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875

  废话,我是皇帝,他们能不拜吗?
  吴彦听了好一会的马屁声之后,才伸手虚按,说道:“既有秦皇号,那自然也当有汉武号、唐宗号、宋祖号、成吉思汗号。李鸿章,你任重而道远啊。”
  如果说刚才李鸿章拍马屁的时候,表情语气还有些夸张的话,那此刻更甚的激动表情和语气,却没有半点虚假。
  “陛下请放心,臣……万死不辞。”
  “不用陪朕,去准备演练吧。”
  吴彦摆了摆手,继续在甲板上吹风。
  李鸿章等人当即告退,甲板船头位置除了吴彦的侍卫之外,就只有安妮和卷福了。
  “陛下……”
  卷福已经从第一眼看到航空母舰的震撼之中回过神来,感受着此刻的船速,以及视线所及根本看不到多少的火炮,犹豫着问道:“您准备再造四艘这样的……航空母舰?”
  吴彦微微点头,说道:“不错,怎么,你觉得朕的航空母舰是花架子?”
  卷福略微沉吟,然后说道:“回陛下的话,草民不敢。只是我对于大英帝国的海军也很了解,所以知道海军军舰最重要的并不是体积,而是船速以及火力,还有装甲的防御。陛下的……秦皇号,固然威武霸气,但真的面对小型舰艇的突袭时,很容易会变成靶子。”
  说的很有道理。
  军舰并不是越大越好,不然的话,只看长宽吨位这些方面,这个时代的大型货轮、客轮,甚至是专用的运煤轮,都不比吴彦的航空母舰小。
  但在战斗机出现时候,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这也是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直至一战期间,很多海上军事力量强盛的国家,都会选择用大型货轮、运煤轮改造成航空母舰的原因。
  安妮之前说的很对,这个时代的航空母舰真的不难造。
  简单理解就是在一艘大船上,增加了给飞机起飞、降落的跑道而已。
  “靶子?”
  吴彦笑了起来,说道:“你说的对,说的也不对,因为你看待事物的眼光被整个时代局限了。卷福,你的汉语说的不错,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卷福愣了一下,回道:“陛下,草民阅览群书,却未曾听闻这句话。”
  他说的是实话,学会汉语之后看过的书用学富五车都不足以形容,但他真的没听说过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在这个世界,是吴彦第一个说出来。
  原句的出处是《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作者陈澹然过几年才会出生。
  吴彦皱眉回忆,他在上个世界的时候,也利用闲暇时间重看了一遍近代史,但并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所以使用一些知识的时候还需要用心。
  “没听过就对了,因为这句话是朕说的。”
  吴彦今天化身为文抄公,不断的给自己脸上贴金,然后说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过于着眼这个时代现有的一切,就会被遮盖住你看向未来的目光。朕问你,你们的大英帝国,可曾想过美国会独立?”
  这算是英国永远的痛了,而且会随着美国越来越强盛,英国越来越衰弱,而越来越痛,最后痛到了极致,就开始捧美国的臭脚。
  卷福摇了摇头,他还在思考吴彦说的那句话,拽文的时候,卷福这个中级汉语精通技能的掌控者,还需要开动脑筋才能够听明白。
  “回陛下的话,草民也不清楚。”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1783年,距离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的时间了,卷福这个年纪,又热衷于魔法,对于历史常识没有深入了解也很正常。
  “他们想过,但却从未担心过。”吴彦说道:“因为军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以前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从英国到达美洲大陆,现在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能够往返一趟,未来还会更快。”
  卷福不懂吴彦说的话,和刚才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科技发展速度,并没有达到碾压美国的程度,而且美国发起独立战争的时候,也不会和他们的海军对战。而当他们的皇家海军舰队,只能当成是运兵船的时候,就出现了他们伤亡超过五万人,而美军伤亡只有两万多人的战果。”
  吴彦看向了卷福,表情平静的问道:“你觉得,以朕的陆军之战力,你们英国,还有欧洲诸国,在吃过这样的大亏之后,会愿意和朕进行陆战吗?”
  卷福沉默不语,没有辩解,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场战争一定会发生。
  “诸国联手,只用军舰炮轰,或者是绕开朕的大明军袭扰劫掠之时,朕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闭关锁国,让沿海城镇向内陆迁徙二十公里以上。”
  “第二,组建海军,御敌于国门之外。”
  “你觉得,朕会选择哪一个?”
  卷福依旧沉默不语,这个答案很明显。
  吴彦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确实,朕命人建造的这艘秦皇号,真的到了海战之时,只能是一个靶子,哪怕配备全世界最凶猛的火力,也不可能以一敌多,火炮弹无虚发。但你仔细想一想,朕能造一艘这样的航空母舰,是不是就能造五艘这样的航空母舰?而如果朕能够造五艘这样的航空母舰,那朕又能够造多少艘你们眼中合格善战的军舰呢?”
  飞机的构想当然不可能说出来,这个时代的天才有很多,万一听个想法就付诸于行动,最后还研究出来了呢?
  虽然肯定是不如吴彦的科技发展速度,但终究是会有些麻烦的,吴彦要的是绝对的科技碾压。
  卷福终于恍然大悟,说道:“陛下您的谋万世,就是要用这艘秦皇号航空母舰,让全世界都知道,您的大明帝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不,是军舰制造技术,然后不敢轻易和您开战?”
  “孺子可教。”吴彦表情恢复平静,看向了仿佛没有尽头的大海,说道:“是的,朕不想他们对朕的大明帝国开战,因为战争之中总是会有人死的。”
  朕想要对他们开战,让他们的人死。
  卷福突然间感动了起来。
  换成是大半年之前的吴彦说出这句话,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相信,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吴彦很能打,也很喜欢打仗,动辄就是御驾亲征。
  可这大半年的时间以来,越发强盛的大明帝国,却从未有过要挥师北上的迹象,面对清廷不断发动的小规模战争,也都是以防御为主。
  没人怀疑大明帝国不敢打,也没人怀疑大明帝国会输,更没人怀疑大明帝国会和清廷隔着长江分治。
  很多人的疑惑和不解,被一道圣谕给解决了:朕要让四万万华夏人,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卷福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是不相信这句圣谕的,但现在他却彻底的相信了。
  “陛下……”
  “卷福。”吴彦视线向前,压根就没看向卷福,语气平静的说道:“你可愿意成为朕之大明的首席魔法师顾问,助朕还世间十二万万人真正的和平呢?”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卷福脑海中回想着吴彦刚刚说的这句话,终于明白了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视线中这个男人的背影,看起来并不算高大,可对比充当为背景的无尽汪洋,卷福只感觉本应该看起来很渺小的这个男人,却像是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这个男人不是站在船头,而是站在了整个大海之上,无风都有三尺浪的海面,看起来就像是臣服在了这个男人的脚下一样,没有丝毫的波澜。
  “陛下,草民……不,微臣愿意。”
第267章
五个航母编队
  东京城的人,最近一年时间以来,养成了看报、听报的习惯。
  这个习惯其实是从南京城那边传过来的,但东京城是绝对不愿意承认的。
  因为在东京人看来,东京城才是真正意义上大明帝国的首都,只是因为爱民如子的武帝陛下不愿意劳民伤财,但又不能没有皇宫和六部的办公地点,所以才临时迁都到了南京城。
  不然的话,为什么1号国道是从南京城通往东京城,而不是其它城市呢?
  因为长江水路和1号国道的原因,南京城和东京城的交流也非常频繁,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半天时间就能够轻易跨越,一天时间甚至能有个往返来回。
  “读报了读报了,菜市口读报了。”
  东京城的街上,有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跑一边喊着,时不时碰到有钱又识字的,就卖出去一两份报纸,看起来和几十年之后的上海滩很像。
  更多买不起报纸,或者不识字的人,在听到了报童的喊声之后就去了菜市口。
  读报这种事情,虽然是在每天的报纸印刷发行之后,持续一整天的时间,可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尽早能够听到。
  于是,菜市口很快就聚集了很多人。
  这种情况在东京城每天都在上演。
  时间是早上八点整,虽然关于时间的改制,因为交通和信息交流方面的不便利,以及认知水平还没有完全提上来,并没有真正的通行整个大明帝国的疆域,可在东京城这样的地方,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用新式的时间。
  菜市口在半年前建成的钟楼,及时的响起了钟声,这让有些才来东京城的人,视线转移到了钟楼顶端那个巨大的钟表之上。
  “你说,要是钟楼里的人忘了时间,他胡乱推动那三根铁棒棒怎么办?”
  “说的是什么屁话,那钟表是自己走的。”
  “铁棒棒为什么会自己走?”
  “你问我我问谁去啊,我要是知道,早就去皇家科学院了。”
  各种小声讨论,在读报人上台之后就消停了下来,上千人的菜市口不可能真正的安静,但已经把噪音减小到了最低程度,因为所有人都想听读报。
  报纸在华夏大地上并不算什么新鲜玩意,类似的官方读报行为,也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唐朝时期就有面对首都官吏的官报,1822年就有外国人在华夏办报纸,澳门、广州都有发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