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566

  自嘲的一笑,在李泰的迷惑中,李承乾走到他的书桌边,开始给吴中写信。目前辽东这边还没有银行,最近最快调运钱财,就要去吴中。既然想要挥霍,那就认真的挥霍,能够自由的给自己制作一个大玩具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不抓紧,天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既然写信是在这里写的,那就没有回避的必要,当看清楚皇兄写的是什么信后,李泰更加的高兴了。既然皇兄这么看重这一次的玩闹,准备出全力,那才能真正的快乐起来。恍惚间,他想起了秦王府时,皇兄带着他和李恪偷长剑戳池塘里的锦鲤的场景。虽然明知道已经不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时候了,可是如今重新找回小时候的感觉,还是让他痴迷无比。
  写好了信,最后的一点天光也消散无影,随行的宫女宦官开始给主子们点灯。皇后那里不需要,需要大量灯烛的只有魏王这里。
  看着李泰兴冲冲的拿着纸笔不停画画的样子,估计今晚就要搞个通宵了。
  不再打扰李泰,李承乾带着苏媛离开了他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黑眼圈的方宇前来请安,看他想要打呵欠却又生生憋住的样子,就知道昨晚不止一夜没睡,还不知道思考了多少事情。
  早饭是跟长孙等人在一起吃的,所以看到方宇这副样子后,李承乾直接让张赟给他先端来一碗小米粥,吃饱了饭,人才能精神点。
  一大碗粥下肚,方宇终于精神了一点,嚼着小咸菜,迟疑了很长时间才说:“殿下,学生想了一整晚,或许,招商引资,才是当前阶段唯一的办法了。只是,如何做,怎么做,还请殿下提点提点,学生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就算是写了奏折递交上去,估计主官也会让学生询问您的意见。毕竟,大唐好多跟经济相关的奏折,半数以上都是您批复的。”
  看方宇松了一口气的模样,李承乾知道,让他做这种很是逾越的决定,已经是难为他了。毕竟严格算起来,他这种行为可是不小的罪。
  翘起二郎腿,李承乾对方宇的这个决定很是钦佩,事实证明,对于地方官,临危决断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京官,遵纪守法才是铁则。这些,不是方宇一个才入仕没多久的年轻人能够清楚的,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肯定会获罪。
  换一个人来,有没有这样的担当,还是未知数。既然他这么做了,果然是把兖州看得比自己的仕途更重要。这样的官员,不被赞扬实在是说不过去。
  “既然你做出决定了,孤就要给你一些建议和提醒,把饭吃完,准备做笔记。”
  听到这个,顾不上碗里的粥还是热的,方宇快速的吹凉倒进嘴里,就从怀里掏出了炭笔和草纸。一系列的动作很像当初在学院求学的时候。
  笑了笑,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儿,开始给方宇讲解其中的门道:
  “首先,开发的工作可以全部托付给商人,但是不能撒胡椒面一样的找太多的商人,有数的几个大商人,要占据足够的地域,零散的地方才能交给小商人。这样一来,若是问责,会方便很多。”
  “其次,开发会投入大量的金钱,有些商人甚至需要将身家都投入进去,有投入没有产出,可就对不起人家了。但是这个产出也是有年限的,三十年,五十年,视其投入力度而定,给他们这个年限的经营权,是他们开发的区域,他们可以支配,但是经营期限过去以后,他们必须把土地交还给朝廷,孤相信,没人敢跟朝廷争利吧。”
  “第三,就是驾驭的问题了。虽说你是个招商引资的穷刺史,但是不能反过来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论如何,兖州的规矩。制度,要你这个刺史主导,要是你收受贿赂做一些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脑袋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而若是在你兖州境内,商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让官面的话语权受到损害,就算百姓好过起来了,兖州繁荣了,你还是收获不到功绩,只会有问责……”
  李承乾每说一句,方宇都会做出速记,他很清楚,太子这番话绝对超过官面奏折上的批复了。好多门道、后续的影响,一桩桩一件件给他抽丝剥茧的讲清楚,是师生情谊起到了效果。
  “最后,就是兖州开发以后,需要如何发展了。当初你们毕业的时候走南闯北,对大唐的1全貌虽有窥探,却不够清晰,这也是遗憾。不过,这样的眼界,已经足够你们做出一些适宜的决断了。现在,你来告诉孤,你准备怎么发展兖州,孤来帮你把把关。”
  听到这个,方宇大喜,急忙从家仆捧着的盒子里拿出自己的计划书,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太子。
  翻开方宇的计划书,李承乾并没有多么震惊。苦心人,天不负,方宇这一年来的辛苦,不是作假,那么老天爷也会理所应当的回报给他点什么。
  大唐重中之重的就是农业,兖州发展归发展,农业是最先要捡起来的重要项目。兖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其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茵陈、草决明、苍耳子、栝蒌、丝瓜络、大蓟、蒲公英、白茅、天花粉、香附、蛇床、地丁、王不留、北柴胡、桑白皮等,都很适合在兖州种植。
  学院出身的方宇很清楚,伴随着医学院的发展,今后各地的药材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场景。指望在深山大川里面挖药材,还是直接考虑种植比较合适。
  此外,棉花对于好多山东百姓而言已经不是稀奇东西了。因为兵部户部同时看重的原因,再加上条件的适合,山东之地的官员几乎是半强硬的推广棉花的种植。兖州同属山东境内,也很适合种植棉花。棉花加上药材,就是兖州未来主要发展的作物。
  当然,重中之重的还是粮食类作物,农学院最新的水稻,还没实验出结果,就已经被方宇盯上了。学院里交游广阔的他,跟学弟保持一点联系,并不困难。
  至于商业,兖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会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沂水、黄河、运河,身处这些地方的交界处,兖州能够在水运方面变成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管是往东沿着黄河入海,还是往西前往长安等地,南下进入江南,都可以。另外,水陆不分家,水运发达的地方,陆运一定也能发展起来。至少在兖州境内,方宇已经粗略规划好了好几条官路。
  这就很不错,到底是学院出来的,别的官员以为的异想天开,在他们的眼中反而是规划。画一张惊人的规划图,用不着完全的实现,只要把其中的大部分都变成现实,本身就是惊人的。相比较之下,东一榔头洗一棒锤的瞎干,效率绝对是比不上有规划的进行。
  点点头,点点头,一直到最后一张,翻开以后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李承乾才皱起了眉头。
  看到太子皱眉,方宇顿时乐了起来。既然太子露出这个表情,那就说明他的规划有需要补充的部分,就算挨一会儿训斥,只要能查缺补漏,就是赚的。
  果然,在方宇的期待中,太子指了指没有了后续的规划书:“城池呢?你别告诉孤你就准备用这残破的兖州州府当作经济中心了。要知道,一座有目的的建设起来的城池,才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向的利器。一旦商人自发的建设出超越州府的聚集点,难道你还要上赶子的去追人家,把治所搬过去?”
  方宇用力的抽了一下自己的脸,拱手道:“是学生粗心大意了,这就着手准备!”
  见方宇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李承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都是聪明人,提醒一下有必要,手把手的教人家怎么做,可就是愚蠢了。方宇的能力足够他主持好兖州的各种事情,他这个太子指手画脚的,对方宇而言并没有好处。
  将规划书递给方宇,李承乾主动走过去,拍了拍方宇的肩膀说:“好好干,兖州功成之日,就是你方宇名载史册之时!”
  虽然名载史册之类的话语对学院弟子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引诱,可是听到这一番话,方宇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他一介寡妇的儿子,能够做到刺史的位置上,祖坟就已经冒青烟了。而更进一步,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当初只是不甘心在土地刨食,才进入了学院,现在看来,自己当初做的决定简直是明智至极。
  因为已经考察过方宇的家境,所以李承乾很清楚他这个刺史过得有多么的拮据。不过,就算方宇穷死,他也不会主动的施舍。在大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给予,除非是官面上的赏赐,否则都会被认为是侮辱。他这个太子,还是没资格赏赐某州的刺史的,所以想要帮帮方宇,只有让皇帝出面。
  想想,那封信应该送到皇帝那里了吧!对于“空巢老李”而言,这个时机出现的一封嘘寒问暖的信,绝对比什么灵丹妙药还要管用。不出所料,这封信以后,皇帝老爹只会变得更好说话。
  打定了主意,李承乾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钱袋。
  看到这个钱袋,方宇的脸色顿时变了。
  从长安直接转到兖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就算他颇有积蓄,可是因为雇佣劳力刺探地形等事情,还是变得一穷二白了。老母虽说无怨无悔,还自行耕种解决吃喝,但是,苦中也能作乐。大丈夫生在天地间……
  不等方宇脑补出更多的内容,李承乾开口了:“瞅什么瞅,这些钱算是孤借给你的,过后有了积蓄,记得按照银行放贷的利息,连本带利还给孤。一路上过来,你还是孤见到的第一个学生,瞅你寒酸的样子,没得给孤丢脸。拿着这些钱回去,把房子翻修一下,让老母亲休息休息,给自己讨个媳妇,别告诉孤你有攀附朝中权贵的心思。”
  听到这句话,方宇顿时脸红了,咬牙切齿的说:“殿下这是什么话,学生岂是那等没骨头的人。事实上学生已经跟兖州一家小娘子定了婚约,只是怕她过来受苦,才没有成婚。如今既然殿下就在,正好参加学生的婚宴。”
  说完,方宇一把抢过李承乾手里的钱袋,却冷不妨被钱袋拽的胳膊往下一沉。临场应变的能力,他从来不缺,借机躬身拱手行礼后,就出去了。
  看到方宇这副热血上头的模样,李承乾就偷笑。
  还是年轻啊,激将法而已,这么容易就中了!
  不过,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优秀的学生,却要让他承受生活的磨难,当老师的也会痛心啊。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伸手摸了摸光滑的下巴,李承乾居然觉得自己这里应该长点胡须什么的来应景。
  心态太老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拉普拉斯妖
  身在兖州,除了闲着以外,真的没什么事情可以做。看到了长安古城,看到了洛阳古城以后,李承乾对后世的所有名胜古迹就基本不抱希望了。宣传的再厉害,等实地考证的时候也抵挡不住包装过度的现实。
  兖州境内本就没有什么可以玩乐的地方,虽说对方宇的事业保持着好奇心,可是为他考虑,还是不要牵扯的过多。基本上,等方宇的婚礼过后,就要重新启程了。至于方宇借来的那些府兵,其实没有多大作用,最好是直接遣退回本地,用不着跑这么远。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可是中午的时候,东平郡的府兵就全部被赶跑了。下达命令的,是郧国公张亮……
  看着张亮蛮横的把东平郡的府兵赶跑,全部换上相州的府兵和亲卫,李承乾只是在一边静静的看着。
  “末将张亮,前来护卫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兖州穷困,还请殿下随末将一起启程,乘战船前往登州!”
  方宇听信儿以后匆匆而来,正好看到张亮单膝跪地固请的场景,脸一红,差点无地自容。
  相州跟兖州相比,可是通州大邑,也是把守黄河要道的军州。张亮这个相州大都督,跟一般的都督比起来,可是强的太多了。大都督跟都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地位却天壤地别。都督跟大都督都掌管一地兵权,但是都督一般都是名义上指挥,基本没有多少自主权,属于一扒拉一动的那种。但是大都督不同,大都督一般都是皇室的王爷,或者朝廷重臣担任,在领兵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哪怕是当今皇帝收拢兵权到了这个程度,边塞和一些重地的大都督依旧保留着自主权。
  别看张亮只是挂着相州大都督的职衔,空领俸禄,实际上却总是在为东海水师操劳,但职位在,且情况适宜,他要行使职权,并不会有人有意见。
  相州离兖州很近,只有一条运河相隔,可是张亮如今出现在这里,还是说明他提前做好准备了。
  “郧(yun云)公,孤留在这里还有事情,暂时不准备启程,不过既然你准备接手孤和母后的护卫,那就接手吧。告诫相州府兵,不得打扰兖州百姓!”
  相州兖州一河之隔,却一边富裕一边贫穷,两地长久以来谁看谁都不顺眼。
  张亮点点头,瞥了一眼方宇,冷哼一声就走出去,开始跟窜天猴协商防卫事宜。
  见方宇尴尬的样子,李承乾只好安慰他说:“得了,多大点事儿,兖州条件不好,能把面子活儿做好就很不错了。这样也好,回去忙活你成亲的事情吧。”
  撵走方宇以后,李承乾走出别院,准备跟张亮好好唠唠。
  院子外,张亮也正好跟窜天猴协商好了护卫的事宜。其实用不着协商,哪怕张亮是国公,是大都督,可是在长安以外遇上太子亲率大将军,还是要老实的平起平坐,虽不至于交出指挥权,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俩人还是得协商着来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窜天猴也抛却了普通士卒的青涩,在处理公务的时候,有了点成熟的感觉。至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个国公面前谈军务,还能谈笑风生的。
  “说什么呢,讲出来给孤乐呵乐呵。”
  见太子过来,张亮赶忙行礼,却被李承乾伸手拦住了:“平日里就用不着这么多的俗礼了,兖州没什么好玩的地方,孤正犹豫今天做什么呢,既然您过来了,正好陪孤解解闷。”
  张亮这才直起身子,笑道:“是这样的,刚刚猴将军想要跟微臣请教海上作战的事情,还想请微臣给亲率讲讲课,就是苦于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谢礼。哈哈,其实用不着谢礼,就是说说话唠唠嗑的功夫,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承乾笑了一下,拍拍窜天猴的肩膀说:“知道上进就是好样的,不过既然你们是孤的亲兵,自然是孤给你们掏上课的钱。”
  说完,李承乾转头对张亮说:“郧公不妨早点给东宫准备点谢礼,等孤决定回长安的时候,可是会给你留下一个大礼啊!就算有给亲率讲课的人情在,恐怕都还不清哦!”
  虽然很好奇大礼到底是什么,但张亮还是拱手道:“既然殿下这么说,微臣一定会提前准备!”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太子并非是那种巧取豪夺的人,一起共事,哪怕身份地位不对等,至少也能落得个共同欢喜。既然这么说,那他就一定是需要准备大礼的。
  见太子要出门,张亮和窜天猴同时招招手,立刻就有一百多个全副武装的张家家将和亲率士兵跟随过来。出门在外,这样的阵仗,李承乾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也用不着走太远,就是单纯的散散步而已。
  “郧公啊,孤听说你之前新讨了一房妾侍,姓李?什么模样的妾侍,值得你跟结发妻子和离,扶她上位?”
  听到这个提问,张亮愣了一下,摸不清楚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虽说男人家聚在一起没事儿的时候,也经常讨论讨论家里事,可这只限身份地位相仿,交情不错的俩人。他跟太子年岁不同,又地位不同,干嘛要讨论妾侍的问题?
  不过既然太子开口问了,张亮也只能回答说:“回殿下,李氏的模样还算俊俏,身材窈窕,最重要的是说话好听,结发夫妻虽长久相处,奈何出身不好,哪怕现在是国公夫人了,依旧改变不了村妇的性子,时常还跟微臣拌嘴,烦不胜烦啊!”
  张亮说得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反而理直气壮。事实也正是如此,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以后,抛弃结发妻子,另娶世家女的都不是一个两个,张亮只是把另一个寻常妾侍给“升职”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只是,不知道这家伙在得知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以后,会是什么表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