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1215

  “你说,盛世要是下线了,能达到这个效果吗。”
  王林群嘶了口气——他的牙还在疼。
  刘华看都没看,叹了口气就将那则新闻放在了桌头那厚厚的一叠上。
  “老王,到现在你还在犹豫?”
  “哎……”
  刘华见他不说话,再看着案头那叠几与虐狗者同谋的新闻,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在脑海里仔细的盘算了一番,将这些天都不曾说出来话一股脑都倒了出来。
  “利用A4平台来开发A6,我在耀国同志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正信投入了将近一个亿。盛世项目截止到现在……已经快投入七十个亿了。光是一个初始设计,就快赶上正信的整车研发费用了。老王你想过没有,就算是盛世现在立刻下线,达到甚至超过A6目前的销量,得用多长时间来收回成本?而且,你我都知道不追加投入就想让盛世下线是不可能的。我始终认为,市场上的事,就应该让市场去抉择。现在壮士断腕,才是最大程度上的对国家负责!”
  王林群何尝不知道这些!
  可是一想到将近七十个亿打了水漂,他的心里就在抽痛。
  怒其不争啊!
  王林群连吸了几口冷气,才将疼得让腮帮子都发胀的后槽牙停息片刻。就在这几秒的时间里,他急速的将事情梳理了一遍。
  随着又隐隐传来的疼痛,他的双腮一阵抽动。
  片刻之后,仿佛是下了极其大的决心,他一拳锤在了那厚厚的一叠新闻打印件上。
  “老刘,给北旗回复,驳回他们追加投资的申请。你亲自去,带着项目评估组去。”
  刘华一愣,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
  ……
  虽然明知道A6的销量肯定差不了,但是听着下面人的汇报,李凡愚还是有点儿合不拢嘴。
  “我公司旗下A6车型自上市以来,首周销售即突破一百台,截止到昨日为止,销售量已突破六百台。实现销售额两亿两千八百万,净利润四千四百万。运营部预测本月销量将会达到两千台,预计在第一季度之后,我公司将收回在A6项目上投入的全部成本,于下个季度实现全面盈利。”
  黄琪将手中的稿件放下,面对公司的一众同事,含笑道:“诸位,这是属于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创造出来的胜利!”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清脆的掌声。
  在场的众人满是欢欣鼓舞,顺带着看向李凡愚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A6的成功,离不开李凡愚对市场脉络的精准掌握。
  在员工们眼里,总裁对市场的判断,简直不要太精准!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就没做过一笔不赚钱的买卖。下线的三款车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点对比所有车企都不遑多让。
  要知道,就算是汽车界的老大通用,或者是设计制造实力冠绝亚洲的丰田,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一家公司,只要是目标明确,就不会缺少行动力。而接二连三的成功,已经让员工们信心爆棚了。
  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李凡愚看着众人的目光,微微颔首。起身鼓舞一番,便结束了会议,回到了办公室。
  那里,已经有好几个让他嫌弃的家伙早早的来公司报道了。
  来的都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不给正信供货的那些供应商——他们是求原谅的。
  本来随着A6销量连连告捷,这些人就已经是坐不住了。
  当初,他们可没想到正信居然会成立零配公司自给自足!以为凭借着市场的垄断地位,一边卖徐广胜的人情,一边还可以不耽误接下来的生意。
  可是正信零配的面世,可是打碎了他们的满口牙。现在,又有消息称盛世项目面临流产。他们联系了徐广胜,得到的却是模棱两可的推脱之后,更是只能把一口碎牙含着血水往肚子里咽。
  李凡愚已经晾了他们两次了,虽然知道这件事背后有徐广胜作祟,但是这些供应商关键时刻决然的翻脸,也是让他感到一阵不爽。
  但是也只能晾到这里了。
  现在的正信零配,还是靠着超级金属3D打印机在撑着。虽然生产零件不费钱不费工,但是产出速度上仍然存在着劣势——Xapp的技术确实很牛逼,但是貌似在速度上却始终无法超越常规的生产方式。
  有得必有失,这一点李凡愚倒是不纠结。
  但是生产线那边已经催促了几次,说是零配公司的零件功已经供应不上生产线的进度,再这样下去可就要耽误产量了。
  所以李凡愚此时也打算就坡下驴,给这些人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不过么、得先杀杀价再说。
  背叛,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嘛。
第0245章
零配企业的困境
  众人既然上门来求,就做好了放血的准备。
  面对不言不语的李凡愚,众人的冷汗都下来了。正信现在连续两款车型成功上位,俨然已经成为了供应商眼中的大金主。而现在的汽车行业内,正信的订单是众供应商公认最肥的!
  倒不是给的价格有多高,而是因为……给正信干活儿有福利!他们的质检部会对不合格的产品提出工艺上的意见,这一点可是千金难买。
  李凡愚心里也明镜儿一样,所以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必须得修理修理他们。
  俗话怎么说的来着?
  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啾啾!
  你们丫当初卡我脖子的时候,知道我的心有多凉嘛?
  看着面前那一张张苦脸,李凡愚心里没好气儿。
  这里不得不说一说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现状;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分为整车配套和售后两个部分。其中整车配套业务占市场需求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与正信合作的所有供应商,都在此列之内。
  但是做整车配套业务的企业,也是分档次的。按照和正信这样儿的整车制造商之间的供应关系,可以将他们划分成三个级别。
  供应零件形势越单一,技术含量越低的,级别也就越低。
  三级的供应商就是做单个零件,二级的供应商可以做组合零件,一级的供应商可就是质的飞越了,有的甚至自己不生产,拿着专利和技术,把力气活儿交给二三级的供应商去做,靠着为整车提供解决方案躺着赚钱。
  因为汽车市场的特殊,这个事儿听着挺复杂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是有能力给整车厂供应完成度更高的部件,你就越是接近供应链的上游。
  但是中华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外企霸占很久了。那些依靠出苦力,做单个零件的小企业,反倒可以依靠人力便宜的优势活的很滋润。
  但是这些越做越大,越来越接近上游的企业,反倒是被夹在中间,越发的难过了起来。
  原因在哪儿呢?
  专利壁垒。
  要说吧,其实一级和二级供应商的分界线,也就是在技术这一块了。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脑力永远比体力值钱。
  然而面对国外企业连手造成的专利壁垒,许许多多的中华零配公司,只能止步于二级供应商,对巨大的高端汽车零配市场望而兴叹。
  国外的零配企业,随着中华汽车市场的逐渐繁盛,已经全方位的跟进,在中华立了足。将第一级别,也就是跟整车厂最密切的环节给霸占了绝大的部分。
  而这些和正信合作的企业,一般也都是从小工坊,小厂子做起,一点一点积攒实力逐步形成一些规模的。
  李凡愚虽然满脑子想着赚钱,但是情怀还是有的。在决定自己制车的时候,就考虑过拉帮国内的零配供应商一把。
  当初A4在采购阶段的时候,李凡愚特意交代过采购部——首选国内有一定规模的供应商,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做这个决定,一是因为正信拥有A4全部的技术专利,不用去上赶着给外企送生意。二就是存着扶持一把的心态,给国内的供应商机会,有钱大家一起赚。
  但是,之前A6采购环节时这些人的态度,可是着实让他心寒了一把。
  几个供应商好话把好话说了一箩筐无果之后,只能拿出了杀手锏——割肉。
  之前的两个环节的零配件价格,自然是一降再降。
  天地良心,李凡愚可没砍价——他就只是坐着不说话,对任何的报价回以冷笑而已。
  咳咳、就这么简单。
  看着几人说了半天只干言唾沫,李凡愚才把抱在胸前的手放开,随意的挥了挥。
  “得了,我也不是打你们秋风。知道你们当初也是情非得已,这一次的事儿我给你们记下了,回头我让采购部去跟你们研究价格。先说说当初徐广胜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有些无语。
  前几天大伙儿商量好了一起来求,就是因为看到徐广胜许的空头支票难以实现了,承诺的高价格采购无法兑现。
  可是这事儿面对李凡愚,实在不好说出口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