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566

  这就奇怪了,现在又不是监国的时候,怎么兵部的公文还往东宫送?
  拆开公文,只是看了一眼,李承乾就笑了。
  亲率回来了,现如今已经抵达了华州,再有几日就能回到长安。
  不得不说亲率这一次还是很争气的,虽然有火药武器的帮助,可是攻破一城,战损却只有一个,可以说是近乎神话般的战绩。
  是的,那个被碎石砸下马的士兵到底没能活成,内腑的重伤,哪怕是孙思邈,也没有太多办法。这就是火药武器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了,如果操作失误,很可能自己人也会受到波及。
  兵部这一次很给面子,或许是火药武器的神奇,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也或许是太子更改了他们赌约的原因,没有人追究张俭的无令出兵,而且亲率的战绩,是真正的写进了兵部文册,等回来后,会有相应的奖赏。
  “杜老贼这一次办的才叫人事儿啊,传令下去,养殖场的肉牛,宰杀二十头,用来犒赏亲率!”
  方胜听了,顿时焦急道:“殿下,养殖场的肉牛一共不过二十几头,要是拿来犒赏亲率,那么卢国公的酒楼不仅供应不上,您想吃牛肉,也得等到夏天才行了。”
  养殖场的肉牛,都是草原上送来的残疾牛,所以宰杀这样的牛,是不会被人追究的。毕竟大唐不是阿三,虽然稀罕牛,却不是崇拜。
  “不妨事,现在醉风楼又不是指望酱牛肉当招牌菜的时候了,再说孤也不是离了牛肉不行。全杀了吧,余下的几头,给御膳房送点,给河间王府等都送点,最重要的是给兵部也送点,既然亲率的战功不能换来晋升,那就把赋税减免的多一点。”
  拍拍手,李承乾实在是怀念死亲率了。到底是自己的亲兵,而且在军营训练的时候,大家混的都很熟,不像现在禁军守卫东宫,老婆想进来都得躲在箱子里。亲率在的时候,出行什么时候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过?
  见太子意志坚定,方胜只能下去传达这个命令。
  等待了几天后,当清晨打开房门看到的不是常何的那张臭脸,而是于泰的丑脸时,李承乾顿时笑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
  “夜里就回来了,禁军这群懒蛋,守卫东宫一整天都不带巡逻几圈的,好多死角都没巡查到,真是没用。所以末将就直接接替了禁军。”
  正月里的长安,还是很冷,守了一夜肯定很难受,所以李承乾就命于泰进屋说话。
  递给于泰茶壶后,李承乾开门见山道:“父皇有意借着这个机会,让你打入军方,有火药武器的作战经验在,你被提拔为宣威将军,也不会有人出言反对。”
  才说完这段话,回过头就发现于泰竟然单膝跪倒在地。
  “殿下,于泰不愿意离开亲率,请殿下代末将谢过陛下的好意。虽然留在亲率很难升官,可是,离了亲率的弟兄们,末将心里难受啊!”
  对于于泰的回答,李承乾只能苦笑。早在制定特种兵一般的训练、生活制度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亲率不像别的军队,队员们不管训练还是生活都在一起,进了军营是兄弟,回到家还是邻居,产生这样的战友情很正常。
  “起来,别给脸不要脸。要知道父皇的老麾下里,就你混的最差。父皇一个皇帝亲自给你铺路,你还拒绝?跟你透个底,别说是你了,将来窜天猴、方朔、刘莽等人,孤也要扔进军方的。将来等孤登基了,你们为臣,不还是一个样子?”
  于泰这才站起来,太子说的没错,难得皇帝还记得他这号小人物,要是拒绝真是不识抬举。况且,太子有意往朝堂安插自己的人手,这样的大计,自己也不能领头破坏。
  回到座位上,李承乾道:“东宫让禁卫守几天,出不了大事,从今天起,亲率全体放假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恢复训练。养殖场那里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牛肉,分发下去,不管是在军营吃,还是带回家里,都随你们。庆功宴的酒钱,是好多文武大臣集资出的,你们可劲儿的造也造不完。”
  士兵对庆功宴其实没多少要求,有酒有肉就已经顶好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财帛动人心
  放假一个月也是有原因的,一个月以后,估计亲率还有别的任务要进行。
  火药武器虽然不能在平时装备全军,但是该训练的时候,还是要先学会才行。不然,等战争开始了,发了火药武器,不会用,不完蛋了。所以,各地留守部队,还有十六卫,得至少培养一批使用火药武器的军队。而训练过并在战场上实践过火药武器的亲率,无疑是最好的培训员。
  火药的产量也不知道提升到了什么程度,对于火药工坊,李承乾是彻底不沾手了,皇帝接手以后,一定会研判火药产量和武器产量之间的联系,至于往里面加多少人,就是他的事情了。
  正月总是过得很快,过了年、享受了寒风带来的悠闲以后,慵懒就会变成渴望。农民在等着春天到来,多种一些地,多产一些粮食,商人等着春天到来,多交易一笔货物,多挣点铜钱。而皇帝,则等着不适合动兵的时间过去,好对高昌动兵。
  高丽边境的战斗终究是小打小闹,虽然起到了震慑效果,可是不够足。没有什么震慑比平灭一国更震撼的了,哪怕是一个小国。
  跟以往的秘密动兵不同,这一次皇帝很光棍的降旨谴责了麴文泰的鼠目寸光,同时威胁吐谷浑、西突厥的使节带信回去,吐谷浑和西突厥要是敢掺和,就一起揍。
  火药武器,给了大唐足够的底气,不过就西北方而言,皇帝的话还是有诈唬的成分存在。虽然好多地方的赋税已经重启,国库前所未有的充实了起来,可是同时跟西突厥和吐谷浑开战,还是不可能的。
  大唐即将征讨高昌的消息发布了出去,跟以往不同,西突厥和吐谷浑选择了明哲保身,远处的吐蕃正准备对附国动手,大唐转移视线进攻别人,对他们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
  有火药武器在,高昌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平灭一国的功绩,跟涨寿十年的诱惑是等同的,所以元月假期结束,朝堂上争吵得最凶的就是领兵人选的问题。因为口头之争,好多性子爆裂的武将甚至差点在朝堂上动手。养了几年的猪了,如今这场战斗要是摊不上,那就真的成猪了。
  跟喧嚣的朝堂不同,东宫则是一片平静。
  李承乾很好的保持了自己的习惯,坚持早睡早起,每天早晨都要进行锻炼。围着东宫跑了一圈儿,到门口的时候,就遇到了赶来上班的窜天猴。吏部联合兵部的任命已经下发下来了,不过成了亲率大将军的窜天猴,怎么看怎么没有大将军的样子。
  见太子在训练,窜天猴也跟着跑了起来。
  又跑了一圈儿,接过张赟递来的毛巾,擦着汗,李承乾对窜天猴说:“搬家的事情怎么样了?你父母还是不愿意进城里来?”
  窜天猴拱拱手说:“烦劳殿下过问,家父家母都是小户人家,在乡下住惯了。而且,亲率的家眷都住在一起,这些年下来,也有了感情。卑职觉得,就由得他们二老去吧,有小弟的照顾,卑职怎么也能放心,遇到休假的时候,再赶回去给二老请安。”
  李承乾点了点头,窜天猴现在成了亲率大将军,算是入品级的了,有值守东宫的任务在身,自然不能再住在渭水附近。
  “搬了家就赶紧准备成亲的事情,亲率里面成家的很多,你可是少数还没成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你今年也二十了,再不成婚,你父母的面子往哪放哦!长得不丑,还是大将军,只要你没有攀附权贵家族的心思,那还不是随便挑?”
  窜天猴顿时跳了起来:“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俺可没有攀附的心思,家母已经在托媒人说亲了,估计很快就能找到。”
  “那就好,行了,看你匆匆而来的样子,一定没吃早饭,走,跟孤一起吃。”
  相比较于泰,窜天猴就很能放得开,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只是,跟太子坐在一起吃饭的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
  才吃完早饭,孔颖达就进宫拜访,手里还拿着一摞子的拜帖。
  “殿下,吴中、会稽七家家和兰陵萧氏等共十一家联袂拜访,只是,为何单独缺少孔家?”
  接过孔颖达递上来的拜帖,李承乾欣赏一遍以后,就知道这十一家都要答应了。因为这些拜帖上具名的都是各家的家主,随着拜帖一起的还有长长的礼单。如果不是即将答应,他们不会这么郑重其事。
  收起拜帖礼单,李承乾才说:“会稽孔家,跟你们的孔姓可不是同源。虽然孔家位列会稽四姓之一,可是严格来说他们的地位还是很差劲的。当初,孔家参与义嘉之乱,受到打击后,就一直萎靡不振,从孤去拜访顾家,孔家甚至没能出席,就能看出其余家族对孔家也没有多少好感。既如此,还不如不牵扯他们。一个参与政权争夺、并且引起全国混乱的家族,其实距离没落已经没太长时间了。”
  孔颖达点点头,不得不承认太子的正确。会稽孔家,真的已经快在氏族中除名了。当初义嘉之乱以后,孔家放弃了兵权,转而以衣冠正统自居,自称文人,已经是世家中的大笑话。虽然当时的家主决定闭关自守,祈求以后能够等到孔家再次光大的机会,可是等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结果。
  “殿下,十一家联合拜访,咱们东宫应该如何应对?他们虽然不是五姓七望,可是在氏族中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如何拿捏这个度,老臣实在是不敢擅专。”
  “就当寻常大臣拜访就好,不出仪仗,孤也不出迎,就在明德殿等候他们。主人家的姿态还是要做出来的,另外,报信给父皇,相信父皇绝对会喜欢这样一场聚会。”
  看到太子眼里的笑意,孔颖达只能笑着摇了摇头。对于殿下的想法,他实在是猜不透。
  拜帖接了,礼物收了,主人家就要制定如期,给客人回信。
  在询问了皇帝以后,李承乾把时间定在了三天后。三天后,也恰好是官员的休沐之期。东宫现在虽然是撇开朝堂做事情,可是还是有必要让一些大员旁观的。所以李承乾猜测,当天准备躲在帷幕后听戏的不会是皇帝一个。
  果然,三天一过,一大早就砸开宫门进来的,除了皇帝以外,还有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
  “去给朕准备早饭,今天过来,就是准备看戏的,小子,要是把这几家的野心给激起来,朕揭了你的皮!”
  皇帝老爹还是那副恶劣的样子,明明这件事也是他默许的,可是就是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恶心样子。
  房玄龄还是一副和事佬的样子,笑呵呵的说:“殿下今日要主持接见几家家主,估计要耗费不少的心力,陛下还是不要吓唬他了。”
  皇帝哼了一声,就带着自己的心腹大臣们,轻车熟路的进入崇教殿。
  安排方胜给皇帝几人准备早饭后,李承乾就来到了明德殿。
  太阳才升起,东宫门口就陆续有马车抵达,到了却不进入,而是静静的等候着。
  没多长时间,十一家当代的家主就抵达了东宫正门,寒暄一番以后才正式求见。不同于他们留在长安的话事人,十一家家主的地位,足以到东宫求见。
  孔颖达穿着一身常服接待了他们,带领着从侧门进了东宫。
  见自己走的是侧门而非正门,顾家家主顾明月就一脸的黯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跟后起之秀的五姓相比,他们这些老家族虽然追溯长远,可是实力上还是差了很多。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吃力不讨好,过多的掺和了俗世的事情,对家族的底蕴也损耗了不少。
  不过,就是五姓七望,恐怕也在皇家面前抬不起头了吧!
  唐朝不是隋朝,皇帝并没有对世家服软的意思,不管是跟几家的纷争,还是科举考试、学院招生,都能看出皇帝的意思。李家不需要世家的支持,朝廷权力,不允许世家侵蚀。
  胡思乱想着,就进入了东宫。
  明德殿作为东宫的门面,自然是够辉煌的,人在殿门前,被宦官搜了全身以后,才得以放行。
  才入大殿,就见到了正位上的太子。跟传闻中一样,搞出这么多事儿的太子,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跟他们家里那些只知道骄奢淫逸胡天胡地的混账相比,太子在这个年纪,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如果不是证据确凿,他们还真是会以为是以讹传讹。
  “顾家家主顾明月,拜见太子殿下!”
  “袁家家主袁莱,拜见太子殿下!”
  “虞家家主虞(立昔),拜见太子殿下!”
  ……
  一直等到各家家主报名完毕以后,李承乾才点点头,起身还礼道:“烦劳几位远道而来,孤甚为感谢,请坐。”
  说完,就有宦官给他们拿来了垫子。明德殿上,已经摆好了桌案,每个桌案上都摆放着精致的点心和热茶。
  位置的先后,是他们平时就一直在研究的东西,所以也没有争抢的,很自然就落座。从位置的前后上,就能看出各家的实力。
  作为第一位的顾明月,饮了一口茶,压一下心里的紧张后,才拱手问道:“殿下年前给家里人说的事情,我等已然知晓,能够参与到利国利民的事情中,我等也是与有荣焉,只是不知,殿下具体准备如何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