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801

  江西真是人杰地灵啊!
  如今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如此重任的,不过吴百朋、张鏊、谭纶、吴桂芳等寥寥数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江西人。
  严世蕃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好久之后才试探着低声问道:“父亲,会不会是徐华亭那边?”
  微眯双眼的严嵩抬抬眼皮,“你自诩天下能比肩者不过杨惟约、陆文孚、钱展才寥寥数人,如此浅显的道理到现在才看清楚!”
  严世蕃的确有才,但比起严嵩,还是显得嫩了点。
  老迈的严嵩已经无法治理这个国家,但在如此诡秘的朝局中挣扎数十年,他第一时间清晰的看到,能够影响嘉靖帝的,同时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只有徐阶一人。
第643章
交换
  严嵩没有猜错,的确是徐阶捣的鬼。
  廷推江西巡抚之前,徐阶已然密奏,举荐福建巡抚吴百朋调任江西巡抚,主持剿灭贼军。
  徐阶看的很清楚,论资历,论能力,再加上籍贯的因素,能担当如此重任的人选太少太少。
  主持剿灭贼军,意味着这个人选必须身有战功,熟悉军务,而且熟悉东南战局,再考虑到级别,吴百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徐阶才会选择密奏举荐吴百朋,他对嘉靖帝太了解了,这位皇帝精于权术,最擅制衡,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手下一团和气。
  严嵩和夏言,徐阶和严嵩……斗得如火如荼,究其根本,还是在嘉靖帝身上。
  在徐阶看来,严嵩只会有两个人选,其中一个是吴百朋,另一个是浙直总督胡宗宪。
  所以,徐阶断定,如果严嵩也密奏举荐吴百朋,嘉靖帝很可能会因为两个斗的乌眼鸡的重臣举荐同一个人选而狐疑。
  如果严嵩举荐的是胡宗宪……嘉靖帝很可能也会留中不发,毕竟浙直总督降职调任江西巡抚,明面上是说不过去的。
  徐阶这封密奏看似阴损,实则阳谋,不管严嵩举荐的是吴百朋还是胡宗宪,嘉靖帝迟疑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徐阶才有施展手段的空间,才有谈条件的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徐阶密奏举荐吴百朋……至少明面上是公正无私的,嘉靖帝是心里有数,吴百朋不是徐阶的人。
  严嵩猜中是徐阶使的手段,但是,徐阶猜错了严嵩举荐的人选。
  书房里,徐阶亲手打开信封,扫了眼只有八个字的信纸,笑着递给了对面的张居正。
  “闽倭赣乱,何以制之?”张居正微微蹙眉,“严府送来的?”
  徐阶点点头,“不是陛下所言,应是分宜,叔大试论一二。”
  张居正不自觉的曲起手指在桌面上慢慢摩挲,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意在绩溪?”
  徐阶笑着点点头,心想严嵩举荐应该是胡宗宪……不过无所谓了,陛下今日始终没有表态。
  徐阶笑吟吟道:“杨顺下狱论罪,严党在外的大员莫过于胡宗宪,此刻率大军驻守浙江处州府,入赣极为便捷,麾下参将刘显又是江西人,自然是剿灭贼军的最佳人选。”
  张居正纳闷道:“但胡宗宪任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如何能降为江西巡抚?”
  徐阶虚点了点桌上那张纸,张居正恍然大悟,“闽赣总督?”
  “不错。”徐阶长身而起,“叔大,你来说说,应还是不应?”
  徐阶这次是以己度人,他不在乎被倭寇侵扰的松江,于是他觉得严嵩也不会太担心乡梓之地分宜。
  张居正跟着起身,微垂眼帘,遮挡住有些复杂的眼神,缓声道:“吴惟锡平调江西巡抚,率戚继美、俞大猷入赣,剿灭贼军不难。”
  徐阶皱眉训斥道:“只言及绩溪。”
  “此人文韬武略,数年平定两浙倭患,有军功在身,惜其量窄,又攀附严党……”张居正顿了顿,突然抬起头,“江西巡抚?”
  三十出头的张居正在这一刻看懂了政治的本质,是妥协,是利益的交换。
  贼军入赣,威胁严嵩乡梓分宜,如此良机,徐阶乘势进击,想抢下江西巡抚这个位置。
  经过汪直献上三百根巨木一事,徐阶已经不可能再从胡宗宪招抚汪直一事上寻找突破口了,他也无所谓胡宗宪平调闽赣总督,但抢下江西巡抚,将可能成为徐阶的杀手锏。
  张居正迟疑片刻,劝道:“师相,江西巡抚……”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徐阶听得懂张居正的言外之意,有的事最好不要做……坏了规矩,事后怕是难堵众人之口。
  严嵩、徐阶斗了这么多年,但始终没有突破底线。
  什么底线?
  严嵩始终没有染指苏松巡抚一职,彭黯、屠大山都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同党。
  徐阶始终没有表达出对江西巡抚的渴望,甚至知府、知县级别的人选都不插手。
  说的小点,乡梓之地在政敌掌控之中,对于严嵩、徐阶来说,如芒刺在背,坐立难安,毕竟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说的大点,一旦闹出什么……意味着党争之风从朝中蔓延到各地,这不是什么好事。
  徐阶眯着眼打量着面前的学生,张居正刚才口称“师相”而不是“岳父”,其间意味难明。
  沉默片刻后,徐阶笑道:“叔大所言不错,其一,赵大洲在浙江已难有作为,调任江西巡抚,磨砺数年后可回京入六部。”
  在侯涛山一战后,赵贞吉虽然明面上没什么……但不仅宁绍台三府的官员,就连东南那些官宦人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大洲公这次是颜面全无。
  被一伙海贼玩弄于鼓掌之间,赵贞吉如今在浙江……令不出巡抚大门。
  再加上钱渊对赵贞吉的态度,汪直献上三百根巨木以供重修三大殿,徐阶已经放弃了浙江,调任江西巡抚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居正连连点头,心里琢磨了下,他也知道赵贞吉密捕汪直,试图乱浙江一省之事……这种手段,真不是善茬,也就是撞上了展才。
  “其二。”徐阶突然住了嘴,拿起毛笔在砚池里蘸了蘸。
  张居正拿起墨锭缓缓磨墨,偷眼看着徐阶持笔一挥而就,突然后退两步,躬身下拜,“岳父提携之恩,小婿此生不忘。”
  之前口称“师相”,如今口称“岳父”,徐阶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只这份心思,实在不弱于人。
  当夜,这封回信送到了严府。
  “兴都?”严嵩瞄了眼放下,“何意?”
  强闻博记的严世蕃立即解释道:“华亭必然指的是《兴都志》。”
  所谓的兴都其实就是嘉靖帝的出生地安陆州钟祥县,正德十六年,嘉靖帝入京登基,后将安陆州改为承天府,又将钟祥改为兴都。
  修史向来是翰林官被提拔转入詹事府的捷径,修《兴都志》更是一条通天大道,早在嘉靖二十年,《兴都志》便已成书,但嘉靖帝并不满意。
  严世蕃琢磨了下,“怕是给他那女婿铺路?”
  严嵩叹了口气,“如若重修《兴都志》,为父、华亭必为总裁官,难道他徐华亭不能将张叔大塞进去做个纂修?”
  看儿子还没反应过来,严嵩厉声道:“华亭意指东宫!”
  严世蕃一个激灵,猛地跳了起来,“不错,张叔大是想入裕王府!”
  张居正本为日讲官,给裕王讲学已有近三年了,如若再重修《兴都志》,一旦裕王府讲官出缺,毫无疑问能立即补上。
  这就是徐阶提出的条件,你严分宜想要闽赣总督,可以,但我女婿张居正得入裕王府为讲官。
第644章
批红
  后世都说嘉靖一朝,裕王、景王有夺嫡之争,但实际上只是空穴来风,景王早年虽得嘉靖帝宠幸,但从“二龙不得相见”之后,景王的待遇和裕王是大差不离的。
  更何况嘉靖帝已经连丧两子,只有裕王、景王两个皇子,考虑到弘治、正德两朝的特殊情况,景王没有就藩也不稀奇……其实这是有先例的,朱祁钰封郕王,奉藩京师,后土木堡之变,才被拥护登基。
  但考虑到裕王年长,如今又有子嗣,景王夺嫡实属无望,无论严嵩还是徐阶,都对高拱退避三舍……原因就在这。
  在这种情况下,严嵩、徐阶都试图将手伸进裕王府,但无奈高拱这只老母鸡张开双翅,将小鸡仔护的严严实实,而讲官是唯一能正式进入裕王府属官序列的职位,高拱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否决权。
  张居正想进裕王府?
  唐汝楫还想进呢!
  严世蕃对此嗤之以鼻,而严嵩若有所思。
  当夜没有收到回应的徐阶也不在乎,重修《兴都志》必然在这一两年,毕竟嘉靖帝年纪不小了,到时候徐阶不管是内阁次辅还是内阁首辅,有的是机会将张居正塞进去……唯一有问题的是,张居正进入裕王府时日长短,很有可能影响到裕王对徐阶的态度。
  但是江西战局的急转直下,让严嵩所料未及,仅仅第三日,严嵩斥退众人,与徐阶在直庐密议。
  九月二十三日,俞大猷不顾己身,越境追击,于吉安府、赣州府交界处击溃万余贼军,解吉安府侧翼危局。
  军报入京,气氛为之一缓,但随即而来的军报让严嵩慌了手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