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566

  看了一圈儿玄甲军,坐在军士搬来的椅子上,李承乾问道:“孤怎么发现,这些玄甲军里面好多都是年轻人?”
  于泰嘿嘿笑道:“殿下莫要小瞧这些人了,末将镇守边关,同时也有练兵的职责在身,别看这些军士很年轻,但他们早就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战场。而且,末将完全是按照亲率四成的训练计划训练他们的,战力绝对有保证。”
  “四成?厉害了!”
  作为亲率的培养者,李承乾自然很清楚四成是个什么概念。毫不夸张的说,哪怕在玄甲军里面,这些人都可以算是精锐了。老军士,也只有在经验上能超越他们。
  看了看身后的窜天猴,再看看于泰,李承乾毫不犹豫道:“既然你在,那亲率也交给你统帅吧,窜天猴暂时作为你的副手。这一次去岭南,咱们要走海路,半路上也好好训练一下你手底下的兵。”
  听到太子做出这样的安排,窜天猴并没有觉得不开心,反而笑了出来。军伍里就是这样,个人来,窜天猴绝对不会甘心,但是曾经亲率的大将军于泰就不一样了。估计,皇帝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才把于泰给调过来的。
  既然领兵的是于泰,李承乾也就不担心两方不合的事情了。另外,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玄甲军的军士并没有对亲率不服气或者怎么样,两方相处的很是融洽。
  “火药武器,都在船上,你这些人,不应该不会用吧。”
  “殿下放心,边军都是用过火药武器的。”
  “你在玉门关呆了许久,应该知道吐谷浑现在的情况吧,说说。”
  见太子有说长篇的打算,于泰也坐了下来,说:“吐谷浑现在还是在他们的新首领——慕容顺的统治下,前期,好多吐谷浑人并不买账,认为慕容顺是咱们大唐的走狗,企图杀掉慕容顺自立,甚至还有人想要归顺突厥或者吐蕃,结果您猜怎么着?”
  李承乾嘲讽的一笑:“归顺突厥或者吐蕃?他们也得有这个胆子要啊!”
  如果是正常情况,吐谷浑这么一大块肥肉送到嘴边,突厥和吐蕃绝对不会拒绝。有多大肚量吃多少饭,实力不怂大唐的他们,吃得下。但是,算上火药武器,那就不行了。无巧不巧的是,他们恰恰见识到了火药武器恐怖的一面,就算明知道火药武器存在面对松散阵线时无力的缺陷,却依旧不敢掠大唐的锋芒。
  这种情况下,别说接纳吐谷浑了,没准儿他们会砍掉使者的脑袋,避免引起大唐的误会。能够彼此相安无事,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奢求了。
  于泰的话,验证了他的猜想:
  “是的,突厥和吐蕃人砍掉了密使的脑袋,并专门派遣信使,到边关来自证清白。而末将在得知这件事以后,带着边军到吐谷浑走了一趟,灭掉了几个不服气的声音,至此,再没人敢反对慕容顺,也没人敢反抗大唐了。如果不是这个功劳,末将又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从怀化将军,变成了怀化大将军?
  不过殿下,关于慕容顺这个人,末将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感觉。怎么说呢,这个人,总是给末将一种脑后有反骨的感觉。就算是下一刻背叛,都不会意外。”
  于泰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李承乾不得不承认,他还真有眼光。
  “你说的没错,这种人啊,下一刻背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说实话,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应该先处而后快的。但是,咱们大唐现在没精力彻底的将吐谷浑纳入版图之中,只能先用羁縻州的法子,束缚着他们。想要让吐谷浑服从,就必须找个跟他们有关系的傀儡。说实话,要不是除了慕容顺以外的王系成员都拒绝做傀儡,也轮不到他来当。
  咱们现在也只是吊着吐谷浑,等什么时候有精力消化这片新的土地了,你看着,慕容顺的末日也就到了,一个能狠下心连老爹都干掉的人,真是没有留存的必要啊。当然,要是出现咱们大唐跟突厥或者吐蕃开战的情况,你看着,这混蛋绝对第一时间就独立。不管是对大唐还是对吐谷浑,他都没有归属感,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丑。”
  于泰点头,他也觉得慕容顺这个人,留不得。既然太子殿下都这么说,他也只能继续保着他,让他统领吐谷浑。
  人也见到了,话也唠了,李承乾就起身离开。
  接下来的礼仪没他什么事儿了,与其在这里干呆着,还不如趁早去岭南。如今北方的大地已经进入了秋天,往南气温才会提高。造船厂的工匠们已经先一步乘坐商船回岭南,为岭南的造船厂做准备了,现如今,还不知道有多少贪婪的大嘴张着,等着舔一口呢。
  皇帝在闭关,见不到,所以李承乾只是跟长孙告别,就带着军队离开了。
  除了李泰李恪外,领头的人还多了一个——李孝恭。
  张亮被调回长安,担任吏部尚书了,而“空降”替代他的,是李孝恭。
  东海水师本来是四方军队中,吊车尾的存在,但是多了三艘船,特别是一些小船也将被替换、组成三大多小的舰队以后,地位瞬间拔高。作为目前大唐海上的绝对力量,这样一支舰队的归属权,着实不是那么好决定的。
  外臣中,信得过的已经被皇帝提拔起来,成了要害一般的存在,再养,恐怕会有反噬的风险,而别的臣子,却又不够资格。所以,多方权衡利弊之下,皇帝只能在宗室中选一个统领东海水师,把控三艘战舰。
  本来他是要选李道宗的,奈何李道宗自称精力大不如以前,明明有登泰山的体魄,却偏偏装作病秧子的样子。结果,这个职位就落到了在家大开宴会、宣称要在美人胸间憋死的李孝恭头上。
  虽然荒唐了近乎好多年,但是看李孝恭的精气神,却分明充足的很,丝毫没有颓废的感觉。被皇帝任命接管要害,这份信任让他激动万分。
  如今骑在马上、意气风发的李孝恭,任谁看都不相信他已经四十五了。
  “太子殿下,老夫久陷酒色之中,精力大不如前啊,要是不小心辱没了你的太子号,还望你别见怪啊!”
  看了一眼李孝恭,李承乾无奈道:“如果别的人这么说,孤没准儿就信了,您这么说,可是过度自谦了啊。谁不知道武德四年的时候,您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李靖都是您的副将。平灭灭萧铣以后,您受封荆州大总管,还成功招抚了岭南诸州。咱们这次去岭南,还要仰仗您的威名,震慑那群宵小之辈呢。”
  李孝恭闻言哈哈大笑,李承乾的话算是说到他心底的痒处了。接受东海水师,制衡岭南,特别是这次去岭南视察,每一样都让他不由自主的回忆往昔。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这么利落的就答应下来。
  别看他只是受封河间郡王,但是论战功,别说在宗室里面,哪怕放眼朝堂,都是前列。积累功名到了他这种程度,处境也不比李靖好多少。作为宗室,他倒是用不着学李靖自污,然而往酒坛子里和美女胸里钻,还是要的。
  因为不赶时间,所以军队前进的速度很均匀,再加上走的是大路,所以行军的不管是亲率士兵还是玄甲军将士,都背着沙袋,趁机锻炼。
  见已经落下了军队一段距离,李孝恭就吩咐亲卫减缓速度,到前面的大树底下暂歇。
  坐在毯子上,李孝恭才重新对李承乾打开了话匣子:“老夫虽然在长安,但是也听说了陛下亲征、大败高丽水军的战功。说实话,对于太子殿下宣称举世无敌的战舰,老夫心向往之啊。当初老夫在夔州的时候,建造的战舰已经很厉害了,莫非太子殿下建造的船,比那船还厉害?”
  李承乾也不多说什么,让张赟从背囊里面找出战舰的设计图,交到了李孝恭的手里。
  李孝恭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沉默,但是怎么也不至于看不懂图纸。
  看完战舰的设计图,李孝恭不由得感慨道:“原来海里的船,竟然比河内战船大这么多,武器的配置也是如此的恐怖,难怪太子殿下有信心说这是举世无敌的战船了。”
  听到李孝恭这句话,一边儿正在喝水的李泰,不由得笑了一声,结果被水呛到了,连连咳嗽。
  见李泰这反应,李孝恭皱眉道:“魏王殿下,可是老夫说的有什么不对?”
  李恪一边给李泰拍着后背,见他连连咳嗽,就哭笑不得的给李孝恭解释道:“河间王,您看的是给岭南造船厂提供的设计图,咱们东海水师的三艘战舰,比他们的还要大一号呢,至于武器配置,更是没法比。”
第三百九十章
轰沉它们
  闹了笑话,李孝恭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露出了向往之色。河内的船,因为河道的限制,大小已经固定了,而海上的战船,只要不怕翻,能弄多大就能弄多大。百川终到海,大海之上的战斗,才能真正被称为“水战”。
  明明背的是一样的负重,但是率先抵达休息点的还是亲率的队员。
  作为大唐最早参与系统化训练的军队,他们的高度,已经不是一般军队能够追上的了。况且,朝廷现在也没实力完全效仿亲率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全国军队。单单一个换装,户部给出的答案就是十年起步,更别说大块肉、饭管饱、还有中药滋养的高强度训练了。
  不过,就算如此,李孝恭对玄甲军的表现已经很满意了,就连于泰也没有呵斥他们。因为他很清楚,亲率是太子的亲兵,分明是用“富家子弟”的培养方式培养的,只要胆色不输,别的地方玄甲军输了也没什么。
  虽然抵达海上就能看到战舰,但是一路上,李孝恭还是不停的询问战舰的模样,恨不得第二天就能抵达海边,登上他渴望已久的战舰。
  他再渴望,路也不会变短,所以经过足足二十多天的行军以后,队伍才终于抵达了海边。
  出了树林,按照斥候留下的标记前进,直到站在沙滩上,李孝恭才看着海上的三艘船,久久说不出话来。当将军的都是这个德行,李承乾丝毫不怀疑现在让他拿老婆换一艘船,他都愿意。不过,河间王妃怎么说也是长辈,还是不要调侃了。
  三艘战舰的吃水量和木质的船底,导致它不能随便进入浅水区,所以前来迎接的是小船。
  坐着小船,进入深水区,上了战舰,李孝恭就像是一个刚见世面的小孩子一样,上窜下跳的到处看。
  “这是什么?轮盘?哦!竟然是用来控制尾舵的,有这个东西,后面就不用留着人控制了,确实不错啊!”
  “娘希匹,这是八牛弩?怎么改造成了这个样子?什么?你说这家伙射的不是普通弩箭,是火药箭矢?”
  ……
  不去管看什么都新鲜的李孝恭,李承乾亲自接收了东海水师的两千号人,领头的是张亮之前的得力手下——刘福旺。
  刘福旺是登州人,凭借渔民的出身,竟然混到了七品的致果校尉,张亮走了,没有把他带走,实在是令人意外。
  接受了刘福旺的拜见,李承乾迷惑道:“你的军功册,孤也看过,经过高丽一战,你积功到致果校尉,没有一点的水分。到了七品这个等级,就算往别的地方调,也能很快的混起来,怎么,郧公没有带走你的意思?”
  刘福旺单膝跪地,禀报道:“回禀太子殿下,郧公说过,我等虽然归他统辖,却都是陛下的兵,当兵的,最该听从的就是陛下的命令。既然陛下没有让卑职离开,卑职怎能妄动?”
  话说得很漂亮,至少很像那么回事儿。但是,刘福旺闪避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话说得不错,跟军司马学的吧。得了,孤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嘛,好不容易混到了致果校尉的官位,在登州够你耀武扬威的,但是到了别处,可就什么都不是了。再说,离开祖地,搬家扯业的,也很麻烦。话说得好听,但是孤可不会给你赏赐。”
  见太子没有深究的意思,刘福旺才尴尬的笑了笑,重新站了起来。
  接过军司马和火药监督官递上来的名单和清单,粗略的看了一遍以后,李承乾才指指正玩轮盘玩得不亦乐乎的李孝恭说:“东海水军的两千将士,现在跟亲率、玄甲军一起,归属河间王统辖,记得定下五百人,轮流轮替,船上必须常备值守。”
  虽然还想安排点什么,但是见李孝恭也走过来了,李承乾就闭上了嘴。
  这是人家的活儿,虽然这一行还是以他为主,但是李孝恭本就是合格的主将,他就不需要指手画脚。
  将两份单子交给李孝恭,李承乾就回到舱房里陪老婆了。
  三艘船全面出动,李泰李恪自然是上了自己的船,虽然三艘船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了,但是船名还是没有改变。太子号作为舰首,李孝恭自然要住在这里,这样的结果导致的就是李承乾还能跟三个老婆凑个局,解决海上的无聊,李泰和李恪却只能干憋着。
  寻常的军士,哪个敢跟魏王吴王凑局?再说行军途中赌博,脑袋还要不要了?
  虽然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但是上岸的时间还是屈指可数,李泰李恪又憋着一股劲儿,非得留在自己的船上,结果每走一天,怒气都会积蓄几分。
  给他们提供宣泄怒火机会的,是航行的第七天。
  因为兼顾着探查海路的任务,三艘船行进的速度并不快,结果在海上碰到了挂着倭国旗帜的海船。
  如果单纯只是碰到倒也没什么,但是这三艘倭国海船,正在围攻一艘明显是大唐的海船,就有那么亿点点过分了。
  甚至用不着李承乾下令,也用不着李孝恭下令,魏王号和吴王号就放弃了测量任务,挂起了全帆,如同鲨鱼一般扑了过去。
  这三艘倭国船很大,但是跟魏王号和吴王号比起来,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李泰李恪指挥着战船也没有横冲直撞,而是以一个“人”字的航线切入,既分隔开了倭国的船,又保护了大唐的海船。
  当魏王号和吴王号上的八牛弩都挂上弩箭后,倭国海船上的倭国人叽哩哇啦的开始喊叫起来。随之,魏王号停顿了一下,吹响了号角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