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

  孙可望兴冲冲的上了一匹黄色的劣马赶到了南城墙边,看着面前数千名或是手持刀剑,或是手持木棍锄头等农具的饥民们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八大王刚刚说了,只要咱们能在今日午时前攻下应州城,那么咱们就可以三天之内在应州城内做你们相做的任何事情,里面的金银财宝、粮食甚至是女人都是你们的。但是如果不能在午时前攻下应州城,我们所有人都得死!”
  当孙可望从大嘴里喊出那个“死”字时,一股凛然的杀气从她身上涌了出来,吓得周围的流民们眼中露出一阵惧色。
  孙可望最后挥舞着手喊道:“好了,话老子已经说完了,现在老子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前进者赏,后退着杀!冲啊!”
  “冲啊!”许多饥民眼中先是露出一丝惧色,随即便被一股疯狂的恨意所替代,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各种兵器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嘶哑的声音朝着六七百米外的城墙冲了过去,一时间各种疯狂的声音响彻在应州城下。
  “来了,流寇们又来了!”看着前方蜂拥而来的饥民,郑发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忍不住失声大喊了起来,“来人啊,快把这些贼寇打下去!否则大伙都得死!”
  虽然郑发奎有些失态,但并没有人怪他。毕竟他只是个文官,现在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比起许多看到流寇就大小便失禁瘫倒在地的官已经是强多了。不过,也用不着郑发奎多说什么了,此刻城墙上所有人都知道,若是让这群流寇冲上来,他们所有人都得死,因此包括受伤的兵丁在内所有人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紧盯着城外的冲来的流寇,有的兵丁则是将连夜搬上城墙的垒石放到了垛口上,准备随时将攀爬上城墙的流寇砸下去。
  在这里要提一句,应州城虽然作为州城,但城池的方位能力却十分弱小,不但守城兵力少,而且也没有什么火器和远程守城武器,因此虽然看到流寇们对城池发起攻击,但守城的兵丁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饥民冲了过来,偶尔有些弓箭手发射了出去一些箭镞,但也很快淹没在滚滚的洪流里。
  “啪啪啪……”很快,随着一架架简陋的云梯搭上了城墙,伤亡惨重的攻防战又开始了……
  就在三千多名饥民蜂拥着涌向城墙的时候,在距离城外约莫一里多远的一个树林里,全身被歌德式铠甲裹着的岳阳正手持望远镜仔细的观看着城墙上的战况。岳阳手中的望远镜自然不是什么正宗军用高端货色,而是他花了一千大洋从淘宝网上买来的民用品,不过虽然是民用品,但其实看东西还是听清晰的。从他这个距离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七八百米外城墙上的人影。
  岳阳昨天深夜就已经赶到了应州城外,但他并没有惊动正在休息的交战双方,而是命令已士卒们全体休息,毕竟士卒们已经赶了数十里的路,全都很疲倦了。而且他们人数只有数百人,即便是连夜入城的话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很大,反倒会惊动正在交战的双方引起流寇的警惕,是以岳阳才命令部队休息一晚等到第二天关键的时刻再作为一支奇兵杀出去效果会更大。
  看了一会岳阳,岳阳一转头就看到身后的胡老三正眼巴巴的盯着他手中的望远镜。岳阳不由得淡淡一笑,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他。
  到了明朝时期,单筒望远镜已经通过西方的航海冒险家和商人传到了明朝,不少明朝将领对这种能看到远处目标的东西并陌生,是以胡老三虽然没摆弄过望远镜,但对这种东西也不陌生。
  他接过望远镜后便仔细的观看了起来,过了一会胡老三便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公子,城头上的人顶不了多久了,小人估摸着他们能再撑上一个时辰就不错了。”
  “我也是这么看的。”岳阳点点头,“这应州城的防御也太差了,别说守城的火器了,就连弓弩都没几个,他们能撑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同样包裹在铁皮罐头里的胡老三此时早已是跃跃欲试,他搓了搓手掌问道:“公子,那咱们什么时候杀过去。”
  岳阳淡淡一笑:“不用等了,现在你马上命令部队排列好队形,把鼓点敲起来,咱们要让城墙上的老爷们看看,咱们岳家庄团练的威武!”
  “是!”
  接到命令的胡老三兴奋的几乎跳了起来,转身就朝着后面跑了过去,很快,一连窜的口令声就在树林里响了起来,一名名全身铠甲的士兵也慢慢走出了丛林……
  
  第三十一章
半道杀出
  
  应州城头的激战仍在继续,只是战况的激烈却是出乎了郑发奎的意料。原本郑发奎以为自己剩下的这些人怎么着也能顶到下午,可是战况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杀!”
  城头上一名穿着破烂红色鸳鸯战袄的四十多岁的兵丁用手中的长矛刺中了一名刚爬上城头的饥民,这名被刺中胸口的饥民痛得发出了一声惨叫,但他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大吼了一声,眼珠子顿时红了起来,伸出右手死死抓住了胸口的长矛,随即左手一用力,将手中的一把长矛抛向了前方,刚好砍中了那名城头上那名兵丁的面门,这名兵丁也发出了一声惨叫,便被这名饥民给拉下了城头。
  而以上的情形并非个例,而是在许多地方同时发生着。郑发奎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一大早这些饥民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似地那么拼命,难道他们都不怕死的么?其实这些饥民都是被孙可望那攻下应州城后可以掳掠三天的承诺给刺激到了,在那些饥民们看来现在的应州城已经是一个名被剥了外衣的少女般脆弱,只要自己再加把劲就能被自己为所欲为了。
  “大人,这些贼寇都疯了,他们根本就没有章法,完全就是在和咱们一命换一命啊!”又过了一会,浑身是血的林远腾和王守城、李源三人一路小跑的来到郑发奎的身边大声诉起了苦。
  “是啊,大人,若是再这样下去咱们可就守不住了。”李源也哭丧着声音说道。
  郑发奎强忍着心中的害怕颤声道:“守不住就守不住吧,最多本官就战死在这里,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唉……”
  看着城墙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饥民,包括王守城在内的所有人眼中都露出了绝望的目光。
  王守城喃喃自语道:“难道我们今天真的要死在这群乱民手里吗?”
  和城头山的人心情相反,城下的张献忠、孙可望等人却是兴高采烈。
  望着城头上越来越多的饥民,张献忠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哈哈哈,孙老二这小子还真有一手,这才大一会啊,应州城就要攻下来了,这下咱们的人马又能扩大好几倍啰!”
  李定国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表示同意。张献忠是高兴了,至于那些在城墙下堆集起来的饥民的尸体他根本就没有多看一眼,在他看来这些饥民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他攻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让他获取更多的财富、粮食和女人,至于人嘛那还不好说,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确认,只要攻下几座城池将那些百姓的粮食和所有东西都抢光,一无所有的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他,这样一来几万大军就又有了,至于自己这么做会导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张献忠和他的手下们是不在乎的。老话不是说了吗,乱世人命贱如狗,要怪就怪朝廷吧,谁让他让老子活不下去了呢。
  “快……攻上去,攻上去!”
  城墙上的形式越来越危急,越来越多的饥民爬上了城头,虽然城墙上的兵丁们也在拼命将他们赶下来,但饥民实在太多了,而城墙上的兵力却越来越少,此消彼长之下城墙的失守只是迟早的事情。
  此时就连城墙外的那些饥民也明白这座城池的陷落已经是板凳上钉钉的事,一想到攻破城池后就可以吃一顿饱饭,他们当中就有不少人高声欢呼起来。
  就在张献忠兴高采烈的准备欣赏城池陷落的时候,一阵高亢而又震人心魄的鼓声传入了交战双方的耳中。
  “咚……咚……咚……”
  “嗯……这是什么声音!”
  乍一听到鼓声,张献忠的心中下意识的便是一紧,他猛的回头朝声音传来的西北方向望了过去。
  只是当他的目光望过去后,张献忠便大吃一惊,失声喊了起来:“那……那是什么?”
  “咚咚咚……咚咚咚……”
  远方的鼓声依旧以一种沉稳的节奏响起,在西南的方向上,一支排着整齐队列的队伍率先映入了张献忠的眼帘,而且这支队伍身上的铠甲在初升照样的照耀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八大王,那支队伍是明军,明军打过来啦!”看着前方正不紧不慢朝着己方开来的队伍,张献忠的部将艾能奇是诸将中眼神最好的,首先失声叫了起来。
  张献忠皱了皱眉头道:“你怎么知道?”
  “八大王,我看得清清楚楚,您看,那不是明狗的日月旗吗?”艾能奇指着前方大声说道。
  这时,随着鼓声的逼近,这支队伍也慢慢来到了流寇的后方,流寇们也发现了这支突如其来的队伍。而流寇毕竟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看到后方突然出现一支队伍后他们便开始惊慌起来,不少流寇纷纷转身将手中的兵器对准了后方,更有甚至被吓着了,原本就不怎么整齐的队伍变得更加散乱了起来,急得不少流寇头目开始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抽打他们以维持秩序。
  张献忠又仔细看了一下前方的队伍,突然却笑了起来,指着前方的大笑道:“啊呸……老子还以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看样子倒是挺神气的,只是才这么几百人能有什么用?是来给老子送点心的吗?哈哈哈……”
  这时,张献忠身后的诸将也将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队伍看清了,他们看了一眼便知道这支队伍最多也只有那么几百人,这么一支小部队即便是再精锐对己方也造不成太大的威胁,他们这才松了口气。艾能奇赶紧上前说道:“八大王,您让我去吧,只要您给我三千人马,我就能把这支明狗给吃掉!”
  张献忠狞笑着点头道:“嗯,好!我就给你三千人,你务必要把他们全部吃掉!老子很喜欢他们身上的那些铠甲!”
  “好咧,您就瞧好吧!”艾能奇兴奋的上了马,点齐了三千多人,兴冲冲的朝着那支队伍的方向冲了过去。
  与此同时,岳阳也指挥着五百名士卒组成了一个100X5的方阵,前方第一第二排是长枪兵,后面三排则是手持长刀盾牌的刀盾兵,而岳阳则是和两名鼓手走在一起。由于士卒们都穿着哥德式板甲,全身都被银光闪闪的板甲所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生辉,可谓是卖相十足。
  看着前方蜂拥而来的流寇,要说岳阳心中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经历战争,而且还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岳阳此时的心率早就达到了每分钟一百二十以上了。不过岳阳很清楚自己作为全军的主帅那是绝不能乱的,否则这支刚刚成军的队伍肯定就会散掉。
  看着越来越近的流寇,岳阳举起了右手,身边的鼓手见状立即把鼓声停了下来。而一听到鼓声停止后,在几个月的训练中早就被严格的训练和木棒打成了条件反射的士卒们也赶紧停下了脚步!
  岳阳一把抽出了腰间的长刀,走到队伍旁边大声喝道:“兄弟们,今日贼寇犯我应州,杀我百姓,掳掠我钱财粮食,奸淫我姐妹妻儿,我等身为团练,保境安民是我等分内之事。现在,大家全体听我号令。全体举枪!”
  “护!护!护!”
  队伍全体发出了三声大喝,前面两排的长枪兵纷纷将原本扛在肩膀上的长枪取了下来,双手持枪,枪尖斜半空!他们在静静的等待着流寇的来临,在这个距离他们上,他们已经可以看清前方那些急速跑来的流寇有些变形的面孔……
  
  第三十二章
悍勇的团练
  
  在又一百名枪兵组成的第一列士兵旁,一名军官大声的喊着:“贼寇过来了,全都握紧枪杆,不要紧张!准备好了,听我命令……突刺!”
  “杀!”
  “砰砰砰……啊……”
  随着流寇的逼近,第一列士卒终于和最前面的流寇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一时间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和惨呼声在阵前响起。
  第一列的枪兵手中握着的是一种很有名的步兵专用的长枪,名叫古矛枪。全长三点二米,枪头长七寸,重四两,其方棱扁如荞麦,前头尖锐,非常便于透刺。是步兵用来对付骑兵和步卒的有力武器。当一百支古矛枪刺向前方涌来的身无寸甲的流寇时,自然是非常有力的武器,许多流寇刚刚冲到前面便被长枪给捅了个透心凉。
  “收枪!突刺!”
  位于战阵中的各级军官的命令不停的传到周围士卒的耳中,这些初次上阵的士卒如同平日训练时机械般的将手中的兵器刺出,但是和平日里不一样的是此时他们收获的不是汗水和经验而是一条又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不许低头,接着刺!”
  看到初次上战场的士卒们不少人都出现了恶心反胃的反映,周围的军官见状赶紧大声叱喝起来。
  “噗哧!”
  一名长枪兵把面前的一名流寇刺了个对传,还没等他将长枪抽出来,一名手持长枪的流寇便趁机冲了过来。
  这名流寇和那些饿得面黄肌瘦的饥民不同,身材魁梧的他竟然还穿着一身红色的鸳鸯战袄,在穿着各种服饰的饥民当中显得很是惹眼。
  “杀!”
  这名流寇趁着对面的长枪兵来不及手枪的时候,将手中的长枪刺到对方的胸前,还没等他露出笑容,他就感到自己的枪头好像刺刀了一堵墙壁上,发出了“当啷”一声脆响。随后他就感到自己的枪头被滑到了一边。
  “什么,竟然刺不透!”这名流寇在他的队伍中也算是以悍勇而出名,但现在这种情况却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自己拼劲全力的一枪竟然刺不透对方的战甲,这种情况在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这名流寇也甚是悍勇,一刺无果之下,他一收枪,枪头又刺向了对方的面门,他就不信对方那层面罩也能挡得住他的攻击。
  只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感到自己的枪头刺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后又被滑开了。而且这次他的好运也到了头,还没等他将长枪收回来,他就感到胸口传来一阵剧痛,他低头一看,一杆长枪已经穿透了他身上的铠甲刺进了他的胸口,饶是他再悍勇也只能慢慢的倒了下去。
  这场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各种怒吼声、厮杀声、惨叫声以及军官们的喝令声纷纷传入了岳阳的耳中,无数的流寇在长枪兵的面前倒下。反观那些长枪兵,由于受到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哥德式铠甲的保护,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伤亡,这样一来也使得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卒们勇气大增,原本有些僵硬的动作也渐渐变得熟练起来。
  看着前面不断倒下的流寇和哀嚎的饥民,岳阳觉得浑身一阵难受,胃部也是一阵阵的翻滚不已,但他依旧强撑着站在战阵旁边下达着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