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530

  事实上,‘仇视匈奴’与‘过秦、尊汉’,同为贯穿整个汉初,乃至于整个西汉的基本意识形态;在白登之围发生之后,汉匈之间,就注定有一场赌上全部国运的全面战争。
  而汉匈‘兄弟之邦’的外交基调,则是从白登之役后,汉匈各自妥协的成果。
  只是,无论外皮多么华丽,汉匈的外交格局,依旧摆脱不了其‘欺压’的本质……
  “吾主大单于听闻汉太后驾崩,皇帝年幼登基,遂命外使略备薄礼,以彰单于‘看顾’友邦之意。”
  说着,须卜秃离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朗声念到:“吾主单于赠汉皇帝宝马一匹,驹三匹,牛十头,羊三十;金杖一、冠一;狼革三,玉器若干。”
  音落,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殿内朝臣勋贵心中所想的,是匈奴人送来这些以个位为计量单位的礼物,分明是羞辱汉室!
  而刘弘则已是暗自咬紧牙槽,勉强维持住面色不崩塌……
  ——权杖,王冠!
  光这两件礼物的意义,就已经是绝对的欺诈!
  金制权杖、王冠,在后世普遍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作为王者的象征;而这种传统,是被西迁的匈奴人,与‘阿提拉之鞭’一同带给欧陆的。
  在如今的匈奴王廷,便是通过‘赐予权杖、王冠’,来施行类似汉室分封的‘封王’的。
  如今,匈奴单于冒顿在送往汉室的礼物中,将这两件器物加进去,其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只见刘弘不着痕迹的将那块木牍放下,负手站起,僵笑道:“单于之美意,朕心领之;然杖、冠之流,终归于吾汉家之礼不符,还请使者替朕谢绝单于美意吧。”
  ——开什么玩笑!
  冒顿这一手操作,等同于汉室给匈奴单于送去一枚诸侯王印!
  只要接了,就等于俯首称臣!
  “这老不死的,莫非真以为朕年幼好欺?”
  暗自腹诽着,刘弘重新拾起淡笑,温声道:“单于之意,朕知之矣;还请使者代为转达贵主单于:汉匈兄弟之交,依旧如故。”
  “吾汉室乃礼仪之邦,即单于以此等重礼相赠,亦当回礼……”
  刘弘话音刚落,须卜秃离便自然的将话头接了过去:“回礼之事,吾主单于亦有交代。”
  说着,须卜秃离又从怀里取出一块明显比先前那块‘礼单’更大的羊皮,语气淡然道:“汉匈既为兄弟之邦,自当有礼尚往来之理,故吾主单于斗胆,请汉皇帝赠以下之物。”
  “粮米十万石,布万匹,盐三千石、茶千石;金器五百,铜倍之;美女五十,壮奴千;剑五千,弓五千;矢十万……”
  在殿内众人愈发愤怒的目光注视下,须卜秃离将那份令人匪夷所思的‘回礼单’念完,旋即面色如常道:“此外,吾主单于另有二事,欲求汉皇帝答允。”
  “其一者,汉侵匈奴慕南之所谓‘云中’之地,吾主单于望汉皇帝归还。”
  “其二者,汉匈乃兄弟之邦,吾主单于念汉皇帝年幼,欲以匈奴之白羊部入雁门,以护汉皇帝陛下周全。”
  言罢,须卜秃离目不斜视的躬身一拜:“还请汉皇帝斟酌;一应回礼若不如愿,吾主单于当自取之。”
  听着须卜秃离愈发接近玄幻画风的外交请求,刘弘已经从最开始的咬牙切齿,转变成一副满是讥笑的模样。
  反倒是殿内众人,终于压制不住胸中怒火,一同迸发出来!
  “吾主虽年幼,亦生而神圣;自无臣服粗鄙蛮夷之理!”
  刘不疑都算是朝臣们中温文尔雅的了——一旁的王陵早已甩开身旁子侄的搀扶,怒目圆睁着来到了殿中央。
  “呔尔夷狄!竟欺吾主至斯,真当吾汉室无人邪?!!”
  说着,老王陵更是抡起手中的鸠杖,作势就要往须卜秃离的头上砸下去!
  硕大的温室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匈奴使节声厉内荏的恐吓着恼羞成怒的王陵,殿内众人则都做出一番劝解的架势,实则对乱战中摔倒在地的须卜秃离下黑脚。
  看着殿内的乱象,刘弘并没有着急阻止,只怡然观赏着殿内,被铁拳暴揍的匈奴使节。
  ——果然,无论古今中外,外交的本质,都是强大者文明耍流氓的手段!
  ‘归还匈奴之所谓云中地’,像不像后世的某岛?
  至于后面那句‘引白羊部入雁门,护皇帝周全,更是与后世自由塔的’军事基地‘如出一辙。
  对此,刘弘只能以‘呵呵’二字,来形容此时的心情。
  ——真当如今的汉室,是十九世纪那个身轻体软易推倒的萌妹?
  冒顿这是川建国附身了吧?
  好不快活的观赏了一场西元前的‘据理力争’,刘弘勉强压制住上扬的嘴角,轻咳两声清了清嗓,随即举起预案上的镇纸,猛地一拍!
  砰!
  一声巨响,殿内顿时如按下暂停按钮的电影般停顿下来,犹如时间定格,双手轻拉着王陵,双脚交替踹在匈奴使团的殿内众人,顿时僵在原地。
  “啊恩!”
  刘弘刻意的一声轻咳之后不过半秒,殿内众人便已回到自己的位置,对御阶之上躬身一拜:“臣等君前失仪,伏唯陛下圣裁……”
  须卜秃离也是惊恐交加间从地上爬起,对御阶上愤然而拜:“外使奉吾主单于之命,携赠礼而来,却遭如此境遇,还请汉皇帝为外使做主!”
  说着,秃离看看身上的大脚印,目光阴狠的扫视一圈,阴恻恻道:“此事,外使必如实禀告吾主单于!”
  御阶之上,早已安然坐回御塌之上的刘弘闻言,面色顿时一肃:“奉常,将今日欺凌匈奴使者之人俱录于册,罚禄半岁!”
  言罢,刘弘不着痕迹的往王陵的方向投去一个赞可的目光,旋即温颜面向须卜秃离,语带歉意道:“外使见谅,吾汉家起于草莽,朝臣勋贵皆尚武,一时气急,方行差就错……”
  说着,刘弘面色稍一正,郑重承诺道:“今日之事,朕必然给贵主单于一个交代!”
  “贵使一路舟车劳顿,还请暂为歇养,一应事务,待朕于朝中长者议定,再答复贵使。”
  听刘弘如此承诺,须卜秃离看了看身后,口鼻间已尽是鲜血的副使韩彰,愤恨道:“外使奉劝皇帝陛下,莫惹怒无主单于,需知吾匈奴控弦四十万……”
  听着秃离赤裸裸的威胁,刘弘亦是面色一暗,旋即复归淡然。
  “若朕所闻无谬,贵主单于,如今当已重病缠身了吧?”
  淡然的吐出这则让须卜秃离目光惊骇的信息,刘弘自然地站起身,露出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
  “既贵主单于,乃因吾汉家太后驾崩而礼赠,朕亦当待等贵主单于归天之时,再回礼不迟?”
  ……
  PS:与汉室百姓因为避讳出生日期,或者养不起而溺婴不同,匈奴人溺婴的传统,主要是在对一个部落进行征服之后;因为匈奴人对血脉极为重视,所以对任何不能确保血脉的婴儿,匈奴人都会选择溺死。
  例如甲部落征服了乙部落,自然也就得到了乙部落的女人;但这些女人第二年生出的所有新生儿,都会因为血脉存疑而被溺死。
  而文中所写到的,则是另外一种状况:匈奴人得结构组成,按‘帐’为家庭单位,类似汉室的‘户’;每个家庭的主人,都拥有对整个家庭的任何权利,以及相应的保护、喂饱等义务;待等战时,家主会响应部落的号召外出征战;战后回家,就大都会选择溺死第二年的新生儿——长期出门在外,草原又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战后归来的家主无从得知,自己的女人究竟有没有和别人滚草皮。
  更何况曾被类似‘强盗’的羌人,将大后方祸乱之后了。
  
第0169章
夷狄之犬
  匈奴使团的到来,终于让牢牢位居九卿之末,其职权甚至比不上其余九卿属衙副官的典客卿,找到了一丝政治存在感。
  与几十年后手握重兵,威风凛凛的大鸿胪,乃至于武帝朝的典属国不同,身为汉室外交部门的典客,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职权。
  典客理论上的职责,是负责外藩、外邦来朝之事,及相互沟通等字面意义上的外交活动。
  但在西元前,一个超级大国的外交部门,实在是没有什么事儿做……
  汉室西南,那些人口不过十数万的西南夷小国,就连基建能力堪称非人的前秦,也是在修了一条直道之后无奈放弃——穷山沟子,实在是没什么开发价值……
  南方,除了同样身处穷山恶水,即便到了将近千年之后,依旧让李太白摇头叹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巴蜀之地外,就是遍地湿瘴的长沙国,以及更往南的三越,或者说百越之地。
  东方更是不用说——华夏民族的航海史,起码得到鉴真东渡,才开始有一丝可能。
  西北、北乃至于东北,如今则都在匈奴掌控;而在面对比汉室还要强大的匈奴时,典客更是没有插手的余地——这从匈奴使团叩关雁门,朝廷却派奉常属官前去迎接就可见一斑。
  所以,身为汉室外交部的典客,此时便身处于‘小国没交往的价值,大国没交往的资格’这种尴尬境地。
  这次匈奴来使,便是典客属衙数年难得一次的‘工作机会’;除了这种外邦来使的时节,典客属衙就只能整天晒太阳。
  可千万别以为,没有工作就很轻松,就很快乐——政坛,最忌讳的就是某一部门失去其存在意义!
  只要发生这样的事,那这个部门的撤裁就指日可待;即便没有被撤裁,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也完全没有底气争取更多的经费、编制,为下属谋福利。
  ——无论古今,只要无法为下属牟取福利,官僚就必定得不到追随,就更枉论掌权了。
  所以对于难得的工作机会,尤其是匈奴这种国力丝毫不亚于汉室的强国使团,典客卿自是十分上心;接待礼节,更是按照诸侯王相朝长安的规格操办——诸侯王相位比九卿,而身为匈奴八柱家族:须卜氏的下一代宗主,须卜秃离有资格享受汉九卿一级的接待礼仪。
  当然,上心归上心,典客身为汉臣,自也是做不出摇尾乞怜的事;不卑不亢的安排完匈奴使团的安顿工作,典客卿便赶忙走出属衙,打算入宫向刘弘汇报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