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016

  “若洒家诸佛庇佑的话,定当不忘其恩,先生也定能一展胸襟!”龚澄枢紧紧地盯着他,一脸郑重地说道,神色别提多诚恳了。
  “若,果真与我无缘,那我将备足百金,礼送先生归乡。”
  我看你是想送我断头酒吧,张先生故作兴奋之色,心中却一片冰凉,心跳不可抑制地加速起来。
  “老爷无需担忧,若真是上天不佑,吾另有他法,效果不差于前者,但若是前者已成,加上此法,如虎添翼尔!”
  瞧着那双吃人的目光,张先生无奈之下,抛出了底牌。
  “果真?先生真是大才也,快与我说说,也好尽快谋划一二。”龚澄枢一脸的诚恳,语气急切地说道,眼眸中泛起些兴奋之色。
  耳中听着这尖锐的声音,感受这强大的逼迫,张经心中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吐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说辞,虽说未到时机。
  “在城西,有一个叫做樊胡子的女人,她平日里,不着红妆,偏着冠袍,行事若男子,口中常说胡言,自辩为神使,蛊惑了不少信众,甚至连那些胡商们,也拜到其门下。”
  “哦?可是真的,那倒着实是个奇人!”那些胡商们,一生将自己的菩萨挂在嘴边,宁死不改,而此人却能颠倒胡人,背弃其信,果真是个有本事的人啊!
  龚澄枢心中感叹道,但脸上却仍旧是疑惑,他不明白,此人与自己有何关系?
  “陛下时日不多,料想卫王殿下登基时,年岁不会太大,此时,面对着众多的老臣将领,以及觊觎皇位的兄弟,心中岂有安定之理?”
  “若此时,有人言,其真是真龙天子,又怎有不信之理?不出几日,以这巫婆的本事,卫王必倚重于她,老爷出头之日指日可待也!”
  张先生说着,心中也有些没底,他怎么也想不到,哪个皇帝会那么白痴,竟然会相信这些东西,但这个是早已经安排好的词,难已更改。
  虽然眼神对视着龚澄枢,但他的心思却飘远了,他也不清楚,这计策会不会被接受,毕竟太过于不可思议。
  “先生真是大才啊,您是如何知晓卫王的秉性的?我也是多日的打探,花费了不少的钱财,才窥探一二的。”
  龚澄枢一脸的讶异,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张先生竟然了解卫王的秉性。
  只有那些亲信的人才知晓,卫王殿下与陛下一样,痴迷于道法之中,对于一切的神仙那是格外的看重,连出门游玩,也要看黄历。
  当然,这也不怪他,主要是皇帝陛下整日神神叨叨的,喜爱研究八卦星象,自然影响到了他的儿子。
  “这些,自然是平日的观察。”张先生故作神秘地说道,他微微抬起下巴,有些居高临下地感觉,显得很有谋士的风范。
  “对于此人,我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安排,老爷只需接见一二即可,保证万无一失。”
  “那么,就拜托先生了!”龚澄枢疑惑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为今之计,只能相信你了,千万别让我失望!”瞧着这位张先生离去的背影,龚澄枢冷哼一声,心中不知想着什么。
  “店家,给我上几份糕点,再来一壶好酒!”抬头看了下“仙来居”的牌子,张经挥了挥衣袖,在柜台前有节奏地敲了敲,最后又选了一个靠窗的包厢位置。
  “客官,你点的东西齐了!”托着餐盘过来的伙计,轻轻放下之后,并没有离去,反而弯着腰,轻声道: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出了何事?竟然直接来找我。”伙计的气质瞬间变化,低沉的声音中透出些许凉意。
  张经立马一哆嗦,缓了口气。
  “今天林延遇估计不行了,皇帝和卫王都去探望他,龚澄枢焦虑不安,逼迫于我,无奈之下,我说出了准备的计划。”
  “无事,樊胡子那边,我们早就做了安排,已经万无一失,此时说出来,并不不可。”伙计低着脑袋,轻声说道。
  “今后,若龚澄枢主导朝政,必然备受瞩目,你作为门客,也需要小心。
  以后无需直接联络,你住的院子中,有个狗洞,你直接将纸条放入狗洞左侧的砖口中,自然有人接应于你!”
  “明白!”张经心中疑惑,他不清楚,为什么老大会认为龚澄枢一定会上位,在他看来,机会只有一半。
  但,接受了任务,也只能服从。
  “大佬命令,你继续蛰伏,等候指示,这是新的密码本。”
  接手一瞧,这次竟然是一本佛经——四十二章经。
  大佬什么时候喜欢佛经了,难道有特别的寓意?伙计已经自行离去,包厢中只剩下他一人,以及轻轻的翻书声。
  却说,林府中,疾病缠身的林延遇,正慢慢诉说着关于龚澄枢的一切:
  “龚澄枢好权,贪利,且刻薄,气量小,实在不值得信任。”
  “但,他却有一个优点,孑然一身,并无牵挂,能力虽不足,但统驭后宫倒是寻常,值得信任。”
  “陛下不可一味地信任他,需人牵制,如此,方为正理。”
  “话虽如此,等我回去后,占卜一下,再做决定吧!”皇帝陛下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近日星象不明,我需要仔细观察一番,再做决定!”
第二十九章
大势滔滔
  监军制度,诞生于东汉,唐代时,初袭隋制,以御史监军。
  《通典》载:“至隋末,或以御史监军事。大唐亦然。时有其职,非常官也。开元二十年后,并以中官为之,谓之监军使。”
  初期的监军,也仅是以皇帝特派员的身份常驻方镇“监视刑赏,奏察违谬”而已,既不是常设机构,也没有参与指挥军队。
  玄宗开元二十年后,才开始出现以宦官监军。天宝六年,高仙芝军出讨小勃律,由宦官边令城监军。
  安史之乱时,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的安庆绪军队,竟然没有总指挥,而是以鱼朝恩为观军使,结果溃败千里。
  到了南汉,对武将的防范到了极点,宦官监军则成为了日常,而且,权势已然达到了唐朝的巅峰,无所不管。
  “建武镇,已多年未有节度使了!”俯视而下,瞧着街面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吆喝的商贩,李郎君淡淡地说道。
  “是啊,皇帝的心思难测,建武镇虽然无有节度使,但却日益繁荣,想来,也无碍事罢了。”
  坐在其对面,是一个面净无须的中年人,伴随着李郎君的目光,随即而下,轻声笑道。
  “也对,建武镇虽无节度使,但于君而言,却又是一番好景象。”
  “郎君所言太早,监军老爷还在,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随从罢了!”
  刘文闻言,先是一愣,然后失声笑了笑,拿起酒盅,饮了一口。
  “此言差矣,事在人为。”李嘉摇了摇头,举起酒杯,淡淡一笑,其中的寓意,令人回味无穷。
  “吾自从十三岁入了宫,辗转数载,吃尽了苦头,然后跟着阿爷十年,也算过了些许舒心日子,要说无有野心,那是假话。”
  刘文看着眼前这个邕州城内最大的衙内,心中思量万千,来到邕州数年,这个年轻人是最让人看不懂的。
  “日子虽然舒坦,但却如仆童,呼之而来,喝之而去,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有一天被赶出监军府,扔到某出山林中,被虫兽叼走。”
  饮着酒,瞧着人生百态,刘文不知不觉中就打开了话匣子,神情也越发的激烈。
  “在宫中,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只有往上爬,才是唯一的通道,钱财虽然爱之,但权力才是唯一的护身符。”
  “所以,郎君,咱俩也无需在打埋伏了,直接说吧!”刘文眼角闪过一丝亮光,语气似乎平淡如水。
  “很好,刘先生,我最喜欢跟您这种有抱负的人打交道,因为这是两赢的局面!”
  瞧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宦官,李嘉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看他了,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儒雅的宦官,有文化,有水平。
  这种民智的人,才是最好打交道的。
  似乎对于先生这个称呼很满意,刘文眉角荡漾起点点笑意。
  “我们李家,虽然看上去气势正盛,但,对于朝廷而言,不过是大点的蝼蚁罢了,轻轻一按,就烟消云散!”
  “所以,保持建武镇目前的现状,才是最适宜的,而,让一个亲近我们的监军,则是最起码得要求。”
  李嘉直起身子,不再是刚才那懒散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说道:
  “而先生您,不仅是资历适合,人品与能力正适宜这个位置,而且,我想,如果您接任这个职位,想来监军也是乐意的。”
  “再加上我们李家的支持,监军一职,必是您的囊中之物。”说到这里,李嘉身体微微倾斜,话语中充满了诱惑。
  “这……”想着建武镇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呼风唤雨的权力,以及前所未有的尊重,刘文脸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胸脯强烈地起伏着,目光飘忽不定。
  而目视着这一切的李郎君,将身躯恢复原状,又变成了那副悠闲的模样。
  结果已经注定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来自内心的呼唤,而权力,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尤其是身体残缺的人,拥有权力才算是有安全感。
  对于李郎君而言,在这个陌生且熟悉的时代,金钱不过是点缀,也只有权力才会让他有些许安全感,毕竟这是有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时代。
  “若是郎君有意的话,某愿意接受这份职责。”刘文的声音很是洪亮,嘴角维持着淡淡地矜持笑容,看上去很是温和面善。
  “好,咱们也算是达成君子之约,以后的建武镇拜托了。”
  与这位独特的宦官喝了几杯酒后,李嘉这才告辞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