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016

  “没错,正因为尚书省六部缺乏直接管制,所以乱套了不少,增添了不少麻烦,与其劳累于此,不如细细分开,各管一摊,才是正道。”
  唐与南汉的群相制,首相的权力太大了,几乎可与皇权抗衡,而如今分管六部,每人代管两部,自然可以相互制衡。
  “吏部乃诸部之首,与兵部,自然由钟相公代管!”
  “户部管理天下钱粮,加上工部,相公自然当得!”
  “张相公代管礼部和刑部,也是应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政治布局(续)
  分管各部的提议刚呈上来了,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尚书省下的各个尚书们。
  原先一部老大当的舒服,顶多汇报一下工作,顺便执行一下宰相的任务,然后关起门来自成一统,多好。
  无缘无故的,突然多了几个分管相公,哪个愿意。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作为尚书,哪里敌得过宰相,以及那个新晋都督,只能无奈地认命了。
  出乎意料的是,钟相公却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虽然他分到称作天官的吏部,但兵部却成为了空壳,毕竟所有的军事,如今都归于都督府了。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就暂且就这样施行吧!”
  几位宰相并各部尚书都在此,皇帝自然不会例外,目前摄政不久,这位皇帝招牌还是要打的。
  刘鋹倒是很是识相,这场御前会议,竖着耳朵听着,并没有作妖,甚至还打起了哈欠,显得有些不耐烦之色。
  李嘉则坐在皇帝的左手边,与各位大臣们坐而论道,基本上属于一言不发,只等那些大臣们争执不下时,才一锤定音,无形中竖起不少威望。
  另外,积极参与论政的,还有御史大夫,以及两位副手御史中丞。
  列朝旁听的九卿,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御史台最近甚为得力,仍要积极努力才是,贪官污吏数不胜数,为民除害,还当加勉!”
  “遵命——”御史大夫是李嘉新晋提拔上来的,为人比较顽固,或者说耿直,一直在从九品的主事上勤勉尽责,弹劾的文章,堆满了整个几案。
  李嘉的标签一向是尊贤重德,对于这样的大才,或者说喷子,他一向是喜欢的。
  那群文臣们,就是像是脱缰的野马,有可能带你奔向康庄大道,更有可能走向悬崖峭壁。
  只要在马群中,竖起几个别样的马,从而在内部中,引起排斥,这次让这个野马群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好调头。
  “陛下,您觉得如何?”最后,李嘉还假惺惺地问了一下高坐的皇帝,得到一个轻声的回复后,才说了声‘散朝’。
  为了怕这些大臣们口喷唾沫,惊扰到了皇帝,冒犯天威,李嘉为其安了一个门帘,旁边还有两个小宦官伺候着,别提多舒服了。
  最后,还是觉得不保险,李嘉将皇帝的宝座挪后了一些,隔了数十步,虽然听不清大臣们议论什么,但皇帝耳边清闲了不少。
  甚至,还能玩起自己最爱的手工活。
  直等皇帝被搀扶下去后,目送其离去,李嘉横了一眼其背影,对着身边的吴青道:
  “皇帝隔几日就开会,想来是耽误了他玩耍,这样吧,射声司去寻一些模样与皇帝差不多的少年,等皇帝倦怠了,就让他们替代一下吧!”
  “毕竟,御前会议不能没有皇帝!”
  说到这里,李嘉笑了,莫名其妙好笑。
  “这,模样再像,也不是……”吴青心中有些彷徨,数十年的君威,依旧在他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坐的如此之远,又有帘子遮挡,皇帝又在长身体,谁能看得出来?”
  对于刘鋹目前的配合的态度,李嘉还是满意的,之前准备换个皇帝的心思,淡了些,毕竟换皇帝,太过于暴露野心了。
  目前整个南汉朝廷地方依旧维持着表面的运行,还不是靠着皇帝这个金字招牌。
  就凭借着李嘉那两万多的军队?整个西北军就两万多,地方的团练更是数不胜数,加起来足以把他打个落花流水,只不过没人愿意做出头鸟罢了。
  朝廷上进行分权,让这几个宰相拆开,各自为政,自己当仲裁人,可以短时间的促进自己的威望,维持目前的局面挺好的。
  “对了,内宫中,还有多少人?”
  对于皇帝的监视自然不能放松,李嘉以减轻民众负担,促进婚配为由,将皇宫内的大部分宫女都解散了,还有那些入宫多年的宦官,也打发去守先帝陵墓,一时间,大量的宫殿甚至起了灰尘。
  “散去了两千人,依旧约有七百多宫女,宦官还有两千多人!”
  “尽量裁撤吧!”两千多宫女,裁撤入民间,又能多生几千丁口,想到这些,李嘉有些心疼,整个南汉朝廷户籍人口不过百万,打个屁的天下,怎么北伐?
  回到自己的府邸后,李嘉就一直深深地被如何增加丁口而困扰着,哪怕兰儿与霞儿两位宫女使用了许多功夫,最后只能躺在床上,喘着气休息。
  “郎君,郎君!”耳边响起了敲门声,听着声音,应该是亲卫张虎子无疑了,李嘉立马起身,随意披了件衣服出去。
  “怎地?”李嘉问道。
  “飞虎军,以及那投降的左神弩军及右龙虎军,都赶到了番禺城外,正安营扎寨呢!”
  听闻这个,李嘉大喜过望,连忙追问道:
  “总数多少?”
  天晓得,拥有不到两万人,是怎么局限在番禺城一个多月是多么的难受,地方时不时地反驳抗命一波,你还不能驳斥他,反而要安抚下来,别提多憋屈了。
  如果再加上这讲万人,那么他就拥有了四万大军,虽然称不上压倒性的优势,但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可以的。
  “多送着猪肉及钱粮过去,一路走来,挺辛苦的!”
  “郎君,番禺也缺乏猪肉……”
  李信第一次来到番禺,也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城市,心中的向往难以言表,哪怕扎营中,他都有些精神恍惚。
  郎君真的在番禺,郎君真的在番禺……
  “都头,为啥来回不停走着,我头都晃晕了!”亲卫忍不住地问道。
  “你懂个屁!”李信直接笑骂道:
  “郎君进了番禺城,掌握朝廷大权,你说,我能封个什么大官?”
  “听人说,飞龙都李都头,直接成为了指挥使,手底下五千人呢,都是披甲的!”
  “都头手底下两万人,最起码也是个总指挥使!”
  “哪个这个官职,别乱说!”李信脸色又冷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五章
游街夸耀
  “老爷,这李都督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书房中,钟相公并没有因为早上朝廷的事件,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反而泼墨一番,写了数行草书,一气呵成,颇有大家之气。
  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作为幕僚,主家的权势越发,自然加持到自身的权势越发,相辅相成,谁也离不了谁。
  “赵先生,不用着急,该是你的,最后还是你的!”斜眼瞟了一眼焦急中的幕僚,钟相公淡定地说道,随后还饮了杯茶,淡淡的苦涩萦绕在舌尖,让他的大脑瞬间又清醒了几分。
  别说,这李都督的泡茶方法也确实不错,虽然初始时苦涩,但后期,会给予一种别样的清香,让疲惫的脑袋,瞬间放松了许多。
  “作为宰相,权势虽大,但相应的责任愈大,引起的忌讳也就越大,如今却也不错,让我还能歇息一些!”
  “可是,就怕您这位老乡,居心不良啊!”赵先生也是久中不第的贡生,无奈投靠高官,谋的钱财,顺便为自己的未来保障一下,求个一官半职的。
  何为宰相?就是辅佐天子统治天下的,用西方的话来说,就是副王,举荐官吏是他的本分,也是他的职责。
  虽说进士及第才算高出身,但举荐和荫庇也是重要的出路之一。
  “居心不良?老夫虽然年岁大了,但仅仅凭借几万兵马拿下大汉,还是不够的,老夫还有几分薄面,没有我们这些朝廷上的士大夫,他这个都督的政令,就出不来番禺城!”
  说到这里,钟相公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就出来了,赵先生为之一摄,笑道:
  “自当如此,自当如此!”
  “我懂你的意思,不必再说了!”钟相公摆了摆手,说道:
  “目前而言,局势不宜再变,让他这个都督在当几天,逍遥几天!”
  “至于先生挂念的,某自然明白,过几日,循州有个缺,你就去吧,赵先生自有大才,望不辜负才是!”
  “学生多谢相公!”赵先生模样不过四十,此时却笑得像个三岁的孩子。
  “李嘉,李都督?”说了几个字,钟允章不由得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