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801

第947章
正是时候
  久久的坐在书桌边,钱渊久久的凝视着桌上那张纸,突然轻笑一声,如果聂豹还在,只怕也要问一问,忠耶?奸耶?
  和唐顺之相比,聂豹多了一份忍让,但也同时多了一份果决。
  如果是聂豹掌控通商事,只怕自己如今在东南已经根基不存,如若是聂豹临终,只怕会行霹雳手段。
  钱渊又想起郑若曾的来信中提到,唐顺之遗命,其子唐鹤征不入随园。
  唐顺之这是怕儿子被拐走?
  被拐到歪路上去?
  是怕唐家的声名被连累吗?
  耳边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钱渊没有转头去看,这是后院书房,能进来的除了自己只有妻子。
  “在这儿发什么呆呢?”小七脚步欢快,趴在丈夫的肩头上。
  虽然已嫁为人妇,已经生儿育女,甚至前世是个三十好几的老姑娘,但小七一派天真烂漫的做派……为此钱渊时常嘲笑她装嫩。
  “今儿多哥儿乖不乖?”钱渊勉强笑着说:“以后少去那边,省的哭哭啼啼,像个女孩子似的。”
  “还说呢,那边一个堂姑,一个堂哥,都大了好几岁,居然欺负多哥儿。”小七嘟着脸,“等六七岁的时候,让……呃,让他开始习武!”
  “好啊,强身健体,支持你。”钱渊随口附和着。
  前些天大嫂黄氏找上门来,要钱渊给堂侄请个老师开始启蒙,才六岁呢……放在前世还没上小学,如果在农村还在玩泥巴。
  钱渊有点可怜侄儿,劝了几句……黄氏立马换了副脸色,等小七插嘴说了句习武,黄氏更是拉下脸。
  没办法,这个时代始终秉持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忠耶?奸耶?”小七好奇的看着那张纸,“谁写的?比你的字还丑。”
  钱渊忍不住笑出声来,自个儿用鹅毛笔写字,以至于被批驳为蒙童涂鸦……如今京中还流传他因为书法丑陋才不能回翰林院的流言。
  “别人在问我……是忠是奸……”
  钱渊微微偏头摩挲着妻子的脸颊,似乎是想抱团取暖,不远处的大厅内,有和自己是生死之交的徐渭,有和自己是姻亲的林烃、陆树德,有和自己“投契交好”的吴兑、孙鑨、杨铨、诸大绶……
  但面对这张纸,似乎只有同为穿越者的妻子能给自己带来一丝暖意。
  “嘿嘿,嘿嘿。”钱渊的低低笑声响起,“身为生员,坚守城池,几度击倭,面对先帝亲询,无一句虚言狡饰,南下击倭,设市通商,解朝中用度之窘……”
  “当年地震,我负先帝逃出大殿……”
  “先帝驾崩,我亲率护卫,护送陛下入西苑继承大宝……”
  “天下何人不知我钱展才之忠?”
  “不料,居然有人来信相询,忠耶?奸耶?”
  小七嘻嘻一笑,“叔父经常说你擅媚上……”
  “那你说,我是忠是奸?”
  “那还用说,当然是奸!”小七撇嘴道:“毕竟都是从那儿来的,谁能对皇帝老儿忠心?”
  “前世就算是铁饭碗,也说不上忠心。”
  “说到底,三观不合啊!”
  “朝中上上下下几百几千个官儿,论忠心,你一定是倒数第一!”
  钱渊侧头吻了下妻子的脸颊,笑道:“但出去问问,即使徐华亭、高新郑、李时言甚至九泉下的严分宜、严东楼,他们会斥我钱展才媚上贪权,心思叵测,手段阴狠,却绝不会怀疑我对大明,对陛下的忠心。”
  小七一时无语,哼了声才说:“你离职下海后真的是去经商的?”
  “什么意思?”
  “感觉你更可能是去横店混的。”小七忍不住笑,“还记得前年咱们回京,在运河上,你每天都要彩排……”
  从第一次被召入京中西苑觐见,钱渊每次都会做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甚至会一次又一次的彩排……
  钱渊也忍不住笑了,“没办法,论疑心病之重,论难侍候,纵观华夏数千年这么多帝王,嘉靖帝名列前茅。”
  “居然能看得出来你不是个忠臣……到底是谁啊?”
  “唐顺之。”钱渊眼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每一次觐见都全心全意……至少看起来是这样,即使有私心也坦坦荡荡,钱渊的表演赢得了两任帝王的宠信。
  这也是引起唐顺之疑心的地方,你钱展才本可以凭此一跃,如果再以东南通商事为筹码交易,三十岁前可入六部,说不定能成为史上最年轻的阁老……但你为什么执着于东南通商事不放手?
  安静了会儿后,小七低声问:“要紧吗?”
  “不要紧。”钱渊微微垂头,“九日前,荆川公已然驾鹤西去。”
  在临海、镇海的那几年内,唐顺之出入钱宅并不避讳,又和谭纶交好,所以和谭氏、小七都算熟悉。
  “记得他是常州武进人,以后南下倒是能路过去拜祭,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外放……”小七嘀嘀咕咕,她是不愿意长居京城的,眼看着东南又快瓜果飘香了。
  “武进设衣冠冢,坟墓设在了侯涛山。”钱渊淡然一笑,“想在九泉之下看着,那就让他看着,看着吧。”
  小七歪着头打量着丈夫眉宇间的一丝郁意,“记得你说过,很佩服他……”
  “在这个和我三观不合的时代中,能得到我敬佩的人不多,唐顺之就是一个。”
  钱渊缓缓的将那张纸叠好装进信封,“虽然他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是这个时代少有愿意张开眼睛看世界的人杰。”
  “但对我来,对这片土地来说……”
  “他死的正是时候。”
  早一点,宁波必然生乱,即使钱渊在东南根基深厚,但手中也挑不出能顶替唐顺之的人选。
  迟一点,唐顺之对钱渊已起疑心,接下来的布局很可能会受到唐顺之的约束甚至阻拦。
  这封信中除了这个小小信封之后,另有一张信纸,主要的内容只有两点,其一大力缉私,其二举荐海瑞出任宁波推官。
  钱渊犹豫了会儿,将小信封收到密处,将另一张信纸收到袖中……海瑞会是唐顺之的后手吗?
第948章
真会演!
  自从唐荆川病逝的消息传入京中后,随园众人每日都齐聚于此,等钱渊出了书房,就连最近忙的脚跟后都不着地的陈有年都到了。
  “别说吏部过不了,内阁、陛下也必然驳斥,毕竟乡梓就靠着宁波府呢。”陈有年苦笑道:“再说了,陈某南下,宁波清吏司怎么办?”
  徐渭挠挠头也没话说了,如今随园中在六部的官员不多,户部郎中陈有年,吏部郎中杨铨,兵部郎中吴兑,刑部主事林烃,工部主事潘允端,以及吏部员外郎周诗。
  如果陈有年南下,有资格转任户部执掌宁波清吏司的只有杨铨和吴兑,但后者身为吏部考功司郎中,这是随园聚拢人脉的关键位置……更别说杨铨本人肯定不愿意。
  而吴兑是公认随园中除了钱渊、徐渭外最为精通军略的士子,而且得几任兵部尚书赞誉,而且吴兑对算术一道不太擅长。
  “登之兄来了。”钱渊笑着进屋,将信纸递给了徐渭,“这几天在户部挺难熬的吧?”
  “那是自然!”陈有年没好气的瞪了钱渊一眼,“税银账目尚未入京,大司农已是烦躁难安,每日要问几次……”
  陈有年在钱渊的安排下已经提前向户部尚书方钝透露,税银数目锐减……方钝立即破口大骂随园居心不良,因为他想起去年末唐顺之、孙铤上书之事。
  正月里陈有年、周诗登门拜年的时候,方钝就特地问起税银的事,当时得到的是含糊的回复……现在想想,钱渊那是在打埋伏呢。
  具体少了多少税银陈有年也不知道,这几天方钝给了他不少脸色看,因为陈有年特地提到一个词“锐减”。
  方钝也是人老成精的货色,虽然不知道细节,但却猜得到,这和这两年侯汝谅、王本固陆续入浙有关,而唐顺之的病逝也让方钝疑虑重重。
  算算时日,账册没几天就要送入户部了,钱渊心里也有点打鼓,要知道砺庵公本身就难对付,如果再加上刚刚履新的户部右侍郎陆树声……
  钱渊换了个话题,“刚才登之兄提及南下?”
  “文长兄出的馊主意。”一旁的冼烔解释道:“这不是宁波知府出缺嘛。”
  “登之兄乡梓绍兴余姚……”钱渊瞄了眼徐渭,很多密事都是随园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但徐渭是知情人,将陈有年推出去是迫不得已,谁想得到高拱如今跋扈至此呢。
  “试试也好,登之兄掌宁波清吏司数年,又对镇海通商流程知之颇深。”
  陈有年目光闪烁,没有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看看徐华亭门下都是些什么人!”徐渭将信纸递给孙鑨,不屑道:“董家贪婪更甚东楼,若要缉私,必先除董家。”
  孙鑨瞄了几眼点点头,但没有接过话茬,董家的事在这儿不太好提起,他笑着看向钱渊,“展才,记得当年你也提起海刚峰。”
  “可傲霜雪不可为栋梁。”徐渭嗤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