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1215

  李凡愚满脸笑意的听了半天,才与程刚约了时间,打算见面详谈。
  看着他意动的表情,安宁不禁好奇,“什么好事儿啊?”
  李凡愚将她从怀中放下,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程市长要有大动作了,说是市里已经通过了一个项目。要在天城兴建一个汽车业生产基地,想让我过去给他出出主意。这么一来啊,我看这个协会会长,准儿还真得接了。”
  安宁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很高兴,“这可真是好事。天城目前就咱们一家整车制造企业,这对于正信未来的发展没有好处。以目前天城的华宁,公司如果进一步发展形成更大的规模,就需要在具有产业规模的地方建立分部。要是这个基地真的落成,对咱们可是大有益处。”
  李凡愚扬起嘴角,“是啊,终于遇见个干正事儿的人了。”
第0253章
不谋而合
  随着近些年来汽车市场的火爆,虽然民族汽车品牌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制造工业以及其配套产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就是看清了未来的趋势,所以程刚可是一门心思想把天城打造成一个汽车之城。
  在天城建立汽车工业基地的想法,是他上任之前就有的。但是因为种种掣肘,一直到现在才得以成行。
  李凡愚来到了市政府,直接被程刚的秘书引入了他的办公室。
  这次叫他前来,程刚想就行业的前景和目前的状况进行了解,再就是对生产基地的招商方面和李凡愚商量。
  跟之前两次不同,这次的谈话并没有外人在场。
  从这一个小细节,就不难发现程刚已经基本掌握了市内的行政大权。
  见李凡愚进来,程刚忙把手中的文件签上名字,起身引他就坐。
  他不抽烟不喝酒,但是离不开茶,这在北方人里几乎是个异类。许是每天都要饮茶,就连他办公室的沙发上,都散发出淡淡的茶香。
  还别说,闻着挺好闻,有一种李凡愚熟悉的味道。
  但是对于程刚喝茶的方式,就连李凡愚这个不懂茶的人,都感觉实在是外行的可以。
  没有什么别致的器具,也没有什么精致的茶叶。两个大茶杯,一袋超市里二三十块钱的那种茉莉花茶,就是这个上任半年多的天城市市长全部的家伙事儿。
  李凡愚终于知道这满屋子熟悉的茶香是咋回事儿了——这不就是家里边儿李妈搓麻时泡的猴王嘛。
  他端着冒着热气的茶缸子,不禁打趣:“程市长,你这喝茶的方式有点儿粗犷啊。”
  程刚哈哈一笑:“喝茶和做人一样,简单点儿挺好的。拿着四五样儿壶和碗摆弄一圈儿,喝到嘴里不还是差不多。怎么,你李大老板喝不惯我这个?”
  李凡愚吹了吹茶缸,哧溜一口,“喝的惯,我妈就这么喝茶。嚯,您这倒实惠,可比我妈舍得放茶叶。”
  程刚哈哈一小,今天早上一直提议的项目才得以通过,他此时兴奋的很。也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刚才在电话里没详细说,市里初步的想法是首批投入五个亿,建成一个集合整车制造零配件生产的工业园区。项目现在是通过了,但是我这心里还不落地,这才找你过来。怎么样,你认为这个项目可行不可行?”
  “程市长,您这都定下来了,还问我?我要是说不可行,你难道还不搞了?”李凡愚放下茶缸,嘿嘿笑到。
  程刚知道这是他在打趣自己,也不生气,“你小子给我正经点儿,你可不知道我为了这个项目废了多少心思,磨掉了多厚一层嘴皮子。咱们天城除了你们正信,没有一家规模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不瞒你说,对于这个项目一些人的意见很大。认为我这是在胡搞,是独断专行。”
  他说的是实话,这个项目在他上任之初就提及过。但是那个时候天城市的领导班子刚刚变动,程刚的工作不好展开,所以才拖了半年之久。
  其实一直到现在,发改委方面也不赞同这个项目。
  他们认为天城市靠海,更应该发挥这个地理优势。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旅游业渔业和运输行业上,而不是大动干戈,搞投入大污染大的制造工业。
  但是程刚是有细心也有野心的;在接手这个摊子的时候,他就仔细的想过。
  天城是北方,虽然靠海,但是因为气候和海水品质的因素,注定无法发展成类似于三亚厦门那样的旅游城市。
  而在运输业上,天城已经进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天城所处的位置其实不是很好,往北有东北第一大不冻港大连,往南有牛逼到连自己省份都懒得说的中华青岛。
  被这两个大港夹在中间,天城的海运行业始终是不温不火,难有太大的建树。
  治一地与治一家,其实在原理上没什么不同。
  若想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无非就是两样;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
  节流上,天城这几年一直做得很好。多方面消减了行政开支,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模范。
  所以程刚要想把这座美丽但是仍然不富裕的城市发展起来,就必须要走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条可以让城市迅速凝聚活力,勃发出升级的工业之路。
  这些话,他倒是没细说。但是李凡愚也知道,能让这个项目通过,他必定是下过一番苦心的。
  不说别的,目前省里不是没有发展汽车行业的城市。天城的邻居南河,就早已经走在了前面。
  但是效果却一般。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程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不可谓不大。
  对于程刚将自己叫来征求意见,李凡愚心里还是很暖的。
  至少程刚没有像某些领导一样,为了政绩或者为了吸引上面的眼球,大手一挥就贸贸然的投入几个十几个亿的资金,做出一个不论是企业家还是老百姓都不买账的项目。
  正是基于这个,李凡愚也带了最真诚的心态来献计献策。
  “程市长,您能不能先说说你的想法和规划。您也知道,南河就大力的发展汽车制造业,但是现在做的不怎么好。如果下定了决心要发展这一块,就得拿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李凡愚的提问正骚到了程刚的痒处。
  他摆了摆手,兴奋的拿起稍微凉了一些的茶水喝了一大口:“嗯,你这个问题好。在构想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特意研究了一下南河汽车工业的情况。”
  他放下茶杯,回身从办公桌上抽出一份文件夹推到了李凡愚面前:“这是我做的分析,你可以看看。南河为什么没有成功?他们调子起的太高,也太依靠体制了!南河当初规划的工业发展资金,有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招揽和扶持南汽集团这样的国企里面。在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这一块,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建树。我这半年来也找了一些专家取经,虽然咱们国家现在自主生产的汽车数量较少,但是我们的制造工艺和零配企业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按照我的想法,这个园区主要想引进的就是汽车零配企业!项目的目标就是,将目前国内零散的汽配制造商做一个整合,达到形成产业规模,提成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李凡愚心思一动。
  之前在华生汽材公司的王德生等人找上门诉苦的时候,他就有过一个想法。但是因目标太过宏远,目前自己的实力不能达成而打消了。
  现在看来,程刚的打算,倒是和自己不谋而合!
第0254章
以正信为中心
  对于政府招商层面的事情,李凡愚是一个外行。
  但是术业有专精,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对于现在行业内的情况和面对的困难,他还是门清儿的。
  程刚提出的产业园区是个好想法,但是从李凡愚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些片面。
  按照程刚的想法,项目启动后,第一批的五个亿要投入基建和配套设施。这里面包括工厂的地基,水电,交通和物流方面。将基础设施完善,若是有企业入驻直接就可以建厂,不必再为了这些基础设施做过多投入。
  对于这一点,李凡愚倒是觉得还可以,但是也就能说还可以。
  这样的招商方式,就跟兴建一个商场差不多。盖起一座大楼,把内部初步装修,吸引来的商户再建立自己的店铺。倒是很方便,但是李凡愚却认为,这对目前那些零件制造企业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不说别人,就从李凡愚自己的角度来考虑。
  正信现在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厂房,没有必要大动干戈,花费额外的费用再挪到园区里。
  面对他的质疑,程刚哈哈一笑:“商人逐利,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这个基建只是项目的第一步,既然想将企业吸引过来,市里可能不拿出一些利好来。我们计划在用电用水,以及地方税收方面给出优惠。另外,为一些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低息贷款。初步的想法是,在这几个方面为入住企业省去15%的费用。你看怎么样?”
  李凡愚想了一想,觉得这个倒是有点儿意思。
  百分之十五的营业开支,对于一个规模上的企业来讲就不少了。制造业是用点用水的大户,就拿动力分公司来说,半年来这一部分的开支就高达一百五十多万。
  按照程刚给出的政策,这一年来在水电这一块就能省去四十多万的开支。这还不算税收和贷款呢?
  一年能省去六七十万,还是能看到天城的诚意的。
  但是李凡愚觉得还是不够。
  一些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地方上肯定会予以重视,程刚说的这些条件,他们未必在目前的地区享受不到。
  而且说实话,这些都是次要的。一个企业,只要能赚到钱,是不会在这些方面做过多计较的。老话说的好,买卖好不差租子上。
  企业家们要是真看到某一个地方有发展,能赚到钱。就算不给他们各项优惠,他们也会把脑袋削成了尖儿往里钻。
  程刚争取到这些政策,可是费了好大心思的。这样组合拳似得优惠政策,在全中华不能说没有,但是肯定是屈指可数。
  他满以为只要亮出来,就能让李凡愚竖起大拇指。
  在他的想法里,工业园区建成之后,最想招揽的其实就是正信这条大鱼。
  正信现在作为私营民族汽车品牌,俨然已经在行业内竖起了一面旗帜。要是有正信入住园区,必定会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过来。
  但是他没想打,如此大的优惠居然没打动李凡愚,这不禁让他有些气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