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64

这是一个八零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楼,二三环内的房子,新房我们不考虑,因为买不起,老房还勉强可以买六十平以下的。
今天看的这个房子,就是所有户型中,极少极少的56.7平还能做成三居室的房子。
我跟在他们后面走进房子里一看,房子的装修已经很老了,但好在还比较干净,屋里只住了一个单身小伙子,因为其他人都搬走了,住更好更大的房子去了,这个小伙子是这家原房主的外孙子,家族老人去世了,留下这个房子给后代,兄弟四五个的后代们就等着把这个房子卖了分钱。
这个房子也是一进门一条横的小走道,然后南边一个卧室,北边两个小卧室,厨房不大,站一个人做饭没问题,但是厕所就非常小了,好像只有两平米多一点,里面只能站一个洗澡,或者坐马桶上一个人,多一点空余地方都没有。
想象一下,56.7平米三个卧室,那不都是从厨房、卫生间、客厅挤出来的面积吗,其实等于只有一个走道,没有客厅,但……
这对我们来说,依然属于豪宅了。
姜西看到这房子就双眼冒光,浑身鸡血爆棚,她欢快地对我说,“这么大面积的房子,只有这一套是三居室,非常稀有呀,如果我们能买上这个房子就好了,我妈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卧室,我和你有一个卧室,江东西自己也能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
本来我是没觉得这房子有多好,毕竟厕所和厨房那么小,客厅也没有,但是被姜西那一脸美好向往的样子一感染,我就觉得,跟她住窝棚也会很幸福。
于是我笑着说,“老婆你觉得好就好。”
“不过,我发现这房子还是有一个问题,”姜西似乎突然发现的。
“什么问题?”我立刻问。
姜西看了一眼她妈妈说,“这个房子在三楼,我怕我妈越来越爬不动了。”
姜西妈妈马上说,“你们不用管我,我还能活多少年啊,你们看好就行了。”
这话说的,我和姜西听了都特别难受,虽然我们也知道,姜西妈妈没有别的意思,说得就是她的心里话。
姜西妈妈似乎也感觉到自己说的话不太好,马上改口说,“我现在还能爬动,真到爬不动的时候,你们给我租一个一楼住嘛,我觉得这个好解决的,这房子要是真好又稀有,值就买了。”
这话提醒了姜西,姜西马上说,“也对,到时候我们全家就租一个一楼住,这个稀有的户型,如果能买下来,我觉得以后升值价值会高于同等面积的房子。”
关于居住价值我都搞不灵清,关于升值价值,我就更搞不明白了,所以,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老婆,那就赶紧卖我家的房子,卖了马上买。”
“嗯!”姜西冲我笑着答应一声后,转头对中介人员小张说,“赶快帮我把我家的房子卖掉。”
小张说,“行,姐!我努力帮你卖。”
回来的路上,我问姜西,“其他房子还看吗?你不是说多看点好吗?”
姜西说,“现在已经不需要再看太多的房子了,我已经选好了我要买的户型,其他户型的房子我就不看了,除非还有一模一样的户型出来,我才会看,否则已经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如果这个房子被卖掉了,我才会退而求其次再选择6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
“哦!这样啊!”总是觉得她凡事心里都特别有数。
这件事就这样办了,但因为当时的房事并不是很好,全球都在闹经济危机,所以房产交易量很低,我们家的老破小房子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经济危机最严重的当属香港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留下的后遗症,据传当时香港和深圳频发跳楼事件,都是因为房贷太多,房价突降,导致倒挂,也就是说,房主把房子白送给银行,还不够还贷的。
深圳有一段时间闹得最厉害的就是,很多人零首付全额贷款买的房子,然后房子大跌,房租也不值钱,原本的房养房计划泡汤,银行收了房子还在追债,被追的人暗无天日,还不起贷款了,也觉得房子不可能涨了,有些想不开的,不想去坐牢,便直接跳楼了。
其实那些人也是太傻了,活着就有希望,后来房价不是涨上来了,死的那些白死了,坚持懒活着的可能都翻身了。
所以,活着,我们要居安思危,活着,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这些事的影响,那时候社会专家以及相关人士都会蹭热度地说:大陆的房价长得太快了,这已经是顶天了,不会再涨了,接下来肯定会像香港和深圳那样突然大跌,所以劝大家不要买房,等房价降下来之后再买,否则可能会重蹈香港和深圳人的覆辙。
一瞬间专家满天飞,谣言四处起,买房与卖房的人也都人心惶惶,不知道该不该买,也不知道该不该卖。
但似乎这些谣传对姜西没有任何影响,我从来都没看到她慌里慌张地跟我谈论这些事。
说来也算是心想事成,没多久,我们家的房子就卖了,是一对北京本地的小夫妻买的,这对小夫妻比我和姜西还小一两岁,他们都是在银行上班的,这是他们的二套房。
签合同的时候,我听到小媳妇的婆婆小声跟姜西嘀咕,一脸地不高兴,“我们家儿媳妇得知我拿到了十八万的退休金,就想把这十八万占为己有,她找不到好理由,就说要买房子,我跟我老头儿本来都不同意买的,结果儿子不听我们的,非说要买,然后两人拿着十八万作为首付,剩下的他们贷款自己还,咳!我们就这一个儿子,拗不过他们,把我们这点养老钱,全都啃光了,我们手上现在一分钱存款都没有了。”
老太太这样说,姜西也不能说什么,便笑着说,“只要儿子和媳妇孝顺就行,以后他们会养你们的。”
那老太太撇撇嘴,“哼,能不能养谁知道呢,等我们不能动弹了,也领不到退休金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到时候可能也死了,本来我跟老头儿打算用这笔钱出去旅个游的,一辈子也没怎么旅过游,现在泡汤了,他们俩也没有钱,全靠每月现发工资现还贷。”
我听着她的话,内心很是复杂,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没资格去评判谁对谁错,并且,我对父母也没有做得很好。
杨琳和金丹听说我们家的房子卖掉了,还听说姜西要马上买房子,杨琳和金丹专门来找姜西谈了一次。杨琳还抱着她家两岁的女儿来的,我家大闺女那时候已经三岁了,可以带着她家孩子玩儿一小会儿了。
那天正好是周末,三个人坐在我家那个狭小的空间里聊得火热,她们就直接坐到姜西妈妈的床上聊的,因为餐厅那里她们都嫌太局促了。
杨琳大声小气地说,“姜西我跟你说,你的房子既然卖了,钱你就放在手上留着,你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买,我认识一个香港的导演,他说他们香港现在的房价跌的特别厉害,五五夭折,大陆现在的经济也不怎么好,这两年房价长得有点飞,就你家这小破房看着还没有公共厕所大,从十五万涨到了七十万,这听起来都跟天方夜谭似的,怎么可能还会涨啊!”
姜西听着她们的话,只是微笑垂眸,一副淡定姐的样子,就是不回应,不反对,也不赞同。
金丹看着她这个样子跟着着急,站起来掐着腰说,“姜西你还真别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经济危机真不是开玩笑的,跳楼的多了去了,你小门小户的买个房子如果腰斩了,你受得了吗?”
姜西终于笑着说话了,“谢谢你们的提醒,你们的话我会认真考虑的。”
她这样说,杨琳和金丹才算放下这件事。
姜西问,“杨琳现在怎么样?跟你老公关系好吗?家庭幸福了吗?”
被问到这话时,杨琳眼神飘了一下,笑着说,“很好啊,我觉得我跟我老公现在是最好的状态,我们两个都很幸福。”
姜西很为她高兴,“那真是太好了。”
这时一旁的金丹意味深长地说,“她跟他老公现在相处的可和平了,各玩各的,互不干扰。”
我和姜西都一愣。
姜西马上问,“什么叫各玩各的?”
金丹说,“就是他老公冲着孩子的面上,愿意拿钱养着她们母女,但是她不能管他老公在外边怎么玩儿,他老公可以随便交女朋友,她也可以随便交男朋友,他老公也不管她,两人约定只要别带到家里就行,就是这样各玩各的。”
我去了另一个房间躺着休息,听到这样的话,我真的觉得特别匪夷所思,想着,这社会竟然还有这样的夫妻。
杨琳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丢脸的事,她还笑着说,“这是我跟我老公能找到的最好的相处模式了,对于你和你老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现在年轻的夫妻有很多都是这么相处的,你想啊,两个人在一起,激情退去了,感情好的变成了亲情,感情不好的呢?总不能变成冤家吧?那就得想一个调节情绪的方法,离婚又太复杂,太麻烦,像我老公他不想跟我离婚,免得还得给我分一半财产,而我也不想离婚,这可是我的长期饭票,离了,上哪再找个心甘情愿养我和我女儿的人去?那各玩各的,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说不定等我们老了,各自都玩不动了,还能再相敬如宾地做回恩爱夫妻也说不定。”
“咳!”姜西深深叹了口气,最后特别愤怒地说出了一句,“杨琳,你这是在篝火上跳舞知道吗?小心玩火自焚啊!”
杨琳不以为然地说,“哈哈哈,啥篝火上跳舞啊,你可别仗着自己是写那个扑街的就跟我拽这个文词儿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最好的,我想谈恋爱了,就交个男朋友,不开心随时分手,不喜欢了就再换一个,然后我也不缺钱花,我老公每个月给我三万块零花钱,我对现在的生活挺知足的,要是能一辈子这样,我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嘶!我听下来,突然也觉得杨琳的生活这不就是很多女人向往的生活吗?有人给钱花,供吃供住,还供她养小白脸?这生活是不是潇洒地有点过头了?
姜西之后没有再对这件事发表任何看法,她转移了话题,“金丹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啊?”
金丹说,“我很快就要回温州了,我爸说让我进入他的房地产公司上班,我是真的一点都不愿意去他的公司,每天都能看到好几个扭着翘臀偷偷往我爸办公室进的骚货,每次一看见我,就一副马上要当我小妈的样子,但又不敢在我面前太放肆,想拍马屁没机会,想给我下马威,又没那个实力,都特么一副又骚又怂的样子,一看见她们我就暴躁地想杀人。”
姜西说,“你已经长大了,要面对现实,你爸跟你妈也已经离婚那么多年了,你要看开一点,有那个精力,不如自己做一番事业。”
金丹笑着说,“事业方面我还好,去年我爸给了我三百万的启动资金,我自己在北京投资了两家饭店,一年时间不但回本,年收益已经有两百万了,不过我爸说了,让我别骄傲,这只是给我练手的,以后他要带我做上亿的生意。”
“你真棒!”姜西发自内心地感慨。
我也在心里感慨了一番,企业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比别人的起跑线高,只要不是太不务正业的人,真的是可以一直一飞冲天不掉下来的。
这些,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不要比了。
杨琳和金丹走了之后,我从里屋出来,问她,“我们的房子还买吗?”这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
姜西很肯定地说,“当然买了。”
我好奇,“你觉得她们说得话没道理吗?”
其实我有点被她们说动了,也觉得现在可能真的不是买房子的好时机。
姜西看出了我的疑惑,耐心地给我解释说,“你听我说,我不知道她们说得是不是对的,未来的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但是,我只根据我们家的情况来决定这件事。”
她看着我,神情越发认真,“第一,我们家是买来住的,就算跌了一半,可能再过几年又涨上来了,从这一点来说,涨与跌对我们家来说影响不大;第二,我们只需要贷款二十万,每个月大概还两千元,以我们家现在的实力,只要你工作稳定,还这个贷款,不会有太大的危机,所以,从还款的角度来说,涨与跌对我们家依然没有太大影响;第三……”。
说到第三的时候,姜西停顿了一下,我知道,重点来了,所以我听得也格外认真。
姜西说,“万一房价涨了,不用像前两年这样翻着几倍的跟头长,就那套八十万的房子再涨二十万,我们就不敢买了,到时候我们可能就无家可归了,手上拿着六十来万买不了一个厕所了,你能明白这种危机吗?”
我默默地在消化她的话。
她继续说,“两相衡量取其利,你觉得我们应该选哪种?”
她都说得这样明白了,我要是在不明白,就真的是智障人士了。
她又说,“我也不贪心房子涨多少,就希望能让我买上,我们一家四口能住得更舒服一点,我也就知足了。”
“老婆你的想法是对的。”
我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她分析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事关利弊也都衡量得非常清楚了。
于是,特别幸运的是,那套小三居还没有卖给别人。
在我们家的房子签了约之后,姜西就找到了中介去谈那套房子的签约了,我能看出姜西是那种迫不及待想要把那个小三居签下来的样子。
那套房子报价八十三万也不贵,一看就是诚心卖的价格,姜西直接跟中介说,“我出八十二万,马上安排签约。”
报价八十三万,她给八十二万,这根本没什么可谈的,房东很快就来签了合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