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746

  在左列淮西地方各将当中的黄州兵马使杜雄,当即依约拱手出列道。
  “真是好壮士……只是我可不能光靠你独力行事。”
  刘汉宏满意的又巡索了左列形色各异的面容之后,又点名正在埋头喝闷酒韩全义道“韩巡使,闻你麾下顾全武素有勇力,可率蕲州子弟四千为协力。”
  “遵……遵……遵命。”
  被人推了一把才反应过来的韩全义,这才前颜欢笑又醉意醺然摇晃的上前领命。然后又对于部将顾全武道:“还不快谢过招讨的提携。”
  虽然口中这样说着,他心中却在无奈的泛苦水;身为蕲州巡防使他麾下也不过实打实的八千兵马,这就给交出去一半了。而顾全武率领的更是其中精锐。
  这时候刘汉宏还想继续趁热打铁的点名唤将下去,却突然被一个急匆匆闯进来,又失足绊倒在地,连带撞翻门边一张案几的军校给打断了。
  刘汉宏不由脸上拂过一阵青气,眼睛一眯就又要行那杀人正法之事了;却又见另一名军校也仓促追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江边的水营告急,请速发兵前往支援。”
  “什么,”这些刘汉宏再也顾不上杀人了,而是亲自推开桌案大步流星的闯出宴厅而去。这时候,他也遇到了第三位来报信的军校。
  “启禀招讨,江畔有敌纵火烧营,各部正在赶往扑灭中。”
  然后刘汉宏却是一把推开了他,而就近走上了门楼而去;在这里,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江畔那些渡船聚集处的火光熏天,已经无数奔走往来的身影。
  而在江上炽亮火光的边缘,副都尉张兴顺为首的一些鄱阳水营的成员,也在相继驾船脱离而去。而从头到位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从对岸缴获的些许旗号和船只而已。
  而在噤若寒蝉的人群中,见到这一幕的韩全义为首的几个人却不免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样意味着有可以拖上一段时间了。
  而回到自己军帐中的刘汉宏,已然不复表面上的沉容蔚然,而骤然踢倒案几和架柜,而抽刀奋力挥砍乱劈起来。
  直到他一通发泄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才有人敢于进来请示。却是都虞候刘汉宥小心翼翼的拱手道:“大兄,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然是是重新打造船只,然后把负责江畔守夜的将士,自队正以上都砍了以儆效尤。余下皆脊杖三十。”
  刘汉宏鼻音咻咻的道。
  “另外,你带人替我好生探查各处营中,是否有人藉此与南岸暗通往来的形迹,宁枉毋纵明白不。”
  看不到任何章说和评论,好心塞,另外推荐一下苏拉的弟弟苏面的《大唐宦》把,一样的老司机一样的卖梗,日后万一网站再想不开的话,也许我就得和人家一起去做难兄难弟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自爱此身居乐土(续)
  城头上,被人窥破了埋伏的张自勉毫不犹豫的举起弓箭,如电光火石一般的搭射而去;却又失了准头而“当啷”做响着正中高台侧边一面铜锣。
  然而他飞快搭上的第二箭,还没有发出就已经被人从背后奋力抱住,又连人带弓箭拖倒在地上,又被强行给从手中夺取了去……
  事实上发生这么一幕的时候,就连他预伏下的那些弓弩手也没有丝毫起身的动静,而是人人都沉默的看着他。
  “为什么,难道我恩德不足,待你们不好么……就连你也来坏我的事。”
  头盔掉落之后白发披散挣扎起身的张自勉沉声道,然后用眼睛看着自己的探哨总目林千军。
  “只求大将军给我等一条活路啊。”
  就见参与了拦阻他赫然是以林千军为首的亲从部将们,他们纷纷跪下恳声哀求道。“只要杀了这贼首令其生变自乱,朝廷岂不是又得一段的中兴和振作时机了……这才是天下人的活路啊。”
  张自勉深吸了一口气痛声斥道。
  “但是我们都不得活了,这满城军民百姓也不得活了。”
  另一名军将惨声道:“至少那位有处说的不错,这天下到这地步难道还有救么,这朝廷上下难道还有指望么。”
  又一位地方出身的将校颓声道“有,怎么没有,只要我们奋力杀贼以平定地方,终究会再见到煌煌大唐的治世之期。”
  张自勉却是有些愤声道:虽然他只觉也有些渺茫,但同样坚信只要是那位济世宰相郑公在位的话,终究不是毫无希望的。
  “那是大将军您想要的治世,不是咱们这些出身乡土,人微言轻之辈可以活着看见的治世了。”
  城头军将之中亦有人开声道。
  “至少那些贼军尚肯救助过火的城民……咱们却要将他们连同家园都付之一炬……这到底是为什么,谁是官谁才是贼啊!”
  又有人忍不住语气激烈的补充到。
  张自勉一时无语,又心中冰冷的发现自己在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自己带进内城来的固然都是与地方关系不大的本部人马,但是他们也多是聚徕编练的流人、难民出身。
  因此,在城头上让对面那个贼首周和尚给貌似微言大义的话说得多了,不免而有所感同生受的触动和蛊惑,也由此心思混乱和惶惑起来。
  “那你呢……什么时候开始背弃我而去了。”
  他又看向了自己的探哨总目林千军,若是早早在他这儿也出了问题的话,那自己的接连败绩就丝毫不冤了。
  “在下就一直未尝背弃过大将军,也深以为大将军恩重如山……若不是大将军收徕我等,又屯守以田舍得以安身立命,只怕早就横倒路侧了。”
  依旧半跪在地上的林千军面不改色的道。
  “然而,我只想问大将军一句;一旦您老人家不在了,这些地方上因您而成的囤聚之所,安身之处,还能够再维持下去么?或者说在乡里豪姓的侵并与觊觎之下,又能够继续自持多久呢。”
  “大将军您又可曾知晓,这些年囤地失踪的那些妇人和孩童,至今尚未有所下落的又有多少人么。”
  “如此事情,为何不速速告与我知。”
  张自勉皱起眉头道。这些人好歹是他亲自手聚徕起来的班底,为的就是与地方势力区分开来。毕竟,当初他从江西老家逃过来的时候,身边只有几个受伤的家将而已。
  “最初自然是没少上报过的,只是您身侧环绕的那些豪姓大户家子弟们,就未必会如是通秉和呈上了。”
  林千军再度拱手道。
  “更何况,您自然可以为咱们这些离散客居之人,主持公道上一次两次三次乃至多次;但是还能够为所有人都事无巨细的讨得公道么。”
  他还没有没有说出来的情由。就是当初亲眼见下令处决那些太平贼俘虏时;领头身负重伤的贼军校尉,高声歌唱着感染了一众难免惶然惊惧的士卒,而相继慨然赴死的情形。
  然后他这个被大为震撼和有所触动的探哨总目,也不由自主的借助自己掌握的渠道和资源,开始更多了解其这些太平贼的过往情迹来。
  日积月累下来也不免让他产生了疑惑和动摇;然后又发现了内部的异动和趋向,而让他也毅然参与到了其中,这才有如今这么一幕的激变当场。
  “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我便以大好头颅,且送尔等一线机缘好了。”
  张自勉失望至极的不怒反笑起来,奋手抽出宝剑就是一横;然后却又被左右争相给扑倒在了地上,压得昏天黑地起来。然后又有人连忙喊道“还是活的大将军,更能襄助我辈啊。”
  听到这句话,本来就心灰意冷而了无生趣的张自勉,也不免被气的一口郁结之血从喉中迸发而出,而就此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
  于是,周淮安发现自己只是放了一通嘴炮,顺手挡了一箭之后;本打算乘着麾下对于敌军无耻卑劣的群情激愤之际,开始发动进攻。
  结果摆好动手的真实,却发现内城之敌已经迫不及待开门出降了。还给绑了一个名为张自勉的大礼包送过来。这难道就是嘴炮上的胜利么。
  不过这样也好,虽然浙南还有半数州县尚未直接占领或是平定,但是至少后续的收尾就可以不用再占用那么多的兵力和资源,而完全可以交给其他人了来慢慢炮制了。
  因此又过了一天接管和善后,在汇合了从温州轻骑简从赶来汇合的钱具美,以及得到后援而清理了衢州大部的程大咬之后。
  周淮安就毫不犹豫的将攻略浙南最后两处敌占区,曾经作为张自勉崛起基本盘的处州和重要盟助括州的后续任务,分别交给他俩去各自负责。
  然后,自己带着亲卫队重新追赶上已经班师回城的大队人马去了。
  ……
  而在常州的无锡城附近,槽渠之畔的九龙山上。
  太平水军的舟师队副柴再用,也从埋掉烟道的土灶中,抽起了一只烤过的竹筒,用力掰开来。顿时露出里头做熟的豆子米饭,还混合了星星点点的腊肠碎和油渣末。
  经过了火烤又渗入了竹青汁水的香味,吃起来油乎乎香喷喷的很能管饱。再喝一口土灶上加热铁皮壶中的寥糟水,顿时舒坦的什么事情都不用多想了。
  他这么一边填饱着肚子,一边用单筒长管镜打量远处漕河水道中的动静。作为淮南军一路而下最为深入的前锋人马,已经沿着槽渠的水运便利紧逼到了无锡城下。
  因此,如今被重新疏浚淤塞和拆毁了障碍物的河面上,已经满是络绎不绝插着青蓝色“骁胜”、白地镶红“骁雄”旗帜的淮南舟船。
  此外,还有一面略小的“高”字将旗,与其并列挺举在一起的,则是“防御”“先锋”“兵马使”等几面竖条形的官身旗。
  直到他看的差不多了,也吃的差不多了;才重新端起一枚陶笛吹了几声。随即在他的身后的草木树丛中,便就参差不齐的站立起来好些人头来。
  他们人人穿着相对轻便的上下两段皮甲,身后背着连弩和火铳、小圆牌,腰上挎着短刀或是手斧,手里还拄着带勾的短矛或是钩镰枪。
  虽然他们在半天前就已经抵达了无锡城外,但是相对于立马入城增援和加强当地的防守力量;柴再用更想利用这点有限的人手在城外待机,以便做点什么。
  因为他所获得的消息并不算乐观,据说除了重点句固守的江宁、丹徒之外,规模稍小一些,城防和人手也相对单薄的句容、延陵、金坛等等地,都已经相继失陷了。
  至于宣州方面的局面似乎要更糟一些,由于不在润州戍防区的统合之内,无论是溧阳、芜湖、当涂等地,只能靠有限的驻队团和巡护队,以及临时召集的民壮来自守。
  当然了,柴再用也想不到那么多东西了,这时候他只要做好眼前的事情。
  不久之后,他就与许多罩着涂了污泥,插上草枝披风的士卒一起,在尖啸如潮的哨声中铳箭齐发,对着狭窄河道中堆集成一片的船只攒放而去。
  又在密密麻麻的烟火和箭雨当中,将站立在输送河船上的淮南兵卒,如秋风吹落叶一般的扫落进河水之中,又引着和点燃了船上的粮草物用,在点点烟火升腾中弥漫开来。
  这时候,正忙碌在无锡城下立营的淮南兵马这才闻警反应过来,而火速从初见轮廓的营地中当先冲出一支百余人的马队来;然后又有数百名顶盔掼甲的步卒,擎旗扛枪的紧随其后。
  然而片刻的光景之后,最先赶到的马队却扑了个空,只剩下正在燃烧的输送河船已经沉浮水中尸体和挣扎求助的伤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