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566

  寻常的朝会能开到正午的时候很少,今天就是例外。
  朝会结束后,李承乾就毫不犹豫的远离了太极殿。赌注什么的,过后再说也一样,今天皇帝老爹明显脾气不好,傻子才往枪口上撞。
  才出太极殿,就被人叫了一声。
  转过头,才发现是房玄龄。
  “殿下,下次要是还有这样的推测,大可以跟老夫等人讲讲,能够防患于未然,就是最大的功劳。跟您相比,老夫等人,还是目光短浅啊。”
  李承乾苦笑:“这一次不过是碰巧罢了,下一次未必就这么走运了啊。”
  自己有几斤几两,李承乾还是很清楚的。不过是仗着对历史的了解,才在所有人眼里变成了能掐会算的形象。说到底,因为他的介入,历史已经开始改变了,之前或许改变的幅度不大,但是如今因为银行等,变化几乎蔓延了全大唐,一个人的改变对现实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一大群人的改变,才是真的改变了。
  对于太子的话,房玄龄却只是固执的以为是自谦的言语。
  “殿下实在是自谦过头了,对了殿下,老君观袁天罡上表朝廷,请求陛下注意身边的防卫,并随时提防不正常的事情。据袁天罡说,他这些年来一直在给陛下算卦,不过多以失败告终,但是今年不一样,他算到了清楚的凶卦,还说今年上天必定也会降下警示,您觉得如何?”
  “凶卦?”
  听到这个,李承乾也有点懵。
  话说,老袁不就是靠说好话混的吗?特别是对皇帝,诈唬诈唬平民百姓还成,谁有胆子跟皇帝玩这一套?
  反常,太反常了!
  “涉及到卦算,就不是孤能发言的了。当初李师在世的时候,就曾告诫孤避鬼神而远之,房相这算是问错人了啊。”
  房玄龄神秘的笑笑,拱拱手就离开了。
  站在太极殿前面的台阶上,望着房玄龄的背影,李承乾自嘲的摇了摇头。
  毫无疑问,这也是房玄龄的试探,估计自己的发言还是没法让所有人相信啊。估计这些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卦算的真传,这些先知先觉都是卦算出来的。估计,这已经是他们在理性若即若离的情况下唯一的一个推测了。
  卦算?卦算要是有用的话,人还费心思干嘛,整天鼓捣乌龟壳算了!
  不过,袁天罡的反常还是有必要警惕一下的。这些家伙才是最严谨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才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死。估计,是袁天罡得知了什么消息,还是对皇帝不利的,有十足把握会影响到皇帝的。
  虽说不想替皇帝老爹操心,也用不着,但是李承乾还是很好奇。
  才回东宫,就叫了马车,直驱老君观。
  皇家是李姓,无巧不巧的是老子也是李姓,自从皇家将老子尊为祖先以后,道教就发达了。而作为道教明面上的代表人,袁天罡自然更是风光,“国师”的封号,虽说只是一个名号,可是已经足够他在长安横着走了。
  人只要一出名,出场费啦什么的就会水涨船高,在李承乾看来,袁天罡收到的红包绝对更厚了。
  老君观的香火很是旺盛,这一点从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就能看出来。之前皇后祈福的事情,给老君观打了一个天大的广告,平民百姓最信的就是这个,再加上有大雪停止的佐证,就更是助长了老君观的名声。
  门口的大鼎里,香烟缭绕,几乎插无可插,想要入内上香的百姓,在门口排出了一条长龙。
  作为太子,李承乾自然是用不着排队的。淡黄色的服饰,就是最好的吸睛器,才下马车,立刻有两个道士放弃了维持秩序,稽首行礼。
  “贫道无净、拜见太子殿下。”
  “贫道玄清子,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孤找袁道长有事,用不着通报,直接带孤进去就成。”
  无净和玄清子不疑有他,当即开始疏散人群,给太子清出一条道路来。
  关中人的脾气都很暴,见有人要插队,本来想要挽起袖子教训一下,可是发现是太子以后,就个个弯腰塌脖子的让开了道路。大婚时候的大宴,让长安人都知道了太子长什么模样,如果有没见过的,会被周围人一起鄙视。因为这说明这家伙没有参加太子的婚宴。
  第一次动用特权,李承乾还是很不好意思的,面对周边百姓乱七八糟的行礼,只能微笑着挥手致意。但是转念一想发现自己的动作好像有点涉正,还有点傻,只能改为点头示意。
  好不容易钻进老君观后,又好不容易才进了袁天罡的小院子。
  进了小院子,立刻清静了下来。前来上香参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道观里的石板路都有好多开裂的。不过很显然道士们不想更换,这东西可是他们香火鼎盛的证明。
  “好了,你们回去继续引导乡民吧,孤和袁道长是熟识,用不着引路了。”
  随着李承乾的吩咐,无净和玄清子施礼以后就离开了。
  老袁的院子也来过,所以李承乾直接走到了房间门口。
  推了下门,没推动。
  回头看了一眼张赟,李承乾就抱着胳膊避让到了一边。
  张赟嘿嘿笑着从怀里拿出小刀子,顺着门缝就插了进去,一点一点的拨动门闩,直到打开。袁天罡的防盗意识还是不够啊,要知道好多人重臣书房的门闩,可都是有卡扣的那种。
  推开门走进去,就看到了伏在案头筹算的袁天罡。
  听到门响声,袁天罡头也不抬的就说:“不是说了不要打扰我,除非是皇帝召见,否则就是太子皇后,也得等老道算完以后再见。”
  “啧啧,老袁,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孤虽说坑过你,可是过后不是给你封了一个大红包呢嘛!”
  “太子……殿下?”
  抬起头,袁天罡顿时傻眼了,才要伸手把桌子上的图都掩盖住,才发现自己这样的行动反而更令人生疑。索性也就把手缩了回去。
  做到案子的一边,李承乾拿起一张图纸,啧啧称奇。
  好家伙,竟然是最原始的天体运动解析图。虽然一点也不严谨,但是已经有了天文学的样子。每张图纸上还有大量的记录,能转换成数字的那种,不过单位却是天和时辰,不够精密。
  不过就算这样,给人的震撼感也是够强的。
  直到看到这张图,李承乾才想起来,今年不仅对朝廷来说,是个大灾的年份,就连对李世民而言,都很恶劣。因为,今年的五月初一,会出现日食,而且无巧不巧的是,能看到的地区恰好是关中地区。
  太阳,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崇拜的对象,不管哪里的文明,都格外的尊崇太阳。而在大唐,太阳是跟皇帝息息相关的,日食这种少见的天文现象,在后世人们连报道都懒得看,但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可是大事故。因为,古人关于日食的解释很多种,但无一不是凶兆。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日食,乃亡君死国之兆。
  天人感应这种说法,固然强化了皇权,但是也对皇权产生了限制。不得不说当个皇帝也挺窝心的,明面上自称是老天的儿子,所以灾难发生的时候,只能在心里暗骂老天不给面子。
  六月飞雪,是有冤情发生,肯定是有官员判错了案子。地龙翻身,也就是地震,说明皇帝干了坏事儿,天地为之震动。天降大雨,那是皇帝德行不修,发生了蝗灾,也是皇帝的锅。日食就更厉害了,亡君死国之兆,既然皇帝活的好好的,那就是有灭国的危险,算来算去,还是皇帝的过错……
  “这不过是老道的信手涂鸦,殿下为何看着它出神?”
  内心挣扎了半天,袁天罡还是想要赌太子看不明白这个图。要知道就算是他,也一知半解,图纸是道教一个避世高人画出来的,出现在他的案头,只要是因为他想知道日食具体发生的时间。只要能精确到日,他袁天罡就能凭借这个机会一举“封神”!
  别人或许害怕这个,袁天罡不怕,作为道教的头领,他被捧上神坛,并不会招来皇家的忌惮,正相反,反而能借着这个机会获得皇家的支持。
  放下图纸,看着衣衫不整,邋里邋遢的袁天罡,李承乾笑了:“老袁啊,你拿着这些图纸筹算这么久,不就是想知道日食发生的时间嘛,看你的样子已经好久没有休息了,所以,孤来告诉你答案,五月初一,至于你想要算到哪个时辰,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孤懒得管。
  你看,孤多坦诚,把答案都告诉你了,不像你,啧啧,还信手涂鸦,你能信手涂出这样的图纸来,孤立刻大礼参拜你,因为你没准儿真的是哪个神仙转世。”
  李承乾的一番话,说得袁天罡面红耳赤。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太子竟然早就知道了答案。
  想了一会儿,袁天罡才叹了一口气,拱拱手说:“殿下既然实话实说,老道也就不瞒着您了,没错,道教确实有高人算出今年有日食,老道才上表陛下做出警示的。虽说观星术被传的神奇,其实也是人力。您也知道,老道就靠着这个吃饭呢,您要是揭露了,岂不是砸人饭碗?老道的宝库您也见过,您想要多少都成,只要您忘记今天看到的东西,如何?”
  想起老袁的密室,就是李承乾都忍不住心动。好家伙,那里的钱财真的是没法计数啊。
  茶壶里的茶水已经凉了,但李承乾没在意,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后才说:“孤对你的钱财不感兴趣,也没有砸你饭碗的意思。说到底今天到你这里来,就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当初算长乐和长孙冲的姻缘时,孤还欠你一个人情,老君观里跟太子妃见面,又欠了你一次,孤可不是恩将仇报的那种人。今天离开道观以后,孤不会跟别人说这件事的。”
  见太子这么说,袁天罡才偷偷松了一口气。明明还是冬季,可是短时间里,他后背已经湿透了,整个人都像运功一样,浑身雾气。
  放下茶杯,李承乾无奈道:“老袁啊,不是我说你,你这事儿办的真是蠢。你知道父皇最讨厌什么?就是背地里耍手段,日食这样的事情,你直接上报就好,赏赐还是少不了你的,你吊着父皇胃口算是怎么回事儿?等日食真的发生了,你信不信,你在父皇那里招来的怨恨,绝对比感激多。别人会觉得你袁道长牛逼,父皇只会觉得你是故意的。
  不仅是父皇,只要是有识之士,或许会尊重规矩,但是涉及到这些事情,都心跟明镜似的。你这样的行为,会让平民崇拜,却也会让有识之士觉得可耻,到时候,你的名声,可就臭啦。”
第三百零七章
皇帝嗝屁了?
  在皇帝麾下做事情的,就要有十分力出九分,留着一分周旋,皇帝并不会生气。但是,如果是出五分力留五分力,只做表面功夫,那很好,你会成功收获皇帝的怨恨。
  被皇帝怨恨上的人,除了魏征等少数几人,后果都必定堪忧。毕竟,只要是人就喜欢雪中送炭的,而不会喜欢锦上添花的人。站队,就要站的彻底,没人喜欢两面三刀的人。
  李承乾的一番话,让袁天罡幡然醒悟,起身整理好衣冠,还特意洗脸净手后,才拱手施礼道:“殿下一番话,让贫道茅塞顿开,此事过后,贫道必定会予东宫重谢。”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虽说指点袁天罡只是一时兴起,不过指点的内容,确实值得袁天罡破费一把。
  见送礼被接受,袁天罡也放下了心。
  回到座位上拿起图纸,袁天罡叹息道:“我道门不缺世外高人,送给贫道图纸的就是一个,他曾言能将这图纸计算出来的话,时间大概能精确到一柱香的时间以内。贫道的算学也不差,可是计算这样的数字,还是力不从心,不知道返工了多少次。月份上,推算到了四月底或者五月初,可是还没精确到哪一天,让殿下见笑了。”。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不过,他见笑的是袁天罡的数算,而不是这位高人。华夏一族从来不缺天才,天文方面,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就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甘德和后人石申所著的《甘石星经》,甘德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
  再往后,比如张衡,都是天文学的开拓者。正是因为他们,才让华夏一族在天文学界占据了足够的脸面。
  现在朝廷的司天监,其实也是负责绘制星图、占卜天象之类。不过,很明显,这些人吃干饭的时候为多。五胡乱华的时候,不知道汉家损失了多少的经典,缺了多少的传承。
  想到这个,李承乾忽然有点不好意思。话说,五胡乱华,真的追罪起来,老李家也有一份锅。
  看了看图纸,李承乾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白纸,对袁天罡说:“你把这上面的数字和计算方式给孤念出来,孤来计算,你不用给我解释为什么,只要念数字就好。”
  见太子一副计算的样子,袁天罡张大了嘴巴,但还是把筹策递了过来。
  推开那一堆竹片,李承乾无奈道:“用不着这些东西,有纸笔就成,每次的计算孤要计算两次,确定无误,所以你快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