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566

  李世民点点头,又问道:“可是兄台,国库空虚,救灾都没办法,如何能还得起这么多的国债?几位就不怕这钱打水漂了?”
  这话才出口,李世民就发现面前几人的眼神变了。怎么说呢,这眼神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打量臭狗屎。
  一个瘦黑的商人吐了口唾沫才说:“老弟,你这话说得可就烂心肝了。且不说银行是太子殿下和几大家族合力创办的,信誉有保证,就是朝廷,也有足够的信誉。看你的年纪也是经过隋末时期的,难道你忘了那时候天下有多乱?自从大唐建立以后,你还见哪里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乱?就是如今吐谷浑来犯,不也是寸步不得进,反而还被堵着打回去了?活在太平年间就要惜福积福,这钱就算朝廷还不了,至少我一人就不会有怨言,都是大唐人,江淮的百姓受难,救济一下也是应该的。”
  胖子商人点点头,也说:“老弟啊,你还是不清楚银行是怎么回事吧。我可是听说,银行最终还是要回归朝廷管理的。既如此,银行只要想,就是不打招呼,挪用我等的存款,我等也不知道。如今银行既然明着把窘况露出来了,说明朝廷足够坦荡,没打存款的主意。朝廷对我等尊重至此,我等怎么还能有怨言?我等早在随父兄学经商的时候,就知道一个道理,经商利大,虽然这一行辱没祖宗,但也要像个人样。若是所有人都跟老弟一般,这人世间还有什么过头。”
  说完,几人见队伍前进了,纷纷鄙视了皇帝一眼后,才继续往前走。
  令人意外的是,明明那几人已经离开了,皇帝还是拱手施礼相送。
  直起腰后,李世民小声跟左右感慨道:“朕枉作小人啊,看来我大唐还是很得民心的。太平年间,百姓还没有忘了灾苦,何其幸也!”
  感慨完毕,李世民就心情愉悦的离开了银行门口。
  国债的发放很是顺利,不过是十天而已,户部就足足收到了两百三十万贯又四百五十二个铜钱。这钱,已经是去年国库大半年的岁入了。别说赈灾,就是继续出战吐谷浑,也足够用的。
  户部官员都在庆贺的时候,李承乾却没有上朝,而是将卖煤炭的门店,都改成了善堂,募捐无偿赈灾的款项。
  大唐的商贾不是有钱没地方花,实在是因为名声太差,所有商贾都喜欢花钱买名声这样的事情。所以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愿意做好事儿。如今太子组织了善堂,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扬善名的机会。深知商贾想法的李承乾,在组织善堂的时候就特意叮嘱会记下哪个商人投入了多少钱,这些钱不管用到了哪里,接受救济的人都会得知这钱的主人是谁。
  做善事就应该受到表扬,就应该扬名声。
  国债的银钱、募捐获得的银钱,事实上并没有离开长安,只是一道公文,就会在会稽吴中变现,直接交给当地的官员用来赈灾。简化了赈灾的流程,也不知道会省下多少的银钱。
  “见钱留三分,这是隋末时候官场里不成文的一个规矩。那时候的官场跟现在比起来简直一天一地。就老夫看来,隋末的社稷崩溃,并不全是炀帝的错,一个逐渐腐朽的官场,就像是慢慢腐烂的树干,枯亡是迟早的事情。”喝着酒,李靖坐在工学院内的台阶上评论道。
  见李靖的杯子空了,李承乾就给他倒满:“您怎么想起来工学院看热气球了?这消息我们虽然没有隐瞒,但是朝臣们都觉得是无稽之谈,就连父皇,都来信斥责我们异想天开,国难当头不应该靡费钱粮做这样的事情。”
  说起这件事李承乾就是一阵的无奈,热气球的消息确实透露出去了,但是跟他想象中不同的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在这些缺乏想象力的人眼中,太子和魏王就是在瞎胡闹。可是,如今热气球的外形几经更改,已经变成了完美的形状,至少灌上热气在低空尝试飞行,很是稳定。只要解决火源和安全的问题,绝对能飞起来。
  喝了一杯酒,李靖笑道:“别人或许会疑惑,老夫不会,如果只是魏王一个人研究,老夫没准儿会怀疑,但是殿下也在,那不管多离奇的事情,老夫都不会惊讶。”
  李承乾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道:“能被您这么夸赞,很不容易啊。只是,我总觉得您过来是有别的事情找我商量,说说呗,现在不是在长安,我也不是太子,只是你的徒弟,有什么事情都能说。”
  李靖现在基本很少出门,连朝都不上了。自从得封尚书仆射、特进以后,他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作为战功卓著的武将,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跟什么事儿掺和到一起。无为,才是他现在的生存方式。
  “老夫想要请缨出战吐谷浑,殿下是否想要同行?”
  “啥?”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直接站了起来,惊疑不定的看着李靖问道:“您要出征吐谷浑?还带上我?”
  看向西方,李靖坚定道:“老夫认定,吐谷浑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再加上国债的出现,让已经漏底的国库充盈了起来,咱们也具备开战的条件。如今老夫已经六十有三,这一次再不出战的话,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看着李靖坚定的眼神,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说:“您要请战的话,我就跟您一起去,正好我在长安待的也无趣至极。热气球研究出来的话,也需要实际实验一下才知道效用如何。”
第三百一十二章
爆炸的油罐
  李承乾也清楚,李靖现在不是走下坡路,而是已经在下坡路走了很长的时间了。
  一生征战,给他的身体留下了无数的暗疾,不是后来的富贵乡生活能够治愈的。他的身体素质下滑的厉害,之前还健步如飞,可是这两年,上朝的时候偶尔还能看到他瘸瘸的样子。
  一生都在战场厮杀,如今即将谢幕,怎么也要再上一次战场才好。吐谷浑,正好是一个机会。
  李承乾很清楚,李靖主动请战上战场的话,皇帝必定会答应下来。以为他也很清楚,这将是李靖最后一次上战场了。自李靖开始,丘行恭、尉迟恭等人也将慢慢的退出战场候补,这是必然的过程。
  李泰从来不会参与这些话题,小心的指挥着工匠们将热气球体的热气散光,将热气球收回后,才跑过来。
  “皇兄啊,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火浣布和喷火器只要成型,咱们的热气球就能飞起来了。哼,朝堂里那群混蛋,鼠目寸光,我一定要亲自乘坐热气球给他们看看。”
  李承乾无奈的拍了李泰一下说:“得了吧你,热气球这东西太危险,谁都能上,就你不能上。在我看来,这东西没准儿会摔个十几次,才会变得相对安全,如果大军出动的时候,火浣布和喷火器还是没有成功,那你就老实待着,不许你胡搞。”
  在这一点上,李承乾不准备通融。李泰要是上了热气球,还摔了,他绝对要倒大霉。
  李靖对于热气球也很感兴趣,听说火浣布是热气球的必用品以后,还发动自家的商队帮着寻觅。
  事实证明,人多力量大,西域之地的火浣布没有寻到,倒是玉门关那里先找到了石棉矿。
  按照当地驻军的说法推断,那里的石棉储备绝对不低。大喜的李承乾当即派遣了工学院的工匠前去玉门关查看情况,最好是带着纺织好的成品回来。石棉有很好的纺织性,所以没道理早在汉朝的时候就能制作,大唐制作不出来。
  七月派出去的工匠,九月份的时候就把成品带了回来。
  看着成品的石棉,李承乾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
  做了实验,石棉果然是很好的隔热材料,只要把石棉布铺设在热气球的火焰口附近,就不用担心火焰会点燃丝绸球体。如今剩下的,只有喷火器这一个难题了。
  好在工学院的工匠们不是吃素的,没有机床,他们愣是用手工制作出了螺纹,铺上一层薄牛皮,加压罐子就成型了。这样的罐子虽然比起真正的压力罐根本没法比,但是用水实验的时候,发现压力还是很大的。
  当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以后,热气球,终于开始了首次的飞行实验。
  一心想要争抢上天权的李泰,被李承乾好一顿臭骂,如今只能离得远远的。
  因为是实验性质,所以热气球下面的竹筐里并没有人,只有两头倒霉的猪,被五花大绑的放置其中。这个成型的热气球,李承乾已经做好了浪费掉的准备。
  一切都准备就绪,除了李靖以外,场间就没了外来者。
  “加大火,牵绊绳要拉紧,靠近热气球的人都穿上防护服。”
  伴随着李泰的吩咐,工匠们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实验。
  喷火器喷出来的火焰看起来虽然不太稳定,但是现阶段能够做成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热气源源不断的注入到热气球里,有了火源以后,热气球就不是飞一会儿后就掉落了,时不时喷起来的火苗,让它有了充足的热气可以用来悬浮。
  竹筐底下的牵绊绳将热气球牢牢的束缚在地面,尽管竹筐里面已经有好多的沙袋,还有两头肥猪,可它依旧漂浮了起来,如果没有牵绊绳的牵绊,恐怕已经飞起来了。
  “竹筐是工学院最好的木匠编织的,承重几百斤不是问题。热气球上所有的绳索都是最坚韧的牛皮绳,皇兄,我想不明白还有什么危险的,上去个人没关系吧。”
  被猪抢了乘坐权的李泰一脸的郁闷,在他看来,工学院全体工匠一起制作出来的热气球,各部分已经足够严谨了,第一次上人完全不是问题。
  “屁,再严谨的环境下也会有疏忽出现。看清楚,竹筐里面的那个油罐多大,这玩意儿爆炸的话威力可不比手雷弱,再说了,降落伞还没有制作出来,人上天以后,遇到事故怎么下来还是个大问题。”
  看着眼前漂浮着的庞然大物,李承乾恨不得离得更远一点。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急功近利的产物,在没有彻底实验,确定相对安全以前,人上去当乘客简直是对生命的一种摧残。
  石棉制作成的防护服很丑,而且要是不小心碰到,还会发痒,但是,这个时代没有比它更好的防火材料了。
  穿好防护服,确定所有环节都无碍以后,李承乾才对一边扯着牵绊绳的工匠说:“放绳索,咱们得看看热气球带着两头肥猪的重量,能飞多高。”
  伴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牵扯牵绊绳的工匠们都松了手,没了牵绊,热气球开始缓慢而坚定的上升,没几息就飞过了房顶。
  “看吧,皇兄,热气球起飞一点问题都没有,您还……”
  轰!
  李泰的话还没说完,上空就传来一声轰鸣,火雨立刻溅射到了工学院各处。
  油罐子炸了!
  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李承乾早早的就做了准备。亲率队员们抬着装满了沙子的竹筐,跟工匠们一起用沙土灭火。
  掉落到地面上的火焰还是很少的,所以没多长时间就灭火完毕。
  李泰跑到院子外面,看着挂在树梢上燃烧的残破热气球,悲伤的不能自已。
  明明已经很认真的处理各个环节了啊,怎么还是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同样悲伤的还有阎立本,这个热气球可是工学院这段时间来的心血结晶,结果就这么说没就没了。
  “油罐还是不够安全啊,在油罐的问题解决以前,暂停飞行试验,咱们真正损失的不过是热气球而已,没了再造一个也就是了,用不着太着急。”
  安慰好了李泰和阎立本以后,李承乾才差人去找那两头倒霉的猪,这俩可怜的家伙,估计这会儿都被烤熟了。
  幸好这次的实验没有载人,否则下场不会比猪好多少。
  没过多长时间,两头已经烤焦的猪就被亲率抬进了院子。拿这两头猪当作反面教材,李承乾再一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
  大唐人,特别是一些底层的人,一般都不会把自己的性命当成一回事儿,莽夫多的是。如果不说明危险还好,说明了其中的危险性后,热气球绝对不缺乘客。大家都热衷于这种扬名立万的机会,哪怕是拿自己的性命当作筹码。
  第一场热气球的试飞就这样草草收场,油罐的改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所以李承乾暂时选择了返回东宫。
  江淮的灾难过后,大唐贞观八年的灾年就算是彻底过去了。剩下的,就如同李靖预言的那样,吐谷浑不会善罢甘休,挨了一顿臭揍以后依旧不思悔改,反而卷土重来,彻底惹恼了大唐。
  李靖邀请自己一起出征吐谷浑,虽然意想不到,但是大致还是能猜到他的想法。
  当今皇帝李世民本身就是统帅出身,正因为如此,贞观朝,至少到现在为止,军方的日子很好过。而出征在外的将领,也能得到很大的自主权力。这一代是因为皇帝懂得,下一代会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李靖很希望下一代的皇帝也能够知道行军的事情,从而对军方产生好的影响。
  不在东宫住还好,回到东宫以后,就要给皇帝皇后请安。
  说起来,李承乾并不抗拒给长孙请安,说到底她是母亲,问候一下还是必要的。但是,给皇帝请安,可就让人难受了。越是相处,李承乾就越是了解这个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究竟有多腹黑。
  说他英明吧,确实英明的很,连番征战监国以后,在横扫周边的国家,这样的战绩不是所有朝代都能比较的。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英明的人,却经常会犯傻,跟一个正常人一般无二。最让李承乾无力吐槽的就是到了现在皇帝还提防着东宫,或许,皇帝这种生物,就从来没有彻底相信过自己以外的人。
  一大早,晨练完毕,吃过早饭以后,李承乾就带着苏媛一起进宫请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