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66

  见带刀的没有攻过来的意思,被他们围绕的马车车门帘,已经掀开。何寿站起身,吩咐乡民们躲到衙役的身后,自己拍拍屁股的土,迎着马车走了过来。
  看到李承乾的时候,何寿有一刹那的失神,他已经做好面对一个虬髯大汉的准备了,可谁曾想马车里的竟然是个孩子。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魏征却站了出来。
  人的地位其实很好区分,见长须男子上前半步,用侧身微微挡在孩子面前,何寿就认定这个孩子依旧是这里身份最高的一个。
  清清嗓子,何寿大声道:“在下万年县县令何寿!”
  李承乾想了想,回答道:“本公子是李大,何县令,你不知道你阻拦在这里,意欲何为?”
  见对方并没有开打的打算,何寿继续道:“李公子,本官见你去过养殖场,所以打算拦你问一问,这养殖场,究竟是何人建立的?”
  李承乾迷惑的问道:“你们不知道?难道养殖场创立的时候,没人告诉你们那是太子太师李纲的养殖场吗?”
  何寿冷哼一声后道:“本官自然听说过,甚至还知道这养殖场背后还有当朝太子。只是,当今太子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李文纪先生又是饱学宿儒,怎会放纵养殖场做侵扰邻里的事儿!
  所以,这养殖场,必定是某些人假借李文纪先生和太子的名义开的。养殖场地处长安万年交界,却归属长安县统辖。本官本不该越境,可是,那散养的鸡鸭,也影响到了本官辖区内的百姓。李公子,本官只问你,这开设养殖场的,到底是谁!”
  李承乾忍不住看了魏征一眼……
  明明敌我战力悬殊,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梗着脖子质问的胆量,和某些人还真的是如出一辙。
  魏征笑了笑,转头对李承乾说:“这个县令的胆量、素养不一般,微臣很欣赏他。”
  果然,胆子大脖子硬的人,都会惺惺相惜。
  不过,这县令也是够有趣的,竟然撇开了老先生和他,认定建立养殖场的另有其人。如果这家伙得知自己猜测的是错的,会怎么样?
  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承乾在自己怀里拿出了一个小印章,丢给了于泰。
  带着太子印章,于泰把它递交到了何寿的手里。
  何寿很迷惑,但是接过印章后,还是打开看了一眼。
  虽然上面的字都是反着刻的,可是何寿还是直接认出,这是太子的印章!
  “太子李承乾”的字样,清晰可辨。如今太子没有成年,所以没有正式的玺印,不过就算是这样,刻着太子名讳的印章,也没人敢仿造。
  打量了一下持刀的护卫,何寿这才明白过来为何这些人这么豪横。
  几百人,如果是太子的护卫的话,确实不过分。也只有太子的护卫,才能拥有清一色的横刀。否则的话,长安周边,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的狠角色?
  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马车上的孩子,特别是那把做工格外华丽的宝剑,何寿心头一凛,立刻拜倒在地:“下官不止是太子车驾,罪该万死!只是这些衙役村民都是下官鼓动来的,并非有意冲撞,还望太子恕罪啊!”
  “啊?”
  “啊?”
  “啥?”
  后面的衙役村民们,在这巨大的变化前,顿时不知所措。不过见到县令跪了下来,他们也只能跪倒在地。
  于泰劈手夺过印章,狠狠的擦了几把,才送还给太子。
  接过印章揣到怀里,李承乾笑着说:“何县令,孤和魏大夫微服巡访,没有表露身份,你不知道,所以不怪罪你们。只是,这养殖场确实是孤建造的,不是什么人借着名头胡来。”
  本来趴在地上、头都要杵进泥土里的何寿,听到这句话,忽然抬起了头。就连颤抖的身体,也恢复了原样。
  下一刻,何寿站了起来,直接戟指太子:“亏的下官以为是有人借着太子名头胡来!不曾想,竟然是殿下肆意放纵?殿下,今日您让养殖场收回鸡鸭,也就罢了。若是不,下官就算叩阙亲面陛下,也要为百姓们讨个说法!”
第一百四十九章
要被弹劾了
  于泰何时见过敢戟指太子的人,目瞪口呆之下,右手已经下意识的扬起了横刀。只要太子一声令下,他一定要把这个倒霉县令的脑袋砍下来。之前战场上杀惯人了,他能保证这小官儿的血不会撒到太子脚下,头还会飞到那群跪着的衙役百姓们面前。
  亲率的侍卫们也咬牙切齿的瞪着何寿,这人居然要弹劾太子殿下?真是不知死活!
  跟暴躁不安的侍卫们比起来,李承乾和魏征就平静的多。
  看着何寿戟指太子怒不可遏的样子,魏征捋捋胡须,嘴角已经露出了笑意。难得遇到个对脾气的,这样的官员当县令确实可以造福一方,可是性烈如火的性格,在朝堂里也有很大的用处。整天跟皇帝对着怼的他,也不得考虑后继有人之类的事儿。
  李承乾微微一笑,并不生气。
  何寿的颤抖、怒气都不是作假,当发现自己拦住的是太子后,他确实是害怕了。冒犯太子的下场,还不是他这个县令能够承担的,就更不用说那些衙役和百姓了。冲撞皇家队伍,罪同刺杀,就算是按照刺杀判罪,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为了保护身后的人,他才跪倒在地,卑微到了极点。
  可是得知养殖场确实是太子建立的时候,他又站了起来,无视了眼前的五百多把横刀,当面就敢怒吼太子。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就算面对皇帝也不会退缩一点。
  对于脖子硬的人,比如魏征,李承乾实际上还是挺讨厌的。但是看着眼前的何寿,他却无论如何也讨厌不起来。跟后世某些胡乱伸手的村主任、村支233书比起来,何寿,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挥手让于泰等人收起横刀,李承乾蹲了下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视线跟何寿齐平。
  “何县令,你可知,孤放养这些鸡鸭,是有深意的?至于到底要干什么,不能跟你明说,你只要记住,孤这么做实际上是为百姓好就是了。”
  “哼!殿下,这样的话,您觉得下官会信?不管您是为了什么,那些鸡鸭影响了百姓耕种才是事实。切莫以为下官是在说笑,您若是不听下官谏言,下官一定会上表朝廷的!”
  慷慨激昂的何寿,义正辞严的一番话让后方跪着的百姓和衙役们泪流满面。有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魏征捏着胡须,忍不住插话道:“何县令,老夫魏征,可以为太子作证,这件事,确实是你想错了,太子这样做,绝对是有道理的。”
  得理不饶人,是人的通病。
  听到魏征自报家门,何寿依旧不以为意道:“魏大夫,下官听闻,您是朝中少有的耿直之臣,如今缘何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您若是不信,可以去地里看看。鸭子鹅子还好一些,最多的鸡,总是会把百姓翻好的软土刨个大坑。都是指望着土地收成活命的普通百姓,损失一点都心疼啊!”
  魏征和李承乾无奈的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蝗灾的事情,以这家伙县令的身份,是不够格知道的。可不说这个,还真的没有理由给他了。
  见太子面露为难之色,于泰忍不住说:“殿下,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您不必跟他一般见识,咱们这就走,他若是敢阻拦,说半个不字,末将就一刀砍了他,事后只要说他带人冲击车驾,砍死都是轻的了。”
  跟武将就不能正常谈话,特别是于泰这样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夯货。
  谈话没必要继续下去了,何寿这样认死理的人,除非是把真相放在他面前,否则他是不会认同的。
  拍拍手,李承乾站起身,对何寿说:“孤还要赶着回东宫,就不跟你多说什么了。你只要知道,这事儿,绝对是孤有理。至于怎么验证,等过个两三个月你就明白了。现在,带着你的人把道让开,你也知道阻拦、冲撞太子的车驾,是个什么罪名。”
  说完,就钻回了马车。
  魏征无可奈何的笑了笑,也钻了回去。只是万年县县令何寿这个名字,却被他记到了心里。
  侍卫们又重新恢复了原本的队形,打头的马车起步。
  地上跪着的百姓和衙役们赶紧站起来,把道让开。
  何寿就站在车队旁边,愣了神。等车队过去,他也被糊了一身的灰尘。
  好久之后,他才转过身,对着队尾狠狠的啐了一口,怒道:“太子,咱们立政殿见!”
  倔强的人是不会轻易妥协的,这个道理,李承乾很清楚,所以当魏征为他担忧起来的时候,只能说:“郑公,咱们做事,有苦衷不能把真相说出口的时候,就要衡量一下利弊。如果是值得做的事情,就算承受一些非议又如何?反正,现在的我就觉得,跟被何县令弹劾相比较,还是散养着鸡鸭,多吃些蝗虫重要。”
  魏征担忧道:“可是,你可曾想过,虽然你现在只有九岁,能用年龄小当挡箭牌,可这件事的核心却是不体恤民心啊!这个世界上能够直接站在皇帝对面而不落下风的,只有百姓。能够将你太子位置直接粉碎的,也只有百姓。任凭你送再多的汤圆月饼,任凭你再刻苦读书练武,站到百姓的对立面,就算是阎家兄弟也只能跟你划清界限啊。”
  对于魏征的担忧,李承乾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在意。
  现在这些人只是觉得鸡鸭散养,破坏了他们的庄稼,可是等蝗灾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不这么想了。只要一想蝗灾起来后,这些百姓,包括何寿在内愧疚的样子,心里就带上了期待。
  人都是这个样子,当别人有愧于自己的时候,反而不会生气,会觉得很爽。
  魏征也知道,当蝗灾出现后,一切对太子反对的声音,都会消失不见。可是在这之前,太子要遭受的非议,可就多喽!
  马车碾压着落日的余晖,停在了魏征的家门前。
  下车后,伸手从侍卫手里接过那几只被五花大绑的肥鸡,魏征笑了笑,对着探出头的李承乾说:“太子殿下权且放心,若是真的有人闹到了朝堂上,老夫会出面帮你的。”
  李承乾笑了笑,算是谢过了魏征的帮忙。
  返回东宫的途中,李承乾特意驱赶马车到长寿坊逛了一圈。
  长安县的县衙就坐落在长寿坊,包括了长安在内的长安县,可以说是全天下最风光的县治了。
  不出所料的,长安县县衙外,也聚了很多的百姓。不用想,也是因为散养鸡鸭的问题在跟上官反映情况。
  大唐建立以来,对寻常百姓的待遇不是一般的好。每年秋收之际,都会有很多的观风使、御史受命游走乡间。只要遇到百姓跟地主起争执的,这些官员就会没条件的站在百姓这边。而离长安最近的长安县等地的百姓,更是嚣张。只要是涉及到耕地的事,别说是地主了,官员他们也敢反抗。
  至于养殖场背后很可能是太子,谁去管他,肯定会有青天大老爷出来给自己主持公道的。
  绕过长寿坊,回到了东宫。
  崇文馆已经放了学,现在两位老先生就在太子的书房里聊天,貌似愉快。
  见李承乾的脸色不太好,李纲便直接询问原由,当得知事情的始末后,老先生的眼色也不太好看。
  别说是一群百姓,就算是一个百姓站出来跟太子叫板,这件事的影响也会变得很恶劣。
  “小子,就算蝗灾起来后,那些百姓会明白真相,可是,你以为他们会有多少人朝你认错?换句话说,若是你真的因为这件事吃了什么挂落,多不值啊。尘世间愚蠢的,就是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的人,最愚蠢的,是最后还不落好的人。反倒是自私自利的混蛋,才能在这世间过得逍遥快活。你这么聪明,怎么会做这么愚蠢的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