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8

  和大多数看戏的人不同,王守城、李源和林远腾三人的心情却是最为复杂的,看着正坐在首位上和郑发奎谈笑风生的岳阳,李源的心里满是惆怅,王守城脸上的神情是阴晴不定的不断闪动,而林远腾的眼里则是不断露出一丝凶光。
  林远腾喝了口酒,恨恨的说道:“唉……姓岳的这小子算是抖起来了,这回咱们几个算是栽了,王老哥、李老弟,你们说罢,今后咱们该怎么办?”
  王守城冷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办?姓岳的再厉害也不过是小秀才,如今也就是练了五百团练而已,他的桑干河咱们也不是白挖,那是付了银子的,他能那咱们怎么样?”
  “话不能这么说。”李源在一旁说话了,“现如今流寇肆虐,岳阳这小子手头有了兵那就有了本钱,况且流寇随然退走,但保不齐什么时候又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咱们说不定还要靠人家救命呢,你说届时岳阳若是为难咱们怎么办?”
  李源说到这里,王守城和林远腾都不吭声了。是啊,流寇是退走了,可是你要知道退走和剿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要是流寇再卷土重来呢?到时候应州城怎么办?难道还要低三下四的去求岳阳发兵吗?反正王守城和林远腾是丢不起这人。
  看着王守城和林远腾沉默不语的模样,李源不禁有些急了,转向了林远腾挤兑的说道:“林老兄,平日里不是号称手下有两千亡命之徒吗,你不至于也怕了那岳阳吧?”
  林远腾虽然是个火爆的脾气,但也不是一个容易忽悠的主,他瞪了李源一眼后冷哼道:“老子怕他,姓岳的小子不过是占了铠甲和兵器之利罢了,否则老夫会怕这个孺口小儿!”
  听了林远腾的话,李源心里便明白,别看林远腾嘴上这么贬低岳阳,但他心里真的是害怕了。想到这里,李源心里便暗暗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这场酒宴一吃持续到了月上柳梢头,知道子时十分众人才开始散去,岳阳被郑发奎留宿在了知府衙门,他的五百兵丁也就驻扎在了知府衙门的附近。
  喝得有了六分酒意的岳阳在郑发奎派来的两名长相可人的丫鬟的服饰下进了客房,正当岳阳要脱掉身上沉重的铠甲准备沐浴更衣时,顺宝在外头报告:“少爷,李家家主在外头求见!”
  “李家家主求见?”
  已经把铠甲脱了一般的岳阳有些愣住了,他实在是没想到李源竟然会在深夜来找自己。岳阳立即不假思索的问道:“他的旁边还有什么人?”
  顺宝摇摇头:“没有了,只有他一个人?”
  “这家伙在搞什么鬼?”岳阳一时间也没料到这个和自己有过节的人竟然会在深夜单独和自己见面。
  “少爷,您要是不想见他小的立马将他赶走好了。”对于李源同样没有好感的顺宝在一、旁边建议道。
  岳阳却是摆了摆手道:“不,你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想要跟我说什么?”
  顺宝有些急了:“少爷,您真的要见那个老家伙吗?您可别忘了他……”
  “好了,我知道里面的分寸,你马上把他带进来。”岳阳瞪了顺宝一眼,犀利的目光把顺宝想要说的话吓得缩了回去,他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赶紧灰溜溜的跑了出去,很快李源便被他领了进来。
  
  第三十五章
断人饭碗
  
  当李源在顺宝的带领下进入岳阳所在的客房时,岳阳已经脱下了铠甲换上了一身便服,正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他。
  李源不待岳阳说话,便抢先拱手满脸笑道:“哎呀,岳贤侄,老夫深夜来访甚为冒昧,还望贤侄莫怪啊!”
  虽然李源嘴里连声说冒昧,但他的脸上并没有半分不好意思的神色,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皮厚,看得一旁的顺宝在一旁暗暗的撇嘴不已。
  不过让顺宝佩服的是岳阳也像是跟李源没有什么瓜葛似地,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和李源打招呼:“原来是李家主啊,李家主深夜来此不会只是来说几句吉祥话的吧!”
  仿佛没听出岳阳话里那淡淡的讥讽之意,李源脸上的笑容依旧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他又拱了拱手笑道:“岳贤侄真是聪慧过人啊,老夫深夜来此一来是向贤侄谢过今日相救之恩,二来则是给贤侄表示一下谢意,区区薄礼还望贤侄。”说完,李源便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张红色的礼单,一旁的顺宝见状赶紧接了过去转交给了岳阳。
  岳阳接过礼单后扫了一眼不禁笑了,望着李源戏谑的说道:“李家主,您这份‘薄礼’可不薄啊,白银五千两,黄金一千两,这份礼单我恐怕承受不起啊。”说完,岳阳就要将礼单递给顺宝,让他拿回去。
  李源见状后急了,赶紧说道;“岳贤侄莫急,贤侄要是觉得这份礼单轻了咱们可以再商量嘛。”
  “李家主,你到底想要什么?”岳阳脸上的笑容也开始收敛了起来,他才不相信这个老狐狸深更半夜的来找自己就是为了特地给自己送银子的。
  李源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迟疑了一下后才喏喏的说道:“老夫想跟贤侄购买贤侄手中的那些铠甲和兵器,不知可否?”
  岳阳望着李源那张老脸,此刻的他有一种想要挥拳将他的脸砸扁的冲动。
  深深的深吸了阔气,岳阳不断的对自己说要冷静,过了几分钟,岳阳这才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他望着李源冷冷的说道:“实在对不住李家主了,这些铠甲也是我从海外商人购来的,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卖给李家主,实在是抱歉。孙宝,把这份礼单还给李家主!送客!”说完,岳阳站了起来就要让顺宝送客,他实在是没有心情和这个老家伙说那些废话了。
  看到岳阳站了起来,李源慌了,他赶紧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岳贤侄且慢,老夫还有话要说!”
  “你还有什么话?”岳阳感到心中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他感到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某些人脸皮的厚度,这个李源他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不知道这些铠甲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本钱吗?竟然想要花银子买下这些铠甲,还是他真的以为自己是不通事物的三岁小孩?
  岳阳面色不善的看着面前的李源,他决定如果这个老家伙在和他说一句废话那么他精毫不犹豫的把他给赶出去。
  而李源又是何许人也,这个和人玩了一辈子心眼的老头自然可以看出此时的岳阳心中的忍耐几乎是到了极限,如果自己真的不能拿出打动对方的诚意,那么今天晚上自己就真的白来了。
  心思转动之下,李源立刻就喊道:“岳贤侄,老夫知晓你岳家庄平日里全靠那些田租过日子,不知你是否想要在应州或是山西做点生意呢,若是贤侄有此意向老夫还是略有门路的,咱们可以合作一番,你看如何?”
  “嗯?”
  李源这句话一出,立刻就一盆冰冷的凉水,将岳阳原本刚刚升起的那股无名邪火气给浇灭了。岳阳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立刻追问道:“李家主此话当真?”
  “当真,当真!”李源赶紧忙不迭的答应着。虽然李源很明白,他此举等于就是引狼入室,此前岳家庄之所以一贯被人欺负就是因为岳家庄只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主士绅,在商贾的圈子里并没有它的份,因此王守城、林远腾等人才可以毫无顾忌的欺负它,说白了就是欺负岳家庄的银子没有他们多。可是如果一旦将岳阳这个初生牛犊带入这个圈子,那么会引起什么后果可就不是李源能够预料到的了。不过在李源看来,无论将来怎么样那也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对他威胁最大的还是流寇,只要将眼前这个年轻人给笼络好了,自己一家老少的性命才有保障,这才最重要的。
  对于李源伸过来的橄榄枝岳阳实在是太高兴了,这短时间由于组建团练,岳阳感到自己手中的银子花得就跟流水一样,无论是安家费、饷银还是士兵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那都需要银子,现在才五百多人而已,岳阳就已经感到了丝丝的压力,要是将来团练的规模再扩大十倍甚至百倍,那时所需要的银两粮草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因此自己组建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援渠道也就成了岳阳目前的当务之急。
  想到这里,岳阳的脸上露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笑容,“呵呵,李家主既然这么说了,那小侄就却之不恭了,届时还望李家主不要嫌在下打搅才是。”
  “这个见钱眼开的小混蛋!一听到有好处立刻就自称小侄了,也不知道刚才是和老子相互称呼你我的!”李源心里暗暗骂着,不过他的脸上还是堆着笑容连胜道:“那是自然,贤侄想要做什么生意只管和老夫说,别的忙老夫帮不上,但是找几个铺面联系几个士绅商贾还是能做到的。”
  “老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打蛇顺棍上说的就是岳阳现在的真实写照,李源的话音刚落,岳阳立即就说道;“李家主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小侄就不客气了。小侄自从组建了团练之后就觉得这手头立刻开始紧了起来,想要贩卖一些商品,不知李家主能否盘出几家商铺给小侄,让小侄做点小本买卖啊?不过李家主放心,这商铺小侄不会白要的,一定会按照市价付给您银子的。”
  “这小子还真不会客气啊!”李源心里不禁暗暗咬牙,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心疼商铺的时候,流寇刚刚退走,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卷土重来。若是能交好这小子届时至不济也能保住性命,区区几家商铺那只是小意思而已。
  想到这里,李源强笑道:“贤侄说笑了,几家商铺而已,贤侄喜欢的话明日老夫便让人盘出三家商铺让与贤侄做生意,至于银子什么的贤侄不用放在心上,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给老夫也不迟!”
  岳阳是什么人啊,从小就学着新一代的厚黑学长大的二十一世纪新人才啊,有便宜不占那是要遭天谴的,闻言后他赶紧忙不迭的拱手谢道:“如此小侄就不客气了。”
  “好吧,我忍!”
  李源深吸了口气,试探着问道:“贤侄,你要店铺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贤侄想要做什么生意啊?”
  岳阳平白得了几间店铺后心情大好,他目光闪动了一下才似笑非笑的说道:“李家主放心,小侄不会做皮毛生意和您抢饭碗的,只是小侄手头有些食盐想要贩卖,所以才跟您要几件店铺做门面而已。”
  “什么?你要贩卖私……卖盐?”李源一听眼珠子差点就突了出来。
  在中国,对于任何朝代的统治者来说食盐都是一项国家专营的东西,在古代就更是如此,历来的盐铁都是朝廷重要的赋税项目,任何贩卖私盐的行为都是要处以重罚的。不过此时已是明末,朝廷对于食盐的监管早就名存实亡了,因此对于岳阳想要贩卖私盐的事李源并不吃惊,真正让李源感到震惊的是应州的私盐市场早就被王守城给统治了,现在岳阳竟然公然说要插上一脚,这……这是要断人饭碗的节奏么?
  
  第三十六章
得胜而归
  
  “岳……公子,你真的要做私盐生意么?如此一来你和王家的仇可就不能化解了呀!”震惊之下,李源也顾不上占岳阳的便宜了,连“公子”这个词也冒了出来。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应州四大家岳家、王家、林家和李家一直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岳家主要是靠土地吃饭,王家是私盐、林家是铁矿、李家则是皮货,这也是四家默认的游戏规则,现在岳阳突然说要插手应州的私盐,这个问题可就太严重了,只要王家没有集体脑瘫,他们绝对会和岳阳拼命的。
  看着李源几乎是气急败坏的神情,岳阳冷笑了起来:“不可化解?李家主,当日王家的二公子王成林带领他家的恶奴在百花楼要置我于死地,断我岳家血脉的之时,他们可曾想过和我岳家的仇不能化解啊?还有,当日他想要吞并我岳家的田地,侵占我岳家的根基时,他可曾想过这仇不能化解啊?现在我就是要告诉他,往日他们给予我岳家的东西我会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听了岳阳的话,李源呆了一会,良久才轻轻的叹了口气。
  “唉……冤孽啊!”
  这时李源才想了起来,岳阳和王家的仇恨早在当日王成林要他的命时就已经不能化解了,岳阳是岳家的独子,王成林想要岳阳的命就等于要断了岳家的根,这个仇比起断人财路又何止重了十倍。
  想到这里,李源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轻轻摇摇头:“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老夫就不再多言了,希望你好自为之吧,老夫就不打搅你了。”说完,李源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就朝着门口走去。
  岳阳看着李源离去的身影只是沉默不语,而顺宝在他的身后则摸着自己的脑袋不解的问道:“少爷,您真的要贩卖私盐么?”
  “怎么,不行呢?”岳阳没有回头的反问了一句。
  “这……也不是不行。可是……小的虽然对此虽然不甚了解,但小的也知道卖盐是需要盐引的,咱们岳家可从来没接触过这行,要是日后被官府追究起来搞不好咱们岳家庄可是要吃官司的啊!”看到岳阳满不在乎的样子,顺宝有些急了,从小在岳家庄长大,并在父亲的耳读目染之下,顺宝早就将岳家庄看成了自己家一般,现在看到自家公子行事如此高调,他也有些担心起来。
  岳阳扭头看了顺宝这位对自己忠信耿耿的书童一眼,轻声笑了起来:“顺宝你放心好了,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咱们如此高调行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可现如今嘛……哼哼……朝廷能顾得上自己就不错了!”
  看着岳阳自信的面容,顺宝又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他还是想不通现在和二十年前有什么区别。
  岳阳没有理会顺宝那不解的目光,他的眼睛看向了屋外,他知道此次高迎祥他们攻击山西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这股势力将会纵横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和明朝死死纠缠,而明朝也将在剿灭这股流寇中消耗掉自己最后一丝力量,最后被关外那个野蛮的民族趁机入主了中原大地。
  “我能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下来吗?这个时空的历史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吗?”岳阳轻轻的自语着,他的目光带着一丝迷茫……
  原本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中被流寇攻陷的应州城因为岳阳的到来而保住了,张献忠也被迫逃回了大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岳阳带领这他的五百士卒驻守在了应州,而在这些日子里,也不断有消息传了过来。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宣镇总兵杨大柱率领六千精锐和高迎祥为首的五六万流寇一连打了好几仗。而杨大柱也不愧是宣镇府有名的猛将,他率领着四千步卒和两千骑兵将高迎祥和他率领的罗汝才、李自成等人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只得狼狈的逃出了山西朝逃窜。
  而杨大柱将高迎祥赶出了山西后并没有趁机追击,而是志满意得的打道回了宣镇府并向宣大总督张宗衡和山西巡抚许鼎臣上报,此二人大喜,立即洋洋洒洒的各自写了一篇奏折上报了朝廷,崇祯接到捷报后大喜,下旨褒奖了此二人和杨大柱,至于率领五百团练兵丁救援了应州府的岳阳嘛……呵呵……谁会记得区区一个团练总兵呢。
  流寇退走了,应州城里的人也松了口气。而且既然没事了,岳阳和他的五百团练士兵自然也就没有必要驻守在应州城,对于这点岳阳看得很明白,于是他想郑发奎提出了要返回五里寨的要求。早就有这个想法的郑发奎假意挽留了这么几声后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不过郑发奎还算有点良心,临走之前他还拨给了岳阳一批粮食、牲畜以及五千两银子的奖赏,权当是此次岳阳救援应州的酬劳了。岳阳接过银两和物资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很爽快的跟郑发奎告辞,率部返回了五里寨。
  公元一六三二年,崇祯五年十月初三,郑发奎率领应州城的文武官员和士绅将岳阳送出了应州城。
  看着岳阳率领的五百兵丁慢慢消失在视线里,王守城心中掠过了一丝忌惮之意,他故意轻咳了一声对身边的林远腾道:“林兄,郑大人也太厚待此子了,不但发给了他粮草,还拨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真可谓是宅心仁厚啊!”
  林远腾哼哼了两声也附和道:“是啊,郑大人实在是太好心,按我说打法他们个几百两银子意思一下也就够了,这些粗鄙的武夫哪配享用这么多的银两。”
  王守城和林远腾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也传到了周围某些人的耳中,只是这次却没有人附和他们,就连郑发奎也皱了皱眉头,感觉这两人实在是太没良心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你们和人家不对付,可人家好歹刚救了你们一命,一转眼你们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此二人实在是生性凉薄之人。
  郑发奎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一言不发的就转身回去了,李源跟在郑发奎的身后,他神色有些复杂的看了王守城一眼,一股叫做幸灾乐祸的哥必须在他心头涌现,现在的他当然不会忘记前些日子岳阳跟他说过的要贩卖私盐的事情,虽然他不去不清楚岳阳会怎样和王守城抢饭碗,但他知道过些日子肯定会有一场好戏等着他……
  五里寨距离应州城并不是很远,三四十里的路程队伍走了数个时辰就到了。当岳阳来到桑干河时,惊讶的发现在桑干河的沿岸上竟然站满了百姓,不少人看到岳阳这支队伍到来后都在兴奋的朝着他们指指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