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566

  没说伤亡,好似没有必要说一般。
  越过耿不曲,李承乾走进了第一间病房。
  这间病房里,没有病人,只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包裹。
  拆开第一个包裹,李承乾看到了已经分别了十多年的金黄色。
  玉米啊……
  一穗玉米拿在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大,但是一想后世的玉米种子已经经过科学培育,李承乾也就释然了。然而就算如此,现在这一穗玉米,如果种植在好地里,细心照料,亩产一千斤以上依旧不是问题啊。
  耿不曲。张赟。方山一起走进病房,见太子拿着一个金黄的东西沉默不语,纷纷减缓放轻了呼吸。
  转身给三人展示一下玉米,李承乾问道:“你们知道,这东西要是在好一点的土地种植,得到悉心照料,能亩产多少吗?一千斤啊!”
  张赟和方山还没什么反应,早年间在民间生活过的耿不曲瞪大了眼睛:“殿下,您说什么?亩产一千斤?寻常粮食亩产三百斤,已经算是好年景了,这东西能亩产千斤?”
  (根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推论)
  李承乾点点头:“就是这样啊,不然,孤为什么要派这些人,近乎送死般的去完成这个任务?只要是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地位都不亚于这个叫做玉米的东西。方山,去请杜相过来,张赟,去长安请父皇过来。耿不曲,这二百人的名单你还留着吧,按照他们临行前的嘱托,死了的将钱给他们指定的人,活着的,奖励翻倍,给他两万贯的奖励。当然,这还只是孤私人给予他们的奖励!”
  张赟、方山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叫人,耿不曲也答应一声,从怀里拿出名单,就去找黎达海。
  攥着手里的玉米棒,舍不得放开,李承乾又从背包里将东西一样样的寻找出来。
  土豆出现了,只不过它现在的样子有点寒颤,跟特娘的葡萄一样,最大的也不过半个拳头大。看样子,得经过选种培育以后,才能得到足够的产量。
  红薯也找到了,不过跟它的大哥一样,现在的它也格外的寒颤。
  好一点的就是柿子了,跟种子在一个袋子里的还有一个晒干的柿子,虽然一样个头小,但是它本来就是作为一种蔬菜食用的,大小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只找到玉米发展史,判断唐朝玉米产量跟现在累死)
  一袋子石头子模样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橡胶树的种子了吧,这样的种子不止一袋,当初也是李承乾叮嘱他们一定要把相似的种子多带一些回来。整整一个背包的种子啊,总不会一个都不是吧!
  放开第一个背包,李承乾又拿起了第二个、第三个,往后好多都是重复的,没有新的东西了。
  虽然有点失望,但是,能把这些都找来,对于本就概率极低的任务完成率而言,已经是难以形容的成功了。
  不多时,杜如晦就过来了。能闻到他身上有很重的药味,估计是自己熬药找乐子来着。
  进入病房,看了一眼病房里的几个包裹,杜如晦拱手道:“太子殿下,什么事要急召老臣过来?”
  掂量一下手里的玉米,递给杜如晦,李承乾道:“杜相可认得这种庄稼?”
  杜如晦拿起玉米,只是看了一眼就摇摇头:“不认得,殿下说这是庄稼?虽然我杜如晦很少进入民间体察民情,但是咱们大唐应当没有这种庄稼吧!怎么,跟占城稻一样,殿下准备种植这东西?”
  李承乾点点头:“没错,占城稻现在产量在四百斤左右徘徊,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产量了。但是,这种名为玉米的庄稼,却能达到亩产千斤,杜相以为如何?”
  “千斤?”
  杜如晦手一松,玉米棒子就掉到了地上。因为足够干燥,玉米粒直接摔下来好多。
  惨叫一声,杜如晦捡起地上掉了玉米粒的玉米,脸色就像死了儿子一样。他绝不认为太子是在吹牛,有占城稻的先例在,太子说这东西亩产千斤,那就是千斤啊!天下无饥荒的梦想就靠这东西实现了!
  因为不了解玉米,杜如晦以为自己把它摔坏了,此时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
  李承乾自然不会坑老杜,从地上一粒粒的捡起玉米说:“杜相不用着急,这东西就是要从那个棒子上摘下来的,跟谷子要脱穗是一个道理。”
  “原来如此。”
  杜如晦也顾不得地上有一层灰,蹲下身开始捡玉米粒,甚至不顾形象的趴在地上看病床底下有没有遗漏的。一个坑一个坑的对比确定玉米都找齐了,才松了一口气。
  捧着玉米,杜如晦道:“如此庄稼的出现,可以冠上祥瑞之名了!朝廷只要将这种庄稼推广开来,恐怕世上将会再无饥荒。太子殿下,这是大功德啊!老臣敢肯定,有它在,您的太子之位就是铁打的,谁要是敢质疑,必将遭到万民唾骂!”
  最后一句话,杜如晦说的斩钉截铁。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虽然这东西是孤下令让人找的,但是孤却不想把功劳引到自己的身上。杜相,您知道为了这东西,死了多少人吗?活下来的人又有多凄惨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
  有了杜如晦的陪伴,李承乾才终于有勇气去隔壁病房看看了。
  拉着杜如晦一起,俩人走进了隔壁病房。
  病房很大,但是药味很是浓郁,偌大的房间里,摆着十九张床,床上躺着的人,每个人都至少绑着一条绷带。
  看到两个人进来,众人从床上坐起来,当看清太子的服饰以后,顿时个个热泪盈眶。
  李承乾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站直身体,拱手弯腰,九十度!
  “孤代表天下万民,感谢你们的努力!”
  见太子行礼,杜如晦虽然还有点摸不清情况,但还是跟着行礼了。
  刀疤脸还活着,只是少了一条胳膊,见太子行礼,他惊慌的跪倒在地,连声道:“太子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双腿俱在的都跪倒在地,断了腿的和不能起身的,却只能在床上干着急。
  起身,李承乾走到刀疤脸的身边伸手搀扶他起身。摸到他空空的袖子,顿时百感交集。
  刀疤脸苦笑道:“太子殿下莫要伤心,这胳膊丢了还是怨卑职,谁能想到那片土地上的野人,用的弓箭竟然是带毒的。不知道解毒,就只能把胳膊砍掉了。不知殿下看到我们拿回来的东西了没有?我们拼尽全力也只拿回了这些。感觉再不回来,恐怕人就要死光了,所以卑职自作主张返程了。等我们将养好了,就再去一次,一定能把太子要的东西都找齐!除了那几种树种,在那片大陆种了一轮,度过冰洋到咱们这片土地以后,在室韦人的土地上又种了一轮,这才带回了长安。”
  拍了拍刀疤脸的肩膀,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去一次都这么凄惨,孤怎么忍心让你们再去一次?壮士,不曾问你尊姓大名?”
  刀疤脸很是惊讶,连忙道:“当不得尊姓大名,贱姓张,没有名字,同伴一般都叫卑职张大。”
  李承乾道:“有姓没名可不行啊,不如这样,孤把自己的名字给你一个字,从今天起,你就叫张乾,如何?”
  刀疤脸,不,张乾连忙跪倒在地:“卑职命如草芥,怎么能跟太子用一样的名字呢?会折寿的,还请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拍着张乾的肩膀,李承乾道:“以前当不起,但是从你们回来开始,就当得起了。孤答应你们的一万贯会如约给你们,你们也恢复成自由身了。除此以外,孤还要多赏给你们一万贯。待会儿,估计父皇会过来,孤要在父皇面前给你们要一个男爵的爵位!而且,是传世的!只要是你们的子孙,就能有一个人继承这个爵位,大唐在一天,就一天不会改变!”
  如果说太子赐名已经让张乾等人震惊不已,当男爵的爵位许诺出现时,他们已经忘记了呼吸。
  寻常赏赐他们男爵的爵位,他们都难以相信,传世男爵?不会是中午吃药的时候吃多了,产生幻觉了吧!
  杜如晦焦急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能如此的许诺呢?传世男爵?这,这也太过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盛世降临
  传世男爵?虽然男爵是爵位中最低的一种,但是,值钱的不是男爵,而是传世两个字。这相当于将这些人的命运跟大唐结合到了一起啊。这,比他们这些国公之类结合的还要彻底。
  异性不得封王,这是从汉朝开始就出现的规矩。而眼下传世男爵的出现,甚至比异姓王出现还让人惊讶。
  这不止不符合祖宗制度,更是开创了后世的先河啊!
  想起自己被叫来,杜如晦忽然打了一个哆嗦。
  连连摆手中,杜如晦边后退边说:“殿下,您可别想着老臣能帮您。老臣这把老骨头可不敢跟您一起对抗整个贵族群体啊!”
  李承乾皱眉道:“怎么就是一起对抗贵族群体了?不久一个传世男爵吗?说白了就是给这些人一个名誉上的奖励,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个不会饿死的保障罢了,有这么严重吗?”
  看了一眼仍旧跪在地上的众人,杜如晦拉住李承乾的手,一直走到门边,斥退了门边的众人,才附在李承乾的耳朵上低声道:“太子殿下,您以为这件事这么简单?如果换个勋贵之后,这件事也就没什么了。但是,这些人是什么人?老臣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应该是您偷偷召集的死士吧。这样命如草芥的人,不仅进入了贵族群体,还一跃而成为贵族中最大的另类,您让别的人怎么想?
  且不说到时候他们会招来群起而攻之,就是您,也会因为私自招募死士的罪名,受到很大的指责。听老臣一句劝,这样的功劳,您作为大头领了,对他们才是最好的庇护。到时候,别说男爵了,您上表请求封他们一个子爵,估计都没人阻挡,毕竟是养活了黎民百姓的大功德,传世男爵,您千万别想了!”
  听了杜如晦的话,李承乾有点傻眼。这,难道就是皇帝一直以来的处境?不管想什么事情,都因为下面的制衡,没办法实施?以前他总觉得是皇帝太过于愚蠢,才没有把视线重心放到百姓的身上,现在看来,并非一定是如此啊。
  贵族阶级,甚至整个勋贵阶级,才是平民最大的敌人啊!
  好家伙,原来之前还是太单纯了,本以为坐到尚书令的位置上,已经可以看透朝堂了,现在看来,其中关系的错综复杂,还不是自己这个小白能搞的懂的。难怪了,难怪皇帝甚至会选择分封制度,现在看来,他的想法根本不是分封勋贵拱卫皇室,而是想着将贵族势力分散到各地,好方便皇权一家独大,分而治之啊!
  难怪,难怪这一次长孙无忌都跟皇帝站到了对立面。难怪这一次皇帝受到了整个勋贵阶级的整体抵抗!
  (个人分析,不喜勿喷)
  冷汗,开始出现在后背上。看清楚这些,李承乾忽然发现自己还是太浅薄了,跟这群一眼看到中层,稍加思索就能看到里层,动手之间就是阳谋阴谋并存的老狐狸精们相比,自己还是太嫩了。
  恭恭敬敬的对杜如晦一拱手,李承乾道:“杜相,这件事确实是我冒昧了,感谢您的提醒!”
  见太子回心转意,杜如晦才松了一口气,捋捋胡须道:“孺子可教啊,殿下能明白就好。老臣知道殿下感谢这些为了黎民百姓豁出性命的人,但是,您还是不要对他们的封赏出谋划策了,一切,交给陛下就好!”
  点点头,杜如晦越过李承乾,走到张乾等人的面前说:“如果你们不想连累到太子殿下,忘了刚刚说的话吧。老夫是尚书左仆射杜如晦,老夫以名誉给你们担保,你们的努力势必会获得足够的回报。不过当下,对你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先把身体养好。”
  尚书左仆射?
  虽然不知道这个官职是什么,但是杜如晦的大名他们还是知道的,当即连连拱手行礼。
  安顿好众人后,杜如晦才拽着李承乾离开,准备到医学院的门口迎接皇帝。
  用不着多少言语的刺激,只是一句“出现了亩产千斤的新庄稼”,就足够让皇帝不顾一切的赶过来了。
  果然,虽然是深夜,但是皇帝还是在一众手持火把的护卫下,骑马一路紧赶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