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64

她老公触不及防被表白了,但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你真的喜欢我?喜欢我什么?”
杨琳说,“喜欢你的一切啊,虽然你长得没那么好看,但是你也有你的优点啊,我是奔着跟你过一辈子去的,老公……”。
她说着拉住了她老公的手说,“我们两个以后好好过行吗?你不要再去找小三,你也不要再打我,你为了小三打我,我真的很伤心,以后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开心地过日子好吗?呜……”。
杨琳说完,直接趴在她老公的怀里哭了起来。
他老公的心似乎真的被撬动了,他没有推开杨琳,反而搂住了她的腰说,“今天打你是我冲动了,对不起,以后不会打你了,小三……我也不找了,我只是心情不好出去消遣的,那个小三还没你漂亮呢,以后就跟你一个人好好过,我们一家三口。”
我们大家真的所有人都没想到,她老公会说出这样的话。
“嗯!呜……”杨琳哭得厉害了,好像是被自己和她老公感动了。
我们吃瓜群众集体,“……”。
“我们回家去吧,我让保姆给你炖点补品,孩子肯定也饿了。”
“嗯!”杨琳撒娇般地流着泪应声。
她老公冲我们摆了摆手,杨琳也冲我们摆了摆手,之后他们俩走了。
“哎呀!这闹的一出,唉?姜西,你说他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吗?”金丹笑着问。
姜西想了想说,“他们的关系太不纯粹了,涉及到的东西有点多,所以,都不好说,只能说得看未来的大环境往哪方面发展吧,也许是好上加好,也许是一损俱损。”
金丹笑了,“呵呵,行了,你们也累了,赶紧回去吧,这一晚上,真折腾人。”
“那我们走了,你自己锁好门哈!”姜西叮嘱道。
“好的!”金丹也微笑着送我们到门口。
我跟姜西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夜里两点了。
好困,洗了把脸,刷了个牙,外套一脱,直接躺床上睡了。
之后过了一星期,姜西接到杨琳的电话,她说,她跟她老公经过这一次,真的和好了,她老公不再跟小三联系了,他们现在很恩爱,一起迎接宝宝的出生,她公公一高兴,送了他们一栋别墅。
似乎这样挺好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好结果,希望没做过大奸大恶之事的人,都能有个好生活,但这却并不是杨琳最终的结果……
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试问苍天绕过谁?
岁月如梭,时间一晃到了2006年,我跟姜西认识两年了,中间过春节我妈又出去旅行了,我就没有回家去,只是跟我姐姐们通了电话,报了平安。
而原本计划的我跟姜西要举办的婚礼也泡汤了,原因如下:
第一,我们家父母离婚,家庭支离破碎,没有父母的家庭就好像是没有了树根的树杈,不光是人,就连心也各奔东西。
我说要回老家办婚礼,大姐和二姐说是支持的,但是,她们也说了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家因为父母离婚,我妈这边的亲戚本来就少,我爸那边的亲戚比较疏远,并且还跟我妈有矛盾、有意见,而我们三个孩子都是向着我妈的,所以,这场婚礼办下来,预估没有几个人能来,也许会很冷清,这样,可能还不如不办了,很没有意思。
第二,我跟姜西本来打算在北京办,结果一算计,北京最亲近的就是她舅舅,然后她舅舅还不怎么搭理她了,其他有一个远房亲戚,就为那一个亲戚办一场婚礼,也是没什么意思。
第三,也是最不靠谱却成了姜西取消婚礼最重要的原因。
有一天,我跟姜西去办事,走在北京一个胡同里时,在我们前面
有一对小情侣一边走一边接吻,还不时的亲密打闹,确实有点肆无忌惮,太不顾及外人的眼光了。
这个时候,坐在胡同里乘凉的一个老大爷突然说了一句话,“嘿哟!这些小年轻的,现在越亲密将来分手越快!”
姜西是个健谈的人,她似乎每次遇见老人都喜欢跟人家聊几句,她说,她觉得老人说的话经常语出惊人,能给她提供特别好
的素材。
“大爷,何以见得啊?”姜西笑着问。
那大爷瞪着眼睛笑着说,“我走过的路比你们走过的桥多,你看电视里那些大明星,有几个不是婚礼办得越豪华,表现得越恩爱,最后分手、离婚得越快的?”
额?
大爷说得好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不过我没太在意,可是这话却如针走了姜西的心。
姜西立刻一脸严肃地说,“老公老公,我们不要办婚礼了吧,你看婚礼办得越豪华离婚的越快,那我们如果不办婚礼,是不是一辈子就不会离婚了?我这辈子都不要离婚,所以,我决定不办婚礼了,就这么办了,我们自己知道幸福就行了,不需要非得告诉别人。”
“老婆你说真的嘛?”我有点不敢置信,这个决定做得是不是太武断了。
姜西说,“我突然发觉办婚礼没什么好处,订了酒店,花了钱,万一来得人太好,成本收不回来啊,嗯,没错,不办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其实心里是有点不愿意的,我说,“老婆,我一个男人办不办婚礼也没那么在乎,但女人对婚礼不都有很多美好的幻想吗?这辈子没办婚礼,你不会觉得遗憾吗?”
姜西笑着对我说,“老公,认识我这么久,你还不知道我是一个务实的女人吗?婚礼再好,那都是形式,我真正想要的是你一辈子的爱,办婚礼是为了得到祝福,如果没有几个人是真心祝福的,那么这个婚礼也失去意义了,我们不如去找个教堂拍几张婚纱照,没有外人的祝福,我们就去祈求上帝的祝福,上帝那么慈爱,他一定会祝福我们的对不对?”
我眼圈发红地说,“老婆你说什么都对!”
就这样,我们的婚礼不再纠结,彻底取消了。
我们去找了一家婚纱店拍婚纱照,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注定的,就那么巧,那家婚纱店有教堂十字架的背景,我跟姜西在十字架下面拍了很多照片。
拿到照片的时候,姜西说,“上帝都看着我们呢,我能感觉到,他祝福我们了!”
我说,“是的!你说得对!”
我想,像姜西这么好的女孩子,上帝一定会祝福她的吧?而我,跟着姜西沾沾光!
跟姜西拍完婚纱照,我又陪她去北京师范大学拿了她的成教本科毕业证,没错,她的一切发展都是按着她的计划来的,她真的在怀孕到孩子生下来这段时间,读完了专升本的课程。
虽然她各种忙,还住了很久的医院,又写,又写剧本,但是,她每一次考试依然都能通过了,所以,我觉得她才是学霸啊!虽然成教确实简单了一点。
那时,我的大闺女也已经十一个月了,开始栽栽歪歪学走路了。
她有一项特别的技能,就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喜欢穿大人的鞋子走来走去,姜西跟我说,咱闺女穿鞋子,从来就没有穿反过,无论大人的鞋子还是小孩的鞋子。
这话我根本就不相信,谁从小还没穿反过鞋子啊,对吧,然后有一天,姜西为了证明她没有撒谎,她就故意把鞋子反着摆在闺女的面前,结果,我大闺女竟然真的伸脚就会穿进正的那只鞋里,无数次的验证,从没失脚过,足以证明,我大闺女真的是穿鞋天才啊!这么小,竟然能分清鞋子的左右啊!
这样想来,她这么聪明,将来会不会是个学霸啊?我内心有点小膨胀,想着,我的闺女肯定差不了。
2006年到2008年之间,似乎是非常平静的两年,安静的生活,幸福、安逸,一切岁月静好。除了她舅舅后来很少跟我们来往,原本亲近的关系变成偶尔发发短信,成了姜西的遗憾。
20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奥运会徐徐展开、股票风云变换、经济跌宕起伏、房产扑朔迷离。
我们家的房子已经从十四万三买的,四年期间涨到了六十八万。
这个时候,我们家的房贷还剩下八万多,但我们手上已经有了十万块钱的存款,姜西说房贷不着急还,手上多留点钱比较好,这些过日子的事,我自然都是听她的,用邻居的话说,我是搂钱的耙,她是收钱的匣。
2008年年初,当我们的日子过得小红火的时候,姜西想换一个大房子的心思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个时候,她在写她的扑街的闲暇之余,又开始看网上的房产信息了。
第93章买卖第二套房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她出版的那本《有多少爱可以死磕》没有大火起来,但是那位书商大姐打来电话说,这本书并没有赔钱,还让她赚了几万块,之所以没有大火有两个原因。
第一,虽然她的文字很有风格,但她的文笔还比较青涩,也没有人气基础。
第二,她是新人,不是名人,出版商不敢冒险投资给她宣传,一点宣传都没做,还赚了几万块钱,也算不错了。
所以,事隔两年,那位书商大姐遵守了当初对姜西的承诺,又出了姜西的一本《激情的一半是折腾》。
姜西当时特别高兴,以为自己第二本出完就还能出第三本,感觉这回真的要火了,结果,第二本出完就再也没有第三本了。
倒不是因为她书写的不好,第二本书那位书商大姐也赚了几万块钱,但是网文发展越来越强势,近乎以饕餮吞天吞地的姿态吞噬了纸书出版业,所以,一些小的书商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就算那书商还想出姜西的出也出不了了,而真正的出版社审稿要求又特别严格,姜西的文字还没有达到那个要求。
所以,在她又给出版社投了几次稿子都石沉大海之后,姜西就又把心思收回到网络这边来了,尽管依然扑街,但她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她说,成绩好就当运气好,成绩不好,就当别人给钱学徒练手了,怎么都不亏。
我,“……”,行吧,只要她心情好,怎么都行,反正我们家现在的生活费也不缺她那点稿费了。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姜西激动得跟我说,“我在网上看上了一套房子,56.7平米的一个小三居,在德胜门外大街那里,西城区五路通小学学区,目前报价八十三万。”
其实她说这一大串的数据,我也听不太懂,也不知道是便宜还是贵,我也没研究过,也不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反正她这样说了,我也跟着兴奋地说,“那我们去看一下吧?”
姜西说,“我来跟中介约一下。”
姜西动作特别快,没用几分钟就跟中介约好了,中介说是看房方便。
我突然想到一个顾虑,“假如我们看上了,也不能买啊,我们的房子还没卖出去,再说,我们的这个小房子市场报价是七十万,到时候具体能卖多少钱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也不知道啊!”
姜西笑着说,“这些都不用担心,这种事就顺其自然,反正我们去看看房子也不损失,看上了的话,就抓紧时间卖我们的房子,赶得及,赶得巧,就买,赶不及,赶不巧,就再买别家的呗,我这一星期已经看了很多房子了,选择不同类型的房子看,才知道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买,如果看得少,买房就太茫然了,但是一旦有钱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太优柔寡断,免得错过了最合适的。”
“老婆你说得都对!”
我微笑着说,一脸马屁精样子,实际上是我听着她的话头都快晕了,我还是决定不操这份心了,可能我也没这方面的天赋,越听越糊涂,一切听她的好了。
德胜门外大街离我家也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我跟姜西抱着江东西,还有姜西妈妈,我们一家四口晚饭后溜溜达达就跟着中介去看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