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66

  但人就是这样,一时想不起来的事情,越是钻牛角尖,就越是想不起来。
第八十三章
战损
  想不起来的事情就不想,看着自己有些改善了的字,李承乾全神贯注的练习起来。
  年纪小就这点好处,时间总是够用。以往,重回小时候,只有午夜梦回之际才敢想想。真的实现了,那种强烈的幸福感比幻想的时候还要强烈。
  老先生的书,只用了五天就全看完了。
  看完第一本后,老先生在拿起第二本之余,把第一本交给了李承乾,让他看。
  《石溪杂记》,并不是多有名的书。与其说是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日记,是一个名为“石溪先生”的文人,隐居时写的日记。
  可能这一位不怎么会挑选隐居的地方,三天两头就能看到大战,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被战火驱赶、流落无居的民众。
  看了开头几篇后,李承乾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不知道这位石溪先生是不是心理阴暗,明明是日记,他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血雨纷飞的战场、病重枯槁的流民。连“伤口生蛆”这样重口味的片段,他都记录了下来。
  见兄长脑门冒汗,几欲呕吐的样子,李泰李恪都好奇无比,但不敢靠近偷看。
  天知道这书里到底记载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终于捱到了中午,看完这本重口味书的李承乾,连食欲都没了。
  强顶着吃了几口饭,为了下午做打算,李承乾硬是没再多吃。
  午饭结束后,老先生把李承乾单独叫了出去散步。
  一步一步的走着,见李承乾还是那副难看的样子,李纲笑了:“怎么,老夫以为你会忍不了,不再看这本书呢。”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无奈道:“虽然这书看的弟子恶心,但是弟子知道,您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
  李纲点了点头,小声说:“老夫既然为太子太师,除了教导你识字写字外,还要教导你各种道理。各种先贤的典籍,你总能很快的接受。但是啊,做太子,跟做皇帝还是不同的。老夫让你看的这本杂记,其实是最真实记录了隋末乱世场景的书。你深居东宫,就算能在言语中体会到乱世的残酷,也是有好处的。
  盛世不兴兵,不论是政权的更替,还是某些人的叛乱,深受伤害的,终究是百姓啊。况且,只要出兵,就会有人死去。这个世界上哪来的无敌军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常态。老夫叫你看这个,就是让你心中警钟长鸣,不能什么时候都想着用出兵来解决事情。”
  听完老先生的教导,李承乾试探着问:“您也觉得父皇的举措,有问题?”
  很明显,老先生的教导,有几分影射罗艺事件的意思。
  李纲没想到李承乾这么聪明的发现了他的意图,只能苦笑道:“老夫不是皇帝,所以揣摩不了皇帝的心思,也教导不了你什么是帝王学。只是这次无端的出兵,连你都看出了皇帝的做法,老夫又如何看不出来?”
  看着老先生感慨的样子,李承乾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次的事情,说怪皇帝也对,说不怪皇帝吧,也对。
  罗艺这个外姓郡王的存在,的确是大唐的一个隐患。只是,这样明面上催长他的野心,诱导他反叛的所为,文人所不耻。但不声不响的用莫须有的罪名干掉他,也不妥。
  所以啊,当皇帝,还真不是一个轻快活儿,总是容易成为矛盾的中心。
  见李承乾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李纲叹了一口气:“好了,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只要记住,不要随随便便出兵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你就当老夫是在无病呻吟吧。”
  皇帝所为的对错,大概也只有私下里能自己评判一下了。史书上,只会记载着燕郡王谋反、皇帝李世民平叛的事实。
  至于罗艺奉的密诏,再蠢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李渊再不满皇帝的所为,也不会引导外人参与,一个弄不好,皇位就要改姓。
  顶着恶心,李承乾也用了十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影视剧里看到的战场,都是演出来的,只有石溪先生这种“战地记者”,记录的才是真实。
  冷兵器的战斗,反而比枪械战争残酷多了。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伤兵营跟死神营差不多。挨了一小刀还没什么,要是受了重伤,哪怕人活的好好的,也被钉上了一半的死亡标签。
  看完这本书,李承乾不由自主的担心起自己的亲率士兵来。
  有他的嘱咐在,尉迟恭既然答应了,断然不可能让太子亲率当后卫。只有先锋营一样的机构,才能真的获得历练。而先锋营,恰恰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
  在李承乾的担心下,两个月后,太子亲率终于返回了长安。
  此次平叛,自然是大获全胜。
  事实上,朝廷大军还没抵达,赵慈皓便与统军杨岌这两个家伙就谋议诛除罗艺。可还没动手呢,事情就泄露,赵慈皓被抓住,杨岌当时在城外发觉有变化,只能匆忙间发起战斗。
  等朝廷大军抵达的时候,溃败了的残兵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抵抗,就被彻底的碾压了。
  罗艺大败,抛弃妻子儿女,带领数百名骑兵逃奔突厥,想要投靠突厥,获得庇护。
  而奔逃到了宁州边界,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他的人有些不愿意投靠突厥,逐渐逃散。一直跟随他的左右副将干掉了他,并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在市集悬首示众。
  这是官方的说法,但是李承乾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对罗艺的两个副将好奇了起来。这两个副将既然能被提拔为心腹,怎么可能突然背叛?
  但凡参与谋反的,就算临时反悔,功过也不能相抵,像赵慈皓和杨岌,性命保住了,官职却也没了,全家还要发配岭南,跟死了其实差不了多少。
  但是这两个副将,除了罗艺死时出现过以外,就像蒸发了一般。这样的诡异,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百骑司这个秘密组织。
  看出来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但是大家都对那两个副将选择性的遗忘了。
  没时间想这些没用的,太子亲率返回渭水军营后,战损报告也由兵部发到了李承乾的案头。
  “一百二十三”这个战损数字,让李承乾心都在滴血。
  一百二十三人啊,太子亲率一共才多少人?四个月的训练过后,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死掉。
第八十四章
名单
  收到阵亡名单后,李承乾在名单上做了批复,并准备由东宫出一份抚恤金,分发给阵亡将士们的家人。虽然这份抚恤金让李承乾觉得格外的害臊,但是这已经是东宫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官面上给的抚恤金,简直少的可怜,算来算去也就是价值一头驴子的钱。
  因为太子亲率是李承乾亲兵的缘故,他虽然小,但是有资格在阵亡名单上进行批复。
  名单批复完成后,要先收回兵部,然后下发到户部,按照人名进行封赏。
  当今的兵部尚书不是哪个武将,而是莱国公杜如晦。
  豳州平叛的这场战斗,战死的士兵很多,名单也有好几份,别的名单都没出什么幺蛾子,唯独东宫的这一份,居然写上了东宫加抚恤金的批语。
  这怎么行?
  拿着笔,杜如晦苦笑出声:“太子啊太子,你到底还是年幼,这事儿怎么能这么干啊!来人,把东宫的折子送给赵国公过目。”
  随着杜如晦的喊声,立刻有小吏走来,接过名单,一路小跑的去了户部。
  跟忙碌的兵部一样,户部此刻也堪称脚不沾地。
  虽然长孙无忌不在的这段时间,户部有左侍郎坐镇,可是待他回来,所有的事情就都一下子井喷出来了。这也就是内部平叛,如果是灭国之战,户部还要更忙碌一些。
  官员之间私自传递公文,就是不想某些事闹大,这是一种官场上的潜规则。
  接到杜如晦打过来的名单后,只是看了一遍,长孙无忌就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收起名单后,长孙无忌对小吏说:“回去告诉你家大人,这份名单,最迟午时送回兵部,多谢了。”
  小吏都是人精,也不询问多余的事,抱了下拳就离开了。
  怀揣着名单,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抛下堆积如山的公文,直接去了东宫。
  李承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签署的名单,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又回到了东宫。
  进入书房,赶走李泰李恪后,长孙无忌掏出了名单,开门见山道:“承乾,这份名单确实是你签署的?”
  看了一遍名单上的批复,李承乾点了点头:“没错啊,舅舅,有什么不妥吗?”
  长孙无忌既然不称呼太子,就说明他是以“舅舅”这个身份登门的,李承乾自然不能称呼他“赵公”。
  把名单递给李纲看,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你还小,知不知道,你东宫单独抚恤阵亡将士的行为,大大的不妥啊!”
  李纲并没有干涉李承乾的政务,所以不知道他签署了这么个东西。看完后,老先生一言不发,把教育的机会让给了长孙无忌。
  “不妥?”
  拿过名单看了一遍,李承乾实在没找出什么不妥的地方。
  见李承乾迷惑的样子,长孙无忌直接说:“就是不妥。承乾啊,你要知道,朝廷的规章制度,都是死的,你太子亲率虽然不归兵部直接统辖,但是,战后抚恤之类的程序,还是不能游离规章制度之外。
  阵亡的将士,根据他生前所立战功,会有不同规模的抚恤。你太子亲率虽然是太子亲兵,但是也是将士的一员。东宫出钱单独抚恤,你让别的将士怎么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以你的聪明不会不明白吧。”
  李承乾无奈道:“可是,我看过了,朝廷给出的抚恤金,也就买个驴子。如果是几个孩子的家庭还好些,若是孩子少的,那还不得全家饿死啊。”
  长孙无忌忽然笑了:“谁跟你说,重要的是抚恤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