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566

  李纲就是这样,最多规劝一两句,可是当李承乾下定决心后,他就会变成支持者。
  方孝全自从住进学院后越来越精神了,白花花的胡子捋起来很有气势。
  “小子,说清楚,既然咱们学院的规矩就是一人事、大家事,你把话说得不清不楚可不行。”
  李承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喝了一口茶后才说:“这次倭国的使节虽然看似诚心拜师,实际上是冲着我大唐的各种工艺来的,民间的手艺人,他们没机会拜访,有官府在,民间工匠也不敢教他们。所以他们打着学习典籍的借口,看中的其实是咱们的工匠学院。话说他们要四书五经干什么?回去在岛国发展儒学?所以啊,既然他们不说实话,咱们就信了他们的鬼话,就教导他们学问!
  当然这个学问也不是随便教的,姚先生,您正在整理商周的东西,不如就好好教教他们诸侯分封,顺便再把曹孟德的故事给他们好好说说,估计一定合他们的胃口!再说倭国人都是贱皮子,一旦他们认定您是他们的先生,就算您要砍死他们的哪一个,他们也会洗干净脖子跪倒让您砍。平日里搬搬东西啦,运送鼎器之类的东西,他们绝对比杂役干得地道!”
  “你教他们这些东西干什么!难道……”
  猜想到一个可能,姚思廉不得不闭上嘴。
  “嘿嘿,听说他们那里正在为皇储的位置争执不休,还有一个什么苏我的家族大权独揽,不给他们讲讲曹孟德的故事怎么行!”
  杨度笑了:“小子,看你这一肚子坏水儿,老夫羞与为伍!记得跟他们说说杨先生也精通三国事,偶尔过来帮老夫清理清理屋子!”
  话说开了,就没必要继续讨论了。几位无关的老先生开始离开,去准备自己的下一节课。
  学院创立之初的规矩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所有人一起商量着来,这样才不会行差踏错。倭国使节进学院学习的事儿,不算一个大事,但是其中的详细,却要跟这些老先生说清楚。
  送走了几位老先生,特别是让姚老先生恢复笑容后,李承乾才出去看看倭国使节。
  帐篷已经搭建好,虽然是军中的帐篷,条件简陋,但是比他们原本的住所要舒适吧。
  食堂他们也进不去,所以食物都是厨子亲自送过来的。
  跟大唐学生一样的饭食,有菜有肉,没有克扣。甚至于厨子还送给了他们一条活鱼,让他们自己片着吃。
  唐朝上国的食物,让他们受宠若惊,活鱼的出现,更是让他们拜谢厨子的礼遇。
  远远的看到太子在军士的护送下过来,犬上御田锹赶紧把片鱼用的刀子插在树上,然后吩咐自己的下属都分散开,让护卫们检查。
  李承乾并没有让侍卫再一次搜身,而是笑着走到犬上御田锹前面,问:“怎么样,犬君,我大唐的食物可还吃得惯?”
  犬上御田锹扑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说:“太子殿下,下国使节从未吃过此等美味,感谢殿下还根据我们的民俗,赐我等生鱼。贞观学院就像是我们第二个家一样,令人心头暖和!不过殿下,就像中原的欧阳独孤一般,小人的姓氏是犬上,不是犬……”
  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太子的反应。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既然你们没觉得学院亏待,那明日就准备上课吧,姚老先生可是长安有数的道德大儒,要是让孤知道你等对他老人家不敬,哼哼……”
  犬上御田锹赶紧发誓赌咒,绝不会让老人家失望。
  从史学院出来,绕了个大圈子才到工学院。如今阎立本就是工学院的分院长,见太子过来,笑嘻嘻的就过来迎接。
  “阎立本,孤交给你五十精兵,用来提防倭国的那些使节。工学院之所以跟主教学区之间间隔一个院落,就是用来杀人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只要他们越界,进入院落,那就按窥伺工学院论罪,直接斩首!”
  见太子说的严肃,阎立本立刻收起笑意道:“殿下放心,卑职一定谨记!”
  给阎立本留下五十个士兵后,李承乾才准备回李纲的小院儿休息。
  和老先生一起享用了今天钓上来最大的那一条鱼后,李承乾才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都说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朝外输出的话,必然要送其糟粕,藏我精华。
  周朝的诸侯分封,很适合现在的倭国。曹操被汉献帝授九锡,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相信倭国的那个苏我大虾还是什么玩意儿的家伙,应该也有这样的心吧!
  贞观二年推古天皇,也就是岛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天皇死掉后,因为没有明确立下遗诏,所以具备继承权的打破了头。最后是那个大虾什么的拥立了新的天皇,没记错的话就是去年继位的。
  苏我家族大有窃取皇位的心,虽然记录看的不全,但应该没差。
  躺在床上,李承乾不由得怀念起自己的手机来,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搜点什么东西总能接二连三的引出更多的搜索欲望。
  本来只是好奇岛国皇室是怎么一代代乱轮、传承下来的,结果搜来搜去,就搜到了推古天皇的头上,了解了唐朝时期,岛国的局势。
  既然有点印象,那就抓紧这点印象赶紧给他们的苏我家族鼓鼓劲儿。当顺民多没意思啊,有本事跟我们的曹孟德一样干点儿大事业!
  带着对苏我家族最美好的祝愿,李承乾陷入了梦乡……
第二百一十一章
秋猎
  居住在学院比在东宫宅着要有意思多了,身在东宫就是太子,身在学院那就是副院长,这两个身份,差别很大。至少,在东宫的时候,给长孙冲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偷折扇。
  明明也是学生的岁数,可是李承乾因为“副院长”的身份,到底是跟学生们变成了两个阶级的人。除了偶尔露个面突击检查一下宿舍,看看他们的被子有没有叠成方块外,连讲课都很少。
  就这样,李承乾在学院,一直住到了秋天。
  “殿下,那些倭人中有两个身手不错的,有窥视工匠学院的念头,不过属下带人去问罪的时候,犬上御田锹已经把那两个人的人头砍了下来,跪在地上请求治罪。”
  副院长办公室是独一间,而且没有挨着大儒们的办公室,于泰才能直截了当的说这些话。
  “呵呵,孤就知道贼心不会死,不信你看着,犬上御田锹最少还会派遣三四个人试探,出了问题,就会砍死下属,做出一副任打任罚的样子。”
  “看来你说的不错,这些倭国人确实性格顽劣,单无所顾忌的拿自己属下的人命去窃取机密,就能看出他们当权者的麻木不仁。”
  李承乾要做的事情没有瞒着李纲,虽然他是副院长,皇帝是正院长,但是在学院里真正的话事人却是老先生。
  “弟子就是看出了这个民族的劣性,才对他们学习大唐技术百般阻挠。这样一个对天地没有敬意,对人命没有怜悯的民族,一旦发展起来,绝对会变成魔鬼。”
  李纲点了点头,然后厌烦的朝于泰挥挥手。
  于泰领意,施礼后就走了出去。
  “下次杀人的事儿不要在学院里进行,这里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总染血算是怎么回事儿?你也别做试探给老夫等人看了。别看姚思廉他们都挺反感的,但是他们对你做出的决定,一直都是支持的态度。”
  李承乾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事实上他之所以明确告诉倭国人工学院在哪儿,又给他们下严令不得靠近,就是要他们去偷窥的。只有贼偷真的做了贼偷的事儿,才会让人认清他们贼偷的身份。
  不过他的安排注定毫无效果了,因为老先生们才不在意倭国人是不是贼偷,只要李承乾看他们不顺眼,他们自然也不会露出好脸色。
  学院旁边不远,皇帝的行宫已经建好了,看上去虽然不如皇宫里的建筑气派,可是只有进去后才知道是多么的舒适。煤炉子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但是皇宫里还是在用炭盆,原因就是礼部认为于宫殿之上穿洞挖孔有违祖宗制度。
  就祖宗制度这一条,别说煤炉子了,就连窗户什么的,也不能乱改。都知道玻璃板加上胶泥能有效的防风隔冷,可皇宫里就是不能改。
  新的行宫可没有那些穷讲究,该装煤炉子的地方一个没省,该装玻璃的地方也没有装兽皮。就连整体的材料,用得都是水泥,最多外面装上一层木板。至于内部,则是石灰墙,白的耀眼,再加上沙发书架等摆件、琉璃的吊灯,就是说是后世的房子都有人信。
  李世民对自己的新行宫很满意,良心发现一般的让内府给东宫送去了一万贯。
  虽然行宫的建设所耗并没有达到一万贯,但李承乾还是很开心的收下了。
  “父皇,您带这么多大军干什么?莫非是哪位将军要出征?就算是卫公出征,也用不着您来送吧。”
  学院周边,这一次足足驻扎了四万多的军队,而且都是府兵中的精锐。就连玄甲军,也出现了两千,看起来杀气腾腾的。
  “朕跟你不是还有一个约定来着,正好借着这次秋猎的机会,比拼比拼。今年各国的使节都在,所以朝廷很轻易就通过了秋猎的提议。小子,使节在场的时候不要随便射箭,一旦射歪了,可是给大唐丢人!要是实在忍不住,就把你箭矢上的印记去掉。”
  李承乾自然点头,看样子今年的秋猎,同时也是给外族人展示大唐军备的一个舞台。东突厥的覆灭让他们一夜三惊,使节到大唐来除了表示友好外,还要估算一下大唐真正的战力。所以自边关起,鸿胪寺的官员就有意无意的让他们见识了大唐军队的军容。
  如今各方使节汇聚长安,自然更是再借着秋猎的由头,让他们开开眼!
  “既然您要让玄甲军跟太子亲率比了,儿臣这就回去调集队伍。不过草原一行,太子亲率作为尖刀部队,受了重创,减员接近三成。新的士兵还在训练中,所以,您的玄甲军,也出一千五如何?”
  李世民自然点头,甚至于让玄甲军出一千,他也不会在意。虽然太子亲率草原一行获得的军功堪称彪悍,各路将军都言辞凿凿的说太子亲率当居首功,但他还是认为这是那些将军,在拐着弯儿的报答太子支援伤兵营的恩情。
  太子亲率的驻地跟学院离得并不远,当李承乾回到军营,跟他们说了马上就要实现当初的约定后,亲率士兵们都忍不住的狼嚎起来!
  窜天猴忍不住的上窜了一下,双脚不等落地就说:“殿下,咱们要比什么?如果是丛林战,卑职保证麾下不会折损超过三成!”
  刘莽也攥紧了拳头:“殿下,若是角力,卑职可以一个对付俩!”
  于泰大喝一声,才让兴奋的士兵们沉寂下来。
  拍拍手,李承乾高声道:“当初孤跟你们说好了,赢下玄甲军,就重重有赏,现在孤跟你们透个底儿,只要你们赢下来,孤就给你们开荐书,放你们到十六卫中历练。以你们的资历,以后就算马上封侯,也不是没有可能!”
  刚说完,李承乾就发现没有想象中的欢呼声,军士们都低着头,好像很不愿意的样子。
  “怎么回事儿,你们不愿意?要知道身在太子亲率里,你们官位做到最高,也就是校尉,根本不可能进五品以上,成为将军的。”
  方朔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敢吱声,自己才咬咬牙回禀说:“殿下,我等不愿意离开太子亲率。虽说离开以后有机会更进一步,可是,我等草身革命的,如今托殿下的福,家里吃得饱穿得暖,不愁种地,不愁没有肉吃,已经很知足了。校尉就校尉,当不上将军,也没什么!”
  李承乾哑然失笑,哪里是他们知足,哪里是他们不求上进,分明是已经对太子亲率产生了感情。作为年轻人,他们基本没经历乱世,作为普通人,他们也没有世家子弟追求极致的心。
  看样子,这个奖励不合适呢……
  于泰刚要出动大脚教训一下这几个不知上进的小队长,却被李承乾阻止了。
  再次拍拍手,李承乾笑道:“既然你们不愿意离开,那就算了,孤给你们换个奖励,若是你们赢了,孤就给你们一人准备一匹好马,如何?”
  这下,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
  马这种东西,还不是他们能够买得起的,虽说草原一行赏赐丰厚,买匹马不算什么事儿,可是都是穷苦人家过来的,面对如此开销,还是舍不得。现在好了,只要赢下来,太子就会赏赐战马,这等好事儿,如何能不让人兴奋?
  见气氛终于调动起来了,李承乾就把领军的任务交给了于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