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1016

  而0001,则只能是皇宫了。
  如此一来,钉上贴牌后,简直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兄长办事,李嘉自然放心了!”得到身旁田忠的肯定目光后,李嘉很是自然地笑了起来:
  “这番禺城,可是天子脚下,马虎不得,编户齐民是应该有的,而兄长还需戒骄戒躁才是。”
  此言一出,把他燥得慌,李府尹瞧了一眼那田忠,抿着嘴唇,说道:
  “臣下知晓了!”
  然后就慌乱地跑了出去,不发一言。
  “哈哈哈哈——”
  李嘉笑得很开心。
  这位堂兄,自从来到番禺后,由于地位崇高,很是过了一把恭维的日子。
  自然,也闲不住,送来暖床的丫鬟侍妾个顶个的漂亮,一不小心,就弄大了好几个肚子。
  这几天,来自老家的妻妾子女来到了番禺城,于是,就是好一阵的鸡飞狗跳,府尹成为整个番禺城津津乐道的趣事。
  毕竟原配是高门嫁女,李郜怕了近十年,已然成了习惯,改不了,只能被动承受了。
  “这李府尹家中,怎么样了?”李嘉吃了不少瓜,忍不住问道。
  “夫人为人还是挺好的,就是气不过李府尹,发了几天脾气就好了,然后就安排侍女稳婆随时候着,体贴地不行,还放话,这是李家的骨肉,谁敢乱来,就剁了谁!”
  说着,田忠就叉着腰,学着其话,有模有样的,忍得李嘉笑个不停。
  歇了口气,李嘉问道:
  “这些户册,皇城司探寻,可准确否?”
  “大致一样,只有几处遗漏,但也是正常,若非奴婢在这番禺数十年,也不曾探清!”田忠低着头,轻声说道。
  “那就把这些东西改一下,然后抄录三份,一份放在户部,一份在兴王府,一份在我书房!”
  “是——”
  “今日的到了吗?”
  “到了!”
  “读与我听!”
  李嘉躺在靠背上,闭着眼睛,听着这宦官尖细的声音,响彻整个书房:
  “稻谷,二十七钱每斗!”
  “海盐,一百三十六钱每斤!”
  “鱼肉,十钱每斤!”
  “王八,九钱每斤!”
  “鸡蛋,一钱三颗……”
  对于番禺城,李嘉时刻地掌握在手里,而物价,则确实的反应整个城市的近况,食物价格低,代表着稳定。
  “等等,稻谷价低还情有可原,毕竟是夏收了,海盐价格怎么又高了?”
  李嘉眉头一皱,令田城使心跳加快了些许。
  海盐价格涨了近一倍,着实不正常。
  “近些时日,不知为何,各大盐场产盐极低,市面上海盐稀缺,东莞、新会、海阳、琼山?、?宁远、义伦,等地盐场皆言灶户逃走,人手不足,所以交付的盐少了!”
  此时南汉与唐朝一般,施行榷盐法(榷的意思是独木桥),将盐户生产的盐全部低价收购起来,然后再高价卖给民众。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严厉盐政制度,严禁私煮私贩,违者一斤一两皆处极刑。
  如此一来,市面上的盐价与官府的价格,相差近百倍,由此唐王朝度过了最后的一百多年,宋朝每年的盐课就六七百万贯,由此可见盐价之高。
  岭南濒海,盐价按理来说应该不高,但榷盐法存在,百姓吃不起盐还是存在的,但盐价如此夸张,快赶上中原地区了。
  “灶户逃走了?怎么逃?去海里了游泳了?还是长翅膀飞了?”
  李嘉的声音越来越冷,这一下落差,他最起码损失数万贯钱。
第一百七十六章
悠哉悠哉
  在封建王朝,对于百姓的人身控制程度,决定了王朝国力的强盛与否。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朝,明初出动几十万大军北伐简直是小意思,到了后期,人口越来越多了,但军队却越来越少。
  王朝命脉的盐政,朝廷上下更是容不得有一丝的漏洞,由于灶户困苦,所以朝廷对于灶户控制极严,就算有逃脱的。
  哪怕有逃脱的,也会严令盐官补足差数,盐官为了保住官位,就会肆无忌惮地捉拿普通的民户,从而补足差数。
  所以,灶户的不足,在李嘉看来,这是赤、裸、裸的对他的讽刺打脸,罪该万死也不为过。
  盐课在南汉,所得不过三十余万贯,因为人少的缘故,所以大部分的盐,都会出口销往湖南武平军,以及丢失淮南之地的南唐,所获其利,不亚于国内盐课。
  “派人传吴指挥使过来,射声司是时候行动了!”李嘉冷声说道。
  很快,吴指挥使就领了令,快步地离去,盐政可是一笔大摊子,若是挑翻,对于射声司而言,也是一次震慑百官的重要行动。
  在其走后,李嘉又想了想,老是通过射声司来办事,也不好,盐政毕竟是朝廷大事,暗地里调查没什么用,还是通过官方调查才是正道。
  这样一想,他心中就又有了主意,想到畅快处,心思动了起来。
  自从宰相分管各部后,文官系统一时间被分裂成了三部分,但李嘉仍旧不安生,南汉重文数十年,岂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分解的?
  所以,只能挑拨离间,让文官内斗,作为历史悠久的最佳嘴炮,御史台怎么能被忽略?
  弹劾,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如果,再加上调查权,那么御史台就不只是名誉上对官员进行伤害了,还具有实质性伤害。
  御史台以后就相当于纪…委,摆脱附庸宰相的位置,成为李都督的马前卒。
  而盐政之事,就是御史台成名之战。
  ……
  侯丽娘自从进了都督府,就一直很低调,她不像那个江小鱼,可以替郎君把持账本,只能默默地守在背后,做一些衣物。
  李嘉也没有亏待她,安排了一个宽敞的院落,花石都有,服侍的丫鬟也配了数个,都挺机灵的,懂事,模样也俊俏。
  身旁,穿着肚兜的儿子,正在丫鬟的看护下,骑着竹马,不断地蹦跶着,开心地很。
  手中做着腰带,上好的玉带,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有时候回首一望,这样子也好,没有多少争斗,平平安安。
  “娘,娘,阿耶来了——”骑着竹马,挂着肚兜,李小牛(避讳李渊之父李虎,所以成李黑牛)甩着两道鼻涕,着着木屐,哒哒哒地跑了起来。
  所谓的竹马,不过是竹竿前做成马头样。
  “别瞎说,你阿耶忙得很呢!哪有时间过来!”将额头前的细发别到后面,侯丽娘温柔地笑了笑,头也不抬地说道。
  “丽娘手真巧!”这时,一路男声在耳边想起,侯丽娘抬眼一看,一个留着短须,面白年少的男人抱着自己的儿子,就屹立在院落中,笑吟吟地看着她。
  眼眸中瞬间洋溢着惊喜,惊呼道:“老爷何时来的,到教我怠慢了!”
  一手托着小屁孩的屁股,揉了揉他的圆鼓鼓的脸蛋,李嘉笑道:
  “刚来,这小家伙越来越重了,三岁了吧!”
  “是哩,三岁了,撒了欢似的满院子跑,能耐的很呢!”侯丽娘看了一眼李都督,瞧见其真是喜欢,这才放下心,娇声道。
  “阿耶,阿娘,我要当大将军,我要当将军!”屁股扭捏了几个,李黑牛也不怕羞,从李都督身上下来,将倒地的竹马捡起来,跨在其上,也不怕硌着小几几,拖着小跑起来,一脸的汗。
  望着这小家伙,李嘉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想,就凭借着这皮实劲,指不定还真弄个将军。
  这撒欢劲,李嘉甚是喜欢,待回头瞧着侯丽娘的肚子,他心中又打起鼓来。
  对于加冠礼,李嘉却拒绝的,作为政治人物,成熟稳重才是最佳标签,举行加冠礼,这是明晃晃提醒别人,掌握朝政的不过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吗?
  为此,李嘉特意留起了胡子,让自己变的成熟点。
  不过,都加冠了,他么的还是没有一个子嗣,这在当时,简直是无能的代名词。
  邕州的父亲,番禺的下属,府邸的仆人,都明示或者暗示他,早生贵子。
  李维老爷甚是写信,言道,无须顾忌嫡庶,有个一子半女也不错。
  无奈,身处这个时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