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566

  像程咬金等人,因为有从龙的嫌疑,所以哪怕已经当上了国公,遇到战事依旧勇于争先。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功勋,爵位才能平安的传递下去,哪怕新皇登基都不用担心。否则的话,就像当初承天门外跪着的那些人一样,被新皇帝一撸到底。
  “母后,看到您和雉奴都很好,儿臣就放心了。后宫里孩儿不能久待,这就回东宫了。等您能出门的时候,不妨多带着雉奴到东宫来转转。”
  长孙点了点头,尽管身为皇后,她也不好总是让太子留在后宫。
  从两仪殿出来,李承乾摇了摇头,把脑海里的一些怪心思都甩飞了出去。
  今天看到李治,这个唐朝第三位的皇帝,让他多了一丝慌乱。
  如果历史进程被更改的话,会不会引起祖母悖论?
  对于大唐而言,他是一千多年后的人物,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历史线路正确的前提上。
  可,若是历史线路变化了呢?如果唐朝之后不是五代十国,而是别的什么,会不会导致以后都不会出现他这个人了?
  如果以后不存在他这个人,那么这具身体里的灵魂,到底是怎么回事?
  哲学类的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纠缠到里面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心思根本不够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鬼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人不能被自己的心思左右,所以遇到一时间难以想明白的问题,李承乾总是会把它封存在心里,一般在恰当的时候,这些问题总能得到提示,甚至于找到答案。
  而在这之前,且过着吧!
  回到皇宫,到厨房要了一大块肉干,李承乾准备好好逗逗狗。
  还两三个月大的狗虽然不能学会复杂的指令,但“握手”、“坐下”之类的,应该还是能学会的吧!
  有了黑炭头在,李承乾的生活总归不至于太过无聊。
  唐朝生活的日子看似丰富多彩,可是如果选择,他还是希望能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或者骑着电瓶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缺少娱乐活动的现在,养条狗都比当太子有意思。
  就在李承乾逗弄黑炭头的时候,慈恩寺里,玄奘拿着回信,一脸的灰败之色。
  皇帝,甚至不屑于跟自己回话,特意找了太子回信,就是要告诉他,皇帝他的意思,跟太子一样。
  “能理解,我佛门虽说曾经昌盛一时,但是自梁武帝时期过后,就变成了皇家警惕的首要对象。都说佛法无边,但谁曾想,这空门,也只是俗人找的一个休憩之地。如今各地寺庙大有追风道言的趋向,出家人本该慈悲为怀,结果都钻到了钱眼里。玄奘啊,你不可被他们引入歧途。”
  破旧的禅房里,坐着一个身穿破旧僧袍的老和尚。蒲团和木鱼的前面,没有佛像,而是空无一物。可就算是如此,玄奘也对这位大师毕恭毕敬。
  “慧明大师,小僧自认对佛法研究不曾懈怠。如今,小僧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可是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想要为我中土的佛学进行融合,唯有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武德九年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的时候,小僧得闻天竺的戒贤大师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所以在戒贤大师有生之年,小僧必定要西行,拜于大师麾下学习。
  慧明大师,既然皇帝陛下不肯提供帮助,小僧就独自一人西行。不得真经,誓不回长安!”
  慧明回过头,却被开着的禅房门外透过来的太阳光晃的忍不住眯起眼睛。
  以旭日为背景,黑脸的玄奘,却闪烁着坚定中掺杂着一丝疯狂的光芒。
  “好吧,既然你意已定,老夫就不多言了。此去一路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就有倾覆之忧。老僧无以为助,唯有一匹白马,还在乘骑的年岁,什么时候你决定启程,就送给你作为脚力吧!”
  玄奘双手合十,拜谢了慧明的馈赠。
  走出禅房,看着西南的方向,玄奘深吸了一口气。现在还不能走,秦州的僧侣孝达。如今在长安学涅槃经,据说他的长辈知道去天竺的路,用不着穿越莽莽林海。等他学成之后,先到秦州拜访他的长辈,再正式启程吧!
  晚霞下的云彩,闪烁着金黄的光泽,对向西看的人,充满了诱惑。
  “坐下!”
  随着李承乾的指令,黑炭头很是聪明的就坐了下去。
  “坐好了别动了啊!”
  安顿好这个小混蛋,李承乾才继续练习射箭。
  很奇怪,明明阎立本已经回了长安,可朝堂上还是没有他献出水泥的消息传出来。
  这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如果不是为了等阎立本上朝,李承乾早就去学院了。
  就在昨日,给先生们建造的小院已经落成了几个。得知这个消息后,老先生也不顾没有装饰好,硬是催促着李承乾派兵把他送了过去。
  知道东宫很烦闷,他也想去学院,哪怕在渭水边钓鱼,也比在这不停的射箭有意思。
  接连三支箭都射到了靶心,李承乾甩甩发酸的胳膊,不由得对自己的战绩格外满意。
  方朔从一边凑了过来,笑嘻嘻的说:“殿下如今已经学到了射箭的精髓,这三箭,真是漂亮啊!”
  李承乾回身一脚把方朔吓得后退了两步。
  “滚球,这不过是十几步的距离而已。明天起孤要拉长射击距离了,你和方胜都吩咐下去,没什么事儿的侍卫和宫人别往这边凑合,当心孤射靶子射的不准,射人却正中要害。”
  方朔和方胜都答应下来。
  回头看看黑炭头,还不错,这家伙还在那坐着,没有起来的意思。
  从袖子里拿起一粒牛肉干,就奖励给了它。
  看看偏西的日头,李承乾决定,要是明天这家伙还不行动,就上门踹着他动弹。
  不过是水泥而已,还是心甘情愿加威逼利诱给他的,用得着这么矫情嘛!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照常起了个大早,先是练剑,之后才是练拳和练射箭。
  当他拔出长剑,准备喊过来一个士兵,让他控制木偶人的时候,李靖却从一边钻了出来。
  伸手扯住控制木偶人的几条绳索,只要一动,木偶人的上半身或者双臂就会活动。
  李靖奇异道:“想不到殿下竟然自己给自己提升了难度。”
  难得见李靖一次,李承乾笑着说:“既然您今天来了,不如看看弟子的成就怎么样?”
  李靖点了点头,学会控制木偶后,就示意李承乾出剑。
  剑动,李靖的拳脚武力也不弱,控制起木偶来很像那么回事。
  可就算如此,李承乾依旧能抽冷子在木偶身上,铠甲没有庇护到的地方来一剑。
  剑走轻灵,如果单纯用来劈砍,还不如横刀够劲儿。
  就连五剑都命中后,李靖停了下来。走到木偶边上,对木偶的脖子、腋下、眼睛上的剑痕赞赏不已。
  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这五剑的刁钻和力道,可以说,如果不是年纪不够,太子的战斗能力绝对达到大将级别了。
  “很不错,剑法一道上,老夫没什么能教给你的了。今日散朝后,老夫要跟诸将领见识一样新的筑城材料,太子若是有时间,不如同来?”
  新的筑城材料?一定是水泥无疑了!
  想不到阎立本这家伙,终于开始行动了。
  “自然!”
  答应后,李承乾就跳过练拳的阶段,直接练箭。
  李靖的箭术也不赖,皇帝大爷自从指导完他基础后,就一次没来过,想要在五十多步的距离下还能射中,在练习之前,听一听经验之谈没坏处。
  李靖反正是不准备上朝了,干脆就指导起李承乾来。
  满朝文武大臣里面,他李靖虽然年岁不大,却已经到了一个令人忌惮的高度。
  军功太甚也不好啊!别的官员若是不上朝,或者总是托病不朝,可是大罪,然而到了李靖的身上,却没人在意。虽为军方第一人,可就连同气一枝的武将们,对“卫国公”李靖,也是忌惮三分。
  有李靖的教导,李承乾在五十步距离下的射箭,逐渐步上了正规。
  练练歇歇,一直到巳时,才有人来叫李靖到立政殿上去。朝会已经结束,关系到军国大事的新材料,怎么也得李靖也在场检验才行。
  放下弓箭,就在演武场上换衣服,李承乾也兴致勃勃的跟着李靖一起进了宫。
  立政殿上,此时人已经不多了。
  对于能够应用到军事上的材料,怎么戒备都不为过。
  所以除了四品以上的将军外,文臣里也只有房玄龄等领头的几个大佬在。
  很奇怪,阎立本明明是来献水泥的,却抱着笏板在一边低着头。
  此时在大殿正中央和泥的,是一个没见过的家伙。
  “这谁啊。”
  伸手戳戳走在前面的李靖,对于朝中的官员,李承乾基本不会下意识的去记忆。
  李靖回过头说:“工部尚书,段纶,还是高密公主的驸马都尉,怎么你不认识?”
  “……”
  李承乾很想告诉李靖,自己连管高密公主叫姑姑还是叫……叫不了姐姐吧,似乎自己是最大的,看来这一位是姑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