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66

  高士廉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下棋的时候却全神贯注,每下一子,必定要先仔细斟酌一番。
  遇到了老先生一样的对手,李承乾也不再嬉笑,而是纵观全局,默默的推演。
  半个时辰过去了,棋盘上却还有大片的空白。
  看着李承乾脑门冒汗的样子,长孙知道,昨晚那局棋局,这小子一定是放水了。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但是俩人落子的速度反而愈发的缓慢。
  李承乾还好些,高士廉已经满头大汗。
  看着舅舅的样子,长孙几次都想提示李承乾跟昨晚一样放水,可是话没等说出口,就迎上了高士廉凌厉的眼神。
  越是到这个时候,越是考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在所有人屏息之中,高士廉微微一笑,把手中的棋子都撒到了棋盘上,投子告负。
  终于赢了,李承乾也不由得剧烈的喘息起来。
  围棋这玩意儿,刚玩的时候每一子都是随意下的。但越是精通此道,就越难落子。
  能够险中求胜,他已经拼了全力。
  虽然输了,高士廉却丝毫不介意,接过长孙无忌递来的毛巾,边擦汗边大笑道:“那老贼没说错,太子虽然年幼,但是在围棋这一道上,确实没什么可教的了。老夫输了,但是不服,哈哈,无耻老贼居然派弟子过来扫面子,等哪日,老夫一定打上门去找回公道。”
  李承乾汗颜,舅公口中的“无耻老贼”,大概就是李师了。
第七十七章
孔乙己的境界
  这些老人家之间,整日都是彼此笑骂、互相挖坑。但是见鬼了,从没人因为这些玩笑急眼了的。越是年纪大,涵养就越是出众。
  长孙用力的点了点李承乾的脑门,却没有多说什么。她清楚,李承乾昨晚刻意留手,就是为了博她一笑,这是孝道。
  起身擦完汗后,李承乾躬身道:“舅公,舅舅,母后,孩儿已经跟李师有约,恕不能久坐,这就要赴约了。”
  高士廉挥了挥手:“去吧去吧,顺便把老夫准备好的那份礼物也带过去。这份年礼老夫可是费了很大的劲,以至于没能年前就送过去。”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即面带尴尬的走出了高府。
  从舅公的话里,他听出了一件事,原来年礼是要过年以前送的啊!这么一想,年后送礼,不就跟发红包一样,格外的不妥啊!
  见太子离开,守卫高府的禁军统领又分出了一大队人马,尾随着太子车驾。
  李纲住的就比较远了,因为他孙子没有官位的原因,一家人也只是住在远离皇城的安德坊,都到了长安城边了。
  见一众侍卫大有踹破府门先把里外仔细搜一遍的架势,李承乾赶紧掀开车帘,对车边的统领说:“不许全部进去,你们只要把外边围起来就是了,挑选几个人,随孤进去就是。”
  统领领命,上前轰退了那几个要闯进去的人。
  下了马车,就看到了李安仁。
  李安仁明显是一直等在门口,见李承乾出来,立刻上前道:“太子殿下新年安康,您能到寒舍,简直是让这里蓬荜生辉啊!”
  受不了这样肉麻的话,李承乾拱手,连腰都没弯:“安仁先生新年安康,马车里的包裹是许国公送给李师的年礼,还是快快取下吧。”
  李安仁点点头,带着家丁上车取那礼物。
  取完东西后,李安仁才带路,引领李承乾入府。
  老先生一辈子清廉,李安仁的活计又不怎么挣钱,所以李府的装饰跟普通的平民家并无差别。庭院里,甚至还有篱笆圈起了一群鸡鸭。
  走过廊道,进入中堂,冷嗖嗖的屋子里,李承乾见到了李纲。
  此时的李纲就坐在木椅子上,品着冒着热气的茶水,木椅旁边是一个黑漆漆的炭盆。
  这是唯一一个取暖的东西。
  看到李承乾,李纲大笑:“怎么,去过高老贼家里了?赢了没?”
  李承乾没有回答,而是先大礼参拜老先生。以老先生八十多岁的高寿,他无论如何也要行大礼的。
  拜了年,李承乾才回答道:“自然是赢了。”
  站起身,坐到老先生身边,在李承乾的示意下,进入府中的几个侍卫走了出去,还带上了门。
  接过老先生递来的茶水,李承乾苦笑道:“您家里怎么这么冷啊,您的年纪大了,就这炭盆,能有多暖和?”
  如今正是冬日,在东宫的时候,内府为了老先生,给东宫调了大量的煤炭柴火。只要升起火来,热气通过那几个大柱子,虽然比不上暖气,但是还是完虐炭盆煤炉子什么的。
  可是这里呢?就这一个炭盆,冻坏了怎么是好?
  李纲满不在乎道:“这点冷算什么,寻常百姓家里连这么个炭盆都没有呢!不也一样熬过冬天了?不说这个,快给老夫讲讲那高老贼是什么表情?有没有气急败坏?”
  想想舅公的反应,和老先生现在狡黠的样子,李承乾哭笑不得。
  这哪是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简直是两个孩子嘛。
  “舅公并没有生气,他说过些天一定找个机会打上门来,直接找您扳回面子。”
  李纲哈哈大笑,高士廉这样的反应,他也有所猜测。
  掀开包袱看了看,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
  所谓的年礼,实际上是几本古籍,是外面寻常难见的那一种。
  翻看了几下后,李纲就把包袱交给孙子,让他收起来。
  拿出李承乾的年礼,李纲笑道:“还以为你小子给老夫准备了什么样的年礼,原来是这个,好,好,这样的年礼,老夫多多益善啊!从这《大唐少年说》遣字排句来看,你在诗词这一道上,也有了很深厚的修为。若不是曾经见过你几番修改,老夫还真的怀疑这是不是你写出来的。”
  说完,李纲把纸张打开,递给李安仁道:“看看太子写的,安仁啊,你苦读半生,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李安仁接过纸张,念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唐,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唐少年,与国无疆!”
  念完后,李安仁丝毫没注意到李承乾羞愧的样子,震惊道:“这,这,这……”
  李纲接过纸,对李安仁震惊的样子丝毫不奇怪。
  就算是他,也写不出这样的词句。这跟学识无关,此时他已经是暮年,就算一时有感,也起不了这样雄浑的壮志。这少年说,也只有精气神都在顶峰的少年,才能写得出来吧!
  “这什么这,安仁啊,老夫不止一次的告诫你不要死读书,也不要读死书,你看看……”
  偏过头,不去看老先生教训孙子的样子,此时的李承乾羞愧无比。
  这就是剽窃还脸皮薄的结果了。
  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截取并更改成《大唐少年说》,是他唯一能想出送老先生的年礼。
  为此,他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假意的修改起来。
  到底是达不到孔乙己的境界啊,没法堂而皇之的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没法一本正经的说,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吗?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剽窃嘛?
  李纲看到了李承乾脸红的样子,并不以为他是在羞愧,而是以为他有点害羞。
  扯过他的手,老先生道:“害羞个什么,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老夫很是自豪。等新年过去,老夫就找人装裱起来,再叫人刊登到各处,这样的文章,不该束在东宫之内,怎么也该传遍四海才是!”
第七十八章
滚元宵
  眼见自己剽窃的文就要公之于众了,李承乾赶紧道:“李师,这样不妥吧,您是亲眼见过弟子修改这篇文章,才确信是弟子所写。但是别人不知道啊,一旦发出去,天下读书人都会以为这文本来是您写的,弟子这是窃名来着。”
  李纲皱了皱眉头,李承乾说的没错,如果真的现在发出去,很有可能会是这么个结果。
  不妥当啊!
  见李纲沉默了,李承乾又补上一句:“所以您还是先自己收着,等什么时候弟子更大一点,再传遍大唐不迟。”
  “也只能如此了。”
  叹了一口气,李纲也觉得这样最好。
  满意的拍了拍李承乾的头,李纲微笑道:“本来,老夫还以为这副残躯能尽可能的传授你更多的知识,就已经是上天垂怜了。现在看来,老天待老夫不薄,这才半年,你就学有所成了。”
  李承乾笑道:“李师谬赞了,弟子还差得远啊。”
  作为穿越者,李承乾深知自己有几斤几两。靠着剽窃,偶尔还能装一下逼,若是真的遇上传统的读书人,根本没猴耍。
  要知道,这群混蛋,可是张口就是某某书籍上记载了什么,不知道?没看过?得,那就别唠了,咱们不是一个层次的。
  距离午饭还有一段时间,李承乾就把自己跟李渊要宫女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完事情的始末,李纲赞同道:“你这么做很对,抓人把柄肆意要挟,可不是君子所为。更何况,你谨守了孝道,那就更让人没话说了。承乾啊,百善孝为先,不论你做了什么,只要是从孝道出发,那就一定是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