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1215

  刘华一愣,“老王,这话是怎么说的?”
  “你自己看看吧。”说着,王林群把北旗的报告推到了他的面前。
  刘华看着手中的报告,良久之后,才蹦出了一句话。
  “哎、扶不起的阿斗啊。”
第0243章
大头大头,销量不愁。
  “怎么这么多的专利引进?这还是自主嘛?这……这简直是胡闹。”
  刘华看着面前的报告,想发火儿。但是因为不明白王林群的态度,他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王林群吐出一口烟雾,面色很是无奈:“当初吕鹤鸣也想大量引进专利,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成行。当时我还挺高兴的,想是我们的同志有骨子拼劲儿。现在看来,北旗当初接手这个项目,就没打算完全走自主的路子啊。从这一点来看,徐广胜的能力和魄力还不如吕鹤鸣。”
  “那倒是小事儿,我现在就想知道;这拼凑出来的车子,怎么从成本和技术上形成竞争力?”刘华把报告往桌子上一甩,仍然在忍着自己憋在胸口的怒气。
  王林群狠狠的吸了口烟,将烟屁撵灭,扔到了花盆里。
  看着一脸忧虑的刘华,他缓缓道:“我刚才算了一下,以现在的投入,如果想保持8%到10%的利润,将来盛世C的售价不会低于三十五万。这个价格,几乎和进口的同级车持平。我也在考虑这个项目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当时盛世C级立项时,只是将目光焦距在政府公务用车这一块上,并没有根据市场定位来研发。现在想来,即使是再投入一百个亿,这个项目落地后的意义在哪里。老刘啊,恐怕刚才……是我错了。”
  看着他牙疼的连连吸气,刘华心里也不舒服。
  当初盛世立项,就是需要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务车。赚不赚钱,有没有市场,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
  国家的意愿是好的,想在领域范围内寻求突破,顺便解决体制中现在存在的问题。
  现在看来,盛世C即没有自主,短时间之内也解决不了问题。这一刻,他也有些怀疑。
  是这个项目太草率了?还是下面的企业没有完全理解项目的立意和意图?
  看北旗这个状态,就是想用钱堆出一条路。这,可比当初的红旗还没骨气。
  刘华和王林群默默坐在缭绕的烟雾之中,相对无言。
  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
  正信这边儿可是一点儿都不压抑,不仅不压抑,还有点儿想上天呢。
  这两天A6部分列装,成为新一代政府厅局级干部用车的新闻频频爆出。
  加上李凡愚邀请各个车媒的试车评测接连公示与众,A6的销量终于稳稳上升了。
  正信网络销售平台上,从开始的一天十几辆,一下就飙升到了五十辆上下。
  但是这种销量也仅仅维持了两天,随着第一批用户频频传出的好评,以及各种真实的用户用车体验在各大汽车网站论坛发出,销量立刻就逼近了三位数。
  对于A6这款售价在三十万以上的C级车来说,上市之初能得到这个销量可就不差啥了。
  不过也许是新年带来的好势头,也许是现在多元化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这几天正信奥迪方面连续的接到了很多的批量采购意向。
  要货量都不大,每单也就是十台十五台,最大的一单也不过二十多台而已。
  可是架不住联系的多啊!
  黄琪一询问才知道,原来是A6的市场表现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租赁公司的垂青。
  话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已经被看做是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巨大的租车市场。为什么呢?这里边儿可以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数据来看。
  在美国,持有驾照的人数为2.1亿,其国内的汽车数量却高达2.54亿。而在中华,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1亿和0.6亿。
  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上汽车的存量远远低于需求量啊!
  再有,中华的人均收入照美国低,而汽车的售价却远远高于美国。这表示,很多人有用车需求,但是没有购车实力。
  所以,近些年国内各种规模的汽车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浮现了出来。
  虽然租车业在国外也没有成熟,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盈利模式。但是这块巨大的市场,还是吸引着很多的企业家将目光瞄向了这块大蛋糕。
  论汽车技术,中华可能是底子薄基础差。但是论赚钱,中华人还真就没服过谁。
  我们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吃苦耐劳和拼搏精神,那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依靠着几年来的不断摸索,中华的租车行业迅速拓展,通过不断的洗牌和淘汰。终于初步形成了局面,找出了一条颇据中华特色的盈利模式。
  说出来其实也挺简单的,租车业务就是——啥活儿都接……
  但是中华的国情放在这里,依靠巨大的人口红利和近些年经济的蓬勃发展,依靠婚丧嫁娶,旅游出行,商务接待这几大块业务,租车行业也是把自己喂的肥肥哒。
  有人可能奇怪了;你租车公司买一辆用着够面子的车就得二三十万,一次租个三五百的,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
  面对这样的疑问,租车公司肯定表面上得憨笑着说;呵呵呵,赔本赚吆喝,服务于民服务于民……
  可是背地里,他没准儿得鄙视的看你一眼,顺便甩你一句图样图奶义务。
  租车行业真正的盈利模式,在于利用车辆的折旧周期和折价率!
  比如一辆A6,算上税款购入价格为三十五万。每年的折价率为百分之十,使用三年后,二手车价值为二十五万五。
  这么算来,每台车每年的成本也就三万。而A6这个级别的车,每日的租金为500-700/天!
  按照中间价600元来算,每年只需要租出五十次,就算收回成本。而从现在例如网约车,自驾游等越来越多的租车业务,五十次对于有一定规模的租车公司来说,完全就是小CASS!
  (注意啊,这个百分之十的折价率这只是个比方。目前的二手车交易使用的公式为;1-使用月份/320,再乘以当前新车价格=评估后价值,买卖二手车的同学可以用作参考。)
  而现在,A6被政府部门小规模引进,成为领导行政用车,无形之中增强了这个车型的保值率和商用价值。
  再加上相比于同级别国外品牌车型的价格优势,正信方面大包大揽的三包政策,以及目前市场上用户的良好口碑……
  敏锐的意识到商机的租车公司,都齐齐的对正信抛出了橄榄枝,把目光聚焦到了A6这款车身上!
  黄琪初步一统计;好嘛、光是汽车租赁公司现有的订单量,就已经达到了六百余台了、而且,公司仍然在陆续的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租车公司的洽谈和订单。
  有了这个打底,A6上市首月的销量看来是要上天啊!
  李凡愚在收到黄琪汇报的时候,正在B站看国产动画的鬼畜。
  对于汽车租赁公司这一块的需求,可完全是在他的预料之外。
  这属于偏财啊。
  于是,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台词鬼畜版洗脑的这货,顺嘴就来了一句:“大头大头,销量不愁……”
  黄琪看着总裁的间歇性抽风,嘴角抽动,只能干笑……
第0244章
让市场去抉择
  当正信与国内多家租车公司达成合作,A6获得租车公司青睐的新闻传出之后,一些还在犹豫不决的消费者终于松动了。
  先是政府,再是租车公司,A6连连被机构使用,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消费者有的时候是精明的,有的时候又是从众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骑在墙头。
  而现在,从国资委采购A6开始刮起的东风,终于把这些腰包鼓鼓的墙头草吹向了正信的一方。
  中华的市场很特殊;这里不仅仅有十四亿的人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更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大的中小企业基数。
  销量,从这个时候开始猛增了。
  ……
  刘华和王林群这几天正在密切的关注着A6的动态,王林群的桌头已经放了一叠厚厚的打印件。
  上面密密麻麻的消息,都是关于正信和A6的。
  “首周销量突破100台,A6有望成为第一代自主品牌政府行政用车!”
  “销量稳增,民用市场对正信奥迪A6展现了极大的溶度。”
  “经正信官方确认,国内诸多租车公司与正信达成采购协议!”
  “一直被忽视!从A6热销看租车行业对C级车的需求!”
  “销量逆天,正信凭借A6出色的市场表现再次上演了销售神话!”
  “商用亦或是家用?五千多万个中小企业主,是否会为A6打开一条登天之梯?”
  王林群将品车网上最新刊出的关于A6的销量评估打印了出来,拿在手里又打量了一番,才递给了刘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