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801

  不过,按规矩来说,钱渊当年在东南立下如此大功,税银又关乎朝廷大计,他理应以此邀功而避嫌,但钱渊反其道而行之,一直没有实权但始终试图将东南通商事握在手中。
  董一奎吞吞吐吐试探问:“会不会是假的?”
  看众人投来诡异的视线,董一奎摊手道:“加兵部侍郎衔,南下巡视海疆,如此大事,就算陛下许可,高阁老许可,但……”
  “师相决计不许,除非陛下直接中旨。”胡应嘉接口道:“就算陛下中旨,师相也会立即派信使南下……何况陛下中旨,可能性不大。”
  这句话大家都懂,和嘉靖帝比起来,如今这位陛下不是那种明断刚强的君主,刚刚登基一年多,不太可能在这种国之大事上一意孤行。
  侯汝谅摇头道:“想不通,想不通……”
  当然想不通,钱渊冒险将谭七指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并带上了关乎到内承运库的皇家船队,才使隆庆帝下定决心。
  董一奎又重复了遍,“会不会是假的?”
  沉默片刻后,胡应嘉摇头道:“不可能,或许是钱展才密求陛下?”
  顿了顿,胡应嘉解释道:“钱展才得两任帝王宠信,今上潜邸之时常去随园,听闻有时候钱展才高卧酣睡不起,今上也不在意。”
  方逢时早年曾经在京中任户部主事、工部郎中,但之后外放一直在知府位置上打转,对京中诸事了解不多,听到这话不禁失态到龇牙咧嘴。
  董一奎呆了半响,颓然道:“那接下来……”
  “接下来,就要看他钱展才如何收拾这残局了。”侯汝谅笑吟吟道:“不过,本官前日抵达镇海,力劝王子民勿起战事,可惜御史奉天巡按,不受巡抚管辖。”
  董一奎浑身一紧,险些骂娘,你个不要脸的!
  但仔细想想,居然是真的,侯汝谅抵达镇海的确是劝王本固息战,只不过后来被王本固劝动,如果胡应嘉和自己肯替其隐瞒,还真露不出来。
  但自己呢?
  侯汝谅咳嗽两声,“董总兵虽手掌一省兵权,但事事不得不俯首王子民,其间……想必钱龙泉知晓内情。”
  面无表情的胡应嘉看着这一幕,在心里琢磨自己得记得清清楚楚,回头和郑若曾碰一面。
  距离府衙不算太远的钱家宅院的后院中,钱渊皱紧眉头,“父亲,身份已然泄露,就不要……”
  “不去,如何取信汪直?”钱锐霍然起身,挥袖道:“不用说了!”
  钱渊的脸有些扭曲,其实这是最好的机会,父亲离开汪直的最好机会,此时脱身,汇集已经离开汪逸的兄长钱鸿,不必隐姓埋名就能脱身。
  “父亲,招抚汪直,设市通商,于国多有大功,此次虽是巧合,但大战不起,父亲亦有功劳。”钱渊用力拉着父亲的衣袖,“就算当年父亲为徐海谋主,也足以抵消!”
  “难道你想有个曾为徐海、汪直谋主的父亲?”钱锐手腕用力,将衣袖拉开,“你不在乎,但为父在乎。”
  “青浦徐氏堂号,难道族谱上有个曾沦为倭寇,烧杀抢掠,设计数度大败官军的钱刚直?!”
  钱渊有一种飘忽感,从某个角度来说,自己从来没有融入到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对家族的向心力是后世无法比拟的,钱锐宁可漂泊海上,宁可隐隐无名,也不肯再回钱家,原因有很多,比如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愧疚感,但最重要的还是怕玷污家名。
第1034章
议定
  长时间的沉默后,钱锐拉着儿子的胳膊一起坐下,“若不回去,汪直未必信得过官府,而且也未必压得住下面各支船队的船主。”
  看见儿子眼中闪现的幽深目光,钱锐加重语气道:“渊儿,你如今身镇东南,负天下之望,万般干系汇集一身,当年你可以冒险,但今日不可!”
  钱渊呆呆的僵坐在那,一时难以接受。
  “大丈夫行事,当断则断,如此拖泥带水,真真辜负偌大盛名!”
  钱渊长叹一声,“父亲久在汪直身边,言其不想开战,自然不假,只需两方停战,如今宁波调走张三,但卢斌、戚继光均已抵达。”
  “还望父亲寄语,任由汪直择日,孩儿在沥港旧地翘首以盼。”
  钱锐思索片刻,点头道:“有吴淞水师在,再加上戚继美、杨文两部,沥港的确最为合适。”
  “另外,各地严守海疆……”钱渊不自觉的压低声音,“今日收到福建巡抚惟锡兄的来信,戚元敬北调蓟门,留守泉州的丁邦彦所部出海逐寇,捕获海盗,有随戚元敬南下入粤的老兵认出,是张琏部下。”
  “张琏?!”
  “不错,当年张琏在闽赣粤闹得好大,逃窜入粤后,被两广总督吴桂芳并俞大猷、戚继光合力绞杀。”钱渊低声道:“虽然大部或死或降,但张琏率残部逃窜出海,扬帆南去。”
  “前段时日,华亭徐氏的船队往南洋贩货,归途中遭海盗劫杀,而二舅也是从南洋归来途中遇上海盗……”
  “张琏此人倒是不甘寂寞,在陆地上成不了事,逃窜出海也要搅合!”
  “所以,此次父亲肩上重任……”
  “明白了,先和汪直议和,搜寻张琏踪迹,再使两浙水师、吴淞水师出击。”钱锐点点头,“此事不可拖延,就算你简在帝心,深得陛下信重,但商路断绝,税银枯竭,陛下不会忍太久。”
  “不错,父亲明日一早启程。”钱渊想了会儿,“孩儿遣派周泽护卫父亲以防万一,戚继美、卢斌会大兵压境,一旦有事,周泽会放出信号……”
  钱渊猛地站起大步走到门口,“张三,周泽。”
  “拜见少爷。”张三顿了顿,斜眼看了看周泽,才向钱锐拜倒,“拜见老爷。”
  周泽脸上无甚特别神色,“拜见老爷,拜见少爷。”
  “我知道你,周泽。”钱锐温和笑了笑,“你弟弟周济在徐海麾下为间,曾立下大功,你二叔曾跟着我南下北上经商,却没在沥港……说起来是钱家对不起你。”
  周泽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松江全府,就属钱家佃户最为好过,后少爷组建护卫队,给衣给食,奉养家眷,二弟、二叔九泉之下亦不悔。”
  钱渊偏过头去,周泽的二叔当年跟着父亲来宁波贩卖白糖,最终父兄跌入大海侥幸逃生,其余伙计无一幸存,而周泽的弟弟周济被钱渊派到谭七指身边,就在一个月前和谭七指一直被王本固搜捕入狱,熬刑不过重伤而死。
  钱锐叹了口气,“明日启程回舟山,就拜托你了。”
  “定不负老爷、少爷重托。”
  一旁的张三愣了下,“少爷,我不去吗?”
  “你如今身为游击,即将南下护佑宁海。”钱锐笑道:“听闻周泽曾随戚继美南下闽赣,多有战功,若不离军,至少也是个游击了。”
  钱渊勉强笑道:“那是他急着娶老婆。”
  周泽的妻子就是小七身边的晴雯,两人早已成婚,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张三,你从麾下挑选,周泽,你从护卫队中挑人,以台州、处州、金华三地出身为主,华亭人一个不要。”钱渊吩咐道:“凑集三百武卒,装备齐全,若有不足,从杨文所部挑选。”
  顿了顿,钱渊看向周泽,“彭溪镇那边这次来了多少人?”
  “五十人。”
  “都带去。”
  看着周泽出去,张三留了一步,“少爷,鲁鹏还在门房等着。”
  看儿子神色冷漠,钱锐劝道:“渊儿,不可只行霹雳手段。”
  “那是当然,刚柔并济方为正道。”钱渊点头冷笑道:“但董一奎那厮还在呢。”
  张三眨了眨眼,显然没听懂。
  钱锐倒是对儿子了解颇深,赞同道:“董一奎身为浙江总兵官,又是徐华亭党羽,在汪直诸事抵定之前,最好不动,但渊儿南下,宁波如此乱局,不可不行事震慑他人,那只能委屈鲁鹏了。”
  张三这下算是听懂了,现在不能动董一奎,那只能拿鲁鹏来杀鸡儆猴,回头收拾了董一奎,再给鲁鹏上香?
  “少爷,今日鲁鹏避让,不至于死吧?”
  钱渊懒得搭理张三,吩咐道:“让他将部下交出来,你一并带去宁海,鲁鹏……”
  “要不就让他做一段时日门房?”
  “胡扯!”钱锐笑骂道:“在钱家宅院做门房,那是罚吗?”
  “也是也是,宰相门房七品官……新科进士最高也不过七品呢。”
  这时候的鲁鹏正垂头丧气的坐在门房里,感觉眼角都有点湿润了,王本固、董一奎那帮人都是后来入浙的,哪里知道钱砍头的手段……
  鲁鹏很清楚,自己和卢斌是不同的,一方面卢斌身为吴淞总兵,麾下精兵数千,还兼管吴淞水师,地位不低,换句话说,对钱渊很有用,而自己麾下千五士卒,而且还有缺额,战力不强。
  另一方面卢斌和钱渊关系太深,而鲁鹏和钱渊的关系要远得多,但他升迁却是因为钱渊,先后受两任浙江巡抚吴百朋、谭纶重视,从叛离的角度来说,自己是钱渊最可能的开刀对象。
  鲁鹏咬咬牙,自己也知道董一奎那厮不少机密事,要不要交份投名状?
  “老鲁,说你聪明也聪明,说你蠢也蠢!”张三慢悠悠的走进来,“好日子不过,非要跟着那帮人厮混,现在好了,他们未必倒霉,黑锅得你来背。”
  “三哥,三哥。”鲁鹏急的满头大汗,“当年在上虞县,做哥哥的可没慢待你……”
  “好了,好了。”张三推开鲁鹏,“手下还有几个人,都去宁海,立功赎罪,至于你嘛……”
  鲁鹏立即从袖子里摸了个什么塞过来。
  “咳咳,这是做甚,少爷知道了还不扒了我的皮!”张三赶紧收起来,“海推官那边缺少人,去帮帮忙吧,以后怎么着……要看你表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