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566

  阿史那贺鲁头也不回的说:“你是我见过的使节中,最狂妄的一个。能面对乙毗咄的弯刀而面不改色,我承认你是一个汉子,但是,你却是一个失败的使节。身在敌营而娇纵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也有例外,汉朝时的班超,就曾身在鄯善国而诛杀匈奴人。一个使节在外能做什么,怎么做,跟他个人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靠山,再坚强的使节,也会委曲求全。而若是有,再怯懦的使节,也能胆大如斗。可汗觉得,现在的大唐,够不够成为在下的靠山呢?”
  终于进入了营地,阿史那贺鲁走到一处营帐前,邀请王玄策入内。而使节团随行的人,则被要求去往另一处。
  王玄策只是留下了飞鹰,就让余下的人都跟着安排。
  见王玄策的所为,阿史那贺鲁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他的勇气。
  进入营帐,分主客落座,阿史那贺鲁这才回答王玄策的问题:“要我看,确实是足够的。且不说你们的皇帝英明神武,就是这次的战争,也能看出太子爷不好惹啊!昔年,我跟太子也曾接触过,很难想象那样一个温和有礼的人,在面对举世攻唐的时候,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王玄策笑道:“温和有礼和顾盼自雄,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呢?贺鲁可汗能见到太子温和有礼的一面,只是因为太子殿下没有那你当敌人看罢了。只是,贺鲁可汗,您为什么要帮助乙毗咄,一起来进攻大唐?”
  阿史那贺鲁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我姐姐,太子侧妃阿史那雪,她还好吗?”
  “太子侧妃很好,有太子殿下的宠爱和皇后娘娘的亲自加封,没人敢对她指指点点。对了,听闻可汗新添小可汗,太子殿下和太子侧妃,还委托在下带来了一样礼物。”
  说完,王玄策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
  阿史那贺鲁接过来打开,只见里面是一个金锁,看起来很精致。
  “这东西在我们中原叫长命锁,寓意吉祥,可汗不嫌弃的话,回去以后给孩子戴上。”
  拿着长命锁,阿史那贺鲁的眼睛顿时模糊起来。他也很想念姐姐,但是,如今身在草原,又爬上了小可汗的高位,想去中原,又谈何容易?
  小可汗看似风光,但是在突厥却又是最尴尬的存在。
  对下虽有威严,但是对上,威严就荡然无存。他没办法拒绝乙毗咄的命令,因为一旦拒绝,特别是在举世攻唐、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有灭顶之灾。
  身在高位又如何?他甚至没办法改变身边人的想法。
  或许,整个突厥里,只有他是一开始就觉得大唐是不可战胜的。
  回忆起小时候跟姐姐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阿史那贺鲁只觉得现在当小可汗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快乐。
  或许,当上可汗以后,就会不一样了?
  看着眼前的大唐使节,阿史那贺鲁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注意到阿史那贺鲁异样的情绪,王玄策笑道:“可汗有什么话,不妨说出来,如果能帮到你的,在下一定会帮。”
  阿史那贺鲁张了几次嘴,最终还是闭上了。
  闭眼深吸一口气,他摇了摇头说:“你不值得我信任,所以,你也不要继续察言观色了。我刚刚的想法,只要是个人,就会有,算不得什么。”
  站在王玄策背后的飞鹰,见王玄策伸出了手,就从怀里,将一个琥珀模样的东西取了出来,交给了他。
  拿起琥珀,稍微旋转一下,让气泡少的一面对准阿史那贺鲁,王玄策道:“不管您信不信人我,见到这个,可汗可曾想起了当初的约定?”
  天还没黑,借着营帐外透过来的亮光,阿史那贺鲁一眼就认出了琥珀里面的东西。尽管它还很小,甚至因为一段时间的优越生活,显得还有些稚嫩,但是无疑,它就是自己当年割下来的那一根手指。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手指依旧宛若原状,最令人惊讶的是,指甲里的泥垢,都和自己记忆深处的一模一样。
  伸手想要夺过来,却被王玄策避开了。
  看着王玄策,想起自己当初的承诺,阿史那贺鲁深吸一口气说:“太子想要我做什么?当初我虽然说过什么都可以为他做,但是必须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危害我的族群!”
  王玄策笑道:“可汗不要紧张嘛,不管怎么说,太子殿下也是您的姐夫不是?眼下,乙毗咄依旧执迷不悟的想要等到开春,再战一场。不知道您怎么看,反正我是觉得,如果这一战打起来,唐军如何不好说,突厥必定实力大损。
  没有了高昌的军队,大唐还有后备的兵力能够填补西北之地的防御空白。而伤筋动骨的突厥,想要对西域各国实现压制,甚至对极西之地的国家也起到压制,有点勉强吧。而一个原本持续侵略邻国的国家,落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不用我说了吧!”
  “你想要做什么!”
  捏着琥珀,王玄策一字一句道:“必要的时候,杀掉乙毗咄,撤军回突厥!太子殿下说过,只要你杀掉乙毗咄自立可汗,大唐可以对这一次的战争既往不咎,否则,就算你们跑到大食去,大唐也必定将突厥这个种族,彻底抹杀掉!”
  看着王玄策严厉的眼神,阿史那贺鲁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下了头。
第五百一十四章
魏征的提议
  王玄策微微一笑,就把手里的琥珀递了出去。
  亲自看到了联军的营地以后,他对劝说贺鲁,早就有了信心。
  突厥固然强大,但是,跟他相邻的焉耆、跋禄迦、乌古尔部落,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更别说西方各个小国,对突厥辽阔的国土,早就心生不满了。
  如今联军之中看似是突厥一家独大,但是,一样的,高昌城下战死的也以突厥人为众。乙毗咄,更像是一个组团旅游却包揽花销的暴发户,安心享受的人看似感激,实际上都在嘲笑。
  拿着属于自己的手指,贺鲁这才松了一口气。肢体缺少的突厥人,死后是没有办法获得天神的庇护的。
  看向王玄策,贺鲁问道:“我要怎么做?”
  “找机会干掉乙毗咄,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取而代之并不困难。终止战争吧,不管是对突厥还是对大唐而言,战争都是很没有必要的。”
  贺鲁站起身说:“我会找机会的,高昌城下损失巨大,好多部落对乙毗咄早就没了耐心。只是,马上吐蕃的军队就要来了,吐蕃军队的加入,势必还会导致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我没有能力阻止,如果可能,你把这个消息带给大唐,告诉太子吧。
  现在我们对大唐都投鼠忌器,就算你们逃跑送信失败,恐怕也不会被如何。”
  王玄策自长安来,还真没听说吐蕃也会加入到高昌的战场,闻言顿时大吃一惊,连忙看向飞鹰。
  飞鹰嘿嘿一笑,说:“放心好了,这些杂毛想要抓住我,再练个两百年还差不多。”
  说完,他就撩起自己的帽子,遮盖住头部,离开了营帐。
  以飞鹰的身手,离开敌营并不难,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就把消息送回了高昌,甚至又悄咪咪的摸了回去,根本没有暴露。
  吐蕃军队即将到来,对高昌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初,吐蕃、大唐、突厥是公认的三大强国。尽管如今大唐更上一层楼,但是,当原本的二强强强联手,对大唐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还有众多的小国参与其中,对于高昌而言,这一次尽管留守的兵力更胜往昔,但守城的艰难,却不比之前轻松多少。
  然而……
  于泰和郭孝恪紧锁的眉头,没过几天,就重新舒展开了。
  因为,不只是突厥联军迎来了援军,高昌也得到了援军!甚至于,大唐的援军还要比吐蕃人先一步抵达。
  原本空落落的高昌城,几乎是在三天以内,就变得人满为患,街道上兵来兵往,简直跟战前的高昌一般无二。
  松州派来了援军,廓州派来了援军,就是丰州,也派来了援军。
  不管是廓州的薛家兄弟,还是程咬金,都将赌注压到了高昌上。只要高昌打开局面,他们只需要固守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大笑着还击了!
  这种跨军区的兵员调动,自然是要上报朝廷的。毕竟不管怎么说,于泰的手下,都汇聚超过了二十万大军。而这二十万大军,还是他一人统领的。
  朝会上,李承乾当众宣读了高昌送回来的战报。
  兵部左侍郎赵子安,因为侯君集倒霉了,所以得以突破平民的极限,被李承乾提拔成了兵部尚书。虽然只是暂定,但是就算皇帝回来,估计也会承认。
  听完战报,赵子安出班启奏道:“殿下,高昌集兵二十万,是不是太孤注一掷了?一旦他们战败,那么陇右道将会被敌人长驱直入。微臣以为,是不是再增派一些兵力?”
  赵子安话音才落,独孤博就急不可耐的出班,连礼都没行,就叫嚷道:“你说的轻巧,高昌不比丰州,这么远的路,单单运送补给途中的消耗就是巨大的。况且,接连运送补给,只要是运输线上的百姓,基本都服过劳役了。再要运输,户部可是要自掏钱粮的。二十万大军,老夫尚且在哀愁下一次的补给怎么运输,你竟然还要增兵?”
  面对独孤博,赵子安也是据理力争:“就因为路途远、运输困难,就不补给了?咱们这是在打仗,平日里你户部抠门一点也就算了,怎么打仗的时候也抠门?高昌若是破了,陇右道大片土地丢失,谁来承担责任?你们户部吗?”
  独孤博怒道:“凭什么我们户部承担责任?你以为我们户部周转的这么艰难,处处抠门是为了什么?还不是给各路大军保证供给?你也不去看看,我们户部现在各式账簿堆的比山都高了!”
  ……
  政见不同的时候,朝堂之上吵架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动手的。眼见赵子安独孤博已经到了动手的程度了,魏征赶紧出班训斥道:“这里是朝堂,不是你们六部衙门,要吵回去吵,再敢放肆,老夫要治你们堂失仪的罪!”
  眼见魏征都出来了,独孤博和赵子安只能停下。毕竟,敢惹魏征的人,还真没几个。
  见魏征已经拉架了,一样出班的杜如晦又退了回去,而房玄龄却拱手道:“太子殿下,老臣觉得,赵子安之言有理,但户部的困难,咱们也不能忽视。国债已经发放过一次了,再发放一次,恐怕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啊。”
  李承乾也知道再一再二的道理,只能起身道:“高昌的兵力不能再增加了,并非单单因为补给的问题,还有兵力的问题。国虽大,好战必亡。先前守城,已经出现了两万的死伤,各处战场综合起来,阵亡的将士已经临近五万。
  武德以来,持续多年的休养生息,才能让咱们凑出这么多的兵力参战。若是继续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人数不够,装备来凑,孤认为,是时候给各地增派皇命雷了。”
  皇命雷?
  听到这三个字,所有人都一阵心惊胆战。皇帝亲征高丽,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凭借了皇命雷的威力。
  况且,当初皇帝亲口说过,皇命雷为大唐之神器,非皇帝亲口准许,不可动用。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一击破城之威,还是能想象到的。
  这般的神器,难道要大量的用于战场吗?
  杜如晦思虑再三,才出班启奏道:“殿下,您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如此武器,用于直接杀人,只怕有伤天和啊!”
  李承乾笑道:“有伤天和又如何?既然咱们大唐在外人眼中残暴的形象已经确定1了,甚至引起了举世攻唐,那咱们也用不着洗自己的形象了。
  诸位卿家信不信,当我们的敌人被咱们打残、打怕,他们会主动吹捧歌咏咱们的仁善,因为他们渴望咱们这样。
  孤心意已决,诏令火药司全力准备皇命雷,支援高昌。此战过后,孤就不信他们还能继续发动战争。说到底这一战是因为恐惧和嫉妒,牵扯不到生死相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