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875

  可之前从未有过每天都发行更新的报纸,也没有哪个朝代的民众,会因为一天没有读报、听报就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了。
  跟不上时代这句话,也是从读报、听报的过程中学到的。
  “大明日报,武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读报人的声音响起时,菜市口更加安静了。
  “今日要闻有:1、武帝陛下于昨日到达位于东京城的皇家造船厂,慰问了皇家造船厂五万三千余工人,参观和指导了皇家造船厂的工作。2、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张院士,率队研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款手电筒。3、由武帝陛下指导,皇家科学院参与研究设计,全世界第一款手表,大明国表武帝三年纪念款在今日正式开始发售,地点分别位于南京城的新区商场的大明国表专卖店、东京城新区贸易街的大明国表专卖店。4、清廷出兵十万,攻打我大明武昌地区,被我大明陆军中将石达开率部再次痛击。5……”
  听着这些新闻概要,所有人的好奇心都提了起来,虽然有很多人已经想要
  读报人也喝了几口水,然后连续深呼吸,轻声咳了几下空了空嗓子,然后才继续读报:“武帝陛下慰问皇家造船厂的时候,对正在建造的世界第一军舰有感而发,作词一首: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秦皇号虽然已经成功下海航行,但对外宣称的时候,却依然处于正在建设之中。
  这也很正常,别说是航空母舰了,就算是普通的货船,也不可能在下水的当天就直接交付使用。
  毕竟是动辄要在大海上航行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时间的东西,不现在海里面试航几个月的时间,还真的没法拉出去使用。
  不止是秦皇号本身要试航,船上的船员也需要熟悉这么庞大的战舰,更要熟悉船上的所有火炮武器。
  在还没有飞机的时候,航空母舰在海上也只能当做是巨型炮台,而在海上开炮和在陆地上开炮,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迫击炮这玩意,就基本上不可能在船上使用,射击弧度太高的情况下,船体稍微有一点动荡,就有可能影响射击轨道,进而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下出现。
  航空母舰再大,晃动与否也要看浪花有多大。
  不过,就算是在报纸上,依然宣称秦皇号在建,可一直待在东京城的各国探子们,却不会只相信报纸上的话。
  东京城的皇家造船厂,一直都是各国重点关心的目标,其重要程度甚至不弱于大明皇家科学院那边。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造船厂有五万多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他们拥有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拥有全世界工人数量最多的一个造船厂,可为什么两年时间了,他们却只造出来了这样一艘……战舰呢?”
  问出这句话的人,双眼之中满是惊叹和不解的情绪。
  给他带来这样复杂感受的,自然是全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大明帝国的秦皇号了。
  体型如此庞大的船出海了,而且还是在东京城的海边,怎么可能不被人看见呢?
  现在不是后世,设置个军事禁区就真的能把所有人禁绝,特别是海上。
  海军力量非常薄弱的大明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太平洋舰队,所有的战舰都拉出来,也不够英国人打的。即便是后来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的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能排在第九。
  更何况是现在呢?
  英国人就肆无忌惮的用快船靠近了一定的距离,然后用望远镜打量观察。
  “先走吧,他们的船过来了。”
  注意到护卫在秦皇号周围的木制战船,已经冲向了自己所在的快船,船长立即建议撤退。
  他们不怕大明海军,可他们也不敢在海上和大明海军开战,因为大明帝国不是清廷,轻易开启战端的后果他们早已承受过了。
  英国的情报人员不舍的答应撤退,然后看着望远镜里越来越远的那艘巨大铁甲战船,百思不得其解。
  “大明武帝赵无极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的白马神枪还有战绩,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工业能力,都说明了这一点。可是,他为什么要造这样一艘在海战之中,只能被当成是靶子的战舰呢?”
  情报人员自己不可能分析出来真相,全世界也没人能够分析出来真相,因为这个世界还没有飞机的概念。
  全世界第一架飞机,按照原本的历史,要到下一个世纪才会被造出来。
  即便是有一些天才想到了‘飞机’的概念,可也不可能想到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和航空母舰的配合。
  但情报却还是传了出去。
  不止是英国在东京城有情报人员,美国、沙俄等等国家,都在东京城有探子。
  五万多个工人的造船厂,对于全世界而言都不可能忽视。
  虽然他们也知道东京城的皇家造船厂,还有一个配套的炼钢厂,分流走了大量的造船工人,可问题在于华夏人没有工作时间的概念。
  无论是英国这种工业强国,还是美国这种新兴的工业国家,还都保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工作时间。不是因为他们人道,事实上,美国现在还有大量的奴隶,根本就不被当成人看待。
  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电和电灯,而这个时代的人又普遍都有夜盲症,晚上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而大明帝国在一年之前就已经有电和电灯了,一开始都是只对军工系的工厂供应,现在才开始转向民用,可见大明帝国在这两个方面的科技、工业进步,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五万多人,两年,就造了这样一艘战舰?我还以为华夏人因为大明帝国不再愚昧了,没想到,赵无极这个让我们都害怕的人,竟然也有不懂的事情。哈哈哈……有机会和他们海战的时候,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靶子。”
  “我在想,如果他们能造出这么大的船,那么,是不是也能够造出小一些的,更适合海战的战舰呢?”
  “不会的,我收到消息说,他们还要造四艘这样的靶子战舰,名字都被取好了,除了秦皇号之外,还有汉武号、唐宗号、宋祖号、成吉思汗号。”
  “这不是华夏历史上的皇帝名字吗?华夏的学者会同意赵无极用这些名字?”
  “谁敢不同意啊,哈哈哈,不过,等到这些皇帝号被我们击沉了之后,那些学者肯定会爆发的。赵无极无敌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但他一旦吃了败仗,呵呵呵……”
  关于秦皇号的讨论持续不断,但并没有从外国人的圈子里,流传到大明帝国百姓的圈子里,因为大明帝国官方并没有宣称秦皇号造好了,也没有举行盛大的交接仪式。
  而等到消息传到各国本土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也就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大明皇家造船厂,就同时开始了四艘战舰的建造工作。
  吴彦当然不可能连续造五艘航母出来,那对大明帝国的国力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不是因为没钱,吴彦在观念被安妮改变之后,突然发现赚钱可太容易了,除了提升总体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然后利用皇帝的身份来挣钱之外,他还有很多‘与民争利’的行为。
  比如卖手表。
  但这也不算是真的‘与民争利’,因为除了他的人,也没人会造手表,怀表都不会造。
  真正浪费的国力是‘时间’。
  此时已经是1856年,虽然克罗米亚战争因为吴彦提供了白马神枪的原因,导致英法、沙俄这些国家,在开始战争的时候要比正常历史慢了一些,都在全力造枪,可终究是要结束的。
  而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全世界的目光都会投向华夏,或者说是大明帝国。
  到了那个时候,吴彦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海军力量。
  所以他准备先把太平洋舰队的航母编队之中,属于编队的那些战舰给造出来。
  而且是直接造出五个航母编队的编队舰艇。
  最先制造的就是四艘战列舰。
  在导弹和轰炸机出现之前,战列舰就是海上火力最凶猛的战舰,虽然以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发展速度而言,战列舰用不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会被淘汰。
  可也不能只看自身,还要看敌人的发展速度。
  五十年之内,战列舰都会是全世界除了华夏之外,火力最凶猛的战舰,所以吴彦准备先造15艘战列舰。
  每个航母编队配备三艘。
  “15战列舰造好了之后,再造10艘补给舰、10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最后再造那四艘航空母舰……”
  吴彦在离开造船厂之前,基于安妮计算分析之后得到的计划书,给李鸿章下达了详细的指令。
  刚刚被提升为大明帝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李鸿章,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态。
  “请陛下放心,有了造秦皇号的经验,臣可以同时开始四条造船线,最多五个月的时间,臣能够再开辟四条造船线……”
  吴彦点了点头,说道:“五个月之内新开辟的造船线,留出两条造货船。”
  “货船?”李鸿章愣了一下,然后担心的说道:“陛下,可西方蛮夷诸国窥伺不断,这个时候造货船的话……”
  吴彦呵呵笑道:“不造货船,你能搞来钱造军舰?”
  李鸿章瞬间就懂了,告罪道:“是臣无知了,请陛下责罚。”
  “行了,就这样吧。”
  吴彦摆了摆手,启程回南京城了。
第268章
花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花同,给我找两个人,陪着卷福去一趟英国。”
  南京城的皇宫御书房之中,吴彦撇开了卷福之后,对花同说道:“我要搞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魔法师,最厉害的又是什么水平。”
  对于这个任务,花同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他看到卷福展示魔法的时候,也为之惊叹了片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