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6

  无怪时如此的苦大仇深了,这简直就是后世教科书上说“阶级斗争与矛盾”的极端表现了;周淮安心中的评价和意味顿时有些复杂了,但是脸上还是勉励维持着某种麻木与呆滞。
  当那些从属于义军的尸体,被陆陆续续的分拣出来而逐一摆到了周淮安的面前。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整理了复杂无比的心情,让自己想起那些令人感动和悲伤的场景和画面,又变成了抑扬顿挫出口的唱诵声。
第十章
依旧活着(下)
  “来了。和尚,吃晚食了。”
  在零星的招呼声中,周淮安看着重新摆在面前的汤饭和饼食,虽然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杂菜汤泡饭和带着很多麸皮的贴饼,上面还有没去干净的灶灰,但是至少看起来比之前吃的剩饭又要像样的多了,起码是现做不久而装载破篮子里的热食了。
  这就轻易过关改换了立场而暂时加入了体制内了?,虽然只是一只流寇性质的农民起义军,周淮安有些恍若梦的看着眼前这一切,自己居然还有需要靠假冒和尚装神弄鬼来骗吃骗喝的一天,只感觉再度涌出的荒谬和落差感,沉甸甸的充斥在既的心头而他只是学者见过的非洲部落萨满,装模作样念了几句抑扬顿挫的,连他自己都听不懂的斯瓦西里语,然后按照后世烂大街的《大悲咒》之流佛门音乐的节拍,空对空的哼哼了几阵子而已,就这么的轻易蒙混过关了。
  他们甚至就连周淮安身上的东西,也不用检查了,而直接被当成与常人无关的法器度堞什么的佛门用具,见多不怪的熟视无睹过去了。
  他甚至还得到了一身不知道从谁那里剥下来的珈蓝袍(僧衣),虽然救了写却大体还干净,也没有什么虱子跳蚤的残留,而让他得以把那块缠身的破布给换到;接下来他有得到了,可以和那些小头目们一起吃饭的待遇,只要继续站在那些需要掩埋而奇形怪状的尸体面前,面不改色的把一段自编自创的超度经文,给哼哼念完就行了。
  只是,等到他不管不顾的专心吃完第七个灰麸饼,将瓦罐里舀出的一大勺菜羹汤饭,也顺势一饮而尽之后,身边再次响了嘈杂的嗡嗡声,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围了一小圈人;都是那些同时吃饭的义军小头目们,正当是七嘴八舌的纷纷道。
  “好你个能吃的和尚。”
  “都第七个了……大半罐子汤了。”
  “真能把这些都吃尽么。”
  “速速掏钱,每人都输我三个大子了。”
  “拿不出来就用身上的小物件顶好了。”
  又有一个格外得意的声线,在其中吆三喝四道。
  “愿赌啊,便要服输喽。”
  然后对方挎着一个篮子里,很快堆聚了一些铜钱和细小物件。
  好吧,看起来这些义军将士的日常生活真是详单的单调匮乏,居然这种事情都能当作赌注取乐一时了,周怀安无动于衷的在心中嘀咕着,又将手伸向了草篮里的最后一块麸饼;当他刮下了最后一点汤底之后,最后还是没能够将肚子微微的涨意,变成真正的饱嗝出来。
  他不禁再度暗自叹息道据后世的研究说,人在缺油少盐的情况下单靠碳水化合物的涉入,会变得格外的能吃消化起来的也特别快,显然就是他现在这种情况了。
  然后他突然不由自主的咦了一下,因为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固定视野,像是得到了某种松动而突然可以远近拉升起来,然后有变成了同步多个点聚焦的游动框架,而将各种细节呈现在了他的感官之中,然后又在某种空虚感中迅速消失不见了。
  虽然只是稍闪即逝的变化,怅然若失的周淮安却是心中一动,这难道和自己一把保持饥饿度后的进食有关系么。难道这种莫名的能力和感观,需要足够的进食来保证么。
  这样的话他的预期和计划就要有所改变了,“话说,你们不用掩埋起来了”在此期间,周怀安终于找到一个插话和试探的机会“难道就不怕凭空烂在野外,变成时疫的源头么。”
  “不过是个有点养子的野和尚,凭的呱噪。”
  “我义军的事情,何须你来多嘴”只可惜,除了那位苦大仇深的队官包含意味的瞪了他一眼之外,在嘴上训斥了一句。余下在没有人理会他或者是在意他的话语了。
  “和尚真是好胆魄啊,”倒是在天黑之前,那个灰毛柴校尉又转了回来。
  “留在空门之中,也实在台屈才了”“还是随我追随黄王的大业,为天下苟且残喘之民做点事情好了。”
  当然了,这位柴校尉的实际心思远不止这些,因为观其言行之后他已经多少有所惊讶和感叹。
  难道这厮真是某些名山大寺的宗门弟子么,不用任何法器和轨仪(嫌弃脸?),就光靠梵唱和就可以让人听出竦然起敬的慈悲与关怀意味?
  只是这种人物怎么会流落在民间又混杂在这些饥民之中,难道是一种入世修行的法门。他愈想就愈加的惶惑不解和可疑起来。不过至少作为官军奸细的嫌疑是大大减轻了,倒让他起了另一种心思。
  “如今,我还有其他的选择么”周淮安当然不知道这些是非曲折,他只能姑且低调的示弱道。
  “另外,其实我不是。”
  “好了,跟我过来把。”
  只可惜对方就根本没有听下去的意思,径直推着他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先给你找个过夜所在……好了”当周淮安被喧然的吵闹声,从一整晚防不胜防的蚊虫叮咬当中,给从一块门板和草垫上吵醒过来,见到的就是陌生而忙碌的营地,还有那些明显是搜刮和抢掠之后就运回来的物资,在露天堆了一堆又一堆。
  “从今儿开始,你们就是我怒风营的儿郎了”领头正是之前那位苦大仇深的队官成大咬,正在对着潺动的人头高声道。
  “今后自当时祸福同享,同生共死的好兄弟”“我怒风营虽比不上,那些河南、淮上的老营子弟。”
  “但也是自荆湖一路追随黄王杀出来的老底子,”“若不是在大庾岭断后打的太惨,也万万不会便宜了你们这些拙货。”
  一顿训示式的牢骚发完了之后,那位成大咬对着身后一挥手,那些早有准备的义军就一拥而上,对着新征募来的义军兵卒,呆头呆脑的就是一顿喝斥和怒骂,然后像是鸭子一样的驱赶成一堆;“来领家伙了。”
  随着成大咬的一声叫唤,一捆又一捆的新造兵器,就这么被泰勒过来堆放在了他们的面前人人发给的唯一武器,就是一根根刚砍下来粗细不等削尖了尾稍,上面还带着明显未削干净枝节的新鲜竹子,当场被命名为所谓的“竹钉队”,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和特征,就是都是打着赤脚站在泥泞里。
  在大小头目的喝骂下就这么杂乱无章的站成一群群,胡乱挺举在空中的竹竿稀里哗啦的撞击和纠缠在一起,就活像是劲风吹过的乱草丛一般的让人看着就是心烦气躁不已。
  而负责弹压和约束这些新卒的所谓义军正卒,看起来装备比他们稍好一些,则是那些从带有两浙、闽地口音,明显从当地附从和裹挟而来的;虽然同样是布衣褴褛的,但是好歹拿的竹木长杆上,已经用篾片和绳子捆扎或是固定上了不同形制打磨过的铁尖和刃头,是以被称呼为“杆子队”,其中穿着草鞋或是在脚上包布,大约只占了这只义军的三成有余。
  而比他们数量更少的多而装备看起来更精良一些的,则是所谓的义军老卒,也是这一步义军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成员,日常里称之为“哨头队”;看起来大约有两百人左右,自发在外围站成十几个相对平均一些的群落,看起来就是便于警戒和相互支援的关键位置上;他们正冷眼看着这些手忙脚乱负责弹压和约束的“杆子队”,或又是如杂乱羊群或是鸭子一般各般手足无措的“竹钉队”的各种笑话,而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哄笑和讥嘲声;其中大多数是北方来的青壮汉子,个头和精气神也普遍稍高一些。身上还带着一些新旧的疤痕;无论是刀枪剑斧锤棍什么的,人人都有一样铁质的长短兵器,至少有一身半新不旧皮套子或是半截子镶钉背心,或又是捆扎好几层的麻布,人人都有新旧不等的鞋靴穿,他们基本也充当着义军中的小头目角色。
  可以说,除了一小部分人有顶肮脏破旧的帽子和掉漆的盔子之外,其他都是用一块素布包头,算是统一的辨识手段了。
  然后,随着一声沉闷的牛角号响,周淮安就见到那些原地待命的老卒们也突然动了起来。
第十一章
活下去
  然后周淮安就见识到了更加奇葩的一幕。
  而这些自称怒风营的义军所部用来训练他们的方式,就是让这些新募的兵卒,勉强排好队而站在原地挨打;没错,就是挨打,由那些老卒上前负责用长短木棍用力的抽打他们;其中短棍用来敲打而长棍用作戳刺的交替突进配合之下,顿时将那些不知所措的新卒,在一片哀鸿遍野声中给劈头盖脑的打翻了个七零八落满地乱窜;却又被三面合围起来而无处可逃的挤压到了墙边上,最终还是难逃个个被放倒在地打滚痛呼哀声一片的下场。
  而周淮安也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攻击的位置主要手脚和胸背不甚要害的位置,而尽量避开了头脸和下阴等致命部位;尽管如此,那些骤然受袭的新丁们还是在一片哀鸿遍野的哭爹喊娘声中,如同切瓜斩菜一般的被横扫。
  然后,当他们重新灰头土脸而犹自呼痛的被聚集起来之后,那些能够支撑得最久的,站在挨打没有马上倒下或是逃走的,都被挑选出来而按照五人一组的指定成为了临时的小队目,而那些见机溜的最快,躲的最勤,或是以挨打就最先躺下装死假叫唤的家伙,也被明显眼尖而富有经验的老卒给按照人头一一的挑选出来,连打带骂的从营地当中给带了出去。虽然不知道他们将要去往何处,但是看那些押解义军的态度就知道决然不会好过道那里去的。
  最后还有十几个吐着血的人,却是怎么叫唤和喝骂也站不起来了,而被拉手扯脚的抬了出去,这一刻却是让人让人只觉得生命的卑贱与脆弱。
  然后又有一队新的人员,焉头焉脑或是畏畏缩缩的被去赶过来,而由那些老卒们分批如法炮制起来,虽然每次只有处置百人左右,但是被留下的新卒很快就将预留的场地给填满了大半……
  而这时周淮安则只觉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狂奔而过了,还真是让人日了二哈了,居然还有这种奇葩的训练和选拔方式啊。感觉就算是让他们集体去跑马拉松也比这个靠谱的多啊。
  不过,仔细想一想却又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光是这些新丁芦柴棒一样的身体,真要让他们拉出去长跑的话,只怕是没跑多远就要到下一大半了,更别说是没有足够的近视来补充体能消耗和调养好身体,只怕很容易就会在剧烈运动之下造成尿血等一系列后遗症,乃至出现严重的内脏衰竭而死人了。
  反倒是这种看起来极为粗暴原始的原地挨打考验的性价比还要高上一些呢。只是对于周淮安而言又不免有些庆幸和后怕,自己差点儿就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了;虽然这种程度的殴打和考较对他而言只是等闲事情,但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平白挨一顿打的无妄之灾。
  更别说如果混杂在这些人当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气力和格斗擒拿的技巧,少不得还会惹出怎样的了麻烦来。他可是亲眼见识过非洲那些地方军阀和部族武装,是如何把刚好勉强拿得动枪支的孩童,从父母的怀抱里夺走一步步的磨灭掉童真与人性,而变成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消耗品;相比之下还是自己这个装神弄鬼蹭点吃喝的角色扮演更加安全一些,风险也小得多,只是这种状况又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呢。
  “和尚,会看读榜文不”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关注。却是一名紫面阔脸手脚粗壮的大汉,身上相对干净的扎片甲和蓝袍,以及身后几名带盔跨着倒弓的跟随,显示着与众不同的身份显然还在那位带他过来的柴校尉之上。
  “略知一二。”
  周淮安略作恭谨而谦虚的回答道;然后对着一张破破烂烂字迹模糊的告贴,给对方逐字逐句的阅读了一遍之后,来人脸色稍宽又开口道“那你会计数么。”
  “略懂一些吧。”
  周淮安继续回答道,然后在几个呼吸之间,根据几行随口给出的数字,又变成心算出来的答案报给了对方。
  “行了,那你就在我这儿留下来了”对方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直到周淮安觉得自己是不是弄巧成拙了,才突然摆摆手就像是挥走几只无聊的蚊蝇一般果断到“来人,给这和尚兄弟找身行头来……回头再去挑几件家什。”
  “顺便换个居处好了。”
  周淮安不由松了一口气,稍在脸上露出某种庆幸的表情,显然又一次蒙混过关了。
  “虽然你是柴校尉作中推过来的人,但几无功劳也没有实绩。”
  然后,对方继续又正色道“所以暂委你做个书办,日常比照火长的用度好了。”
  “其他的一切,要日后看到情形再说了。”
  “其实,我只求能够管一口饱饭就行了”周淮安故作勉为其难的道。
  “好啊,”对方不以为意的道“只消你用心做事,怒风营自当管得了你一个饱肚的。”
  “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当前呼后拥的对方走远之后,周淮安集中精神之后,还是可以隐隐听到他们的低低谈论声,“黄王最是亲重乡党出身。”
  “不是长恒子弟,便是冤句老乡。”
  “再不然就是那些淮上盐枭人家。”
  “每每驱与阵前,所的好处与利好关系最多的”“倒是我们这些河南近里的,却是不上不下的没几个着落。”
  “这次下了广州大城,老兄弟又折了不少,却没有我们洗街的份。”
  “杀尽诸胡,三天不封刀的好事,”“反倒是让那些新成营的福建子和浙西人,捡了老大的一个便宜。”
  “上头几次请见都没获准……只让给了些自募的粮械,让我们拿这些羸弱补足凑数。”
  “这次,还从小柴那儿给塞了个来历不明的和尚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