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66

  成大事就要死人,但是两千八百多人,的确是有点杀过头了啊。
  “起来吧,名单上的人,确定全部杀掉了嘛?”
  尉迟恭站起身,拱手回复道:“无一幸免。”
  既然拟定了事变,自然会拟定一个杀人名单。因为封城大索的原因,只要是在名单上的,没一个得以幸免。
  “嗯,把关押的名单取一份过来,孤还要看看。两千八百多,过了,能少杀几个就少杀几个吧!血淋淋的皇位,孤坐着也不舒服。”
  尉迟恭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主上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该痛下杀手的时候不会犹豫不决,用不着他上谏。
  再次行礼后,尉迟恭转身离开了两仪殿。
  吩咐人把名单递交到宫中后,他也能好好休息休息了。从冲击玄武门,到逼迫皇帝退位,再到封城大索,这段时间,他和兄弟们没一个休息了的。
  不过,辛苦都是值得的。秦王被封为太子,并且掌管朝局,皇帝虽然盘踞太极宫,但是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名存实亡的皇帝,还不如利落的退位当太上皇!
  虽然早在投降的时候起,就决定不管什么官职,都紧紧跟随秦王之后。但是,能将秦王送到皇位上,获得从龙之功,他也是很兴奋的。
  毕竟,一个家族想要开枝散叶,没有一定的高度可不行。
  这边尉迟恭刚走,杜正伦和于志宁就求见。
  李世民刚要饭后走一段时间,听到杜正伦和于志宁求见,只能坐下召见他们。
  同时,他也很疑惑,这两个人,不是去东宫教导承乾了嘛,怎么还要到他这里来?
  杜正伦和于志宁入内拜见后,便将记录着李承乾话语的纸张,送到了李世民面前。
  “逍遥游无用?圣人也有诛少正卯的时候?呵,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过这一句司农寺的典籍很重要,倒是不错,肯关心国之根本的,才会成为仁义之君。总的来说,这见解虽然歪了,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于卿,你说呢?”
  于志宁捋捋胡须,笑道:“其实,世子说的也并无道理。文章千古事,其中大部分除了陶冶情操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我等都是经历了乱世的,自然知晓只有民安,才能国泰。世子小小年纪就能看透这个道理,难能可贵啊!”
  再次品味了一遍李承乾的话,李世民微微一笑,道:“道理倒是说得过去,可是,就怕这是纸上谈兵,全无用处啊!这小子,恐怕也只是嘴上的功夫。就算是孤,历年来一直征战四方,也不敢说自己真的体察民情了。也罢,有这份心,就比什么都好。”
  随手把记录着李承乾所言的纸张丢到一边,李世民坐直了身体,认真问道:“仲谧,秦王府十八学士里面,你是的才学,孤是信得过的。只是,对于太子太师,太子少师的人选,你有什么建议吗?”
  虽然都身负教导太子之职,但是太子太师和太子少师,明显要比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要高一个等级,非真正的精英不可用。哪怕是于志宁,段时间里也不知道如何选择。
  低头沉思好久之后,于志宁才点了点头,拱手道:“殿下,微臣心中有一人选,可担太子太师之重任。”
  “哦?何人?”
  “李纲,李文纪。”
  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先是皱了一下眉,好久之后才舒展开。
  李纲这个人,说实话,也不是没出现在他的选择里,但是,想到这位老臣历经两朝,武德二年的时候就告老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再启用。
  论声望,论学识,李纲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人选之一。这一点,从他先后被命教导隋炀帝和李建成就能看出来。
  “李文纪虽好,只是,孤却实在不好意思再劳累他了啊!”
  杜正伦正色道:“殿下此言差矣,能获准教导世子,是莫大的荣耀,李老先生不可能推脱。况且,臣观世子言行,恭敬有礼,老先生一定会喜欢世子的。”
  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启蒙教师,这对传统文人来说,是比封侯还要荣耀的事情。
  “好,那就拟旨吧,封李纲,为太子太师,并赐锦缎。”
  随着李世民话音落下,立刻有随侍宦官记录下来。
  眼下,虽然李世民还只是太子,但是朝局已经被他彻底掌控,跟“皇帝”之间,也只差一个虚名而已。
第二十三章
向老人家势力低头
  李世民的旨意,传达的很快,没过未时,就已经传递到了李纲家中。
  正常情况下,皇帝的旨意,需要经过中书省审查,门下省复查,才能够发出。但是,今日的朝堂上,李世民很是强势的将重要的职位全部进行的调换。
  左右仆射换成了萧瑀和封德彜,中书令换成了房玄龄,户部尚书等尚书职位,也全部换成了自己派系的官员。
  这么做难免造成朝堂的动荡,但是好处却是皇帝的命令直接就畅通无阻,根本没人会拦截一下。
  接到圣旨的李纲,本要推脱,但是想起前几日与孔颖达的谈话,却又对李承乾起了很大的兴趣。
  “也罢,就叫老夫看看,你是什么样的妖孽!”
  ……
  “阿嚏!”
  此时东宫厨房中的李承乾,拿手帕捂着鼻子狠狠打了一个喷嚏。
  厨子也想打喷嚏,但是想起世子的严令,只能乖乖的憋了回去。
  一份份的药材放进小磨里,经过一次次的研磨,最终成了褐色的粉末。
  李承乾捏了一点点粉末塞到嘴里,点了点头。在没有酱油之类调味品的现在,这简制的香料,已经足以胜任调料了。没有调料,好多食物都没法吃。比如猪肉,李承乾也是询问了厨子之后才知道,豚肉,也就是猪肉,居然是贱肉,王公大臣家里,是坚决不会吃这东西的。
  至于为什么是贱肉,自然是因为猪肉直接煮熟吃,有一股子臊性味。
  李承乾笑了,如果有调料在,这些人估计就不会称呼猪肉为贱肉了。毕竟,东坡先生的东坡肉问世后,已经鲜有人这么称呼猪肉。
  东坡肉李承乾不会做,但是辗转担任外卖员这么多年,偶尔还是有时间跟各大饭店厨子聊聊天的。虽然没有付诸于实践,但是李承乾自信自己的厨艺不会太辣鸡。
  “继续弄,所有的粉末都放到罐子里,密封好防潮。”
  世子的身份就这点好处,好多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就有人照做。
  刚走出厨房,就看到长孙宝庆贼眉鼠眼的走进来。
  看到长孙宝庆怀里的大包裹,李承乾不由得笑了出来。
  看样子,这家伙得手了。
  果然,长孙宝庆打开包裹后,露出了里面的猪肘子和猪蹄子。
  “世子,小人按照您的吩咐,让屠户把肘子和蹄子都清理干净了,而且您放心,这猪肉是现杀的,那头猪白白净净的没一点毛病,小人可是全程盯着呢!”
  唐代的卫生条件跟后世根本没法比,就算是后世那样对卫生要求严格的时代,偶尔还会出个猪流感什么的,李承乾可不相信唐代的屠户家里,卫生条件能跟后世比。
  包裹里的猪蹄子、猪肘子都被荷叶包裹着,到现在还有点发热。担心卫生条件却又嘴馋的李承乾,只能寄希望于滚烫的热水。
  拎了一下,没拎起来。
  空闲着的厨子立刻有眼色的凑过来说:“世子,还是给小人拎吧,您在一边指挥就好。”
  “行,那你按照本王的说法做。学会了,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料理食物。”
  在李承乾的指挥下,厨子一丝不苟的将猪肘子和蹄子又用热水烫了一遍,然后将香料、葱姜蒜和食材都放到砂锅里,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炖。
  因为加入了李承乾的独家香料的原因,没多久就传出了诱人的味道。
  闻着这个香味,长孙宝庆和厨子们都忍不住流下了口水。特别是厨子,已经怀疑自己炖的是不是猪肉了,猪肉能有这种香味?
  李承乾也悄悄擦了擦嘴角,对厨子说:“小火炖着,什么时候筷子插进去没什么阻力了,就关掉火,等晚饭时间,和饭一起送到本王的书房来!”
  再三嘱咐厨子后,李承乾带着长孙宝庆回了书房。
  嘴馋归嘴馋,学习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将好多的唐代文字都记了下来,不影响读写。但是,李承乾还是选择继续学习。
  学海无涯,想要在古代有尊严的活下去,成为孔乙己那样的人,是必不可免的。
  你以为会读会写就是文人了?非也,你还得精通各种典籍,典故张口就来,生僻字一看就认出来才行。否则,你只能在文坛当个垫底的。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文人动不动就要聚聚会,扯扯文。什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扯淡,文人反而更喜欢分个高下来。
  拿出一本《说文解字》仔细读,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李承乾也只能按照字句的上下段落推测这个字的意思。该死的杜正伦、于志宁,说走就走,也不半点正事儿。
  人都是善忘的,学习中的李承乾,很自然的忘记了中午自己想要逼走那俩人的打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约三点多的时候,书房门被人一把推开,正临摹书本上那个复杂字的李承乾被吓了一跳,笔都掉到地上了。
  看了一眼进来的人,李承乾的火气直接就上来了:“该死的,就不知道敲敲门吗?”
  长孙宝庆几步跑到李承乾身边,焦急道:“世子,先别学了,太子殿下有令,命您出东宫迎接李老先生,要是失了礼数,他就要问罪。”
  “李老先生?”
  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想一想,就被长孙宝庆扛在肩膀上扛了出去。
  东宫书房距离正门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长孙宝庆怕世子自己走的话,会耽误时间,干脆就用扛的,反正世子也不重。
  就这样,在一脸懵逼中,李承乾被长孙宝庆扛到了东宫门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