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66

  两个商人都期盼的看向掌柜的,要说消息的灵通,他们俩跟掌柜的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的。
  掌柜的趴到桌面上,俩人也有样学样,把脑袋凑到了一起。
  “知不知道前些天陛下祭天的事情?”
  “知道啊,毕竟那么大张旗鼓的,全长安都知道了。”
  “嘿嘿,你们两个行脚各地,不像我长久住在这长安,知道长安的规矩。告诉你们,皇帝祭天,一般都是一次固定的祭天,咱们大唐一般是在冬天,另外,就是祈谷了,一般是在春耕以前。
  去年,陛下已经祭天一次了,如今还不到祈谷的时候,那为啥要祭天呢?而且还那么隆重,甚至还要超过去年的祭天典礼。要知道,去年的典礼,可是包含为太上皇祈福在内的。
  一个甚至超过了为太上皇祈福的祭天典礼,你们品,你们细品……”
  两个商人大眼对小眼了一会儿以后,纷纷点下了头。掌柜的说的没错,这事儿啊,只能品,猜测说出来就不太好了。
  谁能想到,皇帝竟然也参与到了这件事里面。如此一来,或许,虏疮被治好,是真有可能发生的?
  作为长安城内超越八水的一股暗流,百骑司在人心的引导方面,自然是极强的。一样的事情,不只是在茶肆里面发生。只不过,大家都选择了闭嘴不言。知道就好了,有人向虏疮发起挑战是好事儿。谁都知道这个挑战有多么的艰难,输了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皇帝、孙道长俩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总不能在孙道长失败了之后,再去指责他老人家吧!
  于是,明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了,却没有一个人摆到大面上来说。大家都在等,等着成功或者失败的消息传出来。
  就在长安城被充满温暖的暗影笼罩的时候,养殖场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得了牛痘的母牛还是很好找的,商队还没有抵达草原,就先在养殖场找到了一头。而且搞笑的是,这头牛还是耿不曲亲自养的,更是亲自挤奶亲自煮来喝。
  今年已经八十多的耿不曲,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骷髅。出于职业习惯,孙思邈给他把了脉,发现他的脉象很是平稳,虽然看起来像是随时都会死,但是三五年以内,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耿老,您养这头牛挤奶,有没有身上起疱疹的时候?”
  听到太子的疑问,耿不曲点头说:“起是起了,当初还烧了半个月,老奴还以为是伤寒,吃了一些药都没效果。结果一个月以后,就好了。所以,老奴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已有的案例出现,让孙思邈的眼前不禁一亮。既然耿不曲这八十多岁,都能平稳的病愈,那换做青壮,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啊。
  母牛只有一头,而且牛痘还没几个,所以做实验的人就有限了。
  尾随孙思邈而来的道士一共有三百多人,不用说,这些人虽然面无表情,但还是很恐怖的。
  咬咬牙,孙思邈把手里的小刀片递给了李承乾:“太子殿下,先让老道来试试吧!”
  李承乾接过小刀子,点了点头。
  用酒精给牛的乳7房消毒,然后给孙思邈的胳膊也消毒。思虑再三,李承乾还是把接种的部位选在大臂上。后世的疫苗都在这里打,应该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再说,大臂上留下疤痕,轻易也不会露出来不是?
  挑破牛痘,将里面的浓浆用棉签沾一些,随即,李承乾一手棉签,一手小刀子的站在孙思邈的侧面。
  好在孙思邈坚定的眼神给了他信心,他毫不犹豫的在孙思邈的胳膊上划出一个小口,用棉签在上面涂抹一遍,然后快速的拿纱布给他包起来。
  眼见孙道长都带头第一个做了,道士们也不再担心了,纷纷要求跟着做。
  不过,李承乾还是拒绝了。牛痘还有三个,这四个只能用于先行实验,大数据最好是一起做,才比较好对比。
  孙思邈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李承乾自己。
  有耿不曲的先例在,孙思邈才勉强松了口,准许他自己给自己开刀了。
  第三个是张赟,第四个是窜天猴。
  四个人,包含了青年壮年老年,也能算作一组实验了。
  玄甲军的带队首领是一个姓张的,把他叫来以后,李承乾就代替孙思邈下了命令。
  “养殖场周边,彻底封锁,不得任何人进来,遇到类似探子的人,立刻拘捕。一个月以内,养殖场东侧房区,只能是我们四个人居住,除了送饭送水的,任何人不得过来!”
  张将军点头,立刻命人去传命。
  四人一起朝着东侧的房区走过去,孙思邈苦笑道:“太子殿下这又是何苦?您怎么能亲自参与其中呢。”
  李承乾边走边嬉笑道:“您就当我是在抢先领好处得了。长安周边就找到了这么一头带着牛痘的牛,先做实验先获得免疫力啊。再说,放任您一个人做实验,您莫非要一个人隔离待着?也不怕闷得慌,这不,咱们四个在一起,也不错。”
  虽然李承乾这么说,但是孙思邈知道,太子这也是让他安心。虽然感动,但他还是选择闭上嘴,不再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四个人就住在了养殖场东部空落落的房区。皇帝得知了太子也参与实验以后,来旨斥责了一番,但也只是斥责而已。
  四个人凑在一起能干什么?那自然就是麻将了。
  令李承乾惊讶的是,孙思邈打麻将虽然生疏,但也算有点章法,守着一个“稳”字,竟然赢得比较多。
  麻将打了六天,第七天的时候,最先是张赟开始发烧,烧的额头有点烫手,但是经过酒精擦身子的方式降温以后,人却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就在他胳膊上接种牛痘的地方,果然出现了牛痘的痘泡,甚至还蔓延到了下巴上。
  第九天,发病的是孙思邈。
  第十二天,李承乾和窜天猴俩人同一天出现了症状。
  第二十五天的时候……
  坐在书桌前,四个人一起探讨自己的病情,然后交给孙思邈整理。
  “目前咱们最晚发病的,是第十二天,最早的是第六天。发病以厚,老道我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战、呕吐、拉稀等症状,神志清楚,但是晚上睡梦的时候,会有惊厥和心悸的情况出现,你们是不是一样?”
  李承乾三人都点了点头,于是孙思邈立刻在纸上记录起来。
  写完这一段,他又问道:“你们皮疹是什么时候停止生长的?”
  李承乾道:“第二天,第二天晚上开始,就没有再出了。我这只有胳膊和两手附近出了。”
  窜天猴道:“我跟太子殿下一样。”
  张赟苦笑道:“我生皮疹生了四天,第四天晚上开始才不出了。而且跟他们两个人也不一样,我这不仅是双手双脚出了,连头顶都出了好多,脸上也有。”
  孙思邈点点头说:“这么说,目前的出疹,是两到四天。你们是不是跟老道一样,前胸肚子和后背没有出?”
  三人都是点头。
  孙思邈又在纸上记录上出疹的时间和位置。
  经过一番讨论,第一份的数据就总结出来了。
  这其中,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李承乾和窜天猴的身体是最好的,孙思邈次之,最后的是张赟,倒霉的事情几乎被他占全了。
  虽然孙思邈很想说一句可能是跟少了有一个物件儿有关系,但是考虑到张赟的心情,还是记录成了“身体不好之人,易早发、症重、晚愈。”
  记录写完,孙思邈才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跟虏疮类似的病症,他就没想过能平平安安的渡过来。
  现在看来,实验开始之前,太子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排除在外,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或许牛痘的并发症,在青壮年看起来不算什么,甚至还能忍着痘痘的疼痛、谈笑风生的打麻将。但是,换成老人小孩,没准儿反而会威胁到性命啊!
第四百七十五章
转移矛盾
  李承乾心中也是一阵后怕,有些事情,得知的片面,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牛痘就是如此,谁知道这东西接种以后的反应会这么大?
  因为亲自经历过,按照李承乾自己的估计,高烧时候的温度都到三十九,甚至是四十度了。大人还能扛一下,小孩子烧到这个问题,很容易出问题的。
  原本他还盘算着实验结束以后,立刻就给自己的三个宝贝孩子接种,但是亲自经历过后不禁一阵后怕。幸好自己这个当爹的先尝试了,现在看来,还得等他们长大了才行啊。
  因为发病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经历的病程都是不一样的。像李承乾和窜天猴,怎么也要待满一个月零十几天,才能彻底的恢复。
  张赟虽然发病早,但是他的伤口却是最先愈合的。
  出了一些痘疹,虽然留下了痘痕,但是看起来并不如何的明显,跟虏疮的疤痕比起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况且,这样的痘痕,一般在肤色晒均匀、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慢慢消除的。到最后,如果不仔细辨别,是发现不了的。
  预定一个月的时间推迟到了一个半月,时间抵达,就在隔离区以外的人在猜测四人究竟怎样了的时候,李承乾和孙思邈、张赟、窜天猴,如同没事儿人一般,走了出来。
  袁天罡·今天也来了,看到太子和孙思邈都平安无事后,才松了一口气。至于张赟和窜天猴,直接被他忽视了。
  这一次的实验,不管之前两位哪一位出现问题,都是他们道门无法承受的。
  不过现在看来,赌的大,收获也就更大,四人进去四人出来,还没一个出现问题,这么高的成功率,看来这一次的实验,十有八九能成功了。
  快步的迎上去,袁天罡拱手道:“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孙道长,看样子,你们的实验成功了!”
  李承乾并没应话,而是把孙思邈让了出来。
  尴尬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孙思邈回答了袁天罡:“还没有,现在实验也只是进行了一半而已,真正需要面临考验的,是虏疮。只是,长安附近没有发现哪里有虏疮病人,咱们这进行到一半的实验,还得继续下去啊!”
  隔离观察的时候,李承乾就跟孙思邈把事情说清楚了。无论如何,这一次的实验,所有的成果都只能孙思邈当大头领取。就算李承乾这个太子也挂名,百姓们也只会觉得这位是金主。甚至于,没准儿还会怀疑太子这是来分功劳的。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太子,竟然知道怎么对付虏疮?
  不过,对于孙思邈而言,他这样的行为,就是跟窃名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