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1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3/3565

  但杨德利不同!
  他来自于底层,亲手种地,和表弟饿的七荤八素的,深知水利工程对于农户和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他的话就像是一击炸雷,炸的朝堂上的君臣有些愣住了。
  “你这话……”
  李治登基后的关注点很多,但水利却不在其中。
  从大唐立国开始,整个中原就在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这也是大唐能四面出击的底气。
  而更关键的是人口。
  “陛下,大唐开国时人口凋零,田地太多,田地多产出就多,人口少吃的就少。”
  杨德利记的表弟那番话:你莫要把那些庙堂里的重臣们想成是什么无所不能的高人,他们是厉害,但那只是其中的某一面。在许多方面,他们还比不过乡下的老农。
  “那时候粮食够吃,官员的考课是开垦土地的数目,户数的增减,丰收歉收,赋税的增减。”杨德利侃侃而谈,分外的自信。
  ——当初他被表弟一番话说的心悦诚服,此刻说来也是如此。
  李治看着杨德利,觉得这个较真的官员有些让人意外。
  但这番话说的不错。
  他微微点头。
  “可大唐数十年都风调雨顺,户数自然会增长,大多是丰收,赋税也多是增加……这些看似天下太平了,可陛下……”
  杨德利觉得大唐君臣都有些飘了,“臣原先在华州遇到过旱灾,地方官束手无策,等旱灾一去,官吏们依旧是不管不顾,都说明年定然能风调雨顺……”
  “可臣当年顺着那些沟渠去看过,好些都淤塞了!”
  杨德利眼睛发红,愤怒不已,“陛下,这只是华州,天下有多少地方如华州一般?若是处处皆是如此,粮食只会越来越少。而人口繁衍只会越来越多,到了数十年后,粮食可够吃吗?”
  李治蓦地一惊。
  “前隋修建了诸多水利,大唐用了数十年,不能再这般了。”杨德利痛心疾首的道:“水利不修,遇到大水就会成灾,遇到旱情也会成灾。陛下……”
  杨德利跪下,“臣请陛下下了诏令,让天下官吏的考课加上水利。”
  李治耸然动容,“下面竟然如此吗?来人,去寻了几个官吏来。”
  他亲自把杨德利扶起来,“杨卿一番话让朕受益良多!”
  杨德利心中欢喜,但接着觉得不对,“陛下,那些官吏不知水利。要工部的才知晓。”
  李治摇头,“工部怕是也糊涂了。否则为何不建言?”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大唐丰收数十年,官吏们怕是都疏忽了。”
  李治点头。
  杨德利说道:“最好的法子就是问那些种过地的官吏。”
  呃!
  君臣面面相觑。
  种过地的官员何其稀少?
  杨德利就是大熊猫。
  这年头官员要讲出身,门荫出仕,举荐出仕,以及科举出仕。
  不管哪一个方式,大抵都和种田的农户没关系。
  所以君臣尴尬了。
  李治叹道:“朝中竟然没有一个耕种出身的重臣,朕……”
  李治觉得这不妥。
  这些人不是门阀世家出身,就是官宦子弟出身,压根不知民间疾苦。
  这不是个好现象!
  李治心中有了计较。
  “陛下,那些府兵知道。”
  杨德利随口就找到了办法。
  李治点头,“去寻几个府兵来。”
  府兵忙时种地,闲时操练,对这等问题再清楚不过了。
  晚些几个府兵被召来,战战兢兢的。
  “地方沟渠水利可还好?”
  “陛下,有的都淤塞了。”
  长孙无忌等人面色铁青。
  若是放任下去,数十年后怕是会出大问题!
  不少人脊背都是冷汗。
  李治深吸一口气,“地方无人管吗?”
  “没人管。”
  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德利的身上。
  一个九品官,竟然揭示了一个重大隐患!
  ……
第544章
从此我就是武阳侯的人
  几个府兵被带了回去。
  李治却后怕不已。
  “若是不管不顾,子孙就要遭殃了。”
  长孙无忌也颇为懊恼,“水渠淤塞,大雨倾盆无法疏泄,为水灾。旱情一来,淤塞处不通,便是旱灾。陛下,老臣以为当行文各地,让各地官吏清查水利,随后上报长安。”
  “是该如此。”李治觉得这个处置的法子不错,“还有,以后官员考课,当加一个水利。”
  “陛下英明。”
  众人赞颂。
  杨德利吸吸鼻子,觉得自己好像是立功了。
  立功了可有赏赐?
  他想到娘子又怀孕了,以后家中的支出会多一些,若是赏赐些钱粮就好了。
  李治看着杨德利,笑道:“当初让你进户部,也是因为贾平安立功,朕想着他年少,不好贸然高位,于是便赏赐了你。朕那时在想,多一人就多一人吧。”
  门荫就是这尿性。
  高官权贵的子孙有啥本事都不知道,就先弄个官职再说。有的虚衔领钱粮,有的实职。好的造福一方,不好的祸害无穷。
  多一个小吏不算是什么。
  “连朕都没想到,你竟然能成为干吏,更是洞察水利得失,为朕查遗补漏。”
  “陛下……”
  长孙无忌觉得不妙。
  查遗补漏……你让他去补锅都行,别让他去做御史啊!
  这么较真的一个人,他真要做了御史,多少人会被喷?
  到时候宰相都跑不脱。
  可晚了。
  李治脱口而出,“这等性子,耿直,认真,还有见识,可为监察御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3/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