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38

  “什么?流寇已经把应州城围了起来?竟然来得这么快?”虽然对流寇随时可能会从大宁扑向应州城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当岳阳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还是感到非常震惊,原来战争已经不经意的来到了他们所有人的身边。
  “鲁班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郑大人怎么会派你到我这里来求援的,你赶紧跟我说说!”震惊过后,岳阳眉头一皱,走了首座上坐了下来对着这名衙役沉声问了起来。
  “大人,只这样的……”听到岳阳发问,鲁班头不敢怠慢,赶紧把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原来,郑发奎对于流寇有可能来袭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派人征集了应州城里各个士绅府中的家丁、护院帮忙守城,加上原有的守城兵丁人数,守城的兵力也达到了两千多人,郑发奎曾经乐观的呃认为凭借着城墙和两千多人,即便是来个上万流寇他也可以守上十天半个月。可没曾想,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流寇就摸到了城门下,要不是一名起来撒尿的守城兵丁发现了正要偷偷摸城的流寇并及时发出了警报,而且由于天没亮城门尚未打开,恐怕应州城已经失守了。
  可即便如此,流寇们发现偷袭失败后并没有退去,而是立即发动了强攻,这一下强攻可是打了应州城一个措手不及。疏于防范和训练的守城兵丁和一众临时拼凑起来的家丁们在流寇们的猛攻下伤亡惨重,不到半天的时间便伤亡了三四百人,郑发奎得到消息后几乎吓破了胆子,要是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最迟明天下午恐怕整个应州城就要落入流寇之手。
  就在郑发奎吓得魂游天外的时候,有人给郑发奎出了个主意。说岳家庄前几个月不是刚办了团练吗?那就赶紧派人向岳家庄求援啊,甭管他们能来多少人,现在的情况哪怕他们能来个几百人也是好的啊。
  已经被惨重的伤亡吓得魂不守舍的郑发奎根本就没有细想,便立即同意了这个意见,派了鲁林朝五里寨飞速跑来求援。
  岳阳听后又问道:“你老实告诉我,现在应州城外究竟有多少流寇。”
  鲁林想了想回答道:“小人也不知晓具体人数,不过小人估摸着至少也得有一万来人,而且为首的流寇主将就象疯了一样拼命驱使那些乱民攻城,丝毫不顾及伤亡,现在城里的兄弟们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们岳家庄出兵增援应州城是谁的主意?”岳阳问道这件事时,心中满是恨意,他现在很想知道究竟是谁要把自己拖到火坑里。
  鲁林犹豫了一下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是……是王家的家主向郑大人提议的。”
  “这个王八蛋!”岳阳一听就火了,这个王守城还真是阴魂不散啊,都到现在了还想着阴他一把,这就叫做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啊。
  而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岳来福和顺宝也跟着跑了过来。只是当顺宝进了大厅后,一看到那名衙役便有些惊讶的对岳阳说道:“少爷,这位不就是咱们上次到知府衙门时的那位当班的官差大人吗?”
  听到顺宝这么一说,岳阳这才想起这名鲁班头竟然是几个月前他去面见郑发奎时知府衙门口那位拽得不行的衙役,怪不得岳阳刚才看到这名衙役就感到面熟。
  看到岳阳有些阴沉的神情,鲁林以为岳阳还在记恨当初他为难岳阳的事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带着哭腔喊道:“公子,上次是小人吓了狗眼,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把小人当成屁给放了吧。只是眼下应州城危在旦夕,您可不能再犹豫了,赶紧出兵吧,只要您能出兵小人就是做牛做马也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啊!”
  岳阳把他扶了起来正色道:“你先起来,出兵之事事关岳家庄之生死,因此需容我和众人商议一下才行。顺宝,你赶紧把这位官差待到偏厅用饭,来福叔……你马上派人把胡老三叫来,我们一起合计合计!”
  “是!”
  一刻钟后,胡老三、岳来福和顺宝便齐齐坐在了岳阳的下首,几人望着岳阳的脸上带着既惶恐又不安的神情。
  良久岳阳才沉声道:“好了,事情大伙都知道了,你们是怎么想的?”
  “公子,流寇势大,咱们总共才五百多兵丁,即便是去增援了应州城那也是于事无补,还是算了吧!”首先说话的是岳来福,这个在岳家庄干了一辈子的老头一开口便打出反对的旗号。
  “顺宝,你的意见呢?也是和你爹一样吗?”岳阳不置可否的看了眼自己的书童。
  顺宝支支吾吾了一阵又偷看了自家老爹的脸色后后才说到:“这个……少爷,这事小的也不清楚,您咋说小的就咋办呗!”
  “胡老三,你呢?”岳阳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了顺宝一会,这才把目光转向了胡老三。
  “少爷,您咋说俺胡老三就咋做,俺全听您的。”满脸横肉的胡老三给出的答案依旧在岳阳的意料之中。
  “唉……”岳阳轻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自己现在根本就没有一个能用的人才。让这几个人管管庄子看家护院还凑活,可若是关系到打仗这种大事恐怕就不行了,看来还是得自己拿主意啊。
  岳阳吸了口气道:“好了,我已经有了决定,这应州城我们必须去救,也一定要救……”
  
  第二十九章
绝望的应州城
  
  “少爷,三思啊!”
  岳阳的话一出口,岳来福就急了,在他看来应州府的得失并不足为惧,自家老巢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岳阳招募团练的工作岳来福是支持的,毕竟能有一支直属于岳家自己的力量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可岳阳现在竟然要把这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组成的队伍去增援应州府,那就让他非常想不通了。
  “少爷,您可不能办傻事啊,咱们岳家庄总共也就那么百来号家丁和您新招募的五百多团练(最近两个月又新招了一百多人),可老奴可是听说流寇有一万多人,咱们此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啊!”岳来福朝着岳阳跪了下来,他急得都快哭了,作为一名为岳家卖命了大半辈子的管家,他是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岳阳把岳家庄这支宝贵唯一的武装力量白白扔到应州城下的。
  看着这位鬓角已经有些花白的老仆人,岳阳心中很是有些感慨,虽然岳来福对自己出兵并不了解,但是他出发点却是好的,都是为了岳家庄着想。
  岳阳弯腰将岳来福浮起,感动的说道:“来福叔你起来,我明白你的苦心,但是你且听我说。你知道为什么应州城现在布满了流寇,可是为什么距离应州城只有数十里的五里寨还没有流寇的踪迹吗?”
  “这……”岳来福犹豫了一下。
  没有等人说出答案,岳阳自己说了出来:“这是因为此时的流寇正忙着攻打应州城,他们还没有余力来管咱们。可若是等流寇将应州城打下来后,你想想,那些饿红了眼的流民会放过我们这个没有城墙、也没有多少兵力守护的庄子吗?岂不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应州城失陷了,我等五里寨又岂能独存?所以这才是我要决定增援应州城的原因,您明白吗?”
  岳阳的解释清晰明了,岳来福等三人自然听得很清楚。只是明白归明白,但有时候心里这个疙瘩还是不能消除,前些日子郑发奎对王家、李家和林家逼着岳家在桑干河挖渠引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现在竟然要出兵增援他们,这种事怎么想就怎么憋屈。
  看到岳来福哑口无言但又有些气鼓鼓的模样,岳阳笑着安慰道:“来福叔,我知道你还在为桑干河的事情生气,您只管放心,只要应州城能逃过此劫,将来王家、李家他们吃了咱们多少东西,我会让他们加倍的吐出来,您只管放心好了!”
  岳来福有些羞愧的说道:“唉……是老奴糊涂了,少爷是做大事的人,见识自然不会和老奴一般浅薄,少爷您只管去做好了,老奴绝无二话。”
  “嗯,你能这么想就好。”看到岳来福这位岳家庄的大管家也同意,岳阳满意的点点头,转头对胡老三说道:“胡老三,士卒们的训练进行得怎么样啦?”
  胡老三大嘴一咧道:“少爷您就只管放心好了,士卒们训练得都不错,队列练习、对抗演习都很好,唯一差的就是没见过血了。”
  岳阳点点头道:“嗯,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少爷此次就是带着他们去见血的!”说到最后一句时,岳阳的声音里不自觉的带上了一股子凛冽的寒意,岳家庄是他在这个时空的根本和心血,他决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它……
  岳阳虽然没当过兵,但也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他很快就跟老太太禀报了应州城的情况,并安慰了老太太后,又紧急交待了岳来福一些事情,最后才命胡老三点齐了五百团练士卒,在玲珑姐妹两眼泪汪汪的眼神中朝南边的应州城开去……
  而此时在应州城的城墙上,张献忠正指挥着无数衣衫褴褛的饥民朝着应州城不断的发起冲锋。自从早晨的偷袭失败后,张献忠也发了狠,整个白天他都驱使着饥民朝应州城发起攻击,打得应州城上的守城兵丁喘不过气来。
  头上一顶毡帽,穿着一身淡绿色长袍,脚上一双黑色布靴的张献忠正对着面前一名面色焦黄的汉子破口大骂:“孙老二,老子日你个仙人板板,都快半个时辰啰,你的人怎么还在南城墙下打转转,我告诉你,再过半个时辰你要是还不能登上城头老子就要你好看!”
  被张献忠狂骂的孙老二大名叫做孙可望,他是张献忠麾下的一员得力手下,向来以悍勇著称,但是今天他率领两千多人猛攻了南城墙半天,最后还是被城头的守军给打了下来,把张献忠气得大骂不已。
  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孙可望低着头不吭声,最后还是张献忠的另一员部将李定国出言解围道:“八大王,城墙上的明狗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知道咱们一旦入城必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因此也由不得他们不拼命,况且您也知道咱们义军手里拿的都是些什么家伙,说句不中听的话,想要一举攻下早有准备的城墙那是很难的。”
  听了李定国的话,原本怒气冲冲的张献忠也不说话了。李定国说的确实有道理,别看他们这些日子在山西境内连克数城,但大多数靠的都是偷袭和内应的里应外合,很少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攻下来的。张献忠连克数城后,虽然也缴获了一些兵器铠甲,装备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依旧还很是简陋,那些流民们别说都装备上铠甲了,就连人手一把菜刀都很困难。眼前的应州城虽然称不上城高墙深,但他们若想仅凭着几架云梯和那些手持木棍锄头的流民一举攻下显然不怎么现实。
  沉默了一会后,张献忠才狰狞的说到:“好吧,刚才之事就算了,我再给你一千人马,你一定要带着他们朝南城墙不停的发动攻击,务必要消耗明狗的精力,我倒要看看,究竟是城墙上的明狗多还是我义军的人多!”
  看来张献忠是打算把手中这一万多流民用来和应州城品消耗了,张献忠的这种想法对于一名正常的指挥官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周围的人对此却并没有人感到任何异常,在他们看来张献忠的这种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些流民在他们看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群消耗品而已,如果没有了只要再攻下一座城池就又全都有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惜的。
  在张献忠的严令下,重新回到队伍里的孙可望挥舞着一把鬼头刀拼命的驱使着流民朝着城墙冲去,他们密密麻麻的排在十多架云梯周围,一个接着一个爬上了云梯,直到被城墙上的守军用长矛或是石头给打下来终结掉他们的生命。
  时间很快就到了夜晚后天色黑了下来,拼命打了一整天的流寇们终于退兵了,城墙上终于得到了喘息机会的守军一个个全都四仰八叉的躺在了城墙上拼命的喘息着,许多人都在庆幸自己从今天的激战中活了下来。
  就连应州城的知府郑发奎也拄着一把不知从哪弄来的宝剑坐在了城门楼上,在他的周围则站着王守城、李源、林远腾等几位家主。经过了一天的激战,此时就连号称是最为凶狠好斗的林远腾眼中也露出了恐惧的神情。
  过了一会,城墙上断断续续的亮起了火光,那是守城士卒们点燃了火把以防备流寇夜间偷袭。
  郑发奎喘着粗气的问道:“王贤弟,现在咱们还有多少人马?”
  一旁的王守城有气无力的回答道:“刚才小人清点了一下,咱们剩下的人马已经不足一千人了,而且还有不少人身上都是带伤的。”
  听了王守城的话,一旁的李源不禁有些绝望的喊了起来:“这么说起来咱们不是连明天都撑不过去吗?”
  王守城沉默了一下才闷声道:“如果估计没错的话是这样的。”
  周围的人都沉默了,过了一会林远腾突然喊了起来:“岳家庄呢,岳阳这小子前段时间不是在办团练吗?郑大人已经派人去征召他了,怎么这小子还不回来!难道这小子想临阵脱逃不成?”
  听着林远腾骂骂咧咧的声音,周围人不禁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这家伙估计是被吓坏了,连这样没水准的话都说的出来,人家两个月前才刚办的团练,现在恐怕连人都没凑齐吧,即便是勉强成军,但是能有几百号人就不错了,你让他过来是来送死吗?
  郑发奎也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之所以派鲁班头前往五里寨求援,也是抱了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对于岳阳的发兵相救根本就没报多大指望。
  一股悲观的情绪就这样笼罩在城墙上……
  
  第三十章
抵达应州
  
  夜幕下笼罩的大地开始褪去了黑色的笼纱,渐渐露出了白色的光晕,从城墙上也能渐渐看到城下的一些东西了。
  按理说新的一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的心情总是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变得愉悦,但是对于此时城墙上的守军来说却即其不希望天色亮起来,因为天色亮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又要迎来流寇新一轮的进攻,而这一轮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
  穿着一身沾满了尘土和血迹的官袍的郑发奎双目无神的看着城墙外已经陆陆续续出现的流寇的身影心中升起了一丝绝望,他喃喃的自语道:“难道今天本官真的要葬身在此处吗?”
  郑发奎回头看了看同样萎靡不堪的王、林、李三位家主,强打起精神问道:“流寇攻城在即,几位再回去看看能不能从府中抽调出一些青壮前来守城啊?”
  王守城苦笑着摇摇头:“大人,实在是没人了,我等已经把府中的家丁仆役都抽调到城墙上了,此时府中剩下的只有一些老弱妇孺了,若是您答应让差役到城中征集百姓青壮一起守城那肯定能轻易征召个几千人。”
  “不可!”
  王守城的话刚说完,一旁的李源立刻就插嘴道:“此刻流寇攻城甚急,谁知道那些百姓中有没有混有他们的内应和奸细,若是把他们给征集上城头他们临阵倒戈的话咱们岂不是死得更快!”
  林远腾焦躁的喊道:“可是若是再不调集青壮上城墙守城的话咱们还能够顶多久?恐怕用不了几个时辰咱们的人头就会被那些贼寇挂在城墙上了吧!”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就吵上了,听得郑发奎是头大不已。调集城中百姓上城墙吧又怕里面混进了流寇,不调吧他们的兵力又不够,这可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题啊。想了半天,郑发奎无奈的和起了稀泥:“算了,再看看吧!反正现在咱们至少还能顶一会!”
  时间渐渐到了辰时,天色已经开始大亮了起来,城外的流寇也集结完毕。张献忠提着马鞭指着城墙恶狠狠的说道:“今天,老子就是用牙咬也要把这座破城给打下来,咱们绝不能让活曹操这个狗日的看了笑话,孙老二,老子只问你一句话,你今天能不能把这座城池给老子打下来?”
  孙可望昨天在应州城墙下折损了近两千号人,心中也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此刻他望着城墙上那斜插着的日月旗,狠狠的吐了口唾沫才回答道:“八大王,您就放心吧,我只要半天时间,我一定会在午时之前把城墙上那个鸟官的人头给拧下来。”
  张献忠点点头,郑重的吩咐道:“孙老二,包括你在内,咱们昨儿个已经在这里折损了近四千多人,剩下的这些人只有不到八千了,若是今天再打不下应州城闯王那边就会有人说怪话了,所以老子只给你半天时间,要是午时之前你还不能攻下应州城那就别怪老子对你不客气了,你明白吗?”
  孙可望大声说道:“八大王你放心吧,要是午时我还攻不下应州城,不用你处置我,我就在城墙下自个抹脖子。”
  张献忠很是欣慰的点点头,鼓励道:“好,老子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只要你能攻下应州城,我允许你和你的人三天不封刀!”
  “好咧,八大王您就等着瞧好吧!”孙可望大喜,张献忠答应他攻下应州城内后三天不封刀,这就意味着他孙可望在攻下应州城后可以尽情掳掠杀人,而且还没有其他人马来和他们强,他作为主将自然可以拿大头,这让他如何不兴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