺……”
  随着关胜领命而去,张邦昌看着钱帐上被划掉的大致部分,再次有些烦恼起来。
  显然这些钱财的进益,对于他正在筹划的事情,显然还是有所不足的。
  至于经一步的压榨地方,相信过了一个颇为艰难的冬天后,那些百姓民家的身上,也没有剩下多少油水了,真要催逼到这一步,还不如直接派兵杀鸡取卵式的,把他们抓起来卖钱更省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