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566

  两个老家伙,一个步行一个推着轮椅,边笑骂着边在前面走。
  李承乾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舅甥俩只能老实跟在后面。
  这是独属于两个老人的时间,他们两个只能在后面看着,而不能掺和进去。
  中秋佳节,东宫自然也有活动。
  跟肃穆的后宫各处不同,东宫的宫女太监,包括侍卫在内,就有点不像话了。
  立政殿在举办宴会,东宫也有一场。
  虽然比不上立政殿国宴的山珍海味,但是他们也自得其乐。
  看到宦官们居然摆桌子吃饭,长孙无忌大怒,指着跪倒在地紧张不已的宦官宫女们说:“成何体统!成何体统!看来太子平日里对你们是缺乏管教了!居然设宴作乐,这是你们奴仆该有的态度?岂有此理!”
  见长孙无忌发飙,李承乾紧张的看向李纲。
  这个时候能镇场子的只有老先生了。
  李纲微微一笑,推着轮椅走到了长孙无忌面前。
  看到李纲,长孙无忌连忙放下手,指老先生是很失礼的。
  轻咳一声,李纲道:“辅机啊,你未免火气太大了。什么叫疏于管教?东宫不是后宫,有一墙之隔,那就是两个世界。在东宫,做主的是太子。太子定的什么规矩,那就是什么规矩。
  辅机你只看到了他们散漫的一幕,但你可知道,东宫现在各处,连一点灰尘都找不到。宦官宫女们定下的打扫规矩,是白抹布擦拭一遍室内,不得出现一点污痕。洁净到了这个程度,你敢说后宫能比得上?”
  “这……”
  长孙无忌没想到李纲会站出来帮这些宫女宦官说话,而且,白抹布擦拭一遍屋内,不得出现一点污痕?东宫能干净到这种程度?
  看出了长孙无忌的怀疑,李承乾从怀里拿出一块手帕递过去,说:“舅舅若是怀疑,可以试试看。东宫的宫女宦官,可没有您想的那么懒散哦!”
  看着手帕,长孙无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管接不接,他这都算是真正插手东宫事宜了。今日在立政殿喝了不少酒,所以看到东宫所属摆宴席,就生起了一股无名之火。发火归发火,可真的插手东宫事宜,对他这个外臣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搞不好,被言官弹劾都是轻的。
  一个巴掌,拍到了长孙无忌的头上。
  高士廉无奈道:“吃酒吃多了就老实点,跟东宫的宫女宦官生气干什么!罢了,你还是回去吧,老夫用不着你作陪。”
  有高士廉的救场,长孙无忌干脆顺坡下了。
  拱拱手,长孙无忌汗颜道:“李太师,辅机可能真的喝多了,这就离开。”
  说完,长孙无忌转身就走。
  刚刚拍在长孙无忌头上的大手,又拍到了李承乾的肩膀上。高士廉叮嘱道:“太子,东宫虽说是你的地方,但是你也不能太胡来。仆役之辈摆桌宴会,被外人得知了如何得了。切记,以后不许这样了。”
  李承乾连忙答应下来。
  挥挥手让跪倒在地的宫女宦官们起来,叫他们准备好酒席。今日中途离场,看样子两位老人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还想再喝一点。
  酒席摆上了,令李承乾担忧的是,摆上桌的居然是老先生自己“窝藏”起来的高度酒。
  虽说两位是用小盅喝,但是上了岁数的人这么喝酒,也实在不太妥当啊!
  胆战心惊的陪在一边,李承乾打定主意就算被骂,也要找准时机劝两位停杯。
  一人倒了一杯酒,李纲先举杯感慨道:“封德彜不过六十几,就离开了人世,遍观老臣里面,就老夫一人活的逍遥。年过半百的,也只有萧瑀,孔颖达你们几个了啊。”
  说完,老先生喝了一杯。
  高士廉也喝掉了盅中酒,感慨道:“封德彜这个家伙,不缺才能,就是为人处世有点讨人嫌。在朝堂上,但凡萧瑀有所表决,他一定反对,不论对错。其实,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可结果呢,这混蛋,争来争去,寿数上却争不过老萧。人啊,争一时之气有什么用!”
  说完,两位老人都朝着地面倒了一杯酒,算是缅怀故人。
  说完封德彜,又说李密,两位老先生把中秋节,过成了清明节。
  都是已经作古的人物,李承乾虽然坐在一边,倒也不那么无趣。
  对隋末的一些事情,他得知的方式只有《隋唐英雄传》之类的电视剧。可艺术终究是艺术,跟真正的历史是不同的。
  跟老先生谈论“忠臣”的时候,李承乾习惯性的搬出了“伍建章”这个人物。
  带着哭丧棒上殿骂君,这可是忠臣吧。
  可是当老先生一脸疑惑的问“这是谁”的时候,他就知道坏事了。
  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物,都是一些隋唐演义作者杜撰出来的。
  听两位老先生讲故事,才能贴近史实。
  比如,加入瓦岗军的李密,根本不如演义里讲的那样是个酒囊饭袋。隋末能雄据一方的,怎么可能那么窝囊。不管是领兵作战,还是制定谋略,李密都是一个人物。
  只是投降唐朝后不愿屈居人下,又生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对他的生涯摸黑了不少。
  酒一杯一杯的下肚,高士廉和李纲反而越说越来劲儿。从李密说到翟让,再从翟让说到宇文化及。不管他们说的什么,李承乾都好奇无比,以至于劝酒的事儿都忘了。
  月上中天,皇宫那边的灯火已经熄灭,但东宫的灯火却还持续着。秉烛夜谈,已经是两位上岁数人难得的消遣方式了。都是经历很多的人,彼此之间有太多想要交谈的话。有些话就算曾经说过,再扯出来,还是会令人怀念。
  李纲到底不胜酒力,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高士廉也没能坚持多久,一脑袋砸到了菜盘子里。
  直到两位都睡着了,李承乾才反应过来,吩咐宫女宦官们安顿好两位老先生。
  第二天一早,当李承乾锻炼完毕,回来的时候,高士廉正好捂着脑袋出门。
  蒸馏法蒸出来的高度酒就这一点不好,喝完后贼上头,第二天令人头痛欲裂。
  晃晃脑袋,高士廉对李承乾笑道:“没成想在东宫留宿了,实在是丢人。混小子,老夫见你坐在一边,本来以为你会劝我们停杯的。”
  李承乾不好意思道:“本来是有这么个打算,可是见您二位聊的起劲儿,实在不忍心打断。到了后边,连我都沉溺到往事里面了。对了,您二位昨晚说到宇文士及被窦建德砍了头,脑袋还送到了突厥,这是怎么回事儿?”
  老人家都有讲故事的欲望,见太子发问,高士廉也乐得解释:“自然是送到东突厥义成公主那里了,宇文士及叛国弑君,罪大恶极。义成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但也有正式公主的名号,自然怨恨宇文士及。如果不是把宇文士及的头颅送到突厥,暂熄了义成公主的怒火,突厥人可就要掺和到中原来了。嘿,内斗的时候外敌插入其中,到时候还不更乱?”
  “那义成公主这么厉害?甚至能让突厥出兵?”
  李承乾很是疑惑,说到底就是一个女的而已,嫁到突厥,还能收获突厥人之间的权力?
  高士廉无奈道:“当时的突厥可汗,始毕,其实早就有入主中原的念头,就算义成不建议,他也会忍不住出手的。只是,当时除了宇文士及的脑袋外,窦建德还将炀帝的萧皇后也送到了突厥。传闻萧皇后有艳绝天下的美貌,因为这个,突厥才没有出兵。”
  啧啧,嫂子小姑子共侍一夫啊!
  虽然对这段儿还有八卦的心思,但继续缠着舅公,就不太合适了,反正找李师问也是一样。
  派遣护卫护送高士廉回府后,李承乾推开了老先生的卧房门。
  高士廉已经醒了,老先生却还在熟睡中,看了看老先生苍白的脸色,李承乾懊悔不已。
  哪有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喝酒喝个没完的?早知道昨晚就算被骂,也得阻止他喝下去了。现在可好,喝酒喝坏了。
  呼唤老先生好久得不到回应后,李承乾勉强镇定下来,对身后的方胜说:“传御医,切记,不要声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深山流民
  方胜也知道李纲病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连忙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太医署寻找御医。
  摸着老先生苍白的脸色,李承乾叹了一口气。
  可能,就算昨晚他上前阻拦,老先生也不会听他劝说。活到了八十多岁,在这个普遍短寿的时候,说起来是荣耀。可是,对老先生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看着同代的人一个个死去,甚至妻、子都在自己之前离开,对活下来的人而言,有多么酸楚,大概只有老先生自己一个人知道了。
  御医没多久就赶到了东宫,望问切后,御医放下了李纲的手,一脸凝重。
  最怕的就是大夫凝重的表情了,古今都是一样。
  紧张的拉住御医的袖子,李承乾问道:“怎么样?不会有事吧!”
  御医点头,却又借着摇头。
  一边正常来上课,却撞到事件的李泰不耐烦道:“混蛋,到底是好是坏,你倒是说话呀!再吊人胃口,本王弄死你!”
  没人能无视一个王爷的威胁,御医想了想才说:“恕微臣直言,短时间来看,李太师不会有什么问题,宿醉对青壮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李太师这样的老人家而言,实在是伤身体。可就算是这样,最迟明日,他也能醒过来。
  只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次的醉酒,让李太师元气大伤,眼下已经入秋,隆冬季节,就是正常人都容易发病,更不要说李太师这样的老人了。更何况,这次元气大伤,很难调理,就算是太医署的老人出手,恐怕一时也难以成功啊。”
  李泰鄙夷道:“还御医呢,结果连给人补那什么气都办不到,本王要你们这些御医有什么用?”
  伸手按住要发飙的李泰,李承乾连忙问道:“御医,既然太医署的老人出手都不能成功,民间的人怎么样呢?孤相信,民间一定会有高手的。”
  御医笑道:“太子殿下果然聪敏,没错,太医署没人有这个能力,民间却有。据微臣所知,就有两位。一个是佛门的苦竹大师,另一个则是道门的孙思邈道长。这两位,在医术的造诣上无人能比,佛门道门也经常拿这二位作比较,只是孰强孰弱,就没法比出来了。要想调理好老先生的身体,大概只有这二位出手,才行。”
  又是孙思邈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