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157

  然后,再由我派出接管的部队为之主持公道,杀掉一些肆虐乡里的流寇乱兵以儆效尤,再清算掉一些可能通贼或是奸细的残余存在,那就真是一场大雪天地白茫茫的格外干净了。
  关于追击那只水师的后续消息,还在通过恢复畅通的海路陆续送过来,目前宗泽和刘琦的战船,已经杀到了对方的驻泊地,明州城下的望海镇,确认了对方身为浙东水师的身份。
  只是当地也就是一片风声鹤影,州城紧闭而望海镇中干脆就已经被放弃了,除了在一片狼藉的城寨中捡破烂的人群,见到外来战船而惊惶大散之外,就没有任何船只的存在了。
  不过紧接下来,按图索骥在附近几个同样由这只水师驻防的次要港口中,还是找到和俘获了十几条相对老旧一些的战船和快船,以及大量其他的造船物料、备件和大材,足足装了大小十几仓。
  其中一些大材上,赫然还带着来自辽东的印记,显然还是经由淮地售卖出来的物产,只是不知道这些明显属于官方专项采购而远超过实际所需的战略物资,为什么会大批量的落到这只地方水师的手里去。
  此外,翁山岛上的缴获也清点出来了;相比基本上空空如也穷得可以跑耗子的官库和转运仓,反而是在东海社私属别业里的收获,让人有些叹为观止了。
  特别是那些怪哉东海社高层名下的大宅和庄园里,就地罗掘出来的各种物件可谓是堆积如山,虽然他们用了各种隐藏手段和防盗的措施,包括地库深埋和铁汁浇以巨石封条。但在军队的集体暴力和工程爆破的手段面前,也不过时螳臂当车一般的东西。
  最后起获出来的东西,除了大批需要甄别遴选的账簿书册和档案文献之外,还有价值不菲的财物,其中常见的金银制品之类的很少,主要都是小巧轻便的奇珍异宝,以及字画古玩之类。
  当然了,最有用的还是其中相当部分,不具名而可以现到现取的大额兑票和飞钱。虽然国朝遭遇如此大乱,但是海外体系和岭内地区的信用基本还在,如果愿意折色兑现的话,还是可以在短期内筹到不少金钱的。
  初步估计的总体价值,足以重新建立和轻松维持上好几只地方水师了,也不知道这些东海社的高层是如何搜刮和聚敛的;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
  但是相对于这些财物上的缴获,对我来说在东海社里获得的文案书椟无疑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可是东海社世代维系下来的庞大商业网络和人脉资源的一部分啊。
  哪怕不能直接使用和变成资源,但是用来作为淮东海贸和商业体系的参照,也是有极大的好处和潜在长远利益所在的。毕竟是对外开拓和经营的历史,比国朝还要悠久的超级海上集团。对于海上的掌握和了解,也不是普通海商巨族或是老牌世家,所可以比拟的底蕴;
  就算是对方看不上眼的东西,对我诞生未久的淮镇体系而言,也是大有价值和发展空间的所在。
  比如那些繁复的难以解读的航路图和地理发现的标识手段。而一直把持在特定圈子手中,名为新洲和大小澳的外域大陆航线,也是第一次向我揭开了迷雾,而展露出些许真实面貌来。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和将来布局了,我还有眼前的事情需要马上解决。介于夷州悬于海外又格外靠近大陆,正处于南北海路航道要冲节点的特殊性。
  我可没有那么十年二十年的多余时间,去玩什么怀柔和归心的长期渐进式经营游戏,所以就干脆用恐怖和敬畏留下的传说,让夷州之地在今后几年间变成一个相对单一,比较听话的大后方和资源输出地就好了。
第1022章
颓然(七)
  江宁府,石头城,位于行在西侧清凉山上的大本营内,已经成为监国这段时间,一天到晚所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而在南方各路用兵的态势,已经完全呈现和标注在大本营的巨大沙盘和横幅壁挂地图上。各色参谋佐僚和虞侯官、恣意官,都济济一堂而站在各自的恩主和本官背后,表情肃穆而庄重的听取着战情通报。
  而在用来休息的偏厅里,满脸倦怠的监国也在眯着眼睛闭目养神,姑且听着一则最新的通报,直到几个字眼让他稍稍振奋起来,而突然睁开了眼睛。
  “你是说,就地查抄出私藏的珍宝古玩,并钱票兑单债卷作价……”
  “约为两百余万缗?已经在往这儿的解运途中了……”
  “另外还代表夷州军民,报效行在财货六十万缗,谷米十五万担?”
  “看起来淮镇在翁山那儿所获不少了……”
  监国突然就是话锋一转重重道。
  “真是尤为可恶……”
  “君上息怒,都是小人的错……”
  却是让负责汇报此事的通政官不由霍得一惊,以为自己私下授受好处为之张目的事情,已经被举发和暴露了,而急忙跪倒在地上。
  虽然,在失去了广府那边的产业和家资之后,大家普遍都是这么做来维持日常的体面和排场;不然凭借职阶分内的那点俸禄,日常也就是周济各自己饿不死,就连两湖之上的最普通的花酒局子,也是出不了几次的。
  “你错个什么……还不给我起来。”
  却被监国很不满意的瞪了眼,赶忙站了起来。
  “这里不是大朝仪……不要动不动就跪拜……”
  “那是否要发旨严词训责和追索之呢……”
  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请示道。
  “你说该训责和追索谁呢……”
  监国冷笑道。
  “虽然淮镇行事多有大不合例制之处……”
  “但更可恶的是东海社的那些执掌之人……”
  说到这里监国脸上难得有些忿色。
  “世代享受国朝权益和便利多年,却始终不思报效……”
  “总是以世道不济和维持艰巨来推脱和拖延……”
  “前后数次让他们行款馈军,却是加起来还没有七、八十万缗……”
  “这次光是一个翁山领的别业,就能抄出这么多的私蓄财货来。”
  “更何况其他地方了,还暗藏了多少膏脂……”
  “这些钱财难道回事平白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知道侵吞和私占了,国超体制内的多少好处和利益……”
  “此辈如此猖獗无忌,就真道是余不敢动他们么……”
  不过,他自然还有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这笔颇为可观的财富对于行在,却是形同雪中送炭式的及时雨;
  有了这笔意外的进项之后,不但腾挪辗转之间已经拖延有些日子的诸军新旧犒赏,终于能够比较充裕的发放下去一批;还对于他正在筹划的一件大事,也是大有裨益的;至少为了国朝的基本体面和排场,大量用钱的机会也不在少数的。
  有了这笔解款的接济,也就不用再对江南各道地方,继续紧巴巴的催逼下去了;让那些地方军民稍稍可以在这个冬日里缓过一口气来。
  因此也暂时顾不上其来路是否妥当和符合权益,确保能够尽快解押到江宁府得以派上用场才是;在这个期间如果有人没有眼色,要籍此大做文章的话,那也只能暂且对不起了。
  “派出水师,前往江口接应……”
  “务必确保行船的稳妥而万无一失……”
  “然后在派出四海卫协同,查封东海社在诸道的事业……”
  “就地盘点和清算,可否为国淄用……”
  随着江宁行在发出的命令和指示,原本那些与东海社利益有所牵扯和渊源的相关人等,也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下来而静观其变。
  ……
  而在夷州的行军途中,我仍旧在回味之前的决定。
  当然了,对我来说把如此大一笔钱财交出去,还是有些肉痛和难以割舍的;虽然我已经截留下了其中的比较轻巧昂贵,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有大量可以熔铸成钱币增值的金银制品;但是剩下被交出给江宁方面的部分,还是相当蔚为可观的。
  只是思前想后我还是在幕僚的劝说下,放弃了这点贪念和不舍;就像是我对部下们所解释和开导的一样,作为人实在不能太贪心了,只想着把好处全部尽占下去,而不考虑善后处置的长远,那也不过是守着财富等死的愚昧之辈而已。
  至少在目前的阶段,我还需要国朝或者说江宁行在,所赋予的名正言顺和行事权宜;这样的话,把名义上抄获的大头交出去,换取最高层面上某种程度的认可和妥协就势在必行了。
  当然了,交出去的财物虽然装了好几船,但是具体的内容也是大有讲究的;除了一些象征性的金玉珠宝器物之外,主要是那些粗大笨重或是不容易变相的字画古玩文物;还有就是那些特定具名和指名用途,或是限定期限的大额票据钱单;
  毕竟,我可没有这个功夫去慢慢的提取和抽调出来,说不定其中一些就早以及倒毙和破产了。
  远处不断升腾而起的火光,在有些阴郁的天色下显得格外碍眼,那是淮军在东宁府境内,清理和抄掠白沙大城的外围城邑。
  而白沙城下已经炸窝一般的乱成了一锅粥,无数的人相互拥挤践踏之下,许多人还没有见到敌人的面,就在相互拥踏的混乱中被活活踩死压毙。
  以至于不得不下令关闭城门,把他们封堵在外,才得以制止混乱继续向着城中的守军蔓延开来。
  眼见得天色中阴云密布而低压摧城,一副要像是下大雨的样子,站在城头上的梁邦楚这才松了一口气;依照过往的经验,即将到来雨水对于火器的削弱和制约,将让这些淮军没法发起有利的攻势。
  这样他守住这里,再与之周旋的把握又更大了一些。
  这时候,在他的反方向的城楼上,突然穿了凄厉的叫喊和喧哗声。
  “城门开了……”
  “淮骑已经入城了……”
  “该死,就知道这些夷州土佬,断然是不能轻信的……”
  梁邦楚不由的心中一沉,他明知道接收这些外来投奔的势力,必然有可能良莠不齐而充斥了对方的眼线和探子,因此,他宁远把大多数人都留在城外结营;
  但却是未想到就连城中这些最早投奔和靠拢他,而经过一定程度挑选和甄别的人马,也有不稳和通敌的迹象。
  霎那间,后方的城池里已经是炒豆一般的铳击声和连片的惨叫声,间杂着断断续续的兵器交击与格杀声。
  而站在城墙上远远可以看见,这些淮军的骑兵进城之后,并不是急于在街面上横冲直撞,而是纷纷下马聚集在一起,一边用火铳排射着,一边缓缓交替推进着。
  看着他们轻车熟路的装弹集射,将一群又一群前来迎战的士兵,给纷纷打倒在地,其中的轻松写意之态,就像是喝水吃饭一般的自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