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75

  “两万英法美三国联军,已然冲到了东京城西城墙两里路处,武帝却大开城门,一人独立于城墙之上,手持白马神枪,砰的一声,就打中了两里路之外的联军炮兵。”
  “能够打到两里路之外的神枪,要说不是天上的神器,还能是什么?”
  “武帝一人一枪,弹无虚发,何止是百步穿杨?竟然打的那两万联军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能。”
  “武帝的天子守国门,竟是以攻为守。”
  “而后,五百白马义从,手持白马神枪于东京城内鱼贯而出。”
  “诸位可知,那五百白马义从,都是武帝的师门传人,被武帝授予绝世神功《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个个都是力大无穷、刀枪不入,两条腿跑起来,比之汗血宝马还要快……”
  多数听众听的目眩神迷,恨不能身在当场。
  也有些人对于说书先生的夸张,一笑而过。
  “王兄。”
  一个桌子旁边,有人突然说道:“我要去东京城,可愿同去?”
  王兄皱眉说道:“李兄,你我二人都是落第的秀才,那大明国如今势大,又如何会有你我二人的位置?要是早些时候知道大明国有那什么白马神枪,雪中送炭之时,说不得能够谋一个好出身。”
  李兄摇头说道:“我不求什么位置,哪怕只是参军也要去,当年我家也算是豪富,可因为那英国人,家道中落,也只剩下我一人独活。大明国能打英国人,那就是在给我家报仇,我自然要献出一份力的。”
  王兄叹了一口气说道:“但你不会武功啊?”
  李兄说道:“我听闻那大明国成立了大明科学院,四处寻访精通工学之人,小弟不才,也算是鲁班门人,还学了英国人的鸟语,应当能够加入那科学院。”
  王兄震惊的说道:“你是说那传闻之中,研制出了白马神枪的大明科学院?我怎么没听说那大明科学院要招人的消息,那大明国,那武帝赵无极,难道就不怕有细作进去,把白马神枪的造法给偷走了吗?”
  什么太上老君梦中传技的说法,当然不可能骗的过所有人。
  不过封建时代,这种事情也不会有人拆穿,要不然的话,所谓天子从来都是无稽之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真理。
  李兄略微犹豫,然后说道:“实不相瞒,小弟我因为英国人家道中落之后,曾入了天地会,这个消息,就是天地会传过来的。如今我们天地会的广东总舵主刘丽川,已经是大明国的兵部尚书了,暗中传书,让所有天地会的有识之士都去东京城。”
  天地会?
  王兄突然间看向了台上的说书先生,恍惚间明白了很多,然后兴奋的说道:“李兄,你有天地会这层关系,那肯定能够前途无量,哥哥我虽然不才,但也有一些本事在身,李兄,苟富贵勿相忘啊。”
  李兄笑了起来,说道:“那……同去?”
  王兄直接起身,说道:“同去,同去。”
  说话间,突然有人大喊道:“清廷走狗来了。”
  一声呼喊,酒楼却没怎么混乱,只有台上的说书先生告了个罪之后,踏着小碎步就奔向了酒楼的后门。
  没故事可听的客人们,有的散去,有的却毫不避讳的讨论了起来,哪怕清兵和衙门的人进了酒楼,也只是稍微降低了一些音量。
  要知道,太平天国就是在两广地区起势的,虽然清廷夺回了两广地区,但算上之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后遗症,此地的清廷威信早就没了。
  被称之为走狗的清兵和衙门之人,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朝廷势微,又如何堵住天下人的嘴?
  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他们都是大明国武帝赵无极口中所说,那四万万华夏人之一。
  李兄和王兄两人略作准备,就奔赴东京城,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他们都被大明国武帝赵无极那一句话给打动了。
  他们是赵无极的希望,赵无极是大明国的希望,大明国是华夏的希望,那他们就是华夏的希望。
  一时之间,东京城,以及临近的杭州城,颇有些人满为患的意思。
  加上湘军裁掉的三万人,也需要大量的耕地,以及建造工厂所需要的土地。
  大明国在得知了江南大营的向荣和惠亲王,被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打败,带着残兵剩勇逃向扬州城的时候,终于开始出动了,而且是兵分几路。
  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平南师就打下了常州。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湘军就打下了杭州,并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分别占据了绍兴、宁波。
  之所以用这么多时间,主要还是行军距离太远的原因,真正打仗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拿杭州来说,湘军到了的时候,杭州城直接就大开城门了,不止是因为他们怕湘军带来的火炮,还怕湘军可能有传说中能够打到八百里开外的白马神枪。
  事实上,别说湘军没能被配备新式火枪了,就算是配备了,也不可能打到八百里开外。
  但天地会的动员工作做的是真不错,已经变成青云门的天地会,不仅神话了大明国的军队,更是神话了大明国的武帝赵无极。
  战无不胜本就是事实,不是清廷主力,谁敢打?
  算上被囊括其中的太湖,大明国的面积,也暴增到了3万多平方公里。
第142章
世界之门碎片到手
  咸丰帝看着各方邸报,脸上的表情颇有一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感觉。
  但事实上,此刻他的内心之中只有怒,没有丝毫喜意。之所以不表现出来,也是因为就算他对着朝臣狂喷口水,也无济于事。
  甚至有可能让这些朝臣们,转投大明国。
  相比于信奉上帝教,把宗教神权和政权合一,几个主要领导人没一个有正经出身的太平天国,此时掌控的地域面积,要远远小于清廷,也比太平天国小了很多的大明国,要更让咸丰帝忌惮。
  甚至已经不止是忌惮了,而是恐惧。
  不止是因为大明国太能打了,还因为大明国的武帝赵无极,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只知道打仗的武将皇帝。
  “华夏之希望在于大明,大明之希望在于他赵无极,赵无极之希望在于四万万华夏人民。”
  咸丰帝面无表情的说出了这句已经通传天下的话,然后对着朝臣们问道:“我们大清人口最强盛的时候,有过四万万人吗?”
  朝臣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在咸丰帝的眼神压迫下,户部尚书还是不得不站出来回答道:“回禀陛下,应当是有的,虽然核算的记录是三万万三千万,但考虑到有不少流民,以及无法进行核算的佃户、避世野居的村落人口,四万万也在情理之中。”
  古代的人口普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真正的人口总量,官方也不可能一清二楚,误差几千万也是极有可能的。
  比如顺治初年,全国人口说是七千万,可到了康熙年间,就已经突破了一亿人。
  几十年的时间,以古代的生产力和生育条件而言,哪有可能突然多出来几千万的人口?还不是顺治年间清廷并非真正的完全掌控华夏大地,难以统计相应疆域内的人口。
  “四万万啊。”咸丰帝突然笑了起来,笑的让朝臣们都有些慌的时候,说道:“也就是说那赵无极,把我们满人,把蒙人,把苗人等等,都算成了华夏人。这样看的话,赵无极这个大明武帝,也确实心怀天下啊。”
  多数朝臣们还以为咸丰帝迫于压力疯了,但没等他们有所想法,龙椅之上的咸丰帝就收起了笑容,继续面无表情用冷漠的语气说道:“当初我让赵无极组建状元营,你们却说那赵无极是汉人不能信任,之后赵无极带着状元营打了胜仗,你们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想要分一杯羹,甚至是想要从赵无极手中拿走状元营。”
  连朕都不自称的咸丰帝,回想当初之时也有不少悔意,此时看着朝堂之上,满人汉人混杂在一起的朝臣们,继续说道:“后来,赵无极战无不胜,万军之中斩将夺旗,我封其为奉命大将军,总领平叛事宜,可你们还是不同意。在我强行封他为奉命大将军时,尔等为了各自的利益,竟然阻挠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松江府、户部、兵部、工部,给状元营运送粮草、发放饷银。”
  “别说赵无极武功天下第一,威望一时无两,就算是换个人做奉命大将军,也不可能就此作罢,所以,他杀了琦善,为了粮草饷银。其实在我看来,赵无极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初我让他组建状元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打西方蛮夷。”
  “可我终究是错付了尔等啊,竟然被尔等延报了军情,以至于让僧格林沁去解除赵无极的兵权。哪怕我之后得知战果,命人追赶僧格林沁,想要收回我自己的圣旨,却还是被你们阻拦了,被僧格林沁给无视了。”
  “我就奇了怪了,那僧格林沁带兵前往松江府方向,路程半个多月,我的八百里加急,为何就是追不上他呢?”
  咸丰帝看向了满人朝臣的代表,问道:“你说说?”
  “臣有罪,臣知罪。”
  咸丰帝又看向了汉人朝臣的代表,问道:“你说说?”
  “臣有罪,臣知罪。”
  咸丰帝看向了全场朝臣,然后说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尔等让我逼赵无极反,赵无极反出来了一个大明国,真的只是因为满汉之争?”
  “臣等知罪。”
  哗啦啦拜倒一大片。
  咸丰帝其实没有怪罪任何人的意思,真要怪罪的话,还是得怪罪他自己和赵无极。
  “说到底,终究还是朕错付了那赵无极啊。”咸丰帝说道:“若是他自身没有反意,以他天下无双的武功,又怎么可能会被僧格林沁逼迫?当场拿下僧格林沁之后,只需要禀报于朕,朕又如何能再夺他兵权?”
  这话说的半真半假。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吴彦就算是真的没有反意,也不得不反,擅拿钦差大臣还是一个实权郡王,朝廷怎么可能算了呢?
  “陛下说的是,那赵无极脑后有反骨,微臣一早就看出来他不配陛下托付。”
  “是啊是啊,赵无极自视甚高,说什么他于世间无敌手,岂不是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陛下,应当立即整备大军,讨伐赵无极等逆贼。”
  咸丰帝给了旁边的太监一个眼神,太监出声高呼让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