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1016

  南唐会缺粮?没有淮北,沦丧了近半国土,南唐不只是缺盐,就连粮食,兵源,也大规模的匮乏,这次鄱阳湖大乱,果真是击中其命脉。
  “让崇福司派人去江西,那里佛寺极多,寺院势力盘根错节,打探消息是最容易的。”
  皇帝又想起,江西自钟会崇佛以来,各种寺院繁多,最是适合派遣探子。
  而且,根据他的经验,这些寺院肯定没有一个老实的,欺男霸女不在少数,南唐吏治废驰,以一半的国土,供养原先的一国,定然是压迫极大。
  派人去煽动佃户佛徒暴动,让江西,这个南唐仅存的国土,再次动乱起来。
  不破不立,他不想自己占领江西时,看见寺院盘根错节。
  况且,也只有江西动乱,才可以拖住林仁肇,这个南唐名将。
  不过,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迁都了。
  只有迁都长沙,才能主持对于南唐的征战。
  八月一日,皇帝以楚王行宫久不修葺为由,从内库中拨出十万贯,进行扩建修葺,各地也拨遣奇珍异宝充斥其中,意味十分明显。
  朝廷上下,为之震动。
  能当上官的,都是人精,而位列朝堂的,更是人精中的人精,领悟上意,是他们的本能。
  到了八月二日,皇帝以长沙与广州二城相通为由,进行赐宴,这是明晃晃的暗示。
  朝堂上下真的明白了,皇帝迁都的意向十分坚决。
  从分割岭东岭西二府,又维持承天府,岭南分为三府,无人再可行割据之事,碎片化的岭南,只能成为财赋之地。
  政事堂对此,倒是暧昧,一直未曾发言。
  对于百官而言皇帝是高高在上,效忠的君上,而宰相们则是领头羊,带领他们升官发财的,领头不发言,他们也不敢多语。
  政事堂,午时,会食之时。
  “如今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啊!”次相赵诚叹了口气,开了话题。
  “议论再多,也是无事,咱们列为宰辅,须得心平气和,运筹帷幄才是!”首相崔泉不以为意地说道,笑容有些意味深长:
  “本分在此,不可逾越。”
  “话虽如此,但吾等是南人,终究不习北土!”次相赵诚说道。
  “北人粗鄙,若是位列朝廷,对朝廷是极为不利!”这时,吃着小粥,默默地孙钊,也发言说道:
  “岭南乃是财赋重地,泰半国赋皆依此地,路上的损耗,也是不小!”
  毋庸置疑,他也是不想北上,理由倒是冠冕堂皇,任谁也说不出刺来。
  “王相公,你也说一句!”
  “我资历浅薄,不甚了解,又习于军务,诸位前辈说话,我聆听就是!”
  王宁笑了笑,谦虚地说道。
  “哪里的话,政事堂不就是我等治国之处吗?探讨才能知深浅!”
  崔相公说道,话语中有些责怪。
  这话若是传到外界,这不是说他胸怀不够吗?没有胸怀的宰相,背后的议论可就多了。
  “我也就明言,朝堂上议论的迁都之议,无论真假,对于大唐复兴而言,是极为有利,岭南偏僻,长沙府富饶,而且临近中原,最是合适!”
  首相一语定下,宰相们大吃一惊,难道他与皇帝私下已然妥协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禁军
  广州城,禁军校场上,马蹄轰鸣,尘埃之中一片羽毛在飘动,仿佛被风吹得荡漾的芦苇。
  李嘉骑着一匹白马冲在前头,看起来十分矫健,一大群骑马的将士紧随其后。
  此时正处于夏日,校场上的禁军们仍旧进行禁军校典,热汗滚滚,站姿整齐,丝毫不以为过,他们似乎知晓皇帝前来巡视,面无表情。
  他身后,则是元从军,从邕州开始就好跟随的禁军,他们都是千挑万选出来,各个身高坚挺,模样英俊,数百人都穿着崭新的盔甲,军械司新制的甲胄,整齐修正,衬托出他们更加英俊。
  头盔插着白色的羽毛,元从军穿着新交付的盔甲,都给配了羽毛作为庆贺。
  李嘉也穿着铠甲,由军械司量身定做的,穿在身上感觉确实舒服,重量也轻,表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光芒。
  他的肩膀、四肢各处,很便于活动;因为不是两层甲,更不是纯粹的板甲,而是在板甲上用铆钉拼镶锁子甲。
  当然,在这个炎热的季节,穿戴如此模样,着实令人难受,炙热滚烫,李嘉娇身惯养的身躯,有些承受不住。
  可是,这是在展现皇帝英武的时候,他不能停歇,反而更是装作风轻云淡的模样,慢慢地骑着。
  “万岁,万岁——”皇帝位于方阵中心,禁军们立马停下操练,见到了皇帝的骑马英姿,瞬间大喊起来。
  巨大的声浪直冲而来,李嘉的耳膜都有些震痛,但他依旧挥舞着双手,面对禁军的欢迎。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开始的,真正的重头戏在最前方,那里有十个稻草人,披着甲,身材模样都是一般人模样。
  李嘉突然策马冲进,及至六七十步,便取了一支利箭,弯起弓,拉弦,只听得“哐”地一声,长箭正中板甲,战马的速度依旧持续,缓缓而走。
  “万岁——”一箭中头,禁军如同排练一般,再次呼喊。
  李嘉心中微微欢喜,也不停歇,反而不断地拉弦,射箭,不到片刻的时间,已然完全射中,而且,都中脑袋。
  “射!”到了最后一箭时,李嘉眯着眼睛,高兴地大喊了一声,策马转了一个方向从靶子前方掠过。
  后面冲来的骑士纷纷挽弓,射箭,他们多数都中,毕竟是挑选出来的,很是熟练。
  “不错!”李嘉满意地点点头,回头说道:“各个都有赏赐!”
  “诺——”元从军欢呼着,皇帝的赏赐,总是多多益善。
  “陛下神射,比古之养由基还厉害!!”由练兵大营而突出的骑手陆续,则大声说道。
  “哪里,小术罢了!”李嘉摇摇头,说道。
  “马上骑射,最是不易,陛下已经不亚于古之神射手了!”陆续夸赞道。
  “好好培训他们,这群家伙骑术都不好!”
  “诺!”陆续兴奋地说道。
  李嘉又回过头,说道道:“大家没没有射中的,也无需计较,只要勤加练习,数月必定成功。
  射箭容易,骑术也不困难,大家需要多多努力!”
  “诺——”大家更是欢喜了。
  随后,李嘉又骑马来到营房大堂,翻身下马,便马缰丢给仆从,独自跨进门槛。
  见一个高个的大汉和一个糙黑的男子正坐在椅子上说话,他们察觉到有人进来,转头一看,马上站了起来,一齐向李嘉弯腰执礼。
  他们都穿着麻布衣,头戴幞头,没有着架,看样子颇为朴素。
  “参见陛下——”两人沉声说道。
  李嘉道:“免礼,都坐罢。”
  “如今,禁军是什么情况?”
  “回禀陛下,禁军中,对于纪律已然牢记在心,这个月,只是断了五十根棍子,也没有争斗的事情发生,所有人都不敢乱为!”说话的,是宪兵司的负责人,他为人一本正经,说话也是简略。
  五十根棍子,纪律用棍子来衡量,果然很简略。
  “辎重营呢?”
  “军中的粮草供应都很充足,兵部也不曾有过苛扣,所以,大家都喜欢把钱存在辎重营,我们还招募了许多后勤兵,随着火炮等新式军械的应用,人员需求更多一些!”
  “钱票呢?大家都喜欢吗?”
  “军中依旧还是由铜钱与钱票发放,如今大家都喜欢用钱票,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弄丢,铜钱也无多少人认领了!”
  皮肤黝黑的男子起身说道,看来天天跑运输,的确容易发黑。
  “嗯!军中安稳,还是最好的!”李嘉点点头,继续说道:“这几天了,军中多添些肉,我会让少府寺送过来的!”
  “而且,天气炎热,多煮一些绿豆粥,早中晚供应,钱财虽然珍贵,但不及兵卒本身!”
  “诺——”
  皇帝关心士卒,他们到不以为意,毕竟之前皇帝经常干涉禁军,许多东西也是由皇帝安排的,再说,这是好事,他们也是禁军之一,也可以享受这种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