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1005

  老太太继续吃饭,“还是那句话,别叫寥氏出现在我面前。”
  这是到死也不肯原谅了。
  金济踉跄的起身,像是拉扯到了昨日的伤口,可老太太连个眼皮都没抬。
  林雨桐并不知道这母子俩说的话,只带着东西到门口。然后门口一辆一辆骡车都等着呢。老太太和金匡,请了牌位就出来,人和东西都上了骡车,天蒙蒙亮,就已经朝村里更深处去了。林雨桐这才打量村子,跟其他的村子比起来,这里多是石头建造的房子,瞧着结实又保暖。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在冒烟,想来不是烧炕,便是升炉子。一路行来,没闻见粥饭的香味……那便是说,日子过的远不是那么富足。至少农闲的时候,是不吃那么多饭的。
  房子高高低低,不太平整,向来那些巷子也是一样,顺着地势而为。倒是正中间这条路,倒像是花了大价钱的。宽且平整。往里走,是一路的上坡路,但坡度并不大。
  大约走了有二里路,就看到一片被白雪覆盖的空旷的地方。也不知道白雪下面是什么样的,只看着那风打着旋的夹着雪沫子在空地上窜。
  慢慢的,也就看清楚庄子的沦轮廓了。这庄子的房舍不像是金家的宅子那般青砖黛瓦,但却也规整。一排排的房舍,整齐俨然,叫人觉得宽阔。
  金逸跟在边上解释:“外面住的都是猎户人家……庄子的房子,还在里面。”
  果然,从这几排中间的路进去,就是洞开的大门。从这里下车,顺着游廊一路往上。这庄子确实是从山脚往半山腰修的。不过是通往上面的都是这种游廊。游廊是青石台阶铺就的,一路往上行。又是七八十米,地方才似平整了起来。
  这里不是一座宅子,是连着一排,一排的宅子。像是占了半拉子山面似得。
  老太太坐着肩舆,挨个的指:“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从外面看,是一家,可里面,分着的。各个宅子里都不一样,随着山势建的。”她指了指最边上的宅子,“那边的院子最多,但也紧挨着宅子在外围,过了墙就是山林,老四一家人多,且都是习武出身,就叫住那边吧。”
  四爷看了金逸一眼,金逸就带着他们一群孩子,先过去安顿了。
  老太太点点头,再叫往前走。
  林雨桐随着往前一路行,见这宅子并不是紧挨着的,每两个宅子之间,按照山石林木,总能空出一些地方建造园林,就像是给自家指的宅子和下一个宅子之间,便是一窄溜子瀑布,不过如今天冷,给冻住了,便像是一面镜子悬挂在那里一般。但想来,等天气和暖了,这里的景致一点不错。
  紧跟着的,就指给三房。老太太言说,“这里小巧别致。院子后面是深崖,等闲没人靠近,也不怕贼人。三房人口简单,住在这里最合适。”
  孙氏心里一喜,连声道谢。竟是觉得,这里一点也不比侯府原本的别院差。
  文氏如今在暖轿里,反正不能见风,谁也没见人。老太太没给指地方,看样子还是要跟他过的。
  又过了一座像是藏书阁的所在,看起来院子阔朗的很。这院子里后面是山峰,山峰上是家庙。老太太站在这里,“进去吧!”
  这个院子最深。
  第一进,老太太看金匡:“这地方给你,你看着安排。我跟你媳妇就住后面。”二进住徐氏,三进住小徐氏和姚氏,四进是老太太。从四进绕进去,还有一片空院子,再过去是花园,出了花园,便是后门。一出后门,孙氏吓的直往后退。这里是一片陵地,是金家的坟地。
  坟地的边上,是家庙。家庙修着整齐的院落,一半像是嵌在山体里。
  金伯仪忙道:“孙儿觉得这里甚好,祖母若是允许,孙儿带着瑞哥儿便在这里静养了。”
  老太太一愣,然后微微点头:“也好,想住就住吧。这里一半的屋子是建在山洞里的,冬暖夏凉,最适合养身体。”
  小徐氏和姚氏急着要说话,但到底没敢言语。徐氏只道:“伺候的人还要老太太帮着安排。”
  老太太点头,带着人往三进她住的地方去。里面暖意融融,竟是比那宅子里瞧着有生气多了。里面的东西也是半旧家常用的,老太太指了指椅子,“都坐吧。”又解释,“我一年到头,有八个月是在庄子上住的。咱们如今,除了五百亩祭田,就是多了这一百来亩的陪嫁……”
  “不敢动您的陪嫁。”金匡忙道,“住在老太太的地方,已然叫儿子汗颜了。”
  老太太摆手:“话不是这么说的。这山是金家的山,是你父亲请先皇赐给他的。这里,是谁也夺不走的地方,才是你们的根。我也不怕告诉你们,跟大房为何闹到如今,那就是这座山……什么都能撒手,只这个山头,我不能撒手。这是你们的父亲留给后人的。不能落在外人的手里。原本,过继了来,我也没把他当外人。大房的长子大郎到了婚龄,我把你妹妹家的大闺女许给了他,原想着孙子外孙女,这以后就是结结实实的一家人了。却不想,我那可怜外孙女,嫁进来一年边去了。寥氏弄了她的侄女来给大郎做小,生生的要了我那外孙女的命。那时候,恰好你妹夫身子不好,你妹妹接我去作伴,也叫我拿个主意。你几个外甥年纪小,那边的族人又多。我这一去,谁知道这边没了看顾,反而折了那个孩子。折了也就罢了,偏偏的还大张旗鼓的去给报丧,你妹夫一口气没倒腾上来,也去了。剩下你妹妹带着几个没成年的外甥挣扎……可我那好儿子,到底是顾着寥氏是他的血亲表妹,全不顾你妹妹你外甥女的死活,出了这事,也只把寥氏送到州府了事……”
  林雨桐心道:怪不得呢。
  其实金济想一上来就占据主动,从情理上来说,这并没有不对。不能你们一家子一来,我们就得退让。人家那边七八个儿子呢。
  可老太太在这两个‘儿子’之间,选择了不怎么熟识的庶子,也不愿意要这个陪伴了这么些年的‘儿子’,原来是因为老太太寒心了。
  老太太只一个亲生女儿,对谁也不如对亲生女儿亲。那外孙外孙女更是骨中骨肉中肉,把浑身的血肉喂给嫡亲的孩儿尚嫌不够,何况,这里有一条人命在。
  金匡何等知机,“那母亲把妹妹接来便是。这些年只怕也不能亲近。如今也是我拖累的缘故,妹妹那边日子也未必好过。倒不如把妹妹和外甥都接来,一家子抱团守在一处……”
  老太太心里就是这么打算的,这些年,女婿没了,那边怕着京里的侯府,闺女那边的日子尚且能过。可这获罪的消息一旦下来,那族里可不是吃素的。
  家业变卖了在别处置办也行,只人好好的过来才好。
  只是自己不出来,闺女是不肯回娘家的。
  只要金济和寥氏当家,金家的大门,她是不会迈进来的。
  老太太问下面的儿孙,“如今知道日子不好过了吧?之前我说的,各家顾着各家的话,也还算数。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山下,跟大房住,外面的事情有大房全全处理。如今,只剩下二房,事情都得你们看着办。”她先看大孙子,“你守着家庙修养,是极好的。这个冬天就养着吧。开春了之后,另开个院子,也收几个学生,金家得自己站起来,哪怕不能立于朝廷,也该是一方豪族。这些事情,你是长孙,得你来做。”
  金伯仪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孙儿听您老的安排。”
  老太太又看小徐氏,“你虽为宗妇,可上有公婆要伺候,下有丈夫儿子要照料,只怕也无暇分|身。家事你就不要管了,如何?”
  小徐氏不敢违抗,这又不是金家的地方,说到底,陪嫁是老太太的私产,最后是给自家还是给那位姑太太,谁也说不好。干什么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她点头应承,“孙媳听祖母安排。”
  老太太这才看向三爷:“家里的田亩庄稼,这些你得操心。得空了,跟庄头管事说说话,开春就得忙……一家子能不能填饱肚子,全在你了。”
  三爷没想到他得了这么一个差事,不安的看看四爷才朝老太太点头:“孙儿……孙儿试试……”
  孙氏一听三爷得了差事,她立马坐端正,想着,这管家的事得轮到她身上了吧。
  结果并没有,老太太把所有的人,包括金匡和徐氏都打发了,“老四两口子留下,其他人都先回吧。我有些话,要单独说给当家的听。”
  竟是直接绕过金匡和徐氏,叫老四两口子当家。
  金匡不意外,率先起身告退。
  林雨桐和四爷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都皱眉:这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老太太等人都走了,才看两人:“这几天,我一直叫人看着……这一家子老少啊,也就你们两口子是务实的人。我那今儿就说句坦诚的话,咱家的家底很厚,藏的粮食,三五年咱们饿不了肚子。攒下的钱财……看见后面那一座座坟了吗?金家每去一个,棺材下面那一层,都是满满的一层黄金。这钱不打算用,也不想叫你们用,我现在不奢望走的时候也是黄金满床,但我就盼着,你们能叫这一家子衣食无忧。在北地,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叫人说起金家,又得竖起大拇指……”她说着,就看林雨桐,“老四家的,你说,要做到这点,得先做什么?”
  “先啊……”林雨桐看了四爷一眼,“得先想办法叫朝廷……换个父母官吧?”
  老太太嘴角一僵,愣愣的看着林雨桐。
  林雨桐看她,又看四爷:“……”哪说错了吗?
第179章
清平岁月(9)三合一
  错当然是没错的。
  但是吧……如今也不是金銮殿上,
你说换了也就换了……不对!四爷赶紧打住这种昏君的思维模式,
那真不是你说换了就换了的。官员的任免是有一套体系的,他便是不妥当,罪名呢?
  没有罪名,
你可以搜集他的罪证,
你可以给他罗织罪名……好吧!搜集证据是对的,
罗织罪名是不对的。这种想法也是错的。
  桐桐睁着眼睛看她,水润润的,亮晶晶的,
看她家爷的那个表情那个眼神,
就跟看当年的四爷是一模一样的……于是,
他点头,不就是弄下去一个七品县令吗?不就是换一个至少不找事的吗?
  行啊!
  怎么不行?
  这有什么难的。
  四爷一点头,林雨桐就笑了,
朝老太太看,似是在问:还有什么问题。
  老太太觉得,大概齐是自己的见识有限,
不如人家的见识多。想问题跟人家的高度不一样,这种父母官说换就能换?
  父母官父母官,
人无法抗争父母,就如同百姓不能跟父母官抗争是一个道理。给你什么,
你便接着什么,受着便是了。能不能遇上一个好的父母官,这全看天意。
  好吧!不管他们说的有几分真……反正,
自己也不是想问这个。
  她就再板着脸问:“还有呢?”
  林雨桐就有点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了,她试着道:“勤俭持家?”
  老太太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如今库里的东西,这几十年来,东西的量从来没有变的,不管遇到什么年景,家里人都没挨过饿,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里面的东西可以用,但用了来年就得给补齐。或者,处理掉旧的,换成等量的新货。
  林雨桐这么说,老太太就拍了拍桌上的账本:“这是账本,明年的今天,你带上一年的账本来给我报账。”说着,又从腰上摸出一个荷包来,从荷包里取出了一大把钥匙,“这是库房的钥匙。库房在哪,叫金一钱带你们去。”
  行吧!住在老太太的地方,就得听老太太的差遣。如今,像是这么安全的住处,确实是不好找了。
  她接了东西,就跟老太太道:“家难当,穷家更难当。富家过穷日子,这个家当的就更是难上难了。”
  是怕人家说家里明明有,却舍不得给人用吧。
  老太太嘴角不由的就带了笑,她就是喜欢跟聪明人说话,“别人也不知道咱家还富,那些东西你不说,难道我能去告诉别人?”
  所以说老太太不一般呀。守着那么些个金银,藏着那么些个粮食,自己却粗茶淡饭一辈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林雨桐也不好意思霍霍,毕竟是老太太一辈子的积蓄了,没道理老太太从嘴里省出来,就为了好过他们这些跟老太太原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
  人家又不是做慈善的。
  账本接了,她也没在这里看,抱着就起身:“那我这就忙去了。起来都没吃早饭呢,这粮食物品得看着拨下去。”
  去吧!
  两口子从里面出来,站在大门口往下望,能将下面的村子看的清楚明白。这村口便是进个人,站在这里也是能看的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