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16

  ……
  江州,长江与鄱阳湖入江口。
  妇孺老少的尸体,有的横在河岸乱草里,有的就漂浮在江面上,密密麻麻,形成了一具具巨尸,在这夏日,恶臭难闻。
  “快,将这些尸体都捞起来!”
  屹立在岸上,看着如此凄惨的画面,江州刺史叹了口气,说道:“未曾想到,伪国如此狠心!”
第四百三十六章
腹心之疾
  “伪国视水贼如仇龇,须知水贼之属,皆是良民所化,朝廷暴政迭出所致,这样看来,伪国国主,着实不堪!”
  一旁的别驾轻声附和道,一脸的优越感,摇摇头,莫名的又自矜起来:“如此,咱们大唐,才算是正统!”
  “伪国如此行事,颇为不仁,不怕失去人心吗?”刘万青作为江州刺史,面对如此惨绝人寰的场面,于心不忍。
  虽然不是本国子民,但身为寒门子弟,刘万青仍旧有些愤慨,对于去年攻城拔寨的伪唐国主,更是不满。
  江州位于沿江地带,又处于鄱阳湖地界,对于渔民的管理,也是极为松懈的,毕竟是太平盛世,但此时大规模的水贼袭涌而来,对于衙门而言,已然是极重的负担。
  这些活不下去的水贼,逃离了湖南,已经开始劫掠他管辖内的村镇了,他曾亲自赶赴过对敌水贼的战阵,目睹火裸露的尸身,也曾见过如何被吊起来示众的水贼脱水而死。
  “让张司马严阵以待,对于这些水贼,一定不能松懈!”刘刺史轻声说道。
  “诺!”一旁的刺史府佐吏,纷纷点头,可脸上,依旧满是担忧。
  “明府,水贼势大,而咱们江州承平多年,猝不及防之下,恐有闪失,还是需要禀明朝廷才是!”
  “鄱阳湖地方千里,本来就盘踞无数的水贼,此番又多了洞庭湖的水贼,以后恐怕得大乱,百姓必被骚扰!”
  所有人都谏言道。
  在这个外力的影响时刻,还是求救于朝廷比较合适,若是出了差错,肯定会危及仕途的,甩锅一定要快。
  “如此,也对!”虽然读书有点多,有些迂腐,但对于仕途的重要性,刘刺史还是知晓的,连忙点头,让幕僚草拟奏折,禀明朝廷。
  随后,鄱阳湖果然如他们所言一般,本地的水贼与洞庭湖的水贼,势不两立,不断地进行争斗,殃及百姓,鄱阳湖沿岸被烧毁了大量的村镇,浓厚的硝烟不断地涌现。
  毕竟鄱阳湖虽然大,但地盘早已经划分一清二楚,外来者若是讨食,安稳下来,必定要一番争斗。
  温暖的鄱阳湖,在整个夏季,突然就沸腾起来,对于安享太平,一心防备中原的南唐朝廷而言,鄱阳湖一乱,等于是腹心处被人捣鼓了一锤,那是极为难受的。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整个鄱阳湖瞬间失控,捕鱼业受到重创,许多州县也受到袭扰,曾经的粮仓,如今伤痕累累。
  本来就匮乏的国库,不仅要满足皇帝的葬礼,还要犒赏百官,供养贵族,如今,粮仓受创,文武百官和贵族们,体会到了难受。
  此时,新任皇帝李煜为了稳定高层重心,开始任用旧臣,如,对于军功累累的旧将何敬洙,授予其“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
  而对于南都留守林仁肇,本地南人由原先的异议满满,突然就平静了,还有人提议加官进爵。
  洪州,正处于鄱阳湖重心,为了尽快清剿水贼匪患,只能让能战的林仁肇,继续发挥能力,不要失常。
  林仁肇何许人也?其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
  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李煜:“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
  可惜,李煜已经被中原禁军吓破胆子,惊惧莫名,但新主新气象,林仁肇便被任命为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可以说,对于武将匮乏,兵卒羸弱的南唐而言,林仁肇是仅有可以对战北宋的能将,不亚于战国后期,赵国的李牧。
  赵匡胤对林仁肇非常忌惮,便贿赂他的随从,得到他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
  可惜,如同李牧一般,总是有一个遗憾的结局。在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
  其死后不久,失掉这个擎天柱般的人物,南唐旋即灭亡。
  “哼,朝廷使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如今水贼肆虐,又想起了爹爹来了!”
  府邸,林仁肇接过圣旨,全无怨恨,反而颇为激动的应下,一副忠臣模样。
  而他的女儿刚满十六,对于父亲崇拜的紧,看着前番父亲被辱,文人辱骂,如今又殷勤地对待,虽不知冰火两重天之意,但心中还是分外的不满。
  “我不过是亡国降将,先帝不以我卑贱的身份而看轻我,反而重用于我,如今又添为南都留守,朝廷一等一的重臣勋将,我还有什么需要抱怨的?”
  林仁肇微微摇摇头,对着撅起嘴唇的女儿,轻声说道:“人要知足,更要知晓忠君之事,不卑不喜,方为良将!”
  “爹爹真了不起!”
  话虽然如此,但林仁肇心中,却是满是阴霾。
  整个朝堂,只有翰林学士陈乔欣赏他,其他人则满是诬陷。
  他出身行伍,虽担任将帅,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军心,而且屡立战功。
  而军中的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则是将门出身,极为不堪,事事争先,但却又屡战屡败,深负皇恩,与他关系不和。
  他虽然自傲,但是也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介降将,单枪匹马在朝堂上,乃是极为危险的,有心交友,但文人鄙视,武人不屑,收效甚微。
  更关键是,朝廷党争动荡,北人、南人之争,他这个闽国之将,根本不被融入。
  “这次鄱阳湖水贼,真那么厉害?听闻好多守军都敌不过呢!”小女儿天真烂漫地问道。
  “当然不是!”林仁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承平日久,兵卒无力,况且,其中还有外力加持!”
第四百三十七章
议论
  鄱阳湖汇纳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湖,而江西,也是当时一等一的富饶之地。
  唐末以来,北人南下,南方各地被不断地开拓,如湖南之马殷,福建之王审知一般,江西的开拓者,乃是钟传,因剿王仙芝起义,来到江西。
  然后就成为江西观察使兼团练使、镇南军节度使,封南平王,割据江西近三十年。
  可以说,三十年的治理,让江西大治,人口丰盈,百姓普遍富裕,也是南唐失去淮南之地后,最后的根基之地。
  “大哥,这江西,比咱们湖南还要好咧!”一个水贼看着满船的鸡鸭,以及粮食布匹,不由得高兴道。
  “的确比咱们老家好些!”张大个也是一脸喜色,如果胳膊没那么疼痛就更好了。
  “这样好的地方,让这群鸟人占了,着实可惜!”
  “嘿,咱们老家都没了,这条命又算的甚?干他娘的,好地方不能就那么糟蹋了!”
  张大个眸中闪过一丝狠色,他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好不容易活过来,长江上,那可是密密麻麻都是尸体,咱们要不是补了船,早就死了!”
  “所以,这块地盘决对不能再让了!”
  “杀了他们!”
  “这里是咱们的!”
  男女老少,皆被此地的富裕迷了眼睛,这里商船虽然不多,但村镇却多了不少,人人钱粮多。
  不远处,一艘船躲在芦苇外,看着这伙人。
  “老大,这个张大个在外来者中,算是比较厉害的角色!”
  “恩!”男人点点头,说道:“这样的人多些鄱阳湖才能更乱一些,咱们的计划才算成功!”
  “咱们多多宣扬他们的名声,那些零散的水贼加入他们,搅乱鄱阳湖!”
  “老大,有消息传来,说是林仁肇要回来了!”
  “该死,此人可是一员猛将,这些水贼肯定斗不过他们!”男人叹了口气,说道:“改变计划,咱们也主动吸收一些水贼,不能让他们单打独斗了!”
  “这几千水贼,定要伪国不得安宁!”
  ……
  水贼被剿灭后,洞庭湖瞬间平静一下,编户连坐法,让渔民们不敢为匪,商船瞬间大涨,商贾们活络起来,通过洞庭湖,就可直接去往长江,往江南而去。
  妇人们纺织的布匹有了销路,茶农们的茶也不断被运走,料定今年南唐必定粮食不足,湖南的粮食也被商人们高价收走,农夫们高兴的合不拢嘴。
  一时间,整个湖南蒸蒸日上,人人口袋里都有了余钱,对于剿匪称赞有加。
  到了八月,一条来自于岭南的砖路,终于修到了长沙府,商贾们瞬间喜笑颜开,对于朝廷赞不绝口。
  当然,皇帝也没有想到,只是随意地想在鄱阳湖点一下,就收到如此大的效果,整个湖南都因此收益。
  江西,这个南唐的粮仓,也因此受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