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1215

  “啊?真的啊?李总脾气那么好的人,张经理怎么惹他了。”
  “我听人事部的丽丽说,好像是新车的成本有些高,张经理提出要对车辆进行减配来降低成本。”
  “还能这么干?这不是丧良心嘛!”
  “可不!听说李总当场就拍了桌子,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说他心术不正,跟咱们公司的核心理念不合。”
  “嗨!就得这么干,我小舅子买的本田就是减配的。去年在高速上被追尾了,整个后备箱都插进座舱里了。后来做事故鉴定的时候,才发现车尾没有防撞钢梁。幸亏后面没坐人,要不肯定就玩儿完了。所以说,减配丧良心啊!”
  “我靠!真的啊?那这事儿李总干的对!这种心术不正的人就得给他清出去!”
  “嗯,李总好样儿的。”
  ……
  张率被辞退这事儿,短时间内员工们私下里就传开了。知道了实情之后,李凡愚在员工之中的形象陡然拔高。
  人多嘴杂的,这事儿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了媒体的耳朵里。
  这个事儿不光是汽车媒体关注,一些地方媒体也非常大的感兴趣。
  于是除了在网上给正信又刷了一波声望之后,天城的地方台也对正信进行了专题采访。
  天城市最近正在搞中国梦的大型主题宣传,这场小风波立刻就引起了电视台的重视。
  台长姚庆元从汇总的一堆材料里,将正信的这件事挑出。略一捉摸,便道:“我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嘛!正信是我们天城新兴起来的一个企业,他们的总经理李凡愚听说还是个大学生。这件事和咱们中国梦的主题很切合,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这样的典型很难得,事情又是发生在咱们天城,我看很有重点宣传的必要。”
  台长定了调子,下面的自然就知道怎么办了。
  这一类的宣传平时大伙儿总做。不过说实话,意识形态的宣传大多都是应付了事的。但是这一回可不一样,这事儿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众人宣传的有底气,宣传的提气!
  看看,这是咱们天城的企业!良心企业!
  于是,正信公司拒绝为降成本减配,大学生老板便斥退采购经理的新闻登上了报纸,登上了电视台专访。
  李妈正在家里打麻将呢,听见电视里冒出的正信二字,把一张八万Piaji往桌子上一拍。
  “都别吵吵!我儿子的公司上电视了!”
  三个麻友被她吓了一跳,一时间鸦雀无声。
  电视里,地方台那个美女支持人正在用甜美的嗓音侃侃而谈。
  “正信公司,这个坐落在我市老城区的一家新兴汽车企业……然而就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总经理李凡愚仍然拒绝了采购部经理提出的将车辆减配的提议,并对其当场斥责辞退……社会需要和谐,企业更需要正能量。通过这件事,正信公司无疑为我市的企业家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李妈在三个麻友的陪伴下,把新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又看了一遍。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李妈的眼圈儿都红了。
  她满脸骄傲的指着电视上李凡愚的简介,“看见了吗?那是我儿子!”
  ……
  其实对于员工提出来的想法,李凡愚从来都是包容的。但是这次不一样,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这样的事情,在正信想都不要想。这跟团队皿煮没关系,这是原则问题,必须要坚守。
  所以通过这件事,也侧面的给正信的员工们上了一课。虽然公司没有上纲上线,对公司主旨和品牌价值观进行大肆宣扬,但是员工们却把正气和信义二字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在这之后,无论是采购环节,生产环节还是质检环节,员工们的态度都比之前更加端正。上行下效,说的便是这个。
  这事儿传出去后,与经销公司的合作也很快定了下来。经过黄琪的一再讨价还价,双方最后达成协议;正信奥迪的供应成本下下调三个百分点让给经销商,但是原定的售价却一分没动。
  此消息一出,关注奥迪A4的人们感动了,真的感动了。原本一些还在对奥迪品牌存在质疑的人,当下就停止了摇摆,下定了决心。
  与正信达成销售协议的,是一家名为隆盛的汽车经销公司。
  隆盛的规模在同类型的公司里不上不下,但是手下的终端4S店数量还是挺多的。
  其实对于这个利润分配的事儿,也不能全怪隆盛黑心。做生意嘛,谁都想赚的多点儿。现在行业内比较普遍的汽车销售分成方案,是经销公司拿百分之六,终端拿百分之七。但是鉴于奥迪A4销量难以估测,所以才跟正信提出要求,提高利润来抵充风险。
  与正信奥迪商定了经销协议之后,隆盛方面就对下属的三十多家4S店下了通告,要求将奥迪的品牌打出去,进行宣传预热。
  不过就在隆盛旗下的4S店,将那闪亮的四个圈添到自己的招牌上之后,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情形发生了。
  湖州,榆林路隆盛4S店。
  早上他们刚刚把奥迪的品牌标示加到了自己的牌匾上,下午便来了不下二十人过来询问。
  “奥迪A4什么时候到店?”
  “奥迪A4有没有实车?”
  “你们店现在接不接受预定?”
  翻来覆去的,就是这三个问题。
  销售人员一看这架势,立刻联系了上级领导。在得知可以接受预定后,他们立刻收到了三笔定金。
  这样的情形在全国各地上演着,各4S店简直是受宠若惊——他们还没见过哪款汽车还没在市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便受到消费者如此的欢迎。
  与正信奥迪签署了供货协议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京城,广溪,浦市,冰城,沈洋……
  全国各地的订货电话如同雪片一般,向隆盛总公司飞了过来。
第0176章
提高产能,我有妙招
  隆盛提交到正信的订单有两笔;一笔是首批预定的五十多辆,一笔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黄金周备货的五百辆。
  在接到隆盛提交的订单之后,正信方面便将生产线的产能调整到最大,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生产。
  李凡愚得知这一消息,心里很是欣慰。看来A4已经初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还没有正式开售,就能拿到预售订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别看之前那个时空的奥迪A4销量逆天,但是李凡愚心里其实是虚的很。
  A4L的热销,大部分还是源于奥迪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奥迪A6在国人心中打下的神车烙印。
  但是现在的正信奥迪,却远没有那么深的群众基础。在没真刀真枪的看见销售量之前,市场买不买账,李凡愚也不知道。
  不过有了订单,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就放了下来。
  可有了订单,生产的问题也紧随而来了;正信奥迪的那条生产线,引用的是法国雷蒙托公司在2001年下线的老式生产线。虽然在精度和装配效率上还可以,但是因为型号相对老旧,所以自动化程度不高。
  在接到了五百五十辆的订单之后,正信动力那边核算出的交付日期,让隆盛很不满意。
  还有一个多星期,春节前的黄金销售期就要来临,而现在正信的产量明显不能达到他们的需求。
  所以听取了黄琪的报告后,李凡愚便来到了正信动力分公司。
  他直接去了孙国义的办公室,但是却发现办公室锁着门,老孙没在,于是他便来到了车间。
  此时,正信动力的车间里一副繁忙的景象。各种机器发出嘈杂的声音,李凡愚一进去,便看到了手舞足蹈的孙国义。
  他疑惑着上前,拍了拍孙国义的肩膀,大声道:“老孙!你在干啥呢?”
  孙国义回头,见是李凡愚,敞着嗓门儿就开吼:“哎呦!李总来了!我正给工人们鼓劲儿呢!生产任务太重,效率上不去!我正在给工人们鼓劲儿!”
  李凡愚一乐,这咋还干起拉拉队的活儿了?
  “走!办公室说去,这儿太吵了!”
  孙国义把脸凑到李凡愚面前,“李总你说啥?我没听清!”
  噪声太大,李凡愚也懒得再跟他喊来喊去的,直接拉着他走出了车间。
  二人到办公室坐了,李凡愚才问道:“老孙,你这怎么还当起拉拉队了?”
  孙国义面色一苦,“现在咱们的产能一天只有五十多辆,听潘总说经销商那边不满意供货期……我……我着急啊!”
  李凡愚沉吟了片刻,道:“我就是为了这个事儿而来的。现在的状况到底是怎么样,你跟我说说。”
  孙正义整理了一下语言,便将现在面临的问题跟李凡愚念叨了一遍。
  自从A4确定立项,正信动力就进行了产能升级。引进了生产线和一批新设备,员工也从几十人扩充到了五百余人。
  为了保证新员工能迅速熟悉岗位,孙国义和潘强商定,用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岗位编组。将正信动力的一批老员工提成为组长,作为骨干带领和督促新人进行做工。
  经过了两个月的磨合,员工们总算是熟悉了生产线的生产方式,但是之前说了,厂子里这条法国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总装之前的大部分步骤还是需要人工进行。
  汽车的生产,他关系到一个协调问题。比如汽车有几大模块,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然后是车轮内饰。
  按照生产线的方式,这几个部分需要同时进行,由人工组装好之后送上生产线,只要有一个步骤存在问题,就会拖累整条生产线的进度。
  现在工序分配上倒是没有问题,协同做工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人工和机器的差距就在于,人是会累会疲惫的。
  所以一到下午的第二次轮岗,车间的效率就会降低,这也是孙国义为什么要到车间里督促给大伙儿鼓劲儿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