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566

  看也不看玄奘一眼,李承乾拍拍衣袖回了酒楼。
  今天的酒楼是庆祝人间功业的,酒楼里那些兴致勃勃等着皇帝嘉奖的官员们,或许不会让一个很容易把他们功绩归功于阿三的和尚进去。
  回到房间里,李承乾顿时苦笑不已。
  醉风楼虽然从将作监的木器行定做了很多的大桌子,可并没有转盘这东西吧。
  而且上面的花纹,怎么看都是东宫的那个啊!
  李世民回头瞥了李承乾一眼:“怎么,朕要用用你的东西,你还不愿意?”
  李承乾自然不敢说心里话,只能认。
  或许,这还是大唐君臣第一次这样举行宴会。有混淆公筷私筷的,还闹了一个大红脸。
  没办法,虽然李承乾也不想整这小资主义的乱规矩,可是东宫的令官根本不准。
  新换的令官虽然脾气好,但是这个好脾气还是有限度的。
  灾难已经过去,而且各州府的评判是今年能够平安过冬。所以老程家那些准备救济灾民的粮食,就又送进了酒坊。
  前有酒楼,后有酒坊,老程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实际上也是一个经商好手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承乾揉了揉咕咕响的肚子,对唐朝的礼仪腹诽不已。
  如果老爹不在,他完全可以坐在这里吃饭,可皇帝来了,太子就连桌子都上不去了。
  接过老爹递来的、凉了的菜包,还得感恩。
  李世民的酒量自然不是这一桌子文臣能够对比的,除了长孙无忌大着舌头还能夹住菜以外,也就剩李纲和萧瑀没事儿了。
  后世的酒桌能用“头孢”当借口,唐朝的酒桌上,自然可以把孙思邈搬出来。
  见李纲说自己正在用药,不能饮酒后,萧瑀也毫不犹豫的照抄照搬。
  皇帝走了,太子也被提溜走了。
  看着呼呼大睡的房谋杜断,长孙无忌苦着脸晃晃悠悠的走了出去。
  既然是满朝文臣的聚会,怎么也得有个劝酒的。
  随手一丢,李承乾就被扔进了马车里。
  钻进车厢后,李世民打了一个酒嗝,说:“朕今日喝多了,甘露殿里还有一封信没有回复,你就代替朕回了吧。”
  奏折不可能,私人的信函也不可能,李承乾思前想后,也只有玄奘的信这一个可能了。
  “可是玄奘的信?”
  “哦?你竟然知道?难道说你已经见过他了?”
  “就在酒楼的后院,儿臣可是把他好一顿揶揄……”
  听完事情的始末,李世民微微一笑,说:“看样子你并不信神佛,小子,这就对了,咱们皇家,相信的只能是横刀链枷,这一世的功业才是需要头疼的,至于下辈子,管他呢!”
  听着老爹不停的慷慨激昂,李承乾忍不住说:“可是,您为何还要吞服丹药?之前去您寝宫请安的时候,儿臣可是看到了,那么大的药丸,也不知道您是怎么吞下去的。”
  李承乾一直觉得李世民的死有点太早了,虽说唐朝人普遍短寿,这一位又是常年征战的,还有祖传大宝病。可身体强壮的他,五十一就嗝儿了,还是有点问题。
  直到那天看到所谓的仙家宝丹,他才明白怎么回事儿。
  没事儿就吃一些蕴含着莫明矿物质的丹药,能活到五十一已经是老李家祖上积德了。
  慷慨激昂在这句话说完后,顿时就泄气了。
  羞愧有“无地自容”和“恼羞成怒”两种表现方式,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一巴掌拍出去,这次他好歹带了点理智,拍的是李承乾的肩膀。
  可就算如此,李承乾还是差点把刚吃下不久的包子吐出来。
  “子不言父过,你这几年受到的教导到哪儿去了?”
  李承乾捂着嗓子,平复了半天才张开嘴。
  犯什么贱啊!之前不是决定了不没事儿招惹这家伙的吗!
  不过既然犯贱了,就犯贱到底吧!
  “父皇,儿臣从孙道长那里听说了,道士练的丹药,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有害物质。都说这玩意儿能延年益寿,您回去不妨找只鸭子,多喂点,看看它能扛多长时间。儿臣是因为心忧您的身体,才犯颜不孝的。”
  听到这一番话,李世民忍不住的脸红起来。
  虽说直言父过是不孝,可这样的行为如果是出于孝心,不应该被指责。
  “行了,朕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就靠在车厢上,用装睡逃避尴尬。
  虽说是御辇,可舒适程度跟东宫的马车根本没法比。
  头靠在车厢上,不时被撞的咚咚响。
  为了自己的脑袋考虑,李世民只能重新睁开眼睛。
  压制住心里的笑意,李承乾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父皇,您送儿臣一条狗干什么?还是猎犬,难道您要用它来辟邪?”
  不满的看了李承乾一眼,李世民随口敷衍道:“让你养你就养得了,费什么话。朕小的时候也养过一只猎犬,每到打猎的时候,就用不着驱马自己去捡拾猎物。你既然开始练习射箭了,总有一天会参加秋猎,没有一条猎犬怎么行。”
  说完,再次闭上眼睛,这次是低着头小憩了。
  打猎的时候用?
  这个……
  听起来像是真的。
  进入后宫后,李承乾进入甘露殿,找到御案上的书信,也不看内容,直接在结尾写上了“太子阅”这三个字。
  吩咐等候在殿内的宦官送出去,玄奘只要看到这三个字,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他想要皇帝首肯的原因,不外乎希望过关的时候方便一点,作为这个星球上的强国,就连遥远的mu罕黑犬德都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西游记电视剧里的通关文牒如果在现实里真的存在的话,就连突厥人都不敢太造次。毕竟虽然敌对,但无缘无故干掉一个身怀文牒的普通和尚,会不会引起大唐的怒火,就连脑子里的肌肉都必须思考一下。
  这是玄奘的想法,但他所作所为后面有没有人支招就不一定了。
  若是玄奘西行变成受皇命取经,那些对着道教尊崇地位流口水的和尚,不把这个消息散布全大唐才是怪事。
  迷茫中抬起头,才发现自己走到了两仪殿。
  清醒的一刹那,李承乾不由得有点脸红。
  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也开始通过表面看内里,也学会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摩别人了?
  揉揉脸,喊过殿前的紫燕,让她进去通报。
第一百七十六章
窃名
  皇家的规矩很多,哪怕李承乾还没成年,想要进后宫,都必须通报,等获得许可后才能进来。
  虽然今天是被皇帝拎进来的,可想要再逗留一段时间,就得得到帝后之中一人的同意才行。
  如果没有,呵。
  看了一眼身后死人脸的宦官,李承乾不觉得这家伙会下不了手。
  耿不曲说过,在皇宫里的时候,他就帮着皇帝训练了一批宦官。而且宫里还有一些自武德年就存在的老人手,各个都是杀才。这些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不开眼的会对皇宫动心思,这样他们的一身所学,才能用到入侵的蠢货身上。
  紫燕进去后不久就出来了,邀请太子进殿。
  长孙的月子快要坐完了,又生了一胎的她身材显得有点丰腴。
  见李承乾进来了,就笑道:“虽说你弟弟出生的时候,你没来看看,但是看在你对本宫如此关心的份上,就不计较了。来,看看你弟弟。”
  李承乾答应一声,就凑到了近前。
  李治刚吃完奶没多久,正闭眼睡着,看着他小小的模样,很难想象这就是之后的唐高宗李治。
  “永徽之治”的缔造者啊,而且这家伙才是武皇帝的做派,对外积极扩张,灭亡西突厥、百济、高句丽,推动版图实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婆娘,恐怕他的名声不会弱于他老爹。只是现在武则天还只有四岁,她的老爹武士彟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虽然是个国公,但是一直在各地辗转。
  这就是功勋不够的下场了,虽然武士彟继承了他老爹的遗泽,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得到了应国公的爵位,可是真的论起来,地位和功绩并不匹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