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566

  见太子心意已决,众朝臣只好答应下来。
  见没人还有别的事情商议,李承乾就宣布退朝。
  才到后殿,还没来得及喝杯茶,张赟就过来通报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求见。
  李承乾诧异道:“请他们过来。”
  很快,房玄龄三人就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李承乾回了一礼道:“三位随意坐就是,此番到后殿寻孤,可是有事相商?”
  坐下后,房玄龄看了看魏征,再看看杜如晦,这才叹息一声说:“殿下既然能说出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样的话,想必也清楚现在的情况不是一般的危险。老臣三人私下里也曾商量过如何解决这一次的危机,其中最简单,却也最恶毒的一种,就是将虏疮用于战争之中。”
  见李承乾色变,魏征无奈道:“殿下别急,这是最后的办法,不到亡国之际不可轻用。今日见殿下已经斩破樊笼,决定将皇命雷用于正面战场,我三人这才敢跟您说出来。若是有人问责,殿下尽管拿老臣顶缸,反正这个方法,也是老臣最先提出来的。”
  看着头发花白的魏征,李承乾苦笑出声:“您倒是真的狠,竟然连虏疮都想到了。虽然有些时候那些腐儒的说法,让孤讨厌,但是在这件事上,孤还是觉得虏疮不可轻用。
  首先,使用虏疮,已经是不择手段了。而战争一旦到了这一步,才真是不死不休。另外,并非是咱们有虏疮,草原也有,西域也有。甚至于,孙道长在考究了虏疮的历史后,怀疑这病很有可能是晋朝的时候,从外国传入中原的。
  既然有虏疮这种奇病,那就还有第二种第三种。要是咱们的敌人也用上这种方法,那人间就真的变成炼狱了,这比兵灾还可怕。到时候,到处都是疾病,没有安居乐业的净土,那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啊,至少现在,咱们还没必要用虏疮来戍守国土、改变战争的结果。
  您三位不知道的是,在王玄策秘密送回来的情报中表示,突厥等国的联军,连吃饭都快要成问题了。突厥想要开战,还是大战,随军必然是带着羊群牛群的。但是,羊群牛群总要吃草,他们跟咱们对峙一天,牛羊的草料就要多吃一天。
  到现在,突厥已经无力喂养牛羊,已经将大量的牛羊宰杀,堆砌在一起了。现在是冬天,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开春以后,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盐用来保存牛羊肉,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腐烂掉。
  所以,王玄策的预计是,开春以后,会有一场大战,大战结束,如果他们没有取得胜利,就会撤退。
  当然,这只是第一手准备。如今,王玄策已经联系到了突厥的一个小可汗,战事若起,小可汗就会篡位、并且带着突厥撤退。没了突厥这个领头人,就算吐蕃的兵力也过去了又如何?一旦有一个撤退的,接下来所有人就都会撤退了。
  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咱们一直都在烧钱,但是咱们却能比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他们若是顽抗到底,对咱们而言反而是好事儿了,因为咱们的军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他们。”
  听着太子讲述战局,房玄龄和杜如晦才发现自己对于战局的理解,还是太片面了。而魏征,此时正在为自己瞎出主意而害臊。
  见魏征难为情的样子,李承乾宽慰道:“郑公不必介意,孤只是这么说,您的爱国之心,孤还是明白的。只是,现在还不到绝望的时候,没有必要这般担忧。至少,孤是信任大唐将士,能获得胜利的。”
  魏征苦笑道:“年纪大了,就爱操心,殿下不要介意。如今老臣已经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次大战结束,老臣也就该致仕了。”
  房玄龄苦笑道:“何止你一个啊,老杜我俩也有这个想法,如今眼看着大唐已经成长到举世无敌,也算是完成了毕生所愿。”
  杜如晦笑道:“之前去玉米的种田看了,如果致仕,我就准备去种地。嘿嘿,像这般种地也能给子孙后人种出希望的,老夫是趋之若鹜啊!”
  眼看三位转而幻想起自己的退休生活了,李承乾苦笑道:“您三位啊,想退休不应该在孤这里说,应该到父皇那里诉苦。放不放人,还得是父皇决定才行。不过啊,如果是孤,肯定舍不得放人,战后,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孤觉得你们是很合适的人选。”
  房玄龄疑惑道:“殿下所说,可是战后谈判的问题?”
  听到这个,杜如晦和魏征立刻就来了兴趣。
  虽说现在各地的战斗还没出现结果,但是,提前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李承乾点点头说:“是的,就是战后的谈判。毫无疑问,这一次大胜的是咱们大唐。大食人距离遥远,咱们最多敲诈一点钱财,但是近处的国家,却大有好处可以捞。”
  杜如晦点点头说:“没错,大食跟大唐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远到老夫得知他们竟然是沿海航行来进攻咱们大唐,甚至一度怀疑他们的统治者是不是个蠢货。现在南海海上商贸,跟大唐夺利的,只有大食而已。前些年,大食那些亡命的海商,可是积攒了不少的财富,不然也不会劳师远征了。微臣觉得,可以好好敲诈一笔。”
  杜如晦曾经是兵部尚书,自然了解大食。
  “大食就这样了,高丽如何处置?这班贱夷,竟然谋划了举世攻唐,如果不灭了他们,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说起高丽,房玄龄就气呼呼的。从一开始,他就看不上高丽,只要涉及到高丽的事情,就会变得格外激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对于高丽的处置,孤要是说放过他们,恐怕咱们的百姓也不干了。半岛之上,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对土地的开发实在是有限。前线张俭来信,说经过实地勘探,发现高丽境内有好多煤矿。这可是个好东西,高丽人不知道珍惜,咱们接管就是了。”
  杜如晦笑道:“这话您应该跟独孤博说,这家伙跟长孙无忌一样,都是见钱眼开的主,知道这件事以后,不用您说,他都会好好给高丽境内的军队送补给的。”
  魏征问道:“高丽必然要灭掉,那新罗百济呢?”
  李承乾拿出地图,指出新罗百济的地方说:“高丽一直妄图统一半岛,所以一直以来,都持续对新罗百济用兵。因为持续的战争,所以他们对土地的开发完全不足。现在,咱们就算攻占了他们的国土,也很难往那里迁移民众。
  高丽不一样,因为煤矿的存在,能够诞生利益,还是有人愿意去的。相比较之下,新罗百济可以暂且放过,嗯,暂且放过。”
  房玄龄三人对视一笑,也是点头。
  新罗百济可以放过,毕竟已经开发了熟地跟没开发的荒地是两回事。现在的新罗百济,就算拿下来,也是鸡肋。
  想起太子给东海那边发布的命令,房玄龄道:“那倭国呢?殿下是真的准备将倭国攻略下来吗?那里距离大唐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拿下来并不划算啊。”
  李承乾摇了摇头说:“虽然孤下令给杜明泽,要他进攻倭国,却没想着将倭国收入大唐版图。其一是因为远,其二就是倭人的安置问题。将他们迁移到大唐来太恶心,还是留在他们本来的地方吧。
  杜明泽此行,只是为了彻底的震慑住倭国人。现在的倭国,苏我家族正在架空皇权,马上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杜明泽的出现,才是最震撼的。倭人,只适合用来奴役。既然他们的金银矿多,那就做大唐的矿奴好了。当然,咱们犯不着奴役他们的人民,只要奴役他们的当权者就够了。”
  魏征道:“如此甚好,毕竟咱们所需不过是倭国的金银罢了。”
  杜如晦迟疑了一下,才问道:“那殿下,吐蕃,咱们如何应对?如果消息属实的话,吐蕃赞普和禄东赞,不过是被政变拘禁了而已,对大唐的恭敬之心,还是有的。况且,先前的婚约……”
  李承乾撇撇嘴说:“都打起来了,还提什么婚约。他们既然要跟大唐缔结良好的关系,非得通过联姻嘛?”
第五百一十五章
瓜分土地
  房玄龄道:“总得有所表示吧,经此一役,估计吐蕃赞普也能趁机好好收拢一下自己的势力,彻底统一高原了。”
  李承乾叹息一声说:“您啊,还是没看明白?或许吐蕃赞普很需要大唐作为他的盟友,但是,他更期盼的是中原技术的流入。就像是倭国,如果咱们中原的技术流传过去,他们还会如此的不堪一击吗?背靠大海,他们完全可以随机挑选上岸的地方,让咱们漫长的海岸线都变成战场。”
  说这话的时候,李承乾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戚继光,好多人只记得戚继光抗倭,却忘记了戚继光可是明朝人。明朝的发达自然不用多说,就这样,依然被倭寇侵扰的烦不胜烦。归根结底,这个锅得唐朝来背,如果没有中原技术的流入,倭国人如何能成长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他们的武士刀,也是唐横刀演变的。
  吐蕃也是一样,跟吐蕃对阵过的将领,无不为吐蕃人的悍不畏死感到恐怖。这样的民族要是拥有了武器冶炼的技术,绝对是周边国家的噩梦。相比较之下,什么公主,就是把嫡公主嫁过去,他们也不会太在意的。
  “对于吐蕃,咱们只需要慢慢同化就好。不管怎么说,高原地区的矿藏应该还是很丰富的,这一点,从他们连年送的玉石就能看出来。况且,高原雪山天险,如果能够用于边防的防御,还是很不错的。”
  听到太子这话,杜如晦惊讶道:“您准备拿下吐蕃?”
  李承乾笑道:“为什么不呢?不过,这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想要拿下吐蕃,必须要用怀柔的政策。什么时候吐蕃人觉得自己如果是唐人就好了,什么时候,咱们就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高原了。一人喂美食、两人拿棍棒的道理,你们应该明白吧。在绝对的重压之下,也没有养虎为患的忧虑。”
  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李承乾依然是想着将高原1纳入中原人的版图之中。
  魏征道:“拿下吐蕃,看来要从长计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那殿下,突厥等国,您打算怎么处置?”
  拿出地图,李承乾毫不客气道:“他们既然敢对咱们大唐动手,想要结束战斗,就得付出代价!首先,阿拉木图湖以东的土地,他们要割让出来。至于他们是不是要从西面打下一片土地用来弥补,那是他们的事情。
  此外,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竭盘陀、跋禄迦国这些小国,就别想着存在了。一个个臣服的时候,誓言说的比什么都好听,但是背叛的时候也是义无反顾。既然他们选择了背叛,那就不要想着能有一个好结果。突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得以保全,他们有什么?打下来以后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勃律国等,应该庆幸有点远,对于这样的国家,孤还提不起兴趣。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应对去吧。至于吐谷浑,他们只有离开土地,远远滚蛋的选择,否则,孤就要灭了他们。”
  魏征嗤笑道:“一个为了利益就能归顺,没了利益就要反叛的种族,确实没什么留着的必要。那殿下,薛延陀,应当怎么办?”
  “还是一样,要么他们滚蛋,要么孤灭了他们。薛延陀往北,就是以北海为内湖的铁勒骨利干部落。这一次薛延陀反叛,他们竟然也掺和了,掺和的好啊,孤看北海很顺眼,就笑纳了。他们只有往北,去跟通古斯人强地盘,才有可能保留种族。否则,哼……”
  房玄龄拿过地图,发现不仅是薛延陀和骨利干部落,还有突厥的黠戛斯部落、室韦、靺鞨、白霫、契丹、乌落侯,都被太子画上了红色的叉子。也就是说,太子竟然想要将这些土地全都纳入掌中。
  这……
  会撑得慌的吧!
  杜如晦和魏征也拿地图看了一眼,都是惊呼出声。
  这,这也太大了吧!
  算上吐蕃的话,大唐的国土将增长两倍不止。
  倒吸一口凉气,杜如晦道:“殿下,您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当初说土地拿的太多,没办法戍守之下,很容易生事端的,可是您啊。陛下不是说过铁路吗?是不是先缓缓,等什么时候魏王的铁路能够通到这些地方,再打下来不也行吗?”
  李承乾笑道:“那是举世攻唐以前,而举世攻唐结束,大唐作为战胜国,自然拥有划分国土疆界的资格。这一次不把战胜带来的利益用光,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对咱们大唐而言,大海另一端一些土地没有什么用,但是,跟中原接壤的土地,还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的祖辈为咱们打下了大片的江山,使得咱们拥有了令草原民族羡慕到刀剑相向的生活。如今,孤也很想给后世的子孙,留下足够的基础。毕竟,咱们谁也不能料到后世的子孙是不是也能延续咱们的强大和骄傲。挣下足够的家底,就算碰到败家子,也能多败几年。”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都是点头。面对这么多的土地,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只是……
  房玄龄疑惑道:“当初咱们将薛延陀和吐谷浑变成了羁縻州,现在看来,效果真是不怎么样。虽然殿下决定收回他们的土地,但是咱们没人戍守,也是一个大问题啊。空着的土地放在哪里,难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来偷,当初乐浪四郡不就是这么没的?”
  李承乾道:“这个还要以后再说了,且容孤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几位就知道了。”
  对于这个问题,三人都想要刨根问底,但是……
  过后知晓答案,似乎也不错的样子。
  从太子这里获取了一些信心,三人这才告辞离开。
  事实上,对于之后战争没有信心的,不是他们三个,而是朝中其余朝臣。他们作为三省的长官,其实就是出面询问一下而已。
  胆子小的人就是这样,明明一直持续着恐惧,但是总希望能通过不断的汲取信念,支撑着自己选择坚持下去。
  从太极殿出来,李承乾本想出宫溜溜腿再回东宫,但是方山来报,说是李恪李祐李愔李治四人过来求见,只好走通训门快速的回东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