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88

“起吧!”郑青鸾笑一笑,紧盯着小丫头的动作。看着呆笨,动作却极轻盈,这是个练家子!郑青鸾的眸光微暗,“叫什么名字?”
“回主子的话,奴婢叫双喜!”看起来有几分紧张的样子。
“以后叫奉剑吧!”郑青鸾看着小丫头的眼睛,别有深意的道。
奉剑面色一白,跪下磕头谢赏,知道被看穿了,再不敢说话。
“会侍候果木花草的出列。”郑青鸾看着不安的众人,轻声道。
这时候出来一男一女两人。男子无疑是太监,看起来十五六岁大,模样很清秀。女子十二三岁的样子,相貌很是普通。”近前来!“郑青鸾抬眼看了一下,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细细的打量的几遍。
她在看到男子的右手时微顿了一下,然后道,“你以后就叫药杵吧。”那微黄的手指,明显是长期接触药材留下的印记,不仅是药材,大多还应是有毒的药材。
那男子果然微微颤抖的磕了头,他到现在也不明白,他把全身的药香味已经遮住了,她是从哪儿看出自己善医的。
郑青鸾挑眉看了看站在一旁的丫头,“你以后改名绣裳。”又打量了几眼,“刺绣的绣,衣裳的裳。”
这下不仅新改名叫绣裳的跪了,其他的人都跪了。光这一手看人的本事,就让人莫名惧怕。
“都起来吧!”郑青鸾心里冷笑,不漏两手,你们真当本姑娘是好糊弄的,“厨艺不错的出来。”
就见方嬷嬷站了出来,还有两个十五六的姑娘。
“嬷嬷自是要留下的。你不必同她们一样。”又看了看两个面容普通的少女,“高个的叫揽弓,矮个的叫巧算。”
“行了!我就留这些人了!阮总管边把剩下的人带回去吧。”说着解下荷包,里面有张一百两的银票子,“这是一百两,每人十两,看着分了吧。”说完递给方嬷嬷。又似乎想起了什么,问:“嬷嬷是娘家姓方,还是夫家姓方?”
“娘家!”方嬷嬷马上回答。答完之后才愕然,自己什么时候告诉她自家姓方的事了?她看着已经进堂屋的小姑娘,心生惧意。
不去管外面的事,郑青鸾进了堂屋,一家人都在,二伯和四叔四婶也在,都用惊奇的眼睛看她。
而郑青鸾一进屋,高冷的形象立马崩塌,“二伯住的可还习惯?四叔四婶也跟着受累!”又去撒娇,“姐!我饿了。”一副乖乖女的样子。
“太阳都晒屁股了!能不饿吗?”说着就起身去了厨房。
“咱能不能别老屁股屁股的!多难为情啊!”郑青鸾抱住钱氏的胳膊,“娘!你看我姐!”
钱氏在小闺女背上狠狠锤了几下,“皮猴子一样!”又无奈的看向其他人,“她这样到底随了谁?”也不等人回答,又训道,“坐好了!都等着你说正事呢。”
郑青鸾才注意到堂屋的一半都是箱笼,她马上明白,这是那位长公主婆婆的礼,她看向郑老三,“爹!礼单呢?”
郑老三把桌上的礼单递过去,他也正为这些头疼,干脆看看女儿有什么高见。
郑青鸾看的满头黑线,这都是什么鬼?谁家的礼单这样啊?郑青鸾上面是有长辈的,而且两层长辈,几房人,兄弟姐妹众多,你好歹标明哪些是送谁的吧!我的老天爷,这哪里是礼单?分明是库房的账本嘛!
而且里面好些打着内务府御赐印记的礼让人怎么办?郑青鸾皱着眉,揉揉额角,碰上这么个随时随地,不管事情大小,她都在脱线状态的婆婆,真是让人无语。
她一一打开箱笼,面色都扭曲了,东珠这玩意给了一小匣子,她敢戴吗?凤钗是九尾的,这是先太后的吧!如今都放在自己这里算怎么回事?
妈蛋的!
第44章
长公主
第四十三章长公主
“方嬷嬷!”郑青鸾把箱笼一一合上,高声叫人。见方嬷嬷三两步就进了屋,给众人见了礼,才一副等着吩咐的样子。“你带人将箱笼整理一下,凡是有特殊标记的东西,都挑拣出来,归置好。然后贴上封条,那东西不能动。”
然后认真的看着方嬷嬷,“你可明白?”
方嬷嬷心里暗自点点头,这是一个知道分寸的人,然后恭谨的道,“回主子,还请主子在旁边看着,有些东西,主子还需学习。”
郑青鸾瞬间明白,这方嬷嬷怕是赐下的教养嬷嬷,她沉吟了一下,就点点头,“先将东西抬到西屋,我吃完早饭就开始整理吧。”
见方嬷嬷行礼退下去喊人帮忙抬箱笼,这边郑青鸾跟家人商量,“是不是买几个人回来?”
郑老三点点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今天下午去趟县城,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
钱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郑青鸾看看大家都这么一副表情,无奈的解释,“萧云峰的出身有点特殊,跟------”她手指了指天,“关系挺近。所以里面有很多是宫里出来的东西。咱们这样的人家,是不能大喇喇的拿出来用的。不合规矩。”
果然听见大家的吸气声。
宋氏张大了嘴,“我的乖乖!这可怎么得了!”跟皇家关系近,那是铁定的皇亲贵戚!那自己家不也是皇亲贵戚了!
郑青桔端了饭进来,她也就听了一耳朵,“那妹夫的事是铁定过去了!应该没大碍了吧。”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郑青鸾和郑老三对视一眼!怎么把这事忘了?
这样大张旗鼓的送人送东西,甚至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势!还有那些看一眼都能猜出来历的首饰物件,这是在表明态度!这位长公主不怕人知道,甚至迫切的希望大家都知道萧云峰是她的儿子!这也是在逼迫皇上表态,一副我就是要认回儿子媳妇你能奈我何的架势!而且东西就这么顺利的送来了,是不是表示皇帝也已经默认。
郑青鸾举着筷子,有几分踟躇。
郑老三起身转了几圈,“快吃吧!多想无益!走一步算一步吧。”
小米稀饭,刚好适口。郑青鸾端起来三两口的灌下肚,“不吃了!我先去忙。”说完起身去了西屋。
堂屋里剩下的人除了汪兴华都看着郑老三,郑老三也无奈,本来打算瞒着的,不过如今看上面的意思,倒是不必,“萧家的哥儿,怕是当今嫡嫡亲的亲外甥!这是皇家的秘辛,咱们知道就罢了,别嚷嚷出去。毕竟上面还没有明旨下来。咱们就当不知道吧。”
“他------他爹啊!这是啥意思啊?当时结亲的时候可没说这些!这不是坑人呢吗?我闺女凭啥要去高门大户受委屈!”钱氏煞白着脸,很是惶恐不安。
在西屋听见动静的郑青鸾不由感慨,看看,这才是亲妈!
郑老三连忙喝止:“小点声!”他瞪了一眼钱氏,“怕别人都不知道还是怎么的!这里面的事牵扯大了,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明白的。你就别老咋咋呼呼的给孩子们添乱了!你看看鸾儿,啥时候哭天抹泪过?她不比你见事明白!你不能安慰孩子帮衬孩子就罢了,老大一把年纪了,还是这样的脾气,还指着孩子回过头担心你!长点出息吧。”郑老三有些烦躁。这要是闺女嫁了普通人家,受了委屈,自己好歹能给孩子撑撑腰,如今虽说是女婿身份更加显贵,但闺女以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钱氏委屈的默默垂泪,也不再言语。
“爹啊!”五郎好容易消化完这些信息,“都别这么大火气!您自个的闺女您还不知道吗?她是肯吃亏的主吗?”
“是啊!爹。”三郎到现在还有点懵,“妹妹可不是由人拿捏的性子。”
五郎翻翻白眼,真会给自己妹子脸上贴金!不由人拿捏就完了?她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恶人,好吗?萧家倒了几辈子霉,偏偏找了这么个媳妇。她要过的顺心还罢了,要是有一个两个不随心意,她不把夫家给拆了才怪。担心!担心个鸟!替妹夫担心才是真的。
汪兴华此时的心里和五郎差不多,她可不认为自己这小姨子是什么善茬?还没怎么着呢,萧家的人脉网都捏在自己手里了,真等成亲了,萧家还不可着她折腾。唉!媳妇太聪明能干也不是好事!自己的媳妇这样的就刚刚好。人不傻,会过日子就行了。
郑老二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多些,皇家的事还真是不好说。如今的境况只能看上面是个什么意思了?至于说担心侄女,还是算了吧!这个小侄女就不是一般人!以前的事就不说了,光是刚才挑选仆从的事,就让人不得不服。只要有本事的人,放在什么地方都能活的如鱼得水。
郑老四和钱氏的心里不停的转着,这次的亲家母是公主啊!这可怎么得了!
小八早就溜到西屋,瞅着自家姐姐整理东西。那一箱箱珠宝首饰,在他眼了还没有他玩的弹珠看着有趣。
郑青鸾看着整理的差不多的东西,找出两箱明显是留给她打赏人用的首饰,微微的叹口气,即使是这些东西,也分外的打眼。
“主子。这是为姑娘准备的打赏下仆用的。”方嬷嬷提醒。
“我看出来了。”郑青鸾摸出两三两重的素面金镯子,“入乡随俗吧。就是这些东西现在也是极打眼的。给太好的东西,或许是祸不是福。”
方嬷嬷一怔,可不就是这个道理!自己一大把年纪还没有一个小姑娘看的通透,“姑娘说的是。只是到底要全了皇家的体面。”
郑青鸾就明白了,好歹是长公主赐的,送的不好将来传出去有损颜面。她心中一动,“殿下可有吩咐?”
“那倒不曾!”方嬷嬷犹豫了一下,“为了这些东西,长公主亲自去求了皇上,据说还和皇上吵了起来,甚至砸了御书房。”
郑青鸾把玩首饰的手一顿,深深的看了一眼方嬷嬷,见对方还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就琢磨开了,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一,方嬷嬷对长公主和皇上都非常熟悉和了解,甚至连这样的秘辛都知道。要么是方嬷嬷和这两位主子的心腹关系莫逆,要么方嬷嬷本来就是这两位中谁的心腹。不管是哪种,这位嬷嬷都可谓手眼通天。
第二,皇上和长公主的感情很好,很亲密。别以为争吵就代表着关系恶化!只有真正亲近的人才敢这么肆无忌惮!换个人砸了御书房试试看,全家都不要脑袋了吗?但长公主就敢和皇上吵,敢理直气壮的砸了御书房,结果她还吵赢了,反而是皇上妥协了。这说明这位长公主很有底气。
第三,长公主是个很聪明的人。在皇上的眼里,这个妹妹很让人放心。因为她把所有的不满都写在脸上,你惹了我我就敢和你嚷。只要心里不存怨怼,什么都好说。不就是妹妹不高兴了,砸了哥哥的书房吗?多大点事!谁家兄妹不闹点意见呀!回到找点好玩意哄哄就好了。这就是这对兄妹相处的模式。
第四,长公主很了解皇上。她知道皇上的底线在什么地方,知道皇上猜疑什么,她总能掌握那个度。
第五,皇上是个有人情味的人。九五之尊向往的是普通人家的亲情。只要不触及皇权的问题,他还是很宽容的。
或许,应该把这些告诉萧云峰,把那位当作舅舅比当作一个帝王好。
她看了看方嬷嬷。了然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又看看手里的首饰,吩咐道,“嬷嬷,按我说的挑拣吧。”
“别的东西倒罢了,把那些进贡的碧梗米,紫米,红小米,各取五斤,让老人家养身体。再把各色蜜饯点心两斤,人年纪大了,就跟小孩似的,爱吃个零嘴。两匹贡缎,赭色的给老太太,玄色的给老爷子。再配上金三事,和玉如意,老太太爱金,那玉如意给老爷子把玩吧。归置好,随后给送过去。”
外面听见的人,几个男人心里点点头,对老人就要这样贴心,身体好了比什么都好。何况贡品多难得呀!钱氏和宋氏对视一眼,都暗自偷笑,老太太更喜欢金锭子,给这么些吃的,有啥用啊?
西屋里面,方嬷嬷看到眼前的小姑娘在一堆首饰里挑出分量最轻的金首饰,很是无语,这得多不待见这位老太太呦!就听人家解释道:“不能选粗粗笨笨的那种,就要小巧一些。你不知道,老太太如今越发清瘦,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但粗笨的首饰难免不搭调,给了老人家,也是压了箱子底,压根就不带,不如这些轻巧精致的,能带出来,多好!”
方嬷嬷黑线的点点头,默默的把‘轻巧精致’的纤细镯子拿出来,放进礼盒里。
外屋就传来郑青桔‘噗哧’一声的笑声。
第45章
面面俱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