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566

  “好,那朕就再多活几年,哈哈。不说了,一别三年,你已经长这么高了,这一次总不能推辞说不能喝酒了吧!”
  李承乾苦笑,但还是很自然的拿起酒杯,给三人都倒了一杯。
  一杯下肚,第二杯马上就来了……
  一直喝到李渊觉得迷糊了,三人才告退。
  走出宫殿,此时的雪已经停了,天气寒冷,只是一阵风,就让人忍不住把脖子缩起来。
  瑞雪兆丰年啊,回想起当初的大蝗灾,李承乾才发觉自己竟然已经在大唐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
  马车就在阶下等候。
  回到东宫以后,李承乾首先进的就是书房。
  果然,一大堆奏折已经摆放到了桌子上,而张赟的怀里还抱着一大堆。
  将抱着的奏折放到桌子上,张赟开口道:“太子殿下,杜仆射送信过来说,您还是到尚书省大堂工作比较好。他们外臣不适合频繁进入东宫,再说,从尚书省处理完奏折发放到六部,也很快。”
  看了一眼东宫的办公环境,再设想一下尚书省的情况,李承乾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那明天开始,就换到尚书省去吧。不过,你先去看看,要是尚书省没有取暖设备,桌椅破旧,就从东宫取钱换一茬。一个个的都成了朝堂顶级的大佬,怎么办公的时候还是喜欢装穷?”
  张赟笑道:“这是惯例,习惯的力量不是您一句话就能改变的。不过您这么吩咐,奴婢这就去看看。”
  点点头,拿起一本奏折,李承乾苦笑出声。
  忒多了啊!
第四百一十八章
打断他们腿!
  以往还只是有关于商业的奏折会送到他这里来,可是现在当上了尚书令,那可就是直接变成了全部的奏折。是全部!就连皇帝批阅的奏折都要经过中书省的筛选,或者是门下省专门送回的,到了尚书省这里,直接变成了全部。
  现在李承乾终于理解为什么尚书令还要搭配两个仆射了,不完全是要淡化尚书令的存在,还以为这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活儿。
  不过好在房玄龄和魏征等人是靠谱的,每一份奏折外都附带一张纸条,标注着这道奏折的轻重缓急。一般的奏折,只需要随便看看就行了,甚至不用看,直接分类发送到各部,一般也不会出问题。
  发现这个以后,李承乾才如获神助,好不容易才在晚饭前将奏折全部处理完了。
  以他正青年的精力,处理完奏折尚且觉得要死了一般,换个老头来,啧啧,估计得夭寿二三十年。难怪高士廉要借机告老了,在三省最高的位置上,确实位高权重,但是付出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洗干净手,在方山的带领下,李承乾准备去宜春宫。
  天气寒冷,阿史那雪要是还住在宜春北苑,人会冻坏的。所以在秀秀的邀请下,她干脆住到了宜春宫去。
  刚出书房,就看到武媚抱着热气腾腾的水盆子走过来,看到太子,还放下水盆子行了礼,才推开书房的门进去。
  见太子疑惑,方山才说:“目前东宫各处都不怎么缺人,也就您的书房,因为您才回来,需要有人清洁。当然了,按照您的吩咐,奴婢这段时间经常叫她做脏活累活,但是她都没有拒绝,从来没有叫一声苦。奴婢也试着在您的书房角落里放一枚精美玉佩之类的,但是她都不为所动,将玉佩放回了您的书桌。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奴婢以为,这个丫头不需要太过于怀疑了。”
  “不需要,太过于,怀疑了,吗?”
  点点头,看着在书房里认真擦拭桌子、地面的武媚,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边走边对方山说:“那就不要继续考验她了,东宫很大,就给她一个容身之地吧。”
  再看了一眼武媚,李承乾彻底失去了驱赶她的想法。世界线已经变动,她也只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而已。没了父亲,母亲和姐姐又不在身边,还是需要照顾的。
  漫步走向宜春宫,一路上,不乏雪人之类的雕塑。东宫的雪从来不会全部运出去,更多的时候会堆砌在花园里,堆雪人之类的雕塑,也算是一种乐趣。
  宜春宫现在跟以前的破落样子完全不一样了,宫女宦官进进出出,人气,或许才是让一个地方变得生动的主要原因。
  如今宜春宫也经历了翻修,模板就是登州行宫的偏殿。这也就是御史言官不知道,否则一定会喷东宫有违建制。建制不建制的其实都是扯淡,住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进门却没人迎接,原来这两个女人竟然去洗澡了。
  这样的机会如何能放过?李承乾嘿嘿一笑,脱掉外袍丢给宫女,就化身狼人冲进了洗漱间。
  第二天一大早,因为没有朝会了,李承乾连自己的晨练都推掉,一直睡到天亮才准备起床。
  到底不是后宫文主人公的体质啊,对付一个,他还能把对方整得服服帖帖的,但是以一敌二,啧,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特别是阿史那雪,这女人特别放得开,跟秀秀的羞涩欲拒还迎,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早饭一碗小米粥,一碟子咸菜,一个包子就好。
  吃饱以后,李承乾才叫上张赟和方山作为跟随,漫步去了尚书省。
  过通训门、恭礼门,就是弘文馆,不过弘文馆现在也被取消了,被皇帝提前整改成了尚书省。以前尚书省因为没有尚书令,是跟门下省共用一个办公区的。弘文馆的没落,正好让尚书省独立出来。
  尚书省不单单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同时也下辖六部衙门。以前跟门下省在一起,要多寒酸有多寒酸。
  进入尚书省,两侧分别有三个院落,就是新的六部,虽然还很早,但是看小吏进进出出的样子,显然六个尚书都已经上班了。
  再往里走就是尚书省大堂,也就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上班的地方。
  进入自己的“办公室”,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感慨,就被杜如晦堵住了。
  “太子殿下,虽然规定我朝官员当日出视事,正午即退,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昨天六部尚书和老臣甚至没有回家,是住宿在尚书省的。您远在东宫,老臣不敢多要求您挑灯夜读,但是,您怎么也该早点来啊!”
  越过杜如晦,看到他办公桌上堆砌的奏折,李承乾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好家伙,老杜的办公桌上甚至摆上了一个小桌子,人干脆就坐在办公桌上办公了。跟这个相比,东宫批阅的奏折,真的是小儿科。
  “怎么会这么多?”
  来不及认错,李承乾快步的走向自己的办公桌,上面已经摞起了奏折,杜如晦自然是不会把所有奏折都放到他桌子上的,这些,肯定都是急奏。
  见太子脱掉外袍,撸起袖子坐到了位置上,杜如晦才想规劝一下,但是见太子已经工作起来,只好回自己的办公桌继续工作。
  年末,天下各个州府、军队、边关、市舶司、监察御史……都要上奏,如此可见奏折有多少了。
  开始处理奏折,李承乾才发现自己之前处理的都是小儿科。以往,他只要处理有关于商业的奏折就可以了,现在直接放到天下的基础上,顿时有些始料未及。不过好在自后世而来的阅历,让他不需要询问别人,大致也能了解地方的奏折阐述的意思,所以处理奏折的速度也算快速。
  紧张的工作中,就连小解都是到大堂后殿解决的。
  “这封奏折送去兵部,顺便问问侯君集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辽东之地的战略地位现在是大唐最优先的,怎么粮草告急了才上奏索要?以长安到辽东的距离,一来一回,将士们没准儿就会饿几天肚子。”
  气愤的想要摔点什么,结果抓空了,这时候李承乾才发现自己桌子上除了御膳房送来的午饭,别无他物了。
  负责送奏折的小吏还是第一次承受太子的怒火,不由得战战兢兢的,见太子没有别的吩咐了,才小心翼翼的请辞。
  让小吏走后,李承乾走到一边洗手,然后端着饭碗走到了杜如晦的身边。
  杜如晦桌子上的奏折依旧不见少了多少。因为李承乾处理的快速,他这边干脆将急要的奏折都送到了太子那里,无关紧要或者不需要重视的,直接送去六部衙门,只留下了不急不缓的奏折慢慢研读。
  见太子站在自己身边看着,杜如晦放下手里的笔,苦笑道:“岁月不饶人啊,想当初老臣也能这样快速的处理奏折,但是现在却要逐句推敲,生怕漏下什么,让太子见笑了。”
  李承乾摇摇头:“孤也就是占了年轻的便宜,真要比心细、比解决事情的手段,还要跟您学习啊。”
  杜如晦笑了笑,在奏折上添了几笔,随后才问:“刚刚是辽东的奏折吧,这你还真怪罪不到侯君集的身上。张俭老早的就被陛下叫回了长安,去替补的李绩估计还没到。张俭不在,军中没有直奏朝廷的人,粮草要的晚些,也情有可原了。”
  李承乾叹息道:“这不是您帮他们开脱的理由,军中没有直奏的人?孤不信军司马会没有这个权力,孤不信军中百骑司所属没有这个权利。就算他们上奏敏感,但是将士们都要饿肚子了,也该变通一下了。再不济,找边境州府,让刺史帮着上奏不也是一样?”
  听到大堂外那明显的脚步声,李承乾刻意提高了声音说:“至于侯君集,就更脱罪不了。作为兵部尚书,天下将士的福利都要靠他谋求。待在这样的位置上,怎么能像木头人一样不扒拉不动呢?天下需要持续供给粮草的军队就那么几处,根据以往的经验,估摸也能估摸出哪支军队在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粮草了。这样事到临头才知道着急,不是蠢是什么?”
  杜如晦尴尬的看着门口,正好迎上铁青着脸的侯君集。
  长舒一口气,侯君集单膝跪地,说:“太子殿下说得对,侯君集确实是个蠢货。可是,如果按照房玄龄和陛下给出的方法,粮草想要及时送去,恐时间来不及,请殿下帮辽东边军想个办法!”
  瞥了一眼侯君集,将光了的空碗放到桌子上,李承乾冷哼一声道:“还算你聪明,知道过来请罪。要是没有现在这一幕,恐怕孤就要上表父皇,请求把你撤下去了。现在看来,你还知道跟边军将士的肚子相比,自己的脸面不值什么。”
  侯君集咬紧了牙关,但还是只能低下头。
  坐在杜如晦的桌子上,李承乾接着说:“要解决问题很难,但不是没办法。事出突然,只能用非常之策了。你去户部,跟赵国公说,不需要户部调拨粮草,只要将粮草兑换成铜钱就好。然后,你把这些钱存到银行,派遣一个家将,日夜兼程赶往太原再取出来。太原城外有一个专门酿酒的庄子,是孤的产业,庄子里的粮食足够。
  不从户部粮仓调粮而是从太原转运的话,路程上直接缩减了大半。按照时间推算,只要你的家将够拼,估计在辽东将士的粮草耗尽以前,就能将新的粮草送到。这份功劳,孤不屑跟你抢。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
  侯君集抬起头道:“微臣明白了,多谢太子殿下!”
  站起身,侯君集干脆直接开跑,犹如一道黑影般的冲到了户部衙门,强闯了进去。
  这段时间里,杜如晦又处理完了一份奏折,放下笔,无奈道:“殿下,以您的聪明劲儿,自然能想到这样的解决方法,但是您为什么要这么逼迫侯君集啊。就兵部尚书而言,他可不比老夫任职的时候差。因为军队的出身,好多时候他做出的决定看似简单直接,却能切中要害,算是难得的兵部尚书人选了。”
  李承乾把手里的筷子放到空碗上,从桌子上跳下来,叹息道:“从将领中挑选一人担任兵部尚书,确实是个好办法,关键也得看是谁啊。侯君集的学问,还是贞观以来现学的。说实话,这个兵部尚书,李绩都比他合适。作为将领的‘快准狠’或许有些时候能起到作用,但是类似这件事,他就完全麻爪了。”
  杜如晦苦笑,但实在是找不出帮侯君集说话的点子了。
  从杜如晦的桌子上拿起茶杯喝了一杯茶,李承乾伸手要过杜如晦的笔说:“中午的饭食都快凉了,您还是先吃饭,咱俩一起,争取天黑以前,就把这些奏折处理掉。”
  杜如晦尴尬道:“这怎么行呢,殿下今日已经处理的足够多了,这些应当……”
  不耐烦的将杜如晦拽起来,李承乾道:“行了行了,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就当孤尊老爱幼不行?”
  见太子已经开始阅读奏折了,感激的拱手施礼后,杜如晦才去净手用饭。
  虽然高士廉告老,李承乾接替尚书令的同时,右仆射还少了,但是他和杜如晦搭配,还是超过了原本两个人的力量。
  夕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最后一份奏折就已经送去了户部。
  看着空空如也的桌面,杜如晦长舒一口气,笑着对李承乾说:“今日多亏了太子殿下了,老臣能回家睡一晚了。正好家中有一小坛陈年老酒,老臣正愁没人共享,不如明日就拿来,正午咱们喝掉它?一人半坛,权当舒筋活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