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38

  “第一列枪兵后退,第二列枪兵上前。”趁着流寇攻击的空袭,岳阳赶紧让第一列的枪兵撤到了后面,让第二列枪兵顶了上去。
  当第二列枪兵刚刚上前,又一轮的攻击开始了。
  “准备……突刺!”
  战场上发生的变化迅速吸引了交战双方的注意,此时的张献忠却是惊讶得连颌下的胡须被揪下了好几根都不记得了。战况的发展着实出乎了他的意外,他惊讶的发现只是几个照面,艾能奇率领三千多饥民就倒下了近半的人马。那些全身都裹在钢铁中的士卒仿佛刀枪不入似地,饥民们手中的兵器打到他们身上最多也就冒出一窜火星,包裹在铠甲内的士卒却是毫发无伤,他们依旧用手中的兵器收割着饥民们的生命。
  不止是张献忠吃惊,就连城墙上原本已经绝望的郑发奎等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
  王守城首先叫了起来:“郑大人,您快看,那支兵马的旗号,是日月旗,是咱们大明朝廷的人马!咱们有救了!”
  “对,我也看到了,确实是大明的兵马,那杆日月旗是做不得假的!”一旁的李源也兴奋的叫了起来。
  “好,好啊!”看着正在下方和流寇激战的队伍,郑发奎也激动得身子有些颤抖,虽然碍于知府的身份没有将心情完全表露出来,但他那抓着胡须颤抖的手已经将他激动的心情表露无遗。
  他们看了一会,郑发奎才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城下的那支明军到底是谁的人马,瞧他们的穿戴好像不像是咱们大明的制式铠甲啊。”
  “对啊!”
  听了郑发奎的话,周围的人这才想起来,城下那支打着明军旗号的军队穿着他们从未见过,着实眼生的很啊。
  这时,林远腾的指着前方惊讶的说道:“咦,你们看,那面旗帜上写着什么,好像是个‘岳’字!”
  “岳?”
  郑发奎疑惑的问道:“诸位,你们可听说过附近有哪位姓岳的武官吗?”
  众人纷纷摇头心中更加疑惑了,李源突然说道:“对了大人,您不是派人到岳家庄去求援了吗?那会不会是岳阳那小……那家伙的人马呢?”
  “这怎么可能?”林远腾突然变得如同被阉割了的公鸡,打死他也不相信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会是岳家庄派来的兵马。
  “这……这不太可能吧。”郑发奎也不大相信林远腾的结论,岳家庄的实力他是知道的,虽说岳家庄也是应州府有数的地主士绅阶层,但随着岳岩父母的去世,岳家庄已经呈现出颓败的气象,否则王守城、林远腾他们也不会步步紧逼想要谋夺岳家庄的田地产业了。况且这兵器铠甲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弄来的东西,这种东西朝廷的管制可是很严格的,岳阳从哪弄来这么多铠甲。
  正在郑发奎疑惑不已的时候,城墙下的战况又有了变化,岳阳指挥的五百士卒一边前行一边不断的将来犯的流寇斩杀,很快艾能奇率领的三千流寇已经被斩杀了大半。这些流寇原本就是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尚可,遇上这种硬碰硬的战阵立刻就暴露出了原型,剩下的一千多流寇被吓破了胆,他们纷纷转身向后逃了过去。
  “站住,不许跑,不许跑,给老子站住!”
  在后面指挥的艾能奇率领数十名亲信拼命阻止,但却毫无用处,反倒被溃退的饥民们裹挟着向后逃了回去,岳阳见状便毫不犹豫指挥着部队追了过去。
  艾能奇这么快就大败也出乎了张献忠的意料,由于昨天攻城时损失了数千人,加之又交给了孙可望三千多人攻城,此时的他手中能直接掌握的兵马已经不足三千人马,此时看到艾能奇大败而回他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不过张献忠也是个果决的人,他立即对李定国说道:“定国,你马上带上剩下的兄弟拦住那股明军,绝不能让他们冲到我们阵前。还有,立即命令孙老二停止攻城,马上把人马撤下来!”
  “是!”李定国也知道事情紧急,来不及多说便带上周围剩下的三千多人马朝着岳阳过来的方向迎了上去……
  “快,排好队列,跟着鼓声前进!”
  就在张献忠手忙脚乱的调兵遣将的时候,岳阳也指挥着部队拍着队列朝张献忠所在的本部慢慢逼近。
  经过刚才一战,始终顶在最前面的两排长枪兵已经开始呈现出了疲态,岳阳立即命令这两百名长枪兵退后到队伍的后面,让后面两排手持刀盾的士卒顶到最前面。
  刚才的一战也使得岳阳信心大增,他没想到这些哥德式板甲的防御力竟然如此惊人,别说饥民们的锄头木棍不能对它造成伤害了,就连那些刀枪看在这些铠甲的身上也不能对它造成什么威胁,看来自己完全可以凭借这五百士卒对流寇们发动总攻。
  “全军前进!迎敌!”
  “杀!”
  随着岳阳的命令,这支成军才几个月的团练又迎来了一场厮杀……
  
  第三十三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在李定国带着张献忠手头最后几千人上前做最后努力的时候,艾能奇也领着一千夺命溃退逃到了张献忠的跟前。
  看着几乎是从马上滚下来,盔斜甲歪狼狈不堪的艾能奇,张献忠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二话不说上前就是给了他一鞭子喝骂道:“你这个废物,三千多人连对方几百人都打不过,你还有脸回来!”
  “八大王,这事不能怪我啊,那支明军太他妈邪性了,不是兄弟们不努力,可是我们却怎么也打不穿他们的铠甲,兄弟们谁也不愿意白白送死,所以这才溃退了下来。”被抽了好几鞭的艾能奇心里也觉得冤得慌,这支明军太他娘的难对付了,他们那身铁皮也太坚固了,自己死伤了大半的人马,可连对方的皮都没蹭下来一块。
  其实刚才的战况张献忠也看得一清二楚,他也知道这事确实不能全怪艾能奇,面对这么一支“刀枪不入”的军队,换了自己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因此张献忠在抽了艾能奇两鞭后也停了下来,气哼哼的说道:“好了,你马上把人马整顿一下,等孙老二下来后咱们赶紧撤退!”
  “什么?撤退?咱们不打应州啦?”艾能奇闻言大惊,“八大王,咱们就这么撤退了回去后要怎么向闯王交待啊?”
  “交代个屁!”张献忠怒道:“你还没看清楚状况吗,打不下应州咱们最多是被闯王责骂一顿,可咱们要是把所有的家底都仍在这那咱们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你明白吗?”
  艾能奇只是一时没反映过来而已,张献忠这么一说他也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的紧迫。打不下应州只是暂时的失利,可要是为了斗气把所有人马都折损在这里那才是真的犯二呢。想通了这点后,艾能奇立刻就开始整顿溃军,准备跑路了。
  “呜呜呜……”
  凄凉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响了起来,正对着应州城拼命发动攻击的流寇开始乱哄哄的撤了下来,这也让原本原本正在拼命抵抗的应州城头的兵丁们长长松了口气,许多人立刻就瘫坐在了地上再也不行动弹了,不少人高兴得喜极而泣。
  “呜呜……我们得救了,这下不用死了!”
  “太好了,贼寇被打退了,援兵终于来了!”
  更多的兵丁们激动的扑在城垛上看着如同打了败仗般的流寇们退却的前方欢呼雀跃。
  张自忠作为一名标准的流寇,对于如何观察战场上的事态和逃跑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当他看到艾能奇被那支穿着奇怪铠甲的明军用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打得大败而逃的时候他心里就意识到这支明军绝不是自己手头上这支大部分人还拿着锄头木棒的乌合之众所能够对付的。
  于是很自然的他就起了撤退的念头,反正对一名流寇来说又便宜就占,打不过就跑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子这种事在张献忠的眼中比起擦屁股的土坷垃好不到哪去。
  张献忠毫无节操的逃跑,李定国自然是知道的,这位对张献忠忠心耿耿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家老大的逃跑而变得沮丧,反而更加拼命的指挥着手下的流寇朝着岳阳的军队发起猛攻。只可惜李定国却忘了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象他一般有那么高的觉悟的,原本就对前面这些全身笼罩在铠甲里的明军士兵早就吓破了胆,现在看到后面自己已经开始撤退,他们哪里还会在这里跟人玩命呢,许多流寇不用别人吩咐,立即便来了个向后转开始撒丫子跑路了。
  看到对面的流寇开始逃跑,岳阳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开始整顿队伍清点伤亡。
  “公子爷,咱们赶紧追上去吧,把这群贼寇全都杀光!”这时,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顺宝跑到了岳阳跟前积极的要求带人上前追击。
  “追个屁,你以为你追得上人家吗?”岳阳没好气的瞪了来福一眼,虽然在刚才的战斗中披挂了全身板甲的士卒占尽了便宜,流寇们手中那简陋的武器根本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但这个无敌也并非是没有代价的,四十斤的负重也使得士兵们根本不可能象流寇那样跑得飞快。
  抬头看了看还在冒着青烟的应州城头,岳阳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容,岳阳回头大声说道:“全体都有,全体排成行军队列,随我进城!”
  “是!”
  当岳阳带领这队伍来到应州城外时,原本紧闭的城门大开,郑发奎领着王守城、李源和林远腾以及应州城内的大小官吏迎了出来。已经摘下了头盔面罩的岳阳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很快就和为首的郑发奎相遇了。
  双方刚一见面,郑发奎就把姿态放得很低,拱手道:“岳公子,本官谨代表应州府士绅谢过公子相救之恩,岳公子请受本官一拜!”
  虽然打了胜仗,但岳阳的心里还是很清醒的,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赶紧快步上前扶住了郑发奎,“诶呀,郑大人您这可是折煞晚生了,您可是本州的父母官,您这样让晚生如何承受得起啊!况且晚生奉命来援也是应该的,不敢受此大礼!”
  “诶,应该的,岳公子今日挽救了应州数万百姓,无论本官如何谢你也是不为过的。现在既然贼寇已走,那就请岳公子入城吧!”
  “晚生敢不从命?大人请!”岳阳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郑发奎先走!
  郑发奎虽然对岳阳说得如此客气,但其实他也在暗暗观察着岳阳的反映,当他看到岳阳并没有因为救援之功而变得骄横而是依旧谦虚谨慎时,心里也在暗暗点头,看来自己原先是小看了这个五里寨的秀才啊。
  当岳阳领着部队进城时,得知贼寇退走消息的应州城百姓们也纷纷自发的走上街头用热烈的欢呼声来欢迎这支救了他们全城百姓性命的队伍,只是当他们看到这支全身被明光蹭亮的铠甲包裹起来,全身只露出眼睛一条缝隙的队伍时所有人都由衷的发出了惊叹。
  “天啊,这就是五里寨的团练队伍吗?他们身上的铠甲到底是啥做的,怎么全身都在闪光呢?”
  “笨蛋,那些铠甲肯定是精钢打造的,我打了一辈子的铁肯定不会看错。”说这话的人是一名铁匠。
  “不是吧,全部用精钢打造,这么多铠甲那得用多少好钢啊!”周围的人震惊了,这年头的钢可是稀罕货色,百炼成钢这句俗语可不是白说的,能用钢来打造一把兵器就可以称之为神兵利器了,用精钢来打造铠甲这种败家的行为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败家,实在是太败家了!这岳家庄实在太有钱了!”这就是人们对岳阳这支队伍的第一个印象。
  这是岳阳第二次来应州,不过这次岳阳享受的待遇和几个月前来的时候可是截然不同了。第一次来的时候岳阳带着顺宝、胡老三和十多个家丁在知府衙门口喝了半天西北风,最后还被看门的鲁班头给鄙视了一番,进去后还被人威胁恐吓。而今天他却是带着五百兵丁以救世主的身份来到这里,并且受到全城百姓的欢迎,这二者的差别可谓天差地别,正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啊。
  
  第三十四章
深夜来客
  
  在全城百姓军民的欢迎中,岳阳率领五百经过浴血奋战的士卒们入了城,入城后岳阳也被迎到了知府衙门的大堂内和知府郑发奎一起坐到了首座上,岳阳虽然几经推辞,但拧不过郑发奎,硬是被按到了这个位子上。这份待遇可不低了。要知道郑发奎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朝廷任命的四品官员,而岳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往日里见了知府那可是要磕头的,现在竟然能和一洲知府一起坐在首座上,这种待遇可是王守城、林远腾他们从来没享受过的,因此王守城、林远腾他们看得那是眼中都要喷火了。
  此时的知府大堂里坐满了应州城内的文武官员和一众士绅,看着这些满满当当的人,郑发奎心中一阵鄙夷,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哪冒出来的,流寇攻城的时候一个都见不着,现在流寇退走了就一个个全都钻出来了。说实话,对于这些人郑发奎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在他看来这些官员还不如王守城、林远腾和李源这几个人呢,虽然他们几个平日里的吃相实在有些难看,但至少在贼寇来临的时候他们还能豁出去跟自己守城呢。
  没有理会这些贪生怕死的官员,郑发奎把目光转向了岳阳满脸堆笑道:“岳贤侄,此次应州城能保住,不至于落入贼寇之手,全亏了贤侄及时挥兵来援,才使得应州数万百姓不至于沦落如贼寇之手,此功真可谓善莫大焉啊!”
  面对郑发奎的夸奖,岳阳却显得很是冷静,他开口道:“郑大人言重了,晚生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再者说了,晚生也是奉命来援,着实不敢在诸位大人面前邀功。”
  看到岳阳能够在立下如此功劳后还好不居功,郑发奎很是高兴,夸奖道:“贤侄实在是太谦虚了,功就是功,此次应州能够转危为安你就是最大的功臣,本官一定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的!”
  “如此晚生就多谢大人了。”面对郑发奎的热情,岳阳不得不做出表示,又一次表示了感谢。
  看到岳阳区区一个秀才竟然受到郑发奎如此礼遇,大堂内的众人心中都各有所思,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感激就有人不屑,还有人会嫉妒,不过任何时代,能当官的都不是傻瓜,此时的岳阳风头正盛,自然不会有人那么不开眼的跳出来炸刺,只是不少人都暗暗在心里记住了岳阳,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岳阳这个昔日被人们普遍瞧不起的书呆子,酸秀才也算是正式入了应州城士绅官吏的眼中了。
  感谢之后就是设宴,岳阳是今天的大功臣,自然又是被安排到和郑发奎并列左右的首座上,这点他连推辞的机会都没有就硬被架到了首座上。
  说实话,岳阳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感到有面子,堂堂的知府老爷就坐在自己身边,要知道这可是四品知府啊,换成现代的话那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兼市委书记。如果是在现代的时空的自己,恐怕就连某个局的小科员都不会拿正眼看自己,就更别说和市长市委书记同桌吃饭了。
  从这点上岳阳就感到一种畅意的快感涌上了心头,不过岳阳虽然很是有些飘飘然,但他心中并没有被这种表象给迷惑了神智,以前看了那么多的小说传记,里面的作者都用无数个事实和道理告诉他,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当官的巴结自己这个小秀才并不是自己有多么浓郁的王八之气,而是自己的手上有他们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自己手头上那支应州城目前最需要的军队,这支军队可以保护这些人的小命。否则这些大小官吏和士绅怎么会放下往日那高傲的身段来讨好自己这个小小的秀才呢,想到这里,岳阳就感到心中就变得异常的平静。
  只是岳阳不知道的是,自打他进入这个大厅开始,就有不下数十双眼睛在暗暗打量着他,这些眼睛在仔细的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当这些眼睛发现岳阳的眼神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回复清明时,不少人的心里头都在暗暗惊讶或是暗自点头,看来这位原来被赋予书呆子、酸书生的秀才原先只是藏拙啊,恐怕现在这个样子才是他的真正面目吧,看来岳家庄要因为这个岳阳而再次崛起了。
  也有不少知道岳家庄同王守城、李源、林远腾三家恩怨的人都抱着看戏的态度观察着这几个人的神情,一时间大堂里的众人全都打着各自的小九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