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1016

  在李嘉忙着治国之道的时候,北方的宋朝,也在忙碌着。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夏收,便在忙碌之中不知不觉之中到来。
  汴京城内外,与往常的几年似乎也没有任何不同,官家换了一个,但和百姓们关系不大。
  当然,欺辱孤儿寡母的,也容易惹人非议,不过,这次改朝换代对于东京城的损害不大,没怎么死人,也没怎么被劫掠。
  快两年了,大家对于这个大宋,也有了些许的认同感,毕竟扫除了所有的叛乱,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活。
  夏粮入库,上市,所以大街上一片繁华,不过仍旧掩盖不住宋国日渐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人口地盘太少,军队太多。
  好好的淮南粮仓,又被捣毁了小半,朝廷征战一年,入不敷出,又需要与诸将赏赐,朝廷府库显得极为拮据。
  哪怕夏粮上市,但粮价只是下降了些许,依旧比去年同期高了数成,衣衫褴褛的平民们,只能一边抱怨,一边买着粮,为明日的苟活,而继续艰难的奋斗着。
  一处酒楼,二楼处,突然下来一个布衣的仆人,他急匆匆地往最近的粮铺而去,一时间排不上队,就询问了一下刚买粮的人:“粮价每斗多少钱?”
  “嘿,如今,虽说夏粮收了,每斗麦子,仍需一百二十钱,我等小民,哪里活的下去?”买粮的汉子叹了口气。
  仆人则飞奔而上楼,口述道:“如今每斗粮,需要一百二十钱!”
  “一百二十钱?还是太贵了!”大汉脸色微黑,面宽体壮,虽然穿着长袍,但显得格外的别扭。
  “官家,如今东京城,光是禁军,就有二十万之多,加其家属,少说也有五十万,再加上平民等,东京汴梁,百万丁口,一日所需粮草,是极为庞大的!”赵普听到这,不由得感叹道:
  “如此多的兵卒,真正的精兵,不过是数万,其余等,皆是平庸之兵,糜烂之兵,裁撤之,可缓解府库匮乏!”
  “正是如此,数十万禁军云集汴梁,这东京都粮价,又怎么能降下?今淮南焦土,非数年才可复之!”
  赵匡胤也是无语,朝廷实在是太穷了,过年连烟花都舍不得多放,粮价如此之高,又哪能收复多少民心啊!
  “可是,若像世宗一般裁撤禁军,天下藩镇又会蠢蠢欲动,粮价更是难降了!”
  “陛下乃是天子,尽灭李筠、李重进,天下瞩目,朝廷声势大震,谁不敢膺服?”赵普沉声说道。
  “自唐末以来几十年,帝王共易八姓,战斗不息,人民死亡,原因何在?吾欲停息战斗,使国家长治久安,卿家学贯古今,不知有何良策?”赵匡胤一脸郑重地问道。
  在这酒楼,赵普听到这样的问题,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不过,也没有让皇帝等太久,目光炯炯有神,直接说道:
  “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其实并无他故,无非方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使得天下太平,只有夺方镇之权,控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到时,收藩镇之粮,何愁京城粮价不跌?收藩镇精兵,何愁地方不安稳?”
  赵匡胤黑脸泛红,连声说道:“你不用再说了,我已全明白!”
  “藩镇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须徐徐图之!”
  赵普瞬间心中有普,知晓皇帝已然成竹在胸,心中瞬间大定,但,他突然望着窗外,久久不语。
  赵匡胤心中好奇,也随之而望。
  只见数名嚣张的禁军,正提刀跨马的行走在街道上,各个摊子也摧毁,不知惊扰吓了多少百姓,街面一时间,分外的狼藉。
  “臣在枢密院,素来知晓禁军桀骜,未曾想到,光天化日之下,其目无王法,欺凌百姓,可谓是极为蛮横!”
  “咱会让人进行管束的!”赵匡胤的脸,也更黑了。
  “陛下的圣旨,对于禁军而言,只是忌惮一时,数日后,又如初了!”
  赵普摇摇头,轻声说道。
  赵匡胤总觉得这话里有话,心中疑惑,直接说道:
  “枢相何必话中藏话,咱们多年相处,自是知无不言!”
  “陛下所控禁军,只是对于将领有所约束罢了,许多将领自持有功在身,对外是极为桀骜,哪怕是我这个枢相,也不放在眼里,言,官家都是我的兄弟,你这文弱书生,凭啥管我?”
  “这……”赵匡胤听到这,心中瞬起忌惮之心,继续听着。
  “自五代以来,兵卒桀骜,乃是常态,短短数十年,皇位几经易主,陛下不可不防啊!”
  “他们都是我的兄弟,都是忠心耿耿的!”赵匡胤言不由衷地说道,有些虚。
  赵普则抓紧时机,进言说道:“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赵匡胤,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历史,一定要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今天就到这吧!”赵匡胤神色不定,转身而走。
  赵普捏须而笑,显然皇帝听进去了。
  七月初九日。
  晚朝时,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
  他喝了口酒,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演技爆发地说道:“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纷纷拜下,心想,皇帝演技爆发,还是在去年黄袍加身的时候,如今又来,恐怕有大事发生。
  赵匡胤很满意这样的效果,继续说道:“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出于对这位兄长的敬畏,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第四百二十七章
杯酒
  看了一眼这些兄弟们,都是自己并肩作战,一起抬自己坐上皇位的,赵匡胤不禁有些感慨。
  若是,他们都不可信的话?整个大宋又有何可信之人呢?
  赵普说的对,这世道,许多人身不由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呢?
  防渐杜微。
  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更何况兄弟了。
  “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就如同当初的我一般,你们感念兄弟之情,君臣之义,不想当皇帝,恐怕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皇帝的一席话,瞬间令大家心头震惊,后背一凉,恐怖万分。
  醉意瞬间消散一空。
  这可是在皇宫,不是军营,他们只是一个个身无兵器的醉猫罢了,若是一个应付不好,刀斧加身,身首异处了。
  至于赌上一把,看皇帝是否敢杀了他们,忌讳朝局大乱,他们并没有胆子。
  后汉刘承祐已然证实,皇帝都是没脑子的……
  想着姓命不保,又将牵连家小,许多将校一时间忍不住,惊恐地哭泣起来,皇权之威,恐怖如斯。
  还是石守信比较镇定,他是对赵匡胤比较了解的,知晓他是一向胸怀宽广,自己又须他比较亲近,所以就跪着哭泣道:
  “臣等一向心向陛下,自然是忠诚万分,但又知晓人心无算,求陛下指条明路!”
  赵匡胤见到这些时日蛮横的将领们痛哭流涕的场面,心中瞬间舒畅了许多,他连忙搀扶起众人。
  坐在椅子上,赵匡胤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多谢陛下恩德!”
  石守信等人哪里再敢有其他想法,见皇帝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皇帝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皇帝恩德。
  赵匡胤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喝了几杯酒。
  而这些将军们,则味同嚼蜡,上好的酒,如今比马尿还不如。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皇帝欣然同意,令罢去诸将禁军职务,去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赵匡胤也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许多人以为,杯酒释兵权,就是花钱来收买将领们的权力,罢免他们当富家翁,从而造成禁军实力大降。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赵匡胤只是为了进行禁军改革,从而将这些禁军大将们赶出京城,送到地方任节度使。
  如,石守信任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除。
  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
  基本上都是边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