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801

  “内阁首辅徐阶和内阁次辅高拱斗得很凶,不比当年严嵩、徐阶之争稍差。”
  “钱某虽不想涉足朝争,愿冷眼旁观,但难以脱身……”
  “当然了,回京之前,钱某会将所有事都处理完,其中首要是短时间内整顿东南,使通商再开。”
  汪直看向钱渊的视线中带着毫不掩饰的狐疑,他虽然如今是靖海伯,但对朝政了解只浮于表面。
  最关键的是,汪直难免会想起旧事,当年沥港招抚,面前这位青年脸不红气不喘的聊起朝中政争,从各个角度旁敲侧击……让自己觉得对方是徐阶的心腹,是得徐阶撑腰……
  结果一年半之后,华亭张家人找上门,汪直才恍然知晓,虽然是姻亲,但钱渊不仅不是徐阶的心腹嫡系,反而是死对头。
  再想想当初设市通商,钱渊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汪直深深知道,面前这厮是个说谎话如喝水一般的家伙。
  咬着牙想了又想,汪直有点无奈,之前官场上的那些事……自己都是听方顿……不,钱锐的!
  回头得去再找个师爷来,正好绍兴特产就是师爷,汪直咳嗽两声,“整顿东南,使通商再开,汪某自然责不旁贷……招呼一声就是。”
  “就在这几日吧,钱某会在镇海召集海商,还请五峰船主出面。”
  想让海商不畏缩,想让通商顺畅,就必须让汪直出面……当日汪直逃窜出海后,不仅是镇海,宁海、泉州、厦门三处陆续都关闭了通商,关于汪直复叛,官军进剿以及朝廷厉行海禁的流言蜚语遍布东南。
  舟山诸事必然会相当程度的影响东南通商事,虽然官军没有正式上岛,但舟山如此惨状,不可能不传出去。
  所以,只有汪直出面,才能稳定人心。
第1054章
谈判(再下)
  差不多大半天的时间,终于谈的差不多了,钱渊招手叫来周泽,拿来水囊灌了一气,“还不去拜见你以后的顶头上司?”
  周泽板板正正的向汪直行了一礼,“周泽见过靖海伯,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算了吧,我发话……难道你还肯听令行事?”汪直苦笑着瞥了眼钱锐。
  如果徐碧溪没死还好说,但留下来是毛海峰,汪直还真没有再一争雌雄的心思了,之前的讨价还价说到底还是为了从细节中去判断钱渊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之前钱渊也已经坦然直言,会不停的大量的掺沙子……虽然名义上是为了补充恢复汪直的实力,保证五峰旗号在海上的威慑力。
  一行人下山正撞见毛海峰,这厮面色阴郁,手中钢刀还在滴血,脚下是几颗血淋淋的头颅。
  “义父。”毛海峰丢下刀,拉着汪直走到一边低声说了几句。
  一旁的钱渊也不管,将刚才的谈判细节一一向父亲叙述,“开通往倭国航线暂时不要泄露,这次我会抽调钱家护卫,再从杨文、张一山部下选派部分精锐,剩下的从台州、处州乡勇抽调。”
  “周泽、洪厚、梁万宁都跟过去,二舅那边等他伤愈再说。”
  “放心,大哥伤势不重,但要不要南下……看他自己吧,未必需要大哥……”
  周泽在心里默默盘算,洪厚也是松江府人,不过是上海人,嘉靖三十三年在陶宅镇被招募入护卫队的,自己和张三、杨文陆续入军,护卫队头领中,王义不太管事,梁生、彭峰各有所长,打理诸般庶务都是洪厚出面,少爷又让其领留在镇海的护卫队,这个人应该是能信任的。
  梁万宁更不用说了,不提梁生,黄岩县下梁乡人早就是少爷嫡系,光是在杨文、张三、侯继高麾下的梁家族人就有数十人之多,是除了彭溪镇之外最多的一家。
  那边的汪直严词训斥,毛海峰面目狰狞,好一会儿之后两人才缓缓走来。
  “汪某十三义子,如今只有滶儿硕果仅存,还请诸位……”
  汪直的话还没说完,钱渊挥手打断,“之前那些都白说了?”
  “钱某今日不进一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海上必然一片混乱,通商事必然难行。”
  “你毛海峰的名字也是报到先帝面前的,今上也知道宁波毛海峰。”钱渊温和笑道:“实在不放心,你就入京,只要东南不出乱子,保你富贵无忧。”
  “我留下,让义父入京……”毛海峰的话说到一半,在汪直逼视的眼神中停下,顿了下瓮声瓮气的说:“我留在东南。”
  “等东南诸事抵定,你们都入京也无所谓。”钱渊咳嗽两声,“汪公,有的事得和他说清楚,但有的事还是别说的好……这货嘴巴实在太大。”
  汪直毫不犹豫的点头,“放心。”
  毛海峰此人,生性悍勇,冲锋陷阵勇不可当,但不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行事又不谨慎,但汪直如今也只能依靠他了。
  钱渊又招手叫来侯继高,“龙泉兄,这边都交给你了。”
  侯继高昨夜和钱渊长谈,知道自己肩上重任,肃然道:“必不负所托。”
  钱渊的视线缓缓移动,从汪直、钱锐、毛海峰身上一一扫过,又扫过海边的俘虏营以及那些被打包好的张琏、王一枝等贼首。
  不过两日,东南局势大变,本以为还要等上很多年的契机突然出现在眼前,还好自己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只要别再出什么幺蛾子,别再出王本固这种自以为是又蠢的货色,自己应该能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让自己在东南的影响力不是更上一层,而是更深的向下蔓延。
  “八日之后,七月十五日,我在镇海等着诸位。”
  目送这位神兵天降出现在舟山的青年官员远去,侯继高继续去处理军务,周泽将洪厚、梁万宁两人拉走,汪直疲惫的坐在一块石头上,冲着钱锐招了招手,又向着毛海峰努努嘴。
  毛海峰看向钱锐的眼神中夹杂着警惕、疑惑、感激各种情绪,如果不是钱锐及时赶到,并果断使三百武卒进击,自己和汪直必死无疑,但通过这一日一夜,他也看得出来,这位方先生能随意指挥钱家护卫头领,必然和钱渊之间有着很深的关系。
  “侯继高,字龙泉,松江府华亭县人氏,世袭金山卫指挥同知,嘉靖三十二年嘉定大捷,就是此人相援,钱展才和卢斌才能终获全胜,擒杀萧显,后任吴淞把总。”
  “嘉靖三十五年奉命南下,随钱展才在长水镇、桐乡击倭,战后调入浙江任游击将军,卢斌调任吴淞总兵后,侯龙泉升任宁绍台参将,之后一直驻守象山、宁海附近。”
  听着钱锐的介绍,汪直微微点头,“此人是钱展才心腹,奉命驻守舟山,方先生不认识他?”
  “或许曾陌路相逢,但侯龙泉如今贵为参将,哪里还记得旧人。”钱锐的回答模棱两可。
  汪直想想都和那家伙谈妥了,再打听这些或者暗中做些小动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老实实做个幌子,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熬上几年入京做个富贵侯爷不好吗?
  看着钱锐往周泽、洪厚那边走去,汪直转头盯着毛海峰,“靠得住的人,全都召到舟山来,船只、人手全都整理清楚。”
  “钱展才要掺沙子,让他掺,不要去管他,召多少船只、人手都不去管他。”
  “但你这边将老兄弟召集齐了,跟王一枝有关系的就算不杀,也全都送到倭国去。”
  能入京和儿子团聚,共沐天恩,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颐养天年的前提是,几年之后,钱展才不会过河拆桥。
  在外人看来,钱龙泉在设市通商的过程中向来是千金一诺,但汪直不这么看,从不毁诺的前提是好处不够多,如果换成万金,万万金……那位说不定就要动心了。
  所以,就算想老老实实,但汪直也需要把控住嫡系势力,没有实力,最后只会被抛弃。
第1055章
放虎归山?
  钱锐一头撞入舟山乱局,继而大杀特杀,意外的为钱渊打造出一个难得契机,而钱渊借此将伸向东南伸向大海的手伸的更深更长,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京城,隆庆帝登基一年之后,徐阶、高拱的党争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七月一日黄昏,当隆庆帝突然宣布加左春坊左庶子钱渊兵部侍郎衔巡视东南海疆的时候,高拱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高拱的愤怒在于钱渊居然对隆庆帝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这五六年来,东南对朝廷财政的重要性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而随园核心钱渊在其间的地位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不管是最重要的通商事,以及和海商、东南大户世家的关系,以及钱渊在军中、东南官场中的地位,都决定了他或许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去影响东南,事实上他就是这么做的,但也决定了钱渊基本上没有可能再返东南,特别是在浙江任职。
  但钱渊却做到了,而且是兵部侍郎的身份南下巡视东南海疆,理论上,从苏松到两浙、福建,沿海区域都暂时受钱渊管辖。
  这如何不让高拱愤怒?
  他知道自己这位皇帝学生对钱渊有着相当的信任,但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不使钱渊再返东南这一点上,高拱、徐阶、陛下甚至已死的李默之间都是有默契的。
  这等于说高拱金屋藏娇了将近十年后,发现这女人居然还有个相好。
  更让高拱跳脚的是,而且相比较而言,她更信任那个小白脸!
  娘的嘞,也不知道高拱会不会觉得帽子有点绿……
  而徐阶的第一反应是,王本固要倒霉了……虽然有侯汝谅、董一奎、胡应嘉一干门人,但他知道,钱渊南下,那帮货色不管从实力上还是从名分上都难以相抗。
  不过徐阶对此无所谓,甚至都没派信使南下……五月二十八日钱渊觐见,之后随园闭门谢客,这都三天了,信使也赶不上了。
  等徐阶接到学生兼同乡后辈董传策急送上京的信后,更是不在乎东南,钱渊抓住了华亭徐氏走私出海的把柄,但却没大张旗鼓,倒是砍下了董一奎派给卢斌的信使的头颅。
  徐阶这种老狐狸都不用去想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砍下头颅,显示了钱渊整顿东南的决心,或许还代表了他可能会对胡应嘉、王本固、董一奎动手的……呃,另两个未必,但王本固肯定会被收拾。
  这是钱渊递过来的信号,你这个内阁首辅暂时不插手东南,那我钱展才不管你在京中如何打生打死,只顾着东南这一摊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本固已经被徐阶放弃。
  如果是高拱,他不会放弃,但这是徐阶啊,他不在乎东南,只在乎自己。
  更何况,这一套手法,徐阶熟练的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