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1016

  把那些宦官们赶下台,就是你的用处,但却不得贪婪过分,暂时的得意不过是麻痹?等着吧!
  上午朝堂上的胜利,令李嘉有些欢呼雀跃了,再加上来自建武镇的近两万大军的到来,令李嘉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整天都是乐呵呵的。
  “主公,大军已到,何时入城?”王宁王判官性格比较耿直,直接打断了沉浸在欢喜中的李都督。
  “入城?为何要入城?军队不是都驻扎在城外吗?”李嘉有些疑惑。
  “非是驻扎,而是扬威也!”王判官不急不缓地说道。
  此言一出,李嘉瞬间恍然。这不就是与后世子弟兵进入魔都后,握枪躺大街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人家席卷天下,军威已经够了,不过是显示亲民罢了。毕竟反动派房子有的是……
  而李嘉则不然,偷袭番禺而入,被人不耻,所欠缺的,就是军威,或者是说,大量军队带来的震慑,两万人对于数十万的番禺而言,的确不够。
  “如此,就不防白昼入城吧!从城中穿过,城西入,城东出——”李嘉眼睛眨了眨,突然地就问道:
  “建武镇来的两万人,可还有人知晓?”
  “来了兵马,动静太大,自然知晓,但具体的数目恐怕难以知晓,毕竟在军营中,不曾与外联络!”
  “那就好,两万人对于番禺城依旧不显,但若加上四万人呢?”李嘉摸了摸下巴,略带得意地说道。
  “四万人?何来的四万人?”王判官耿直地问道。
  “一直是四万人,王判官,多多休息啊!”拍了拍其肩膀,李嘉笑着离去。
  “通知下去,明日大军入番禺城,明日辰时起,不得某法令者,不得出城!”李嘉随即派下了命令,都督府又飞快的运转起来。
  在力量弱小时,适当的用起欺骗,还是挺有用的。
  如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兵不过数万,就是夜间连番入城,把禁军给唬住了,随即将禁军收编,力量大增。
  李嘉显然也是这样准备的,无人出城,自然没人晓得这只从城西入城的队伍,已经绕了一圈,重新走了一趟。
  不只是都督府,就连射声司,金吾卫,乃至于兴王府衙门,也忙碌起来,数万大军进城,可不见是一件小事。
  如何规划路线,如何维持秩序,如何让整个大军有条不紊的进城出城,也是一道艰难的任务。
  “明日,你就要入城亮相了,看把你乐的!”瞧着李信穿着锁子甲不断地挪动着,尤其是胸前的护胸晶格外的显眼,反射的阳光,刺激得眼睛疼。
  李威嚷嚷着,洪亮的嗓门震的耳膜疼。
  “一生难得有如此境况游街夸耀,恐怕只有那进士及第才能比拟,今日就容你一次!”
  李信并没有呵斥李威,反而轻声笑道,显然,明日的游街夸耀,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明日,整个番禺都知道他的姓名,过不了几日,就会传遍整个岭南,这不是光宗耀祖,又是什么?
  “呸,咱何时又差过你李六郎?你不过是将左虎军打残了,俘虏了右龙虎军及左神弩军吗?”
  “咱将陷了海门镇,攻下了番禺城,功绩比你还大哩!凭啥不让咱游街,不让咱夸耀?”
  李威瞧着一脸得意的李信,颇为不满,摆着张臭脸,好似别人死了亲爹一般。
  “你在我这嚷嚷作甚?我又做不了主,都是郎君的安排!”李信淡淡地说道,似乎又怕他真的找郎君,补充道:
  “郎君早已经有了安排,还是放下性子,来,瞧瞧,我这个装扮如何?”
  瞧着李信明光闪闪的,穿着将军的衣物,整个人愈发显得威武不凡,尤其是两道剑眉,气质又上了一层。
  李威心中的妒忌又累计了一层,他突兀地走出了帐篷,头也不回的离去,徒留下一句话:
  “咱明天也要去游街夸耀!”
第一百四十六章
手握重兵
  今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数十万人口的番禺城,瞬间喧闹起来。
  随着大军的进入,一下子,令那些旁观者们欢呼起来,不知多久,番禺城没有见到过军队了,又见到过军队的英姿飒爽,威武雄姿。
  也许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宦官掌控军队的那一年,原本震慑南国,横行岭南的禁军,就颓废了。
  有人说,是在二十多年前,高祖收复安南的时候,大军被败,禁军从而一蹶不振。
  有人说,是在十多年前,中宗皇帝屠杀诸弟,丧失了军心。
  总而言之,在这个乱世,军队是一个国家的保障,这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上被北宋往死里揍的蜀国,因为军队不给力,结果整个国家被北宋军队劫掠,民间储存的数十年的财富,瞬间被洗劫干净,这也是为什么四川地区在北宋一直不安定的缘故。
  甚至,为了防止蜀地造反,不准铜钱流入,只能使用铁钱,无奈的蜀商,发明了交子,结果却是北宋的一大功绩,着实可笑……
  “威武之师啊!”
  瞧着眼前这个不劫掠,不犯法的军队,行走起路来,也是齐齐整整的,人还是那些人,行为等却变了许多。
  “二狗子咋那么守规矩了?人模狗样的,好似个大将军哩!”
  “不晓得,不过看起来舒服的很,比往日里强不少!”
  宽敞的街道被清扫个干净,衙役,金吾卫,以及坊正,市令,都吃力地维持着秩序,数万大军三人一排,穿着禁军的衣服,昂首挺胸地向前行进。
  而作为飞龙都都头,掌握这只近千人骑兵的首领,李信格外的神采焕发,自信满满,骑着高头大马,披着铠甲,别提多闪耀了。
  “这番禺人还挺热情的!”瞧着热泪盈眶的群众,李信心中想到,脸上微微带着一丝笑容。
  他又哪里知道,这只由邕州军、飞龙都,庄丁,以及禁军的部队,一半人来自于番禺,可谓是回家了,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除了为了见到自家的子弟外,其余列道欢迎的百姓,不过是受到里正、坊正的逼迫,做出一副喜迎王师的场面罢了。
  大军好似一条长龙,源源不断地从城西走向城东,前头部队已经出了城东,但尾后部队却仍旧未能进城,然后在人们不知的情况下,大军又衔尾而入。
  也就是说,足足走了近三个时辰,这两万大军弄出了四万军队的架势,一举震慑了整个番禺城。
  李嘉则站立在城头,看望了一眼,瞧着纪律还保持良好,也就放了心,回到了都督府。
  “这李嘉,不过是建武镇的一个小豪族,怎么有如此多的军队?”钟相公看着望不到边的军队,心中的阴霾越发的多了起来,那群趋利的官吏们,恐怕心中又动摇起来。
  “真乃野心之辈也!”长叹了一声,一切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都是虚的……
  “李六郎,不错,确实不错,你小子将上万大军给俘虏了,果然长本事!”
  李都督脸上的笑意掩盖不住,这一声夸奖,亲近的称呼,令李信颇有些不好意思。
  “郎君过誉了!”李信并未得意,反而平静地说道:“建武镇已经被我们经营的水泄不通,每个村寨,每条路,都有我们的人!”
  “这些禁军刚入建武镇,喝的水,吃的饭,我们打探的一清二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此情况,我若不胜,怎能对得起郎君的栽培!”
  “智勇双全,果然了得!”李都督拍了拍手,赞叹道。
  “等禁军重整后,官职另行安排,如今,就担个游击将军,从五品下,也算适合!”
  “多谢都督!”从五品的游击将军,念叨了几遍,李信还觉得尚可,毕竟自己之前只是白身,而且李威那家伙,不过是昭武校尉,正六品上罢了。
  自己也算是他的上级了……
  “李威,继续努力,再立些功劳,就能成将军了!”瞧着李威那嫉妒的眼神,李嘉会心一笑,勉励道。
  “是,郎君!”李威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应了一声。
  见着李信高兴的模样,李嘉也松了口气,目前看来,李信依旧还是忠心不二的,虽然掌握了飞龙都近两年。
  没错,自从完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宏伟目标之后,李嘉看谁都像是窃贼,盗窃自己权力的小贼。
  哪怕李信这小子也不例外,谁让他长时间掌握军队,看他答应了下来也好,刚刚调整的禁军,确实还不够完善。
  “一个月的功夫,那些禁军怎样被你调教的如此之好?”刚才站在城楼上,前禁军占据整个军队的大半,结果却行走的有模有样,纪律分明,确实不错。
  “主要是还是宪兵队调教的好,每天军棍都耍坏数十根,白日里训练,傍晚岱宗的那些道士,就拿着经书,不断地讲解,不过一个月功夫,岱宗多了数千信徒……”
  “岱宗派发展信徒就由着他,不过,不得干涉军队,不管是哪个道士,都要听从指挥,不服从的,直接按照军法处置!”
  李嘉丝毫不担心岱宗派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也是他默许的,岱宗派的高层,基本上已经向他靠拢,岱宗势力的扩大,反而有助于他对军队的控制。
  在如今这个时代,将领对于士兵的人身控制,是个难解之题,就连二十一世纪,政变的国家依旧不少。
  北宋施行轮换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结果已知;元明施行世袭制,兵将长期固定,造反的少了,但战斗力依旧下降。
  为今之计,李嘉也没有好方法,只能将后勤和物资分出给辎重营,将军队的惩戒权,让给了宪兵队,属于将领的,只有领导训练权了……
  几日后,那只被龚太师带领前往潮州的禁军,也默默地回来了,就驻扎在城外,不知几个意思。
  李嘉毫不慌张,番禺城中已经有四万大军,城外不过一万,碾压性的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